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艰难梭菌毒素B受体结合区的表达

    作者:刘元元;刘文恩;陈丽华;简子娟;谷秀梅;彭婉婵;陈伟;李艳华

    目的 通过对艰难梭菌毒素B受体结合区进行基因克隆、表达,获得目的蛋白,为建立快速检测艰难梭菌的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复苏艰难梭菌,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基因,回收后与pGEM-T连接进行TA克隆,通过PCR、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pGEM-T-CDB3.酶切pGEM-T-CDB3和pGEX-4T-1,回收CDB3和pGEX-4T-1,连接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CDB3,然后应用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大小和特异性.结果 经PCR扩增获得了艰难梭菌毒素B受体结合区(CDB3)基因全长片段1851 bp.克隆质粒pGEM-T与CDB3重组获得了质粒pGEM-T-CDB3,片段长为4800 bp左右.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CDB3,目的蛋白经诱导后获得表达.结论 原核蛋白表达载体pGEX-4T-1-CDB3构建成功,并大量表达出目的蛋白,将对艰难梭菌毒素B的快速检测和疫苗的研制奠定良好基础.(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324-328)

  • 北京四家医院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赵春江;王辉;刘颖梅;曹彬;赵明泽;于勇;孙秋宁;刘亚丽;陈宏斌;陈华伟;蒋伟;韩少梅;徐英春;陈民钧

    目的 探讨北京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流行和耐药情况.方法 前瞻性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北京4家医院的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的501例患者,对每例患者填写病例报告表收集病史信息,分析CA-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分离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收集所有的分离菌株.对所有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和分子特征的研究.结果 从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中总共分离到16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有5株被证实是CA-MRSA菌株.这5株CA-MRSA菌株SCCmec分型分别是SCCmec Ⅰ、SCCmecⅢ、SCCmecⅣ、SCCmecV和1株未分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A-MRSA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和复方磺胺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对分子特征的研究显示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在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CA-MSSA)和CA-MRSA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1.9%和2/5.其他毒素在CA-MSSA和CA-MRSA中的表达水平也相当.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分型发现CA-MSSA中主要的克隆是ST398 -t034、ST7-t796、ST398-t571、ST1-t127和ST188-t189;而CA-MRSA中主要的克隆是ST239-t037-SCCmec Ⅰ、ST239 4632 -SCCmecⅢ、ST59-t437-SCCmec Ⅴ和ST8-t008 -SCCmecⅣ.结论 CA-MRSA在北京地区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中的分离率较低,CA-MRSA的分子特征起源复杂,尚未在CA-MRSA中发现克隆传播现象,中国CA-MRSA菌株耐药率较高,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普遍对抗菌药物敏感,临床经验治疗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缓耐药的发生.

  • 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陈伟;刘文恩;简子娟;李艳明;李艳华;罗珊;钟一鸣

    目的:初步研究湘雅医院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病原学、毒素基因携带情况及核糖体分型情况,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提高艰难梭菌分离率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6至12月腹泻患者粪便标本452份,对其进行选择性厌氧培养及API20A鉴定,并对阳性标本进行毒素基因检测( tcdA、tcdB、cdtA、cdtB)和核糖体分型(16S-23S间隔区多态性);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发病高危因素。结果艰难梭菌检出率13.94%(63/452),其中42.86%(36/63)为 A-B+型,14.29%(9/63)来自社区感染,二元毒素基因检测均为阴性;共检出11种核糖体型,其中CD017常见,占22.22%(14/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 P=0.016; OR=4.45;95%CI:1.33~14.91),腹泻次数(P=0.007;OR=0.03;95%CI:0.002~0.38)及腹泻持续时间(P=0.015; OR=7.86;95%CI:1.50~41.16)为其发病高危因素。结论艰难梭菌是湘雅医院腹泻患者重要致病菌,主要来自医院感染,A-B+型检出率较高;核糖体分型存在相对优势型别CD017,无证据提示存在艰难梭菌感染的暴发流行。

  • 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基因的表达及其与agrA表达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莹;李挺建;卢园园;王良兴;余方友

    目的 研究不同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的表达及与agr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4家医院从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有菌株均为非重复株.采用普通PCR和DNA测序检测PVL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ukSmRNA和agrAmRNA的量.结果 经过PCR扩增及测序共筛检出96株PVL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58株为医院获得株,28株为社区获得株,10株由于临床资料不全不能区分;54株分离自血液标本,33株分离自脓液标本及9株分离自痰液标本;67株分离自成人的临床标本,29株分离自儿童的临床标本.分离自脓液标本和血液标本的菌株lukS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500和0.818,分离自脓液标本菌株的lukS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分离自血液标本菌株的量(U=634,P=0.025);分离自儿童和成人的菌株lukS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292和0.540,儿童分离株的lukS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的量(U=660,P=0.013);社区分离株和医院分离株lukS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034和0.536,社区获得株的lukS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医院获得株的量(U=338,P=0.012).在总的分离株中,lukSmRNA与agrAmRNA的表达量存在正相关性(r=0.592,P<0.01);分离自脓液标本菌株的lukSmRNA与agrAmRNA相关系数较高(r=0.810,P <0.01),但分离自血液标本菌株的两者相关性系数较低(r=0.543,P <0.01).分离自儿童标本菌株的lukSmRNA与agrAmRNA量之间相关性更高,为0.804(P<0.01),而分离自成人标本菌株的两者相关系数为0.476 (P<0.01).社区获得株与医院获得株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7(P<0.0l)和0.556(P <0.01).结论 不同的感染类型lukS/F-PV基因的表达不同,agr系统可能对lukS/F-PV基因的表达具有正调节作用,尤其是在脓液和儿童分离株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313-317)

  • 应用Vitek MS质谱检测PSM-mec对医院感染MRSA快速分型

    作者:刘晔华;王猛;刘萍;陈锦艳;邢迎红;张坚磊;穆红

    目的 评估Vitek MS质谱快速检测PSM-mec在医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非重复分离的MRSA 167株和耐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100株,通过2种SCCmec分型技术检测MRSA的型别,以Vitek MS质谱对所有菌株进行常规鉴定并对菌株获取图谱和Myla结果图谱进行分析,探明不同SCCmec型别MRSA的特征峰谱.结果 167株MRSA的SCCmec型别占比为SCCmec Ⅰ型6株,占3.6%;Ⅱ型10株,占6.0%;SCCmecⅢ型和Ⅲa型共141株,占84.4%;Ⅳ型和Ⅳa型共8株,占4.8%;Ⅴ型2株,占1.2%.SCCmecⅡ、Ⅲ型菌株中分泌delta毒素者(m/z 3 005 ~3 009或m/z 3 037 ~3 056)可检测到PSM-rmec峰谱,位于紧邻m/z 2 500坐标左侧,不分泌delta毒素者和其余型别以及MSSA在该位置无峰谱.结论 Vitek MS质谱对医院感染MRSA能够初步快速分型并预测耐药表型,该技术可辅助常规监测MRSA流行情况,指导临床医生经验用药.

  • 多重荧光PCR结合Allglo探针技术检测艰难梭菌相关毒素基因

    作者:金大智;罗芸;罗丽;张政;叶菊莲;张严峻;吴方;方小飞;李辉

    目的 采用多重荧光PCR结合Allglo探针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鉴定艰难梭菌相关毒素基因的方法,并对浙江杭州地区腹泻患者的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应用型研究.针对艰难梭菌毒素tcdA和tcdB基因设计引物和相应的Allglo探针,优化PCR扩增体系,并评价其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收集2012年8至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共180份,对粪便中携带tcdA和tcdB基因的产毒型艰难梭菌进行鉴定,同时通过对tcdA和tcdB基因直接测序进一步验证荧光PCR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本试验建立的结合Allglo探针的多重荧光PCR方法可同时、准确、特异地鉴定艰难梭菌tcdA和tcdB基因,灵敏度可达10 CFU/ml.定量检测tcdA基因的循环阈值(Ct)值变异系数分别为2.30%、0.42%、0.81%,检测tcdB基因的Ct值变异系数分别为1.91%、1.02%、1.18%,均小于5%.在180份腹泻粪便样本中,检测出26份阳性样本,阳性率为14.4%,其中tcdA和tcdB毒素基因均阳性的样本为23份(23/26,88.5%),仅tcdA毒素基因阳性的样本为2份(2/26,7.7%);仅tcdB毒素基因阳性的样本为1份(1/26,3.8%).同时,采用直接测序方法对样本进行扩增检测和序列比对,与荧光定量PCR结果完全一致.结果显示浙江杭州地区腹泻患者感染的产毒型艰难梭菌以同时携带tcdA和tcdB毒素基因的菌株为主.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Allglo探针的多重荧光PCR方法可用于临床上快速、准确地检测产毒型艰难梭菌.

  • 一种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王丽倩;罗芸;黄忱;叶菊莲;宋小军;金大智;王贤军

    目的 通过与BD MAX试剂盒检测临床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毒素基因的比对,评价本实验室前期研发的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方法.方法 本研究为临床应用研究.2014年7月1日至9月30日采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医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47份,分别采用BD MAX和本实验室前期研发的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方法进行检测.BD MAX试剂盒采用自动化核酸提取和PCR检测;实验室前期研发方法通过提取粪便DNA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后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47份标本中,两方法均检出艰难梭菌毒素B基因阳性33份,阴性114份,其中有4份标本的结果不一致.以BD MAX试剂盒的结果为标准,得出本实验室前期研发的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方法的敏感度为93.94%(31/33),特异度为98.25%(112/114),阳性预测值为93.94 %(31/33)和阴性预测值为98.25 %(112/114).且上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922,P<0.01).结论 本实验室前期研发的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方法与BD MAX试剂盒性能相似,敏感度高、特异度强,同时该方法成本低并可直接对腹泻标本进行测定,无需配套提取仪器,更适合我国临床开展常规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

  • 调节高致病力CA-MRSA α-毒素表达的基因筛选及功能研究

    作者:李敏;胡锦辉;李茹;张心菊;阮斐诒;吕元

    目的 从CA-MILSA全基因组水平筛选出除域值感知(quorum sensing)基因系统以外对α-毒素表达有明显调节作用的基因,并研究其调节机制.方法 使用本实验室构建并已申请国家专利的真核转座酶为基础的转座系统构建CA-MKSA转座子,并随机插入突变文库.通过用5%羊血平板筛选出与野生株相比溶血明显改变的克隆,接着用定量RT-PCR以及WB等实验筛选出α-毒素表达明显下降的突变菌株,运用随机引物反向PCB和测序等方法鉴定出突变基因.通过基因互补表达实验、小鼠菌血症与皮肤脓肿模型实验以及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对目标基因以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进行研究.结果 在CA-MRSA中建立了一个库容量约为104个克隆的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库,终筛选出25株α-毒素表达明显下降的突变菌株.CA-MRSA野生株溶血直径平均为212 mm,而其中AraC转录调节子突变株(AraC-)几乎无溶血,当将AraC基因互补回突变株(AraC-pT181araC)后,其溶血直径平均为197 mm,部分恢复到野生株溶血水平.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与CA-MRSA野生株(PSMα为257.30±37.33,agr为115.60±0.81,α-毒素为3.23±0.21)相比,在AraC-中α-毒素、PSMα以及agr表达均明显下调(α-毒素1.09±0.01:t=10.18,P<0.01;PSMα 34.85±2.15:t=5.95,P<0.05;agr 35.19±1.72:t=42.33,P<0.01).小鼠菌血症模型实验结果为CA-MRSA野生株与AraC-((x)±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34,P<0.01).AraC-p1F181araC中PSMα、agr、α-毒素(hla)表达(分别为PSMα:180.10±15.29,agr:101.50±8.96,α-毒素:2.59±0.26)均部分恢复到野生株表达水平,与CA-MRSA野生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Mα:t=1.914,P>0.05;agr:t=1.563,P>0.05;α-毒素:t=1.923,P>0.05).CIpP在MaC-(0.21±0.01)和AraC-pT181araC(0.17±0.03)中的表达与CA-MRSA野生株(0.20±0.0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5,P>0.05和t=0.851,P>0.05).小鼠皮肤脓肿模型结果显示,CA-MRSA野生株接种的小鼠皮肤表面脓肿面积为(136.5±21.45)mm2,AraC-接种的小鼠皮肤表面脓肿面积(55.69±13.81)mm2,CA-MRSA野生株与AraC-小鼠皮肤脓肿模型实验存在显著差异(t=3.169,P<0.05).结论 AraC转录调节子在CA-MRSA中通过调节重要的毒力因子如PSMα、agr以及α-毒素的表达来调节CA-MRSA的毒力,从而影响其致病力.

  • 荧光标记的嗜水气单胞菌溶素变异体试验在867例贫血患者PNH克隆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刘延方;郭程娱;王冲;张秋堂;孙慧;廖林晓;何琛;万鼎铭;白俊俊;姜中兴;刘若阳;马杰;孙玲;陈胜梅;侯降雪;汤平;王萌

    目的 探讨荧光标记的嗜水气单胞菌溶素变异体(Flaer)试验对于贫血患者PNH克隆筛查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贫血患者共867例,男388例,女479例,中位年龄47岁(8月~8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Flaer的表达及红细胞表面CD59的表达,672例患者进行了Ham试验.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配对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及Mcnemar秩和检验.结果 867例贫血患者中,Flaer试验阳性者87例(10.03%),CD59试验阳性者43例(4.96%).PNH患者中,中性粒细胞[(73.94±28.59)%,(x±s)%]与单核细胞[(76.73±23.64)%]Flaer缺失率均高于CD59试验[(11.15±21.56)%]缺失率(Z=-6.764,P<0.001;Z=-6.618,P<0.001),而中性粒细胞Flaer缺失率与单核细胞Flaer缺失率无明显差异(Z=-0.085,P=0.933).Flaer试验阳性的87例患者中,PNH患者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Flaer缺失率[(76.32±25.74)%,(75.40±25.61)%]均高于非PNH患者[(14.00±24.10)%,(16.74±27.32)%](Z=-6.432,P<0.001;Z=-5.732,P<0.001).结论 Flaer试验用于贫血患者的PNH克隆筛查,对于PN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利用groupⅡintron构建产气荚膜梭菌突变体

    作者:马臣杰;宋孚洋;高姗;康琳;王玉炯;王景林

    目的 通过插入失活α毒素基因获得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突变体.方法 利用Mobile groupⅡintron的自我剪切作用,对本室保藏的1株野生型C.perfringens的α基因plc插入失活.通过菌落PCR检测,以及观察突变株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和脑心浸液培养基(4%卵黄)平板上的形态变化,进行阳性筛选.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α毒素蛋白活性.结果 PCR检测到α毒素突变体的plc基因中,存在Mobile groupⅡintron片段,并且观察到该菌在哥伦比亚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的α毒素溶血环消失,在脑心浸液培养基(4%卵黄)平板上无白晕.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表明,plc突变体不表达α毒素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C.perfringens α毒素突变体,为后期探索C.perfringens口服疫苗打下了重要基础.

  • 艰难梭菌毒素A和毒素B羧基端抗原区段的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作者:黄忱;杨锡琴;修冰水;罗芸;刘志强;张旭辉;赵琰枫;金大智;冯晓燕

    目的 构建艰难梭菌毒素A和毒素B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融合表达抗原,并鉴定其抗原活性. 方法以ATCC43255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毒素A和B羧基端( C端)基因片段,并进行原核表达获得毒素A和B羧基端抗原区段. 利用艰难梭菌毒素检测试剂盒对毒素A和B羧基端抗原区段的抗原性进行鉴定. 结果 成功构建了艰难梭菌毒素A和毒素B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能被相应特异性抗体所识别的毒素A和B羧基端抗原区段. 结论 获得毒素A和B羧基端抗原区段具有很好的抗原活性,为进一步制备相应抗体并建立艰难梭菌毒素A和B的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 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胃肠道疾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桂彬;胡伏莲;郏建臣

    目的探讨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上胃肠道病变的关系;并观察Hp根除治疗后血清中抗CagA IgG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 808例因上胃肠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人,同时作Hp检查.对Hp感染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抗CagA IgG抗体;阳性者予含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根除治疗.其中60例根除治疗失败病人和120例根除成功病人在Hp根除治疗结束3个月和6个月时复查血清中抗CagA IgG抗体水平.结果在不同临床疾病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和胃癌(GC)感染Hp的病人中抗CagA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4%、70.5%、83.2%、90.8%、89.7%.后4组阳性率明显高于CSG组,后3组均明显高于CAG组;在不同程度的胃粘膜病变中,CSG、CAG、肠上皮化生(IM)、非典型增生(Dys)和GC感染Hp的病人中抗CagA 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3.0%、53.8%、77.6%、88.6%、89.7%.IM、Dys和GC组均明显高于CSG和CAG组;60例根除失败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血清中抗CagA IgG水平分别为(72±41) U/ml,(67±36) U/ml和(69±40) U/ml,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无一例转为阴性;120例根除治疗成功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血清中抗CagA IgG水平平均由(69±38) U/ml分别下降至(47±30) U/ml和(32±15) U/ml,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有7.5%(9/120)和19.2%(23/120)的病人抗体转为阴性.结论 CagA阳性的Hp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上胃肠道疾病和更严重的胃粘膜病变;Hp根除治疗后血清中抗CagA IgG抗体水平明显下降,但下降较慢,不宜作为个体监测疗效的指标.

  • 2006-2011年60株血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及耐药基因分析

    作者:王立新;胡神明;胡志东;田彬;李静;王凤霞;杨华

    目的 了解2006-2011年临床分离的60株血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及毒素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方法 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鉴定卡、药敏卡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cA、耐消毒剂基因(qacA)、杀白细胞素基因(pvl)、肠毒素基因(sea、seb、secl、sed、see)及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基因(tst).结果 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91.7%),其次为红霉素(65.0%)、克林霉素(65.0%)、庆大霉素(40.0%).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菌株.其中携带耐药基因mecA 13株(21.7%)、qacA 3株(5.0%)、检出毒素基因pvl4株(6.7%)、肠毒素基因sea 20株(33.3%)、seb 3株(5.0%)、sec9株(15.0%)及sed7株(11.7%),未检出see及tst.结论 血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高,同时携带多种毒素及耐药基因,临床应加强毒素及耐药基因检测.

  •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陶晶;刘晶星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腺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WHO已将其列为Ⅰ类致癌因子.幽门螺杆菌的空泡毒素(VacA)在其致病性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近几年有关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型、VacA的致病机制和构建VacA突变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胃粘膜病理改变与空泡毒素活性的关系

    作者:陈晓宇;RWM van der Hulst;A van der Ende;名萧树东;GNJ Tytgat;FJW Ten Kate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病和慢性胃炎患者H.pylori根除前后胃粘膜病理改变与空泡毒素(VacA)活性的关系.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伴H.pylori感染的中国患者74例,于H.pylori根除前和4~6周后作胃镜检查,根据新悉尼病理分级法按半定量记分对治疗前后的胃粘膜病理变化程度进行分级.结果:VacA+菌检出率为80%(59/74),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检出率与慢性胃炎患者无明显差别;VacA+和VacA-组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亦无明显差别.根除治疗前,VacA+和VacA-组患者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活动性、表面上皮损伤、萎缩、肠化和淋巴滤泡数量无显著差别;治疗后4~6周,两组患者的胃窦粘膜炎症活动性、表面上皮损伤和慢性炎症程度均明显减轻,尤以前者为著(P<0.0001),VacA+组患者的胃窦部淋巴滤泡数量减少亦稍较VacA-组明显(P=0.051),两组患者的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程度均无明显好转.结论:中国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ylori感染根除前后的胃粘膜病理改变与VacA活性无明显关系.成功根除H.pylori感染并不引起萎缩和肠化的逆转.

  • 艰难梭菌毒素致病基因调控机制和抗毒素治疗

    作者:林倩云;费稼希;陈烨

    艰难梭菌( C. difficile )是一种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体,是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C. difficile产毒菌株主要通过释放肠毒素 A( TcdA)和细胞毒素 B( TcdB)引起结肠损伤和炎症发生。研究发现C. difficile相关性疾病( CDAD)的严重程度与宿主体内细菌毒素水平相关。然而,不同菌株产毒能力差异较大,与毒素产生过程中涉及的基因调控密切相关。本文就C. difficile毒素致病基因调控机制和抗毒素治疗作一综述。

  • 艰难梭菌感染:临床表型与细菌毒素相关吗?

    作者:陈烨;林倩云

    艰难梭菌(C.difficile)是院内获得性腹泻和伪膜性肠炎的首要病原体,产毒菌株主要通过产生毒素A和毒素B引起腹泻、肠道炎症甚至肠坏死.有研究表明,C.difficile在体内的产毒水平是影响C.difficile相关性疾病(CDAD)临床表型的重要因素,而细菌毒素与临床表型的具体联系尚不明确.本文主要针对CDAD临床表型以及毒素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细菌毒素与临床表型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difficile的致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药物治疗靶点奠定理论基础.

  •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基因同源性的分析

    作者:杨晋川;景怀琦;李洪卫;逄波;赵广法;徐建国

    目的对江苏省徐州地区O157:H7的病原学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O157:H7菌株毒力基因谱进行检测,同时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O157:H7菌株的同源性分析比较.结果流行地区分离的O1 57:H7菌株,100%携带Hly、eaeA基因,95.35%携带SLT2基因,11.63%携带SLT1基因.脉冲凝胶电泳图谱表明流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与日本分离的O157:H7菌株有明显差异,为不相关菌株;与国内标准菌株882364为近似型(相似,但不相同).流行地区患者分离菌株与外环境家畜家禽粪便及昆虫肠道分离菌株的脉冲凝胶电泳图谱完全相同.结论携带O157:H7菌株的家畜家禽可能是导致疫情发生的传染源.脉冲凝胶电泳方法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对流行病学研究有重要意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方法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技术简便、省时.

  • 心脏停搏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作者:王复馨;雒琪;李军

    心脏停搏液可使心脏迅速停跳,并可增强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有保存心肌细胞活性的功能,用于体外循环时加压灌注于冠状动脉内,以利于心脏直视手术.本文研究的心脏停搏液为山东省立医院自制灭菌制剂,处方为氯化钠5.73g、氯化钾2g、氯化钙0.294g、氯化镁3.25g、盐酸普鲁卡因0.5g、注射用水加至952mL.作者应用动态浊度法和凝胶法对其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进行可行性研究,结果如下.

  • 几种常用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探讨

    作者:杨彩虹

    目的: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临床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参照中国药典九五版(二部)中的有关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规定,采用大有效稀释倍数法进行干扰实验.结果:通过对30批大输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甘露醇注射液6批,阴性6批;葡萄糖氯化纳注射液18批,阴性18批;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6批,阳性1批,阴性5批.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灵敏、方便、快捷,有利于大输液成品的质量控制.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