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在全身麻醉后期应用地佐辛预防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
全身麻醉术后清醒期发生的躁动是全身麻醉术后十分常见的并发症.术后躁动发生严重时,可引起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若处理不当,严重危及患者安全.地佐辛作为新型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对μ受体产生部分激动、部分拮抗作用的同时,对κ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具有强效镇痛作用兼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又无成瘾性[1].因此,将地佐辛在恰当的时机用于全身麻醉后期,利用其镇痛、镇静的药理作用,可预防和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大限度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本研究旨在探讨地佐辛的不同给药方式以及与芬太尼在预防术后躁动方面有何区别和优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2].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与术后应用对开颅术后镇痛及术后躁动的影响
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术后疼痛问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传统的镇痛药物阿片类药物由于其不良反应,尤其是对开颅术后患者,让医师总是不能放心使用,所以在开颅手术的术后镇痛应用中有所限制。帕瑞昔布钠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是高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药的前体,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 ),减少前列腺素生成而发挥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对意识和呼吸影响较小。本研究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开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术后躁动的影响。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上腹部手术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
上腹部手术创伤较大 ,术后疼痛较为剧烈 ,麻醉苏醒期间常因镇痛不全而发生术后躁动.氟比洛芬酯是新型的静脉注射用脂微球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能否减轻上腹部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少有文献报道.本研究旨在比较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在预防上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以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减少全麻患者苏醒期尤其是拔管期躁动的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不同手术及麻醉躁动50例分析
目的:分析50 例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50 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连续监测术中血压、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观察拔管前后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性别、麻醉方法、手术类型发生术后躁动的比例;观察催醒药、术后镇痛的应用与术后躁动的关系.结果:50 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躁动,发生率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 疼痛占74%、气管导管的刺激占10%、尿管刺激占7%、心理应激占5%、制动不当占4%,术后躁动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静吸复合全麻比全凭静脉麻醉发生率高;五官科手术发生率高;术毕使用催醒药易发生术后躁动;术后镇痛可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结论:导致术后躁动的因素较多,疼痛刺激是主要的原因.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应用充分的术后镇痛,把握合适的拔管时机及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等,可明显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
右美托咪定预防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来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4例颅脑外科手术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药时给予0.4μg/kg的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10分钟,而对照组则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在拔管后30、60min时的镇静状态与躁动评分进行评估.结果:⑴观察组患者的躁动率为4.26%,对照组患者的躁动率为25.5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后30分钟时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的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躁动.
-
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躁动的影响
目的 分析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脊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60例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80例.常规组实施单纯咪达唑仑麻醉,治疗组实施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吸频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治疗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脊椎骨折患者实施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躁动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躁动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迸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减轻患者术后躁动及疼痛程度.
-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躁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烷全身麻醉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8岁ASA分级Ⅰ~Ⅱ级,拟在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进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的患儿50例,采用盲选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生理盐水组(B组).两组麻醉均以七氟烷维持,记录患儿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停药至拔喉罩时间、拔喉罩后躁动评分.结果:A组的躁动率为20%,B组的躁动率为60%,且每个时间点A组发生躁动的人数均少于B组.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能减轻小儿七氟烷全身麻醉疝囊高位结扎术后苏醒期躁动.
-
右美托咪定对开胸单侧肺通气手术患者吸入全麻MAC与术后躁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开胸手术单侧肺通气患者吸入七氟烷全麻MAC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开胸手术患者60例,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Dex 0.4μg/kg,于10 min以上泵注完,然后持续泵注Dex 0.4μg/(kg·h);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同时间内泵注,然后持续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术中吸入七氟醚+丙泊酚、舒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在Bis 45~55,观测两组维持七氟醚MAC 值、患者苏醒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在相同的丙泊酚、舒芬太尼泵注速度,相同的麻醉深度下,观察组维持吸入七氟醚MAC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P<0.01);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两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P>0.05)。结论:Dex用于开胸手术单侧肺通气患者,能有效降低吸入七氟醚的MAC值,减少其用药量,降低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
-
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麻醉复苏室的护理
麻醉复苏室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1].在PACU内,护理工作专业性很强,护理内容与护理重点均不同于病房,必须具备与麻醉复苏相关的特色护理技能.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因麻醉和手术,机体各系统气管功能短时间内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甚至有些生命体征就在临界水平,部分患者由于麻醉药物、肌肉松弛药物的残余作用,至保护性反射未恢复正常水平,常发生低氧血症、呕吐误吸、术后躁动、寒战、低温或高热等并发症.
-
脑性瘫痪患者术后躁动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脑瘫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9例在静吸复合全麻下接受选择性后根切断术或下肢矫形术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0例患者发生躁动(15%),躁动组患者的年龄较小(P<0.05)、体重较轻(P<0.01)、单位时间及单位体重下所使用的镇痛药物较少(P<0.01)。结论术中及术后充分镇痛以及术前必要的心理干预及镇静药物可能会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
盐酸戊乙奎醚减少老年女性患者术后躁动的作用
目的 本研究将盐酸戊乙奎醚作为老年女性患者麻醉前用药,与传统的氢溴酸东莨菪碱进行比较,评价其对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65以上的老年女性患者.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两组.麻醉前30 min,Ⅰ组患者予盐酸戊乙奎醚1 mg肌肉注射.Ⅱ组患者氢溴酸东莨菪碱0.3 mg肌肉注射.记录用药前、用药后10 min、20 min、3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和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比Ⅰ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氢溴酸东莨菪碱相比,盐酸戊乙奎醚显著减少老年女性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前用药.
-
氟比洛芬酯预防气管内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气管内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胸科手术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F组和T组,每组30例.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 min,F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T组静脉注射盐酸曲马多100 mg.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F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快过T组(P<0.05);F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少于T组、术后躁动程度也好过T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术后躁动有效且安全.
-
婴儿心脏手术后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先心病术后婴儿哭闹、躁动是常见现象.若不及时找出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可导致不良后果.我中心 1996年 5月至 2000年12月共行婴儿心脏手术258例,其中术后出现躁动的患儿有83例,占32.2%.针对患儿躁动原因提出处理对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收到了较好效果,显著提高了ICU护理质量,现总结报告如下.
-
帕瑞昔布钠预防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ASAⅠ~Ⅱ级择期输尿管碎石术男性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帕瑞昔布钠组(A组)、芬太尼组(B组)和0.9%氯化钠组(C组)各50例,手术结束前A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0.9%氯化钠10 ml,B组静注芬太尼100 μg+生理盐水10 ml,C组静注0.9%氯化钠10 ml.记录入室后MAP、HR的基础值(T0)和术毕(T1)、拔管后3 min(T2)、10 min(T3)、30 min(T4)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并记录拔管后患者躁动发生率及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 与B组相比,C组躁动率升高、呼吸抑制率降低,而A组躁动率和呼吸抑制率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40 mg帕瑞昔布钠和100 μg芬太尼均可降低术后躁动,但帕瑞昔布钠的安全性更高.
-
七氟醚后处理对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肌损伤和恢复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下(CPB)七氟醚后处理对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肌损伤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体外循环下行单个瓣膜置换术的择期3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七氟烷后处理组(S组),S组在主动脉开放时刻即吸入3%的七氟醚,待呼气末浓度达1.5 MAC后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并维持1.5 MAC 10 min.C组不吸入七氟醚,其余处理同S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1小时(T1)、术后12小时(T2)、术后24小时(T3)、术后48小时(T4)时间点经颈内静脉采取血液,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记录术后心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在T0时刻,C组与S组CTNI及CK-MB的表达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刻相比,T1,T2,T3,T4的CK-MB及CNTI的表达相对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在T1时刻达到高峰,CK-MB在T2时刻达到高峰.与C组相比,S组在T1、T2时刻的CTNI表达相对减少(P<0.05)而在T3和T4时刻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S组在T1~T3时刻的CK-MB表达相对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4时刻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组相比,S组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的发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后处理对于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可以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但会引起患者术后躁动的升高及会延长拔管时间.
-
地佐辛对小儿术后躁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佐辛对小儿手术全麻苏醒期出现躁动现象的影响,及其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择期小儿骨科全麻下手术4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不给药,实验组手术结束前半小时给予地佐辛2.5 mg.手术结束后继续观察30 min,记录患儿的苏醒情况(拔管时间、拔管后血压、心率和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结果 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和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地佐辛对小儿苏醒期镇痛效果良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不会引起苏醒延迟,可认为地佐辛能够安全有效的预防小儿术后躁动.
-
神经外科术后躁动病人应用咪哒唑仑的观察与护理
神经外科手术后的病人由于麻醉、创伤、颅压高、保留气管插管、外界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在麻醉恢复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躁动,不利于护理.我院中心ICU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应用咪哒唑仑治疗手术后出现躁动的病人87例,治疗和护理效果显著,现做如下报告.
-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眼科手术后躁动的镇静作用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对七氟醚(Sevoflurance)麻醉下小儿眼科手术术后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镇静作用.方法 择期手术患儿60例,年龄3~6岁,随机分为3组,D1组、D2组和C组,麻醉诱导后分别给予0.5 μg/kg右美托咪定泵注、1.0 μg/kg右美托咪定及等量生理盐水泵注.记录右美托咪定给药前(T1)、给药后30 min(T2)及拔管时(T3)心率与血压.麻醉苏醒期行术后躁动评分.记录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结果 3组T1时刻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T2、T3时刻D1组与D2组较C组心率和血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5).T2、T3时刻,D1组与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术后躁动评分,D1组、D2组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D2组低于D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七氟醚全麻下小儿眼科手术术后躁动的发生.其中,1.0 μg/kg的右美托咪定减少术后镇静效果更优,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靶控输注丙泊酚对七氟烷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
目的 研究短时间靶控输注丙泊酚对七氟烷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90例ASA 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三组均以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诱导,持续吸入2% ~3%七氟烷麻醉维持,Ⅰ组术毕停吸七氟烷,Ⅱ组和Ⅲ组手术开始缝合腹膜时停吸七氟烷,同时TCI丙泊酚靶浓度1.0~2.0μg/ml麻醉维持,Ⅲ组调大新鲜气体流量加快七氟烷洗出.观察术毕躁动的发生率和躁动程度,记录术毕和苏醒时呼气末七氟烷的浓度,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Ⅱ组和Ⅲ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3.3%,低于Ⅰ组的36.7%;术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Ⅲ组小于Ⅱ组和Ⅰ组.结论 短时间靶控输注丙泊酚可降低七氟烷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和躁动程度,术后苏醒快,恢复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