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建立检测血液中EC、KP、SA和MRSA的多重PCR方法

    作者:吴许文;温旺荣;李沛樟;倪金良;简仕铭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血液中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EC)、肺炎克雷伯菌(K P)、金黄色葡萄球菌(SA)及耐甲氧西林SA(M RSA)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有利于败血症的及时治疗.方法建立多重PCR方法对EC phoA基因、KP mdh基因、SA femA基因和MRSA mecA基因进行检测,并将16S rDNA作为致病菌感染对照.结果 采用建立的多重PC R方法进行检测的特异性为100%,EC检测限为2.75×102 CFU/mL,KP为2.43×103 CFU/mL,SA为3.13×102 CFU/mL,M RSA为3.03×102 CFU/mL;用多重PCR方法和传统血培养方法对300个血标本进行检测,传统血培养方法检测出187个血标本内阳性,多重PCR方法有4个血标本为假阴性,未能被检出.结论 建立的多重PC R方法可简便、及时地检测血流感染中的EC、KP、SA和M RSA.

  • 金黄色葡萄球菌N-乙酰甘露糖胺-6-磷酸2-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作者:顾冰倩;龚奕;何颖芝;张玲莉;何文迪;夏佳音;陈新江

    目的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N-乙酰甘露糖胺-6-磷酸2-异构酶基因(APE)进行克隆 、鉴定与表达,为新型抗菌药物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PE基因,将扩增产物酶切后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构建表达APE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先转化大肠杆菌TG1内并提取质粒,经PCR、双酶切鉴定后再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对转化菌株进行诱导后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2a(+)-APE,在37℃ 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时获得表达,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5.2×103.结论 APE基因成功克隆到表达质粒内并获得了表达.

  • 2011年度本院临床SA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陆建福;戴启宇;冯真真;王会英;钱磊;邓昆

    目的 调查2011年度该院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控制院内感染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1年度检出的SA和MRSA药敏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年度共检出SA 146株(其中MRSA 29株),菌株主要来源样本为痰液49株(33.56%),脓液37株(25.34%),泌尿生殖道分泌物11株(7.53%),其他样本49株(33.56%).菌株分布前三位的科室是神经外科36株(24.66%)、创伤外科24株(16.44%)、呼吸消化科17株(11.64%).分离出的146株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其中MR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呈现较高的耐药率,达70%以上;MRSA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甲氧西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并呈现多重耐药.结论 SA临床感染分布和耐药率的分析能够为控制医院内MRSA的感染与流行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及药敏分析

    作者:王坚

    随着广谱抗菌药的大量使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近年来医院内感染及社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感染率和耐药率不断上升,临床治疗也很棘手.如何快速、简便、准确地检测MRSA,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治疗及控制其在医院内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现就8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 两种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

    作者:唐群力

    目的 比较碘量法和产色头孢菌素法检测β-内酰胺酶的可靠性.方法 碘量法用美国德灵公司的PC12革兰阳性板,接种细菌培养后在β-内酰胺酶(BL)孔中加入青霉素溶液和碘试剂,阳性为无色,阴性为蓝色.产色头孢菌素法用美国BD公司的头孢硝噻吩纸片,将细菌涂抹于纸片上,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结果 碘量法和产色头孢菌素法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检出结果有关联(χ2=103.54,P<0.005).结论 两种方法在检测应用上都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结果,但从操作上用头孢硝噻吩纸片的产色头孢菌素法更能被实验室所接受.

  •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周晓英;张书海

    我国是一个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发生率极高的国家[1].万古霉素保持了对MRSA很高的活性,目前国内有关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分离株的报道较少.但是某些MRSA菌株由于继续突变或基因转移出现耐万古霉素金葡菌,这将是未来必然要面对的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因此,了解国内外耐万古霉素金葡菌感染现状、耐药机制及实验室检测方法很有必要.

  •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1例

    作者:曹京芬;韩树生

    患儿女,3岁,因"发热、皮疹2天"人院.患儿2d前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38~40 ℃,口周及颈部出现红斑,在此基础上出现水包赔疱、疼痛并迅速波及全身,伴咽痛.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病毒唑"2d,无好转来院.否认药物过敏史,近期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无服药史.体格检查示体温39℃,心率105次/min,呼吸28次/min,发育营养良好,精神欠佳,全身疼痛,不愿活动.

  • 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pa和SCCmec分型研究

    作者:李艳萌;赵瑞珂;黄宝丽;张险峰;韩清珍;顾国浩;陈泽良;史进方;徐杰

    目的 对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A蛋白(Spa)和葡萄球菌mec基因盒(SCCmec)分型同源性研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法(K-B法)、SCCmec分型及Spa分型技术,收集自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80株HA-MRSA,进行药敏试验和同源性分析,并检测毒力基因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和毒性休克综合征(tsst)基因.结果 药敏结果显示,80株HA-MRSA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均耐药,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90.0%,对克林霉素耐药率为58.8%,对复方磺胺类对药率为13.8%,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均敏感.SCCmec分型结果显示,80株MRSA中SCCmecⅡ型占73.75%、SCCmecⅢ型(13.75%)、SCCmec V型(12.5%).Spa分型,28株为t2460型(35%)、9株为t002型(11%)、6株为t030型(8%)、7株为t632型(9%)、5株为t037型(6%),其他Spa型相对分散.pvl基因阳性率为7.5%(6株),tsst基因为阴性.结论 HA-MRSA SCCmec分型以Ⅱ为主,Spa分型以t2460型为主,有较高的同源性;HA-MR-SA对多种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并且存在多重耐药.

  • 新疆乌鲁木齐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 PV L基因检测

    作者:陈锋;朱震宏;刘潇;刘素辉;武贵臻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和耐药情况及杀白细胞素(PVL)基因的携带率,为临床治疗及控制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性,采用PCR法检测PVL基因。结果49株MRSA对青霉素G和苯唑西林均耐药,对利福平、阿奇霉素、红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5.9%、77.8%、77.8%、88.9%、86.7%、83.67%和67.35%;对呋喃妥因耐药率为2.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PVL基因阳性率为63.3%。结论乌鲁木齐地区MRSA的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加强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新生儿脐带分泌物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萍;黄金娥;陈海荣

    目的探讨感染新生儿脐带分泌物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WHONET5.4软件对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1156例新生儿科患儿的脐带分泌物中分离出的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等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占33.75%。M RS A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8.15%、44.44%、44.44%,MRSA比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耐药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MSSA不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中对青霉素G有96.23%的耐药率,而显然超出了近年的耐药率。但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新生儿患者耐药的状况不容忽视,应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检验结果,合理地选择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 2014-2017年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耐药性分析

    作者:池嘉陵;傅倩晰;何磊;罗祥文;任杰;阙萍;胡珊;傅继美

    目的 探讨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SA)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钢总医院2014-2017年儿童SA分离株药敏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离出436株SA,其中甲氧西林敏感SA(MSSA) 358株(82.11%),耐甲氧西林SA(MRSA) 78株(17.49%).MSSA及MRSA在年龄、标本类型、年份及性别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CPT)外,其余抗菌药物4年间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ACPT耐药率低于2015、2017年(P<0.05).MRSA对阿米卡星、ACPT、苯唑西林、红霉素、甲氧苄啶、克林霉素、利福平、四环素MRSA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P<0.05),MRSA对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低于MSSA(P<0.05).结论 近4年儿童SA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性未发生明显变化,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利福平、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对SA敏感.

  • 2005~2010年某院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瞿小英;王美堂;何建

    目的 了解该院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1 715例感染SA患者,采用稀释法得出的药敏结果及其感染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2005~2010年检出的SA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构成比为62.8%~76.9%;MRSA感染者的平均年龄较高;含有SA的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和伤口分泌物;MRSA的科室分布前5位为脑外科、烧伤科、急诊科、神经内科、普通门诊;MRSA耐药率大于90%的药物分别为苯唑西林、青霉素、四环素和庆大霉素;未发现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SA.结论 MRSA感染情况比较严重,应加强对SA耐药性的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疗效评估

    作者:褚静英;陆玉霞;周惠琴

    目的 利用临床分离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感染BALB/c小鼠,建立小鼠的血流感染模型,再用该模型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对MRSA感染组、利奈唑胺治疗组和方古霉素治疗组小鼠的临床症状、生存时间曲线和血液中的细菌计数进行时相性的观察和检测.结果 MRSA感染组小鼠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利奈唑胺治疗组和万古霉素治疗组,且利奈唑胺治疗组要高于万古霉素治疗组,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MRSA感染组小鼠血液中的菌量较高,而在利奈唑胺治疗组或万古霉素治疗组血液中的菌量明显减少,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小鼠MRSA血流感染的疗效基本相当.

  • 头孢洛林研究进展

    作者:李健哲;李春健

    头孢洛林是从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兰衍生而来,由日本武田制药(Takeda Pharmaceutical)和Forest Laboratories (Cerexa)公司共同研发.2010年10月在美国上市,被批准用于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cute bacterial skin and skin structure infections,ABSSSIs)以及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bacterial pneumonia,CABP)的治疗.头孢洛林对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菌(G+)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包括对甲氧两林和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对青霉素类、红霉素类、氟喹诺酮类敏感性下降的肺炎链球菌.本文将从化学结构、作用机制、药动学(PK)、药效学(PD)以及抗菌活性等方面对头孢洛林的研究作一综述.

  • 某院2009~2014年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马玲

    目的:了解2009~2014年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疾病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9~2014年检出的73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应用BD 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以小抑菌浓度(MIC)法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7324株,检出率为9.04%(7324/80987),其中呼吸科病房和特需病房检出率高,分别为26.39%(1933株)和11.84%(867株);MRSA 1436株,平均检出率为19.61%,有逐年上升趋势;以痰标本多见,占66.26%(48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平均耐药率高(96.74%),其次是红霉素(63.35%)、克林霉素(61.84%);对万古霉素(0.00%)、利奈唑胺(0.01%)的平均耐药率低。结论该院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为MRSA的检出率和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呼吸科病房和特需病房是预防和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重点科室。

  • 血液对中药金银花抑菌作用的影响

    作者:蔡宏亚;李红赞;廖少玲;苟占平

    目的:测定金银花水煎剂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中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以评价其抗菌能力及血液对其抗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连续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金银花水煎液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的低抑菌浓度。结果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金银花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鼠伤寒沙门菌、卡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6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低抑菌浓度仅有3.125 mg/mL;在血琼脂培养基上,金银花水煎剂对同一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结论血液对中药金银花的抑菌作用有显著影响,在金银花的使用和相关药物开发时应给予关注。

  • 医院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76例临床分析

    作者:田桂蓉

    目的:探讨影响医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相关因素,为MRSA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MRSA感染患者76例,对所检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和回顾性分析,了解MRSA感染的相关因素,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考察MRSA对各类药物的敏感程度。结果76例MRSA感染患者中男56例(73.68%),女20例(26.32%);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患者45例(59.21%);住院30 d内发生感染例数为45例(59.21%);感染前使用过其他抗菌药物65例(85.53%)。此外,下呼吸道是MRAS感染的主要部位,占56.58%(43/76);颅脑疾病患者易发生MRAS感染,共出现40例(52.63%);神经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是MRAS感染的多发区,分别占20%以上。通过药敏试验结果发现,76株MRSA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的敏感性高,对青霉素均产生耐药性。结论 MRSA感染与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科室、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相关,且医院内MRSA的耐药性较高。对于MRSA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需加强病原学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并严格遵守制定的相应规范。

  • 某院金黄色葡萄球菌1134株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谷正平;赵艳丰

    目的:了解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耐药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出菌株药敏情况,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来源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1134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5.4%和81.0%,部分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于痰标本(63.4%),其次来源于咽拭子(15.8%)和分泌物(12.7%),小部分来源于血液、胆汁、脓液和前列腺液。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部分为多重耐药菌株,耐药形势呈增加趋势,临床需要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X线表现(附20例分析)

    作者:樊治钦;姜维平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好发于婴幼儿,但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也可见于任何年龄,可为原发也可为继发.我院近几年经临床、实验室所证实的2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的X线进行归纳分析.

  • 龙胆泻肝片治疗母乳性黄疸1例

    作者:桑梅

    1一般资料足月母乳喂养儿生后第3天皮肤发黄,至22天时黄染仍不退.患儿精神反应正常、胃纳好、体重增加、巩膜、皮肤发黄(以手掌及足底为甚).大便4次/日,为金黄色糊状便.该患儿无感染、溶血及G-6-PD酶缺乏等疾患,母亲无糖尿病史.鉴于其各方面情况良好,故暂未测定血清胆红素.

594 条记录 27/30 页 « 12...2223242526272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