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结构异常--肾占位误诊的陷井
肾脏异常有多种形式,包括数目上的异常,如单肾,额外肾.体积上的异常,如肾发育不良.位置上的异常,如游走肾,异位肾、盆腔肾、胸腔肾.形态与结构上的异常,如S形肾,乙状肾,块状肾和马蹄肾.上述各种因常伴有明显的形态上的变化或明显的位置改变,诊断易于明确.但是单纯肾结构异常,尤其是对肾脏外形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常常使超声检查者在确定是否为肿瘤等占位病变时感到困惑.
-
骨肌系统影像学2011年度进展报告
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骨关节系统影像学在成像技术、成像范围、获得信息的层次(宏观形态与结构、细胞/亚细胞、甚至分子水平)和临床应用等诸方面均有较多进展,其中尤以MR新技术在骨关节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较为集中,包括MR弥散、灌注、波谱、T1p和T2 mapping、超短TE成像、动态增强、MR关节造影等.CT能谱成像也有初步应用报告.现将一年来的进展情况进行回顾和综述.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诊治现状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是指心室大小、形状和组织结构及心肌细胞形态与结构甚至间质结构改变的变化过程,可导致左心室进行性扩张和变形伴心功能降低,使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功能严重受损,并发症增多,死亡率亦明显增加.心室重构已成为当前心血管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现就AMI后心室重构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述.
-
浅议“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是一种生物性高分子物质,在动物体内含量丰富,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是一种细胞外蛋白质,具高度抗张能力,是决定结缔组织韧性的主要因素.一个成年人的身体内约有3公斤胶原蛋白,主要存在于皮肤、骨骼、眼睛、牙齿、肌腱、内脏(包括心、胃、肠、血管)等部位,其功能是维持皮肤和组织器官的形态与结构,也是修复各损伤组织的重要原料和物质.在人体皮肤中,有70%是由胶原蛋白所组成,它是维持身体正常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胶原蛋白不足时,不仅皮肤及骨骼会出现问题,对于内脏器官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人体缺乏胶原蛋白可出现多种不适症状.
-
上颌窦三维重建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医学成像技术的产生、应用和不断发展,使人体内部器官的二维数字断层图像得以观察和测量,使得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技术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4].但二维断层图像只能表达某一截面的解剖结构信息,很难建立起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给临床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可将断层图像序列转变成为具有直观立体效果的图像,展现人体器官的三维形态与结构,从而提供其他手段无法获得的解剖结构图像,并为进一步模拟操作提供视觉交互手段.
-
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生院重新组建
大学医学部以及医科大学必须改革,以顺应时代潮流.这是医学和医疗技术发展进步的要求.迄今为止,日本的国立大学医学部还没有进行过较大改革,其规制还仍旧以二战后的那一套维持着.由于某种原因,前一阶段开始讨论起"如何培养实习医师"的问题,正是这一契机,引发了一次真正称得上有实际意义却也显得很无奈的改革,而且从硬件上看,大学的形态与结构确实未见多少改变.
-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研究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造影(下简称冠脉造影)仍然是目前冠心病诊断和介入治疗的主要影像学方法.长期来,冠脉造影结果一直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然而,它只能反映血管腔被造影剂充填后的投照轮廓,是根据造影剂充盈缺损影像来诊断,因而不仅会存在盲区,而且不能提供血管壁病变的信息和程度.血管内超声(IVUS)可以显示血管腔的横断面,血管壁的形态与结构,粥样斑块的大小、形态、分布和成分.IVUS的应用使我们对冠心病的认识和介入治疗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已经成为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重要的影像学补充手段,被称为冠心病诊断的新"金标准"和"活体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现就IVUS在冠心病研究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
乙型肝炎病毒X和pre C基因遗传变异的分子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科,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据调查统计,我国人群中HBsAg的检出率达9.8%,现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约为1000万,年感染率约为158/10万,累计HBV感染人群达60%以上[1],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1 HBV的形态与结构
-
心肌梗死后的左室重构
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后整个左心室形态和大小的改变,还包括心肌细胞形态与结构甚至间质结构的改变.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与心力衰竭及预后的密切关系使其成为近十余年来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