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注射芬太尼诱发痉挛性咳嗽一例

    作者:袁莉

    Bailey指出当静脉注射芬太尼、阿芬太尼或苏芬太尼后,部分病人可诱发短暂的咳嗽.我们近日遇到1例患儿静脉注射芬太尼后引发了剧烈咳嗽,现报告如下.

  • 新型阿片类药物在病人自控镇痛中应用研究的进展

    作者:佘守章

    长期以来阿片类药在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rtrolled analgesia,PCA)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型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sufentanil)、阿芬太尼(alfentanil)、雷米芬太尼(remifentanil)的相继问世,具有独特的药理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文献报道[1~3]这三种药已分别用于大手术后病人、特殊病人术后自控镇痛和无痛分娩,并且结合计算机技术实行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PCA,这为临床PCA领域开辟了新的前景.自舒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在国内市场销售以来,受到国内临床麻醉和镇痛界的广泛青睐.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以及新型阿片类药物的药理特性,将其在PCA中的应用情况、作用特点和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 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史成富;李家祥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无痛胃镜检查患者300例,观察在静脉麻醉下对内镜插人刺激的耐受性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均在麻醉下顺利完成胃镜检查.内镜置人顺利,无抵抗.血压、心率平稳.2例出现肢动,1例出现短暂呃逆,追加丙泊酚后安静入睡.易发生下颌松弛,出现短暂性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轻微下降.结论 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具有作用迅速、镇痛镇静完全、苏醒快等特点,消除了传统胃镜检查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心理和不良刺激,有利于检查和治疗.但应注意呼吸、循环系统管理,术前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应慎用全麻.

  • 阿芬太尼对再灌注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陈猛;曾因明;段世明;沈志忠;许鹏程

    目的:研究阿芬太尼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以停灌的方式造成全心缺血 25 min,然后复灌 30 min,药物于缺血前 10 min给予并持续到复灌末.观察 50 μg*L-1 和 100 μg*L-1 阿芬太尼及其与纳洛酮和L-NAME合用时对缺血前及再灌注期间左心功能的影响,并测定再灌注末时心肌组织ATP和NOS的含量.结果:(1)在非缺血情况下,100 μg*L-1 阿芬太尼能使HR减慢,对LVEDP、LVDP、±dp/dtmax和CF无明显影响;(2) 50 μg*L-1 和 100 μg*L-1 阿芬太尼均能明显促进再灌期间左心功能和冠脉流量的恢复,且 100 μg*L-1 阿芬太尼比 50 μg*L-1 阿芬太尼作用更明显;(3) 200 μg*L-1 纳洛酮和 100 μmol*L-1 L-NAME均削弱了阿芬太尼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恢复的有利作用.结论:阿芬太尼对离体大鼠的心肌功能影响轻微且能促进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和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有关.

  • 等效剂量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时诱发咳嗽的对比研究

    作者:帅训军;艾登斌;曹玺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对患者咳嗽的影响.方法:5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阿芬太尼组、芬太尼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分别在5 s内静脉注射阿芬太尼8 μg/kg、芬太尼2 μg/kg,观察给药后2 min内两组患者的咳嗽起始时间、咳嗽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并记录给药前(T1)和给药后2 min(T2)两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阿芬太尼组患者咳嗽的起始时间明显早于芬太尼组,阿芬太尼组咳嗽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与T1时相比,T2时芬太尼组和阿芬太尼组的HR和MAP均显著下降(P<0.05),且阿芬太尼组HR和MAP下降程度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与等效剂量芬太尼相比,阿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较低,循环更为平稳.

  • 丙泊酚注射痛及其预防

    作者:沈雅定

    丙泊酚静脉注射时(开始5~20 s)常在注射部位产生烧灼样的疼痛,在成年人中,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为28%~90%~([1-2]).如何切实有效地降低乃至消除丙泊酚注射痛一直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为此,本研究通过预先使用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评价其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

  •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胃镜检查病人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帅训军;彭霄艳;艾登斌

    目的 在SNAP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的条件下,观察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胃镜检查病人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自愿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观察组(A组)两组.C组首次给药时单独给予丙泊酚1.5 mg/kg,A组于丙泊酚给药前1 min注射阿芬太尼3μg/kg.观察并记录两组给药前、胃镜通过咽喉部时、胃镜抵达十二指肠降部时、检查结束时的SNAP指数(S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丙泊酚总用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胃镜抵达十二指肠降部时,C组SI、MAP、HR、SpO2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15~3.67,P<0.05).检查结束时,C组SI、MAP、HR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9~5.32,P<0.05).与C组比较,A组病人丙泊酚总用量显著减少(t=5.48,P<0.05),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t=2.89~7.82,P<0.05).术中胃镜通过咽喉部时,C组8例病人发生体动,A组仅1例发生体动(x2=6.89,P<0.05).结论 推荐使用小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

  • 全麻诱导期药物应用对颅脑外伤所致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张生茂;李娜;韩亚升;包娜日素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药物应用对颅脑外伤所致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入选近1a就诊于我院的颅脑外伤所致脑损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全麻诱导期给予阿芬太尼,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采用 T CD在不同时期分别检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2组输注药物后脑血管流速、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诱导期前明显降低,P<0.05;搏动指数和阻抗指数明显提高(P<0.05);气管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流速明显加快(P<0.05);搏动指数和阻抗指数明显升高(P<0.05)。应用瑞芬太尼较阿芬太尼血流速度在药物输注后和气管插管后下降更为显著(P<0.05);搏动指数和阻抗指数提高更为显著(P<0.05);但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等药物浓度情况下,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为显著,阿芬太尼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术

    作者:彭霄艳;帅训军;艾登斌;谢平

    目的 观察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丙泊酚+阿芬太尼组,B组丙泊酚+芬太尼组,C组丙泊酚组.A组先缓慢静脉推注阿芬太尼5 μg·kg-1,5 min后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5 mg·kg-1;B组先缓慢静推芬太尼1μg·kg-1,5 min后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5 mg·kg-1;C组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5 mg·kg-1,丙泊酚静脉注射速率均为100 mg·min-1.待患者安静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取环,如术中出现体动追加异丙酚20~50 mg,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体动反应及丙泊酚总用量、宫颈软化程度、取环成功率.结果 患者术中,A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B、C组(P<0.05);A、B2组体动反应及丙泊酚总用量显著低于C组(P< 0.05);A、B组宫颈软化程度均高于C组(P<0.05),A组清醒时间少于B、C组(P<0.05).结论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无呼吸暂停及循环抑制,安全系数更高,且清醒时间更短,更适合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

  • 阿芬太尼对单肺通气患者围术期炎症细胞因子IL-6、IL-10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谢平;帅训军;艾登斌;范金鑫;李兆国

    目的 观察阿芬太尼对单肺通气(OLV)患者围术期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24例,ASA I级或Ⅱ级,年龄43 ~ 68岁,BMI 18.9 ~ 24.9 kg/cm2.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和阿芬太尼组(AF组),每组12例.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mg/kg、吸入8%七氟醚、F组给予芬太尼3μg/kg (AF组给予阿芬太尼18μg/kg).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4~0.08mg/kg,F组给予芬太尼0.05 ~ 0.10 mg,AF组给予阿芬太尼0.3~0.6 mg,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维持在1.8%~2.7%.麻醉维持期间将BIS值维持在40~60.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0)、单肺通气60 min(T1)、膨肺后60min(T2)采取血样测定IL-6和IL-10浓度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与F组比较,AF组血浆IL-6浓度、IL-6 mRNA表达、IL-6/IL-10比值和IL-6 mRNA/IL-10mRNA比值于T1、T2均明显降低(P <0.05);AF组血浆IL-10浓度、IL-10 mRNA表达于T1、T2均显著升高(P<0.05).AF组各时点IL-6/IL-10比值和IL-6 mRNA/IL-10 mRNA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阿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患者可有效抑制IL-6的生成和释放,促进IL-10的生成和释放,有助于维持IL-6/IL-10的平衡状态,有利于患者预后.

  • 新型阿片类药物在患者自控镇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佘守章

    长期以来阿片类药在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对新型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sufentanil)、阿芬太尼(alfentanil)、瑞芬太尼(remifentanil)独特药理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认识的深入,临床PCA领域掀起了新研究和应用热潮.有文献报道[1~4]这3种药已分别用于手术后患者(包括特殊疾病者)和无痛分娩PCA,并且结合计算机技术实行了一种新的镇痛方法--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infusion,TCI),这为临床PCA领域开辟了新的前景.为了促进新型阿片类药物在镇痛领域更好的应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和药理特性将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PCA治疗中应用研究的新进展介绍如下.

  • 细胞色素P450 3A5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若伦;叶晓光;叶丽卡;罗健东

    细胞色素P450 3A5(Cytochrome P450 3A5,CYP3A5)是CYP3A亚族中的一种重要的同工酶.其遗传多态性影响着许多经CYP3A介导的药物,如地尔硫革、阿芬太尼等在肝微粒体中的氧化代谢,该酶的活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对不同个体的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及药物的毒性产生重要影响,是引起个体及种族间对同一底物代谢能力不同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对CYP3A5基因多态性及其种族差异,CYP3A5基因多态性对药物处置、药动学、药效学及疾病风险等影响进行综述如下.

  • 右美托咪定和阿芬太尼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恢复期的影响

    作者:伍志超;王涵;包晓航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和阿芬太尼对全麻开颅动脉瘤夹闭患者术后恢复期呼吸、循环和苏醒情况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是一个随机临床对照试验.选择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90例,ASA分级I~II级,体质指数(BMI)20~25kg/m2,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组(n=30)、阿芬太尼组(n=30)和对照组(n=30).手术结束前右美托咪定组泵注0.5μg/kg的美托咪定5min;阿芬太尼组给予阿芬太尼10μg/kg;对照组给予稀释到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术后患者送入麻醉监护病房(PACU),观察并记录术后恢复期不同时间点:到达PACU(T0),拔管时(T1)和拔管后10min(T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T2时的呼吸频率和镇静评分以及拔管时间. 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频率和拔管后镇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阿芬太尼均能使开颅动脉瘤夹闭患者术后恢复期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有更优的术后镇静,且不延长术后拔管时间,右美托咪定比阿芬太尼有更好的呼吸保护作用.

  • 阿芬太尼减轻丙泊酚对海马神经元发生的抑制作用

    作者:田菲;路芳;吴寅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能否减轻丙泊酚对海马神经元发生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实验:原代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组如下:(1)空白对照组;(2) 10 μmol/L阿芬太尼处理组;(3) 200 μmol/L丙泊酚处理组;(4)丙泊酚-阿芬太尼联合处理组.在无血清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d后,行Ki67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在含2%胎牛血清的分化培养基中培养4d后,行Tuj-1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体内试验:小鼠分组如下:(1)空白对照组;(2)10 μg/kg阿芬太尼处理组;(3)5 mg/kg丙泊酚处理组;(4)丙泊酚-阿芬太尼联合处理组处理组.药物处理7d后,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和Doublecortin (DCX)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发生情况.结果:体外实验:200 μmol/L丙泊酚可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向神经元方向的分化.10μmol/L阿芬太尼单独处理对对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无显著影响;但10 μmol/L阿芬太尼+200 μmol/L丙泊酚联合处理可显著减轻丙泊酚单独使用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5 mg/kg丙泊酚可显著抑制海马的神经元发生;10 μg/kg阿芬太尼单独使用对海马神经元发生无显著影响;10μg/kg阿芬太尼+5 mg/kg丙泊酚联合处理可显著减轻丙泊酚单独使用对海马神经元发生的抑制作用.结论:阿芬太尼可减轻丙泊酚对海马神经元发生的抑制作用.

  • 利多卡因用于改良电休克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卫东;马新莲;杨晓春;米立刚;王彩丽

    虽然改良搐电休克(MECT)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随着麻醉的介入,其对MECT疗效影响的报道也不断增加[1].目前国内常用麻醉药为丙泊酚,氯化琥珀胆碱,为了减轻MECT的不良反应及麻醉药方面的副作用,复合应用了芬太尼,阿芬太尼,氯胺酮,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的使用可能影响电休克的发作,近年来,对利多卡因的研究发现,小剂量利多卡因对改良电休克脑电发作不产生影响,并可减轻改良电休克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关注.

35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