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陈丹丹;李加平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外伤性疾病,由于胫腓骨处软组织包裹较少、骨折端血运较差、污染较严重,如处理不当易导致骨折端局部软组织感染、坏死,甚至发生骨外露或骨不愈合等严重不良后果,临床治疗较为棘手[1].彻底清创后内固定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处理方法,笔者比较了加压钢板和交锁髓内钉2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报告治疗体会如下.

  • 象皮生肌膏联合60W灯泡照射治疗软组织感染

    作者:牛建军;马迅;赵斌

    软组织感染是指由创伤、手术、烧伤、局部长期受压致血液循环障碍或全身抵抗力下降细菌入侵繁殖等并发的感染.2000年9月至2004年9月,我科采用象皮生肌膏加60 W灯泡治疗软组织感染64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艾条灸在软组织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作者:徐业;王婷婷

    目的:分析对软组织感染患者使用艾条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136例软组织感染患者,按照治疗手段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68例,传统抗生素治疗)和观察组(68例,抗生素+艾条灸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结果:通过使用艾条灸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更好(P<0.05),并且安全性也有保障.结论:在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基础上,使用艾条灸的手段是提升对软组织感染患者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及护理在预防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感染中的疗效

    作者:刘湘

    目的 分析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及护理在预防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感染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贵州省安顺市贵航集团三○二医院9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内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VSD,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应用于开放性骨折患者中可取得确切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VSD技术配合护理干预对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感染的预防效果

    作者:李丽英;聂友春;成会芸

    目的 观察负压密闭引流(VSD)技术配合护理干预对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清创处理,并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VSD技术配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创面恢复效果、软组织感染情况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创面恢复总有效率、软组织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骨性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配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降低软组织感染发生率,加速骨折愈合,临床普及价值高.

  •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治疗体会

    作者:邢志利;孙捷;吴春;谢玲丽;金俊健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俗称"食肉病",是一种少见的坏死性软组织感染,1999年5月-2003年8月期间,收治3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体会如下.

  • 三黄膏治疗局部软组织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潘海邦;吴国泰;易剑锋;王波;董小鹏;易华

    目的:观察三黄膏外敷治疗体表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0例软组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三黄膏大剂量组、三黄膏小剂量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感染部位局部肿胀、红斑、疼痛、硬结、温度、脓疱或溃疡的好转情况,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天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指标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变化.结果:三黄膏大剂量组病程(6.93±2.74)d,小剂量组(7.75±2.93)d,对照(鱼石脂软膏)组(8.77±2.82)d,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三黄膏外敷明显缩短了病程(P<0.05);三黄膏使患者一般状况综合评分明显下降(P<0.05),能促进局部肿块消散,红肿消退,减轻疼痛,降低局部温度,促进脓疱及溃疡愈合;治疗后第1,3天,三黄膏大、小剂量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ALT,AST,BUN,Cr)恢复正常的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5,7天,各检验结果均基本恢复正常;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黄膏对体表软组织感染具有确切治疗作用,可缩短病程,临床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刺血疗法在软组织感染相关疾病中应用特点

    作者:孙彦辉;贾春生;王建岭;岗卫娟;李晓峰;张晓旭;刘新;杜玉茱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刺血疗法在软组织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规律,探讨刺血疗法应用于软组织感染性疾病的效应特异性.方法:以收集到期刊文献中报道的刺血治疗疾病种类为样本数据,建立“刺血文献网络数据库”,主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提取期刊文献中刺血疗法治疗软组织感染相关疾病的信息,计算优势病种的频数项集,并分别针对其治疗中的针具、选穴、放血量等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总结刺血疗法在软组织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规律.结果:现代期刊文献中涉及刺血治疗软组织感染相关疾病共14种,以针眼、乳痈的出现频次和报道总病例数多;针刺操作时,针具选择多用三棱针;取穴多以病灶局部选取阿是穴为主,并配合对症选穴;但对放血量的多少各医家并无统一标准.结论:刺血疗法在治疗一些软组织感染性相关疾病中可发挥较佳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

  • 应用敏感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髓炎、软组织缺损及感染

    作者:刘欣;宁宇;卢微;高君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髓炎、软组织感染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例骨及软组织感染创面随机分成2组.彻底清创后,治疗组创面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塞进行治疗.对照组创面应用传统方法(清创、灌洗、引流等)进行治疗.通过观察创面的恢复情况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9.5%.而对照组治愈率仅为21.1%.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及软组织感染比传统疗法更为有效.

  •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疗效观察

    作者:朱长举;王万鹏;罗志毅;刘海燕;裴辉;陈聚伍;刘保池

    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是一种发展迅速、病情凶险、临床上以皮肤、皮下组织及深浅筋膜进行性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1],多发生于肛周、会阴、腹部及颈部等处,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极易造成患者死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并于1994年由裘华德教授引进至中国[2].

  • 卡文与他格适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吴燕春;付亚丽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商品名称卡文,三腔混匀后为乳白色液体,用于不能或功能不全或被禁忌经口/肠道摄取营养的成人患者.注射用替考拉宁,商品名称他格适,为类白色冻干块状物和粉末,常用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

  • 扩散加权成像检测软组织感染脓腔

    作者:张禹;骆祥伟;李大圣;朱友志;潘仲林;康健

    目的 探讨DWl在检测软组织感染有无脓腔形成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14例经l艋床确诊的细菌性软组织感染伴脓腔形成病例,其中10例接受B超引导下抽吸排脓,2例接受手术切开排脓,1例接受病灶切除术经病理证实为软组织感染,1例病灶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腱鞘囊肿伴感染.使用1.5TMR行常规MR平扫、增强扫描及DWI.结果 14例共15个脓腔,其中13例为单发、1例为多发;多房脓腔3个,单房脓腔12个,11个脓腔呈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均无强化,所有脓腔DWI均呈不同程度的高信号;ADC图显示12个脓腔的水分子弥散明显受限、2个不均匀受限、1个受限不明显.脓肿壁及分隔DWI均无法分辨、ADC图上8个尚可分辨、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强化且显示清晰.周围炎性水肿均呈长T2信号,其范围于T2W FATSAT或STIR序列上易分辨,于TlWI和DWI上难分辨;增强扫描水肿区呈广泛连续的片状强化和(或)散在肌束样、线条状、斑片状不规则强化.结论 DWI可作为MR评价软组织感染是否形成脓腔的重要辅助序列,尤其对于磁共振对比剂禁忌者;常规MRI对显示感染范围、脓肿部位及其结构具有优势.

  • 1例白血病合并多处皮肤软组织感染并发败血症患者的护理

    作者:高玉红;刘会玲;王波;刘伟静;陶文静

    总结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合并多处皮肤软组织感染并发败血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充分评估后果断采取外科清创,减少毒素吸收;控制全身和局部感染;重视化疗期伤口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注重患者心理护理.经过383 d的伤口换药和13次全身化疗,伤口全部愈合,患者病情稳定.

  •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儿童难愈性四肢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贾中伟;白德明;龙江涛;李斌霞;霍莉莎;张利强;刘宾宾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儿童难愈性四肢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难愈性四肢软组织感染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A组)采用VSD治疗,17例(B组)采用常规手术及传统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换药次数、满足植皮(皮瓣)条件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患儿在换药次数、满足植皮(皮瓣)条件时间及住院天数3个计量指标上明显低于B组(P<0.01),在住院费用上低于B组(P<0.05);38例患儿中34例获得随访,时间为2~33个月,平均12.6个月,创面外观瘢痕大小、植皮区平整度较满意,肢体功能恢复理想。结论 VSD对传统换药疗效差的严重、难愈性感染创面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明显减少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及费用;在应用于儿童时应注意负压值的调节以及儿童自身因素对VSD的影响。

  • 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臀大肌皮瓣治疗截瘫后臀部难治性褥疮

    作者:田大为;刘娜;谢祥仁;张功礼;钱炜;曹阳

    有严重基础疾病合并三期巨大褥疮或多发褥疮称为难治性褥疮[1].截瘫患者行动受限,易发褥疮,多见于骶尾部、坐骨结节等部位,而神经营养障碍对创面愈合产生不利影响,臀部褥疮创面范围广泛,常合并软组织感染或骨髓炎,加之全身状况差,病情呈恶性发展,患者接受多次治疗,但疗效欠佳,为常见的难治性褥疮之一[2].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对6例截瘫后臀部难治性褥疮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VSD)联合臀大肌皮瓣转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增殖性脓皮病二例

    作者:宋维旭;赵晓云;魏翠萍;颉玉胜;李慧;刘卉

    例1,女,11岁。因双足红肿、糜烂伴臭味1年于2011年6月7日就诊。患者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双足十趾指甲相继发黑变色,左足背出现红肿、疼痛,不久右足踇趾红肿、脓疱,伴疼痛、肿胀,就诊当地医院行双足放射线检查、皮肤及骨膜活检术,均未见异常。按甲沟炎、足癣伴感染抗感染治疗数天,未见明显效果。后自行刺破排脓,很快形成溃疡、结痂,痂下见脓性分泌物溢出,伴腥臭味。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查体:一般情况可,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专科查体:双足趾甲发黑、增厚,右足踇趾远端破溃、糜烂,骨缺损外露,表面覆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及颗粒状坏死组织,伴恶臭味,压痛明显;左足第二趾红肿明显,左足背部肿胀隆起,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图1)。实验室检查:血液分析WBC 11.36×109/L,嗜酸粒细胞15.71%,尿液分析、肝、肾功能正常。血清RPR、TPHA、HIV均阴性, PPD试验阴性,皮肤组织病理示:慢性增殖性皮炎。双足正斜位片示:(1)左足第1跖骨骨骺端骨感染;(2)右足第1远节趾骨远端周围软组织感染并骨质吸收(图2)。分泌物真菌涂片:无真菌生长,未找到真菌孢子及菌丝,抗酸染色未发现抗酸杆菌,细菌培养及药敏示:摩根菌阳性,头孢类药物敏感。入院后给予泼尼松片10 mg 3次/d口服,头孢他啶1 g静脉滴注1次/d,丹参注射液活血化淤静滴治疗,转移因子皮下注射调节免疫,局部中药马齿苋、黄柏湿敷,每日过氧化氢冲洗换药,微波照射及派瑞松霜外涂治疗1个月,溃疡面愈合结痂,臭味消失。后转我院骨科行右足踇趾残端整修术,术后予活血、止痛、预防感染等治疗,1周后出院。随访1年余,病情再未复发。

  • 北京四家医院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赵春江;王辉;刘颖梅;曹彬;赵明泽;于勇;孙秋宁;刘亚丽;陈宏斌;陈华伟;蒋伟;韩少梅;徐英春;陈民钧

    目的 探讨北京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流行和耐药情况.方法 前瞻性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北京4家医院的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的501例患者,对每例患者填写病例报告表收集病史信息,分析CA-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分离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收集所有的分离菌株.对所有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和分子特征的研究.结果 从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中总共分离到16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有5株被证实是CA-MRSA菌株.这5株CA-MRSA菌株SCCmec分型分别是SCCmec Ⅰ、SCCmecⅢ、SCCmecⅣ、SCCmecV和1株未分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A-MRSA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和复方磺胺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对分子特征的研究显示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在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CA-MSSA)和CA-MRSA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1.9%和2/5.其他毒素在CA-MSSA和CA-MRSA中的表达水平也相当.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分型发现CA-MSSA中主要的克隆是ST398 -t034、ST7-t796、ST398-t571、ST1-t127和ST188-t189;而CA-MRSA中主要的克隆是ST239-t037-SCCmec Ⅰ、ST239 4632 -SCCmecⅢ、ST59-t437-SCCmec Ⅴ和ST8-t008 -SCCmecⅣ.结论 CA-MRSA在北京地区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中的分离率较低,CA-MRSA的分子特征起源复杂,尚未在CA-MRSA中发现克隆传播现象,中国CA-MRSA菌株耐药率较高,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普遍对抗菌药物敏感,临床经验治疗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缓耐药的发生.

  • 糖尿病足的诊治进展

    作者:李超英;任智;姜健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的、慢性的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足是由于周围神经营养障碍性病变、动脉闭塞性病变以及容易合并骨和软组织感染等一系列病变引起的[1].足部溃疡是糖尿病常见和主要的并发症之一,进一步可以出现足趾或足的坏疽.属中医学"消渴病"的"脱疽"范畴.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15%[2].

  • 糖尿病足病变诊断和治疗

    作者:许樟荣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如溃疡、骨及关节病变乃至所引起的坏疽等,往往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致糖尿病截肢的首位原因是足溃疡的不愈合及其并发症.近年来,我国糖尿病足发病率明显增加.笔者检索到国内发表的糖尿病足的文献为:1996年6篇,1997年14篇,1998年28篇,1999年则增加至70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糖尿病足已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1].一、糖尿病足病变的分类和分级根据病因,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可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混合性.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进行分级.常用的分级方法为Wagner分级法[2].0级:指的是有发生溃疡高度危险因素的足,这些高危因素包括: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以往有足溃疡史、足畸形如鹰爪足、Charcot足,并有胼胝、失明或视力严重减退、肾脏病变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老年人,尤其是独立生活、不能观察自己足或糖尿病知识缺乏者,用特殊的尼龙丝检查触觉时感觉缺失.对于这些患者,应定期随访,加强足保护的教育,以防止足溃疡的发生.1级:足皮肤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突出表现为神经性溃疡.这种溃疡好发生于足突出部位即压力承受点,如足跟部、足或趾底部,溃疡被胼胝包围.2级: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3级: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部脓肿或骨髓炎.4级:特征为缺血性溃疡,局部的或足特殊部位的坏疽.通常合并神经病变.5级:坏疽影响整个足.大动脉阻塞起了主要的病因学作用.

  • 糖尿病慢性骨髓炎诊治进展

    作者:王玉珍;许樟荣

    2015年5月20至23日在海牙举行的第七届世界糖尿病足病大会上,骨髓炎的诊治成为中心议题。Bonnie Hurwitz博士在题为“糖尿病足病的微进展、新技术和新观念”中阐述,在糖尿病足病感染患者中,约63%合并骨髓炎,可能存在软组织感染。当糖尿病足骨髓炎达到中等以上程度的感染时,需要紧急、及早的清创手术,此时抗菌素无法发挥作用,早期手术可以去除坏死的软组织,减轻感染部位压力,消除由于感染造成的局部微循环异常。另外,由于截肢水平与组织感染存在的时间有关,及早清创手术还可以避免大截肢。手术成功与否取决于外科医师对足病解剖知识的熟悉程度、医师的专业技术和处理的认真程度。同时,良好的预后还取决于清创部位至少有一支通畅的血管。研究发现,血管的通畅可以使95%以上的骨髓炎患者经过保守和小截肢治疗后而达到治愈。

268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