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对比观察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炎症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吸入皮质激素作为一线预防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地位已得到确立.近年来吸入糖皮质激素固然对大部分哮喘有较好的疗效,但亦并非对每个患者都有效,如需长期大剂量应用,仍有引起一系列副作用的顾虑.随着对炎性介质的深入研究,白三烯(LTs)在哮喘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防治哮喘中的地位引起关注,被称为当前哮喘治疗的新发展或可能是一种趋势.我们通过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和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轻、中度哮喘患者,以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
哮喘患者正确使用定量气雾剂相关因素分析
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药的吸入治疗在哮喘防治上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吸入皮质激素已作为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被全球公认.定量型气雾剂(MDI)为实施吸入治疗为普遍的装置.欲使药物能达到佳疗效,患者正确掌握MDI的使用方法就成为了关键.为此,我们调查了1999年6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00例哮喘患者的MDI使用情况,分析影响MDI使用正确率的相关因素及常见的MDI使用出错形式,从而更有效地对哮喘患者MDI使用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吸入治疗达到应有的疗效.
-
口服孟鲁斯特与吸入丙酸倍氯美松对轻度持续哮喘患者疗效对比观察
糖皮质激素吸入作为哮喘"抗炎"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吸入激素使用不便,依从性差,有些人有顾虑此类药长期应用,尤其是在儿童可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应用.孟鲁斯特为口服用药,是否可以对轻度患者单独应用,取代或大部分取代吸入皮质激素,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国外作了这方面的探讨.我们在门诊条件下对少数患者作了观察.
-
哮喘儿童持续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全身性副作用
目的 探讨我国哮喘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全身性副作用.方法 将30例14岁以下轻度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安慰剂组(A组)、二丙酸倍氯松(BDP)200 μg组(B组)、BDP 400 μg组(C组),每组10例,分别持续吸入安慰剂及BDP 200、400 μg/d 1年,观察患儿气道高反应性(BHR)、身高增长、骨密度(BMD)、钙磷代谢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的影响.结果 B组及C组患儿吸入BDP后PD20-FEV1即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 时累积吸入的组胺剂量[Log(PD20- FEV1)]分别为(2.70±0.13) μg及(3.15±0.18) μg,与治疗前[B组:(2.04±0.47) μg,C组:(1.94±0.46) μ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而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B及C组患儿吸入BDP后血骨钙素分别为(29±12) μg/L、(22±6) μg/L、(31±11) μg/L,血钙为(2.49±0.11) mmol/L、(2.39±0.28) mmol/L、(2.20±0.35) mmol/L, 血磷为(1.8±0.6) mmol/L、(1.7±0.7) mmol/L、(1.5±0.4) mmol/L,血碱性磷酸酶为(410±113) U/L、(337±99) U/L、(351±122) U/L(P>0.05),桡骨BMD为(0.40±0.10) g/cm2、(0.42±0.05 ) g/cm2、(0.44±0.02) g/cm2,尺骨BMD为(0.32±0.07) g/cm2、(0.36±0.08) g/cm2、(0.35±0.04) g/cm2,腰椎4~5BMD为(0.62±0.09) g/cm2、(0.59±0.08) g/cm2、(0.64±0.06) g/cm2,血皮质醇基础值为(350±86)nmol/L、(407±199) nmol/L、(365±71)nmol/L, 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但C组治疗后血皮质醇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的反应值为(482±97) nmol/L, 与治疗前(621±199 )n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A组和B组治疗后分别为 (566±203) nmol/L,(452±97)nmol/L,与治疗前[A组:(534±204)nmol/L,B组:(481±82)nmo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A组患儿吸入BDP后身高标准差计分(SDS)为(1.2±0.9)分,B组为(1.3±0.9)分,C组为(1.0±0.7)分,三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14岁以下轻度儿童哮喘吸入200 μg/d的BDP即能有效降低BHR,且无明显全身性副作用.而当剂量达400 μg/d时,血皮质醇对ACTH刺激的反应性明显降低,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哮喘 吸入皮质激素 生长发育 骨代谢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
重视支气管哮喘小气道及肺组织病变
近20年来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较大支气管的慢性炎症,吸入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可以使疗效显著提高,预后改善。但是有一小部分病人,单纯吸入治疗尚难以控制病情,需辅以全身用药。这促使人们设想病变可能涉及吸入药物难以到达的小气道和肺组织。自90年代以来,哮喘的小气道和肺实质病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也于1997年首次在国内报道了哮喘的小气道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胺代谢异常[1,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气道和肺实质参与了哮喘的发病,并可以解释一些临床现象,值得引起重视。
-
症状感知迟钝型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对气道炎症在发病机制中的认识,相应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长期吸入皮质激素或吸入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在严格的治疗监控下,可以使50%的哮喘患者达到完全控制的理想目标[1].然而,仍有近半数的哮喘患者症状控制不满意,治疗上的进步并没有降低哮喘患者的整体死亡率.与此相反,近30年来哮喘患者的死亡率呈现了上升的趋势[2, 3].
-
小剂量氨茶碱配合激素吸入治疗变异性哮喘
目的观察小剂量氨茶碱与吸入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协同抗炎作用及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专科门诊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40例惠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时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氨茶碱3mg/kg/次,每日3次,疗程为症状缓解后1个月并吸入普米克气雾剂6个月;对照组吸入普米克气雾剂.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统计治疗组缓解时间短,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小剂量茶碱配合吸入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缓解时间短,无茶碱不良反应,复发或转为典型哮喘率低且不必强调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儿童吸入皮质激素应使用低有效剂量
-
小剂量茶碱和必可酮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世界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并在儿童中有所增加.气道反应性增高是哮喘的特征之一,是气道炎性病变的表现,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认为吸入皮质激素是目前有效的抗炎药物[1].
-
舒利迭、顺尔宁联合治疗儿童哮喘28例临床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的治疗应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进行阶梯式治疗,吸入皮质激素是长期规范化治疗哮喘的首选方法.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吸入皮质激素可能产生快速效应
一直以来,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可以大致归纳为通过供氧达到足够的动脉血氧饱和度,重复使用短效的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缓解气流阻塞,以及早期使用全身皮质激素预防将来复发.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吸入激素治疗哮喘的疗效比较
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病理生理基础,抗炎已成为哮喘的治疗目标.世界卫生组织与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推荐的"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中,将吸入皮质激素作为有效的抗炎药及首选药物[1].
-
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2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由于哮喘气道慢性炎症学说的建立,哮喘的防治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世界各地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不断上升[1].临床症状因发作程度的轻重而存在很大差异.轻者只需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和(或)黄嘌呤类或吸入皮质激素,症状就可得到控制,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本文介绍24例经常规治疗无效,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报道提示并发呼吸衰竭而收入病房治疗者.
-
原发性气管癌一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
[病例]男,57岁.因咳嗽、胸闷、喘息8个月,加重伴痰中带血1个月入院.入院前8个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胸闷和喘息,以干咳为主,活动时喘息明显加重,可听到喘鸣音,休息后可减轻或消失.院外多次X线胸片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予吸入皮质激素、氨茶碱、β2激动剂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痰中带血丝,抗感染及止血治疗无效,入我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8/min,呼吸26/min,血压120/70 mmHg.消瘦,呼吸急促,无发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
哮喘小气道及肺组织的病理和生理变化
支气管哮喘是人类的一种古老疾病,但直至上世纪80年代,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这一观念方被大家所公认.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可使疗效显著提高,预后改善.但是,临床上仍有一小部分患者单纯吸入皮质激素难以控制病情,需要辅以全身用药,这促使人们设想病变可能涉及吸入治疗难以到达的小气道及肺组织.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气道和肺组织参与了哮喘的发病,小气道炎症在气道高反应性、夜间哮喘、哮喘症状的自发加重、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严重激素依赖哮喘中起着重要作用.
-
吸入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6例
9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确认支气管哮喘是以气管慢性反应(炎症)与由此引起的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推荐吸入皮质激素作为防治哮喘的吸入疗法.我科自1997年开始应用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现将治疗时间2年以上,资料完整的36例总结如下:
-
雾化吸入皮质激素在光气刺激反应中疗效的观察
我们对自1999年8月至2000年4月收治的光气刺激反应患者,经吸氧,地塞米松气雾剂5分钟喷入一次,连续4次,刺激症状没有迅速缓解的患者,雾化吸入皮质激素20~30分钟,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 方法1.1 对象
-
酚妥拉明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25例
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因发作程度的轻重而存在很大差异.轻者只需使用β2-受体激动剂、黄嘌呤类或吸入皮质激素,症状就可得到控制,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本文介绍25例经常规治疗无效,静滴酚妥拉明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布地耐德联合福莫特罗与双倍剂量布地耐德干粉吸入疗法对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耐德(BUD)联用福莫特罗(FOM)与单用双倍剂量BUD干粉吸入疗法对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05-01-2005-06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研所专科门诊就诊的轻度持续哮喘患儿50例,采取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把50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吸入BUD联用FOM(B+F组)或双倍剂量BUD(Double B组)8周,药物均用都保干粉吸入装置吸入.8周的观察期内由患儿或家长记录哮喘日记,包括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无症状天数、其它平喘药物(包括应急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缓释茶碱、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全身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同时以简易峰流速仪监测其呼气峰流速值(PEF)作为主要肺功能指标.结果 B+F组和Double B组在治疗8周后,日间症状及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无症状天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B+F组在治疗8周后夜间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Double B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无症状天数及PEF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病情反复发作次数、需联合应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次数及口服强的松、长效缓释茶碱或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天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与单用双倍剂量ICS治疗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疗效相当.但从减少或避免ICS潜在的全身性副反应方面考虑,联用低剂量ICS+LABA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不同疗程吸入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预后影响的观察
1998年2月至2000年6月,我们观察了4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不同疗程的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文44例门诊患儿,男25例,女19例,年龄6个月至12岁。其中26例有过敏性鼻炎史。入院前曾接受不正规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物治疗1周者5例、2周者24例、3周以上者15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持续性顽固性咳嗽,咳嗽时间短为1个月,长为10个月。活动后咳嗽加重38例,伴有气促23例。体检双肺呼吸音粗糙28例,呼气延长3例,闻及干啰音2例。X线胸片:25例为肺纹理增粗,19例未见异常。12例行鼻窦X线片检查均未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