首页 > 文献资料
-
葡萄适饮料在糖皮质激素致呃逆中的疗效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毒作用等,在眼科疾病中应用很广泛,如:用于甲状腺相关眼病、葡萄膜炎、黄斑变性及眼眶病术后.众所周知,其有许多副作用,如:水钠潴留致血压升高,低血钾,血糖升高等,也有报导用糖皮质激素致呃逆现象.如糖皮质激素用量少,时间短,较少出现呃逆现象.本科常用甲基强的松龙1 000 mg/d静脉点滴3~4天后改为口服强的松维持两三个月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也常用地塞米松10 mg/d与抗生素静脉点滴3~5天预防眼眶病术后炎症反应,经统计,糖皮质激素致呃逆发生率为5.80%,现报告如下.
-
甲状腺眼眶病临床与影像学诊断分析
1 材料及方法本文收集经临床,影像及治疗效果对照而确诊的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Grave's)8例,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34~60岁,平均47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无痛性突眼,上睑挛缩,迟落,复视,眼球运动受限视力下降等.病史3个月~2年.化验T3、T4 异常5例,T3、T4正常3例,有4例视力下降,4例视力正常,3例伴有甲亢病史,1例患高血压病,1例伴外露性角膜炎,左眼球缺如1例.全部病例均做B超、CT、MRI检查.B超及CT均为美国GE公司生产.MRI为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1.0T扫描机,常规行头部轴位、矢状位、冠状位、视神经平行位.
-
眼眶病眼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眼眶病眼肿瘤是指眼球及其附属器和眼眶部位发生的各种炎症性、血管性、结构性、外伤性及肿瘤性疾病;病变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与全身和眶周各系统器官关系密切,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后果非常严重,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外观及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
-
超声诊断先天性小眼球合并囊肿一例
患儿男,1个月大,为足月、剖腹产,无产伤及窒息史.因患儿出生后家长发现其右眼球突出眶外,呈椭圆形,浅红色,生长迅速,来我院眼眶病科就诊,门诊以"右眼眶囊肿"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儿饮食、大小便及睡眠正常.患儿父母均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及其他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
一例儿童白瞳孔患者的病因分析及讨论——天津市眼科医院临床病理讨论会
时间:2007年6月22日上午,地点:天津市眼科医院四楼多功能会议室参加人员:眼肿瘤眼眶病首席专家宋国祥教授、眼眶专家天津市眼科医院副院长孙丰源教授、眼肿瘤眼眶病科赵红副教授、眼底病科王兰惠主任、眼眶病眼肿瘤科唐东润主任、视功能检查中心主任高建民、病理科主任林锦镛及临床医师、进修医师、研究生等.孙丰源:今天讨论的是一例儿童白瞳孔患者的病因.该病例有两个特点,一是儿童,二是屈光间质不清,给我们的诊断带来困难.在屈光间质不清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影像检查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请主管医师赵红副教授介绍病历.
-
泪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泪腺肿瘤在眼眶病中构成比较大,患者发病年龄跨度大,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表现主要为眼球突出、鼻侧移位,眼球运动受限,泪腺区可扪及肿物等。了解泪腺肿瘤影像学特点有助于病情预后的判断及手术方案设计。本文对属于泪腺上皮性肿瘤的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癌、嗜酸性细胞癌、泪腺腺癌、泪腺上皮囊肿,以及属于非上皮性肿瘤的泪腺炎性假瘤、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泪腺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旨在为泪腺肿瘤的诊治提供帮助。(国际眼科纵览,2016,40:196-200)
-
眼肿瘤眼眶病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及科研能力培养
眼肿瘤眼眶病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边缘性科学,与眼科学其他专业存在着明显差别.眼肿瘤眼眶病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既具有眼科常规专业的培养共性,也具有针对眼肿瘤眼眶病专业的培养个性.对眼肿瘤眼眶病硕士研究生应在临床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培养,前者主要包括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后者主要包括阅读文献能力的培养、科研选题能力的培养、基本实验室操作能力的培养、科研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演讲能力的培养等.
-
微型电动锯在眼眶病手术中的应用
眼眶位于颌面中上部,与颅内、副鼻窦交界,四周均为复杂结构,前方为眼球.这一特殊的解剖位置,决定了眼眶病手术的难度,而且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一些眶颅、眶副鼻窦沟通性病症及复杂的颌面部外伤往往需要多科室联合手术.而对于患者来说,希望手术后在外观上能给予很好的保护,甚至对美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医生来说,要想将该部位的骨组织保存完整,开眶的电锯及其相关的手术器械是很重要的.
-
眶内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摘除一例
患者,女,69岁.因右眼眶内肿物突出10余天于2002年8月12日入院.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1992年不明原因右眼球破裂,于当地医院行右眼球摘除术,因条件所限,术后未做病理检查,亦无文字记录.10余天前发觉右眼眶内有肿物突出,且生长迅速,无疼痛或其它不适.住院后全身体检未见异常.
-
第十六届全国眼外伤、眼整形、眼眶病学术会议暨继续教育学习班征文通知
-
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眼外肌病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眼外肌病变的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3年1月到1999年12月施斜视矫正术的20例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眼外肌病变患者.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8.0-67.0岁(平均50.2岁).手术方式包括下直肌后退术(12条),上直肌后退术(7条),下直肌缩短术(4条),上直肌缩短术(2条),上直肌断腱术(2条),内直肌后退术(1条),外直肌缩短术(1条).术后平均随访1年.结果术后9例达到正位,复视消失;7例术后斜视度小于或等于5°,4例有小度数斜视但复视明显改善;手术并发症为:肌肉缝线撕脱2例,过矫3例,欠矫4例;轻度眼睑退缩5例.过矫3例中2例是由于术后手术肌肉缝线撕脱所致,经手术探查肌肉复位后眼位矫正满意.结论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眼外肌病变的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
以眼眶病首诊的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患者男性,46岁,2004年12月因左眼球突出1个月,伴胸部疼痛半个月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1.2,右眼未见异常.左眼球轴性突出,突出度:右眼9 mm,左眼15 mm,眶距96 mm,左眶外上方深部可触及一肿物,质软,轻度压痛,可活动.眼球外转、上转受限,眶压增高,眼压正常,眼睑肿胀,结膜无充血,结膜外上方可见淡红色泪腺受压突出,角膜透明,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无混浊,眼底正常.CT检查发现左眶外上方边界不清的高密度影,眶外壁骨质破坏,肿物向后、向颞窝蔓延,CT值:69.2 Hu(图1).MRI检查提示左眶外上方异常信号,向颞窝及颅内蔓延,T1WI为中信号,T2WI为中高信号(图2).
-
眼眶病误诊三例
例 1 女,6岁.因左眼球突出,伴疼痛20 d,于2000年4月4日入院.患者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眶内炎性假瘤",给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1周无效,眼球突出加重.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左眼球突出并向外下方移位,眼球突出度:右眼10 mm,左眼20 mm,眶距90 mm.眶内上可触及硬性肿物,轻压痛.眼球向内上运动明显受限,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检查见视盘正常,后极部脉络膜受压呈放射状皱纹.B超检查:左眶内侧可见30.0 mm×20.0 mm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内回声较低.A超检查:病变内呈低反射.2000年3月29日CT扫描显示,肿瘤约25.0 mm×9.0 mm,呈扁平肿块(图1),2000年4月4日复查CT显示,左眶内侧高密度肿块约32.7 mm×19.5 mm,边界清楚(图2),肿物体积明显较前增大.入院拟诊为左眶横纹肌肉瘤.当日静脉给予环磷酰胺400 mg,次日于全麻下行前路开眶术切除肿瘤.病理报告: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术后眼球复位,出院后继续放疗及化疗.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
-
我国眼眶病诊断和治疗水平亟待提高
眼眶病并非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内容繁多,与全身各系统关系较为密切.大多数中青年眼科医师对眼眶病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临床工作特点、眼眶病研究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尚缺乏充分的了解.因此普及眼眶病知识,提高我国的眼眶病诊断和治疗水平,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眼科学的全面发展.
-
重视眼眶病知识的普及
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眼眶病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但直至目前眼眶病的知识尚未广泛普及,眼眶病的误诊误治率仍然较高.由于诊治措施不当,有些眼眶病的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在眼科医师中普及眼眶病知识,对提高我国眼眶病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充分认识眼眶病治疗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许多人对轻微的眼球位置改变便能敏感地注意到.同时,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使眼眶疾病的发现率明显提高.整体来说,我国眼眶疾病的诊疗水平已明显提高,但我们还应当看到,由于眼眶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目前治疗中的不规范或盲目性,增加了眼眶疾病术后的并发症和复发率,甚至增加了肿瘤恶性变的概率,失去治疗的佳时机.因此,就眼眶疾病诊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讨论,对普及和提高眼眶病诊治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
重视我国眼整形眼眶病专业的发展
眼整形眼眶病是一门年轻而发展迅猛的眼科学分支专业,包括眼整形、眼美容和眼眶外科.近年来,眼整形眼眶病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手术不断涌现,技术创新和学科交叉使其对眼睑和眼眶等疾病的治疗力求达到功能重建及形态修复的完美结合.我国眼整形眼眶病专业起步较晚,但立足于创新性研究,积极开展学科交叉、医工合作和国际学术交流,取得了快速发展.针对目前我国眼整形眼眶外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规范专业化人才培养、加强国内外多渠道交流、重视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进一步促进眼整形眼眶病专业的发展.
-
MRI、CT和B超检查的综合分析对眼眶病手术的指导作用
手术是治疗眼眶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分析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基础上,MRI、CT及B超检查是诊断眼眶疾病的主要手段,能在术前对疾病进行准确定性、定位,推动手术方式不断改进.笔者对我院229例均行MRI、CT及B型超声影像学检查的眼眶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现代影像学检查对选择手术方式、入路的临床意义.
-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定位和手术入路选择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是成年时期常见的眼眶原发性良性肿瘤,发病率占眼眶肿瘤的14.5%~21.3%.随着现代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超声、CT及MRI等检查成为诊断眼眶病的主要手段,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诊断准确率接近100%,并能够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定位,而且可正确的估计肿瘤有无明显粘连.
-
眼眶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眼眶病是指眶隔之后的眶骨和眶内软组织发生的疾病,或眶周和全身病的眼眶侵犯.眼眶病虽非常见病或多发病,但其种类繁多,与眶周及全身各系统联系密切.眼眶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均与眼球疾病有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