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补救方案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芳军;高籦;刘鹏飞;项斌;沈卫东;张伟;夏挺松

    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等疾病的发生有关。有研究显示,联合使用嗜酸乳杆菌能提高 Hp 根除率,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对首次根除失败的 Hp 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80例经标准三联疗法首次根除失败的Hp 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 g tid,餐后服用,疗程14 d,然后给予雷贝拉唑10 mg bid +阿莫西林1000 mg bid +呋喃唑酮100 mg bid +枸橼酸铋钾300 mg qid,疗程10 d。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10 mg bid +阿莫西林1000 mg bid +呋喃唑酮100 mg bid +枸橼酸铋钾300 mg qid,疗程10 d。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行13 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 Hp 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 PP 根除率和ITT 根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P:81.2%对78.2%,χ2=0.241,P =0.623;ITT:76.7%对75.6%,χ2=0.031,P =0.861)。试验组恶心呕吐(2.4%对11.5%)、腹泻(0对9.2%)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对首次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失败的 Hp 患者疗效较好,同时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 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特性分析及嗜酸乳杆菌对耐药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

    作者:斯庆图娜拉;李岩;季尚玮;张永贵;亓文骞;王江滨

    目的 对84株临床分离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菌株进行耐药特性分析,并同时观察抗Hp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4和La6对不同抗生素耐药Hp的抑制效应.方法 从84例不同胃病(慢性胃炎25例,胃溃疡24例,十二指肠溃疡19例,胃癌16例)患者胃黏膜中分离培养Hp菌株,采用E-test法测定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3种常用抗生素对临床Hp菌株的小抑菌浓度(MIC值),了解临床Hp菌株对3种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以标准La作对照,将抗Hp La4和La6上清液加入含不同Hp菌株培养板的孔中,固体培养72 h,记录抑菌环;抗Hp La菌液加入含不同Hp 菌株的培养液中,液体培养,于不同时间点(4、8、12、24和48 h)分别取培养液,计算菌落形成单位和测定尿素酶活性.结果 84株临床分离Hp菌株中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67.9%、17.9%和1.2%.其中11株为混合耐药,包括 10株甲硝唑和克拉霉素混合耐药和1株甲硝唑和阿莫西林混合耐药.在固体培养条件下抗Hp La4和La6上清液对抗生素耐药和非耐药Hp菌株均产生明显的抑菌效应.液体培养条件下抗Hp La4和La6菌液能抑制抗生素耐药和非耐药Hp菌株的增殖,其拮抗Hp的作用明显强于标准La菌株(P<0.01).抗Hp La4和La6在混合培养4 h就能抑制抗生素耐药Hp菌株尿素酶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Hp尿素酶活性逐渐降低,其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标准La组(P<0.05).结论 84株临床分离Hp菌株中甲硝唑耐药株为常见,其次为克拉霉素耐药和甲硝唑克拉霉素混合耐药株.抗Hp La4和La6在体外对抗生素耐药和非耐药Hp菌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嗜酸乳杆菌预防和治疗C57BL/6小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忠岩;王江滨;李岩

    目的 探讨嗜酸乳杆菌在动物体内预防及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作用.方法 取C57BL/6小鼠200只进行下列研究:①将60只均分为单纯Hp感染对照组和嗜酸乳杆菌L6预防组(予嗜酸乳杆菌L6菌液后接种Hp),观察嗜酸乳杆菌L6预防Hp感染情况.②另取60只均分为嗜酸乳杆菌L6治疗组(接种Hp后4周喂饲含嗜酸乳杆菌液)和Hp感染对照组,观察嗜酸乳杆菌L6治疗Hp感染的情况.③80只小鼠在末次接种Hp后4周喂饲含嗜酸乳杆菌1.6的饮水,9个月后将其中40只粪便抗原阴性小鼠分为两组(每组20只),一组持续灌饲嗜酸乳杆菌L6,另一组终止灌饲,观察嗜酸乳杆菌L6预防Hp再感染效应分析.小鼠胃黏膜组织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Hp培养.血清Hp-IgG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 ①对照组Hp感染率为100%,而预防1周时Hp感染率为20%,2周和4周组未出现Hp感染,对照组与预防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预防组血中Hp-IgG抗体滴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持续灌饲嗜酸乳杆菌L6小鼠的Hp再感染率明显低于终止灌饲小鼠(P<0.05).结论 预防性喂饲嗜酸乳杆菌L6可以明显降低C57BL/6小鼠的Hp感染率;Hp感染后再喂饲嗜酸乳杆菌L6也可取得明显效果,但需长期应用.

  • 嗜酸乳杆菌对乳鼠感染人轮状病毒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观察

    作者:张振;王宝香;周诗琼;鲍连生;刘冰波

    目的 观察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对乳鼠感染人轮状病毒(HRV)的可能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将60只昆明种乳鼠随母鼠按窝随机均分为4组,给4 d龄的乳鼠灌服HRV作为HRV感染组,灌服HRV的前和后灌服嗜酸乳杆菌作为嗜酸乳杆菌预处理组和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灌服同剂量低限度必要成分(MEM)Eagle细胞培养液.观察各组乳鼠的临床症状、肠黏膜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乳鼠粪便HRV抗原;免疫荧光法检测HRV抗原在各组乳鼠小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乳鼠未出现腹泻.预处理组和治疗组乳鼠的腹泻程度、腹泻持续天数、HRV阳性天数和死亡率均低于HRV感染组;其肠黏膜的病变程度及HRV抗原表达也明显弱于HRV感染组.结论 嗜酸乳杆菌对乳鼠感染人轮状病毒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嗜酸乳杆菌对不同毒力亚型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制效应及作用机制

    作者:赵忠岩;王江滨;李岩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亦是胃癌和胃淋巴瘤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

  • 嗜酸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对牙周致病菌的拮抗作用

    作者:赵隽隽;乐科易;冯希平;马丽

    目的:研究体外共培养时,嗜酸乳杆菌伍(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s,Ba)对牙龄叶啉单胞菌((Porphyronzonas gingivalis,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rum,Fn)生长的作用,为牙周病生态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La、Ba为作用菌,Pg、Fn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抑菌实验,观察抑菌圈形成情况.将指示菌菌液与作用菌无细胞提取液共培养2、6、24和48h,记录不同时间点菌液OD(560)值,了解作用菌代谢产物对指示菌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SAS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杯碟法抑菌实验中,La仅对Pg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形成明显的抑菌圈.La无细胞提取液也能显著抑制Pg的生长(P<0.001).Ba对2种牙周致病菌无拮抗作用.结论:La代谢产物中存在有效的抑菌物质,对Pg生长有显著拮抗作用,可望用于牙周生态防治.

  • 嗜酸乳杆菌合生元对抗生素相关腹泻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杜丹;方立超;陈丙波;魏泓

    目的:探讨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和低聚异麦芽糖(IMO)组成的合生元对抗生素相关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大鼠肠黏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和机械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盐酸林可霉素复制AAD模型,治疗组采用不同剂量的合生元灌胃,分别在实验第6d、第9d、第13d进行肠道菌群分析、肠黏膜SIgA检测(放射免疫分析)和肠黏膜形态学观察.结果:AAD大鼠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组织中SIgA水平下降;给予合生元后能调节肠道菌群失调、促进肠黏膜SIgA水平的分泌,促进小肠绒毛的修复,尤以中高剂量组较为明显.结论:嗜酸乳杆菌和低聚异麦芽糖组成的合生元配方对AAD大鼠肠黏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和机械屏障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嗜酸乳杆菌耗尽培养上清液对免离体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作者:罗学娅;刘斌;张诚;熊暮珺;焦旭梅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LA14菌株耗尽培养上清液(spent culture supernatant,SCS)对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兔离体回肠标本,分别记录肠平滑肌的正常收缩频率和幅度作为给药前对照,然后按累积剂量分别加入嗜酸乳杆菌SCS、活菌菌液、SCS+活菌菌液.每次给药0.3 ml,给药间隔6 min,在每次给药4 min后开始描记收缩曲线,记录时闻2 min.观察嗜酸乳杆菌各治疗组对离体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另取肠段按毛果芸香碱、阿托品或SCS、再毛果芸香碱的顺序给药,观察嗜酸乳杆菌SCS对M型胆碱受体的作用.结果:按累积剂量连续给予SCS或SCS+活菌菌液0.6~1.5 ml后,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频率明显降低,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各点与给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SCS、活菌菌液、SCS+活菌菌液在0.3~1.5 ml剂量范围内,仅SCS+活菌菌液在给药达1.5 m1时,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幅度的降低与给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点均无统计学差异.SCS或阿托品可明显对抗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幅度的增加(P<0.05或P<0.01),SCS还能使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频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嗜酸乳杆菌SCS可能通过阻断M型胆碱受体抑制兔离体肠平滑肌蠕动.

  • 嗜酸乳杆菌对抗生素诱导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

    作者:谢彩虹;袁静;王瑞君;魏泓

    目的: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和无需预先培养的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法,分析嗜酸乳杆菌对经头孢曲松处理后的小鼠肠道菌群的效果影响. 方法: 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饮用头孢曲松水溶液5 d,造成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模型后,自然恢复组灌服等渗盐水;治疗组灌服嗜酸乳杆菌菌液(108CFU/mL),处理7 d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解剖,并取其盲肠内容物,运用活菌计数和PCR-DGGE技术,分析抗生素对小鼠盲肠内细菌的影响和嗜酸乳杆菌对已失调的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 结果: 经头孢曲松处理后,使小鼠肠道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肠球菌异常增殖,与正常对照组比有极显著差异;嗜酸乳杆菌的治疗使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得到恢复,同时肠球菌数量也降至正常水平;抗生素处理使优势菌群发生改变,菌群多样性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灌服嗜酸乳杆菌后,菌群多样性指数回升至正常水平,与抗生素处理组及自然恢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嗜酸乳杆菌对头孢曲松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整作用;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相比,PCR-DGGE法是一种快速、有效并能直观反映整个微生态动态变化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 嗜酸乳杆菌在短肽肠内营养液中存活力的研究

    作者:李晓明;赵秋玲;李菊莲

    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在短肽EN液中的存活力.方法:将5%嗜酸乳杆菌菌悬液加入12%短肽EN液中,置于37℃厌氧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0、4、8、12、14、16、20和24 h时间点取样进行活菌计数、吸光度值(A600)、酸度和pH值测定.结果:在短肽EN液中接种嗜酸乳杆菌后,活菌数在培养0~16 h间呈上升趋势. 14 h活菌数即达2.1×108 cfu/mL以上;16 h活菌含量达到高峰,为9.6×109 cfu/mL,之后呈下降趋势.A600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培养0~16 h间,A600增加较快,16 h后增长缓慢.酸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H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培养0~14 h间,pH值下降较快,14 h后下降缓慢.结论:嗜酸乳杆菌能在12%的短肽EN液中较好地存活,发酵时间应控制在14~16 h期间.

  • 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协同抑制痢疾杆菌的活性研究

    作者:王艺宙;方凯;王慧;窦洁;周长林

    以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为研究对象,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其纯培养和共培养后的发酵液对福氏痢疾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共培养液对福氏痢疾杆菌具有良好的协同抑制作用,其共培养液抑菌作用较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纯培养,其抑菌作用分别增强了17.2%和22.4%.同时,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存在共生关系,共培养后生物量可达4.27 g/L(干重),较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纯培养生物量分别提高6.0%和30.6%,且共生可使产酸增多,从而达到协同抑菌效果.对福氏痢疾杆菌黏附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的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能协同抑制福氏痢疾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Caco-2与混合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共孵育的组别,其福氏痢疾杆菌的相对黏附率分别降低了84.2%,81.2%和75.8%,相对应的Caco-2细胞的活力分别提高了22.9%,12.5%和11.5%.本研究首次发现两种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具有共生关系,并且在体外能够协同抑制肠道致病菌福氏痢疾杆菌的生长和黏附,对于由福氏痢疾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治疗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 嗜酸乳杆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作者:沈楠;陈志高;张颖;顾秋君;邬丹莲;窦文琴

    目的 观察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Hp感染患者258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组,86例)、三联组方案+复方嗜酸乳杆菌(益生菌组,85例)和三联组方案+铋剂(四联组,87例)治疗,测定各组胃黏膜IL-8表达,比较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益生菌组Hp根除率为80.0%,高于三联组的60.5%(P<0.05).益生菌组胃黏膜IL-8含量为(60.7±25.1) pg/ml,低于三联组的(73.1±27.7)pg/ml(P<0.05).益生菌组腹泻、食欲减退、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嗜酸乳杆菌联合三联疗法能显著提高Hp根除率,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抗生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 “威特四联”中需气菌活菌计数用培养基的改进

    作者:张秋实;孙菊英;于波

    “威特四联”属微生态制剂.含厌气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需气菌粪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在该制剂的质量标准中,四种菌的活菌计数采用四种不同的培养基,且培养基配制过程中需加入多种添加剂,工作量大且繁琐,同时原有需气菌培养基对计数也有影响.我们根据细菌的生长特性,对该制剂中需气菌粪链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活菌计数所用培养基作了改进,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 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致病菌阴性急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作者:曹红华

    急性腹泻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的次数明显超过平时的习惯频率,粪便稀薄、含水分较多,可伴有腹痛、发热,主要由肠道致病菌及肠毒素等造成.发病率高,是门、急诊的常见病,既往多着重于抗菌治疗.近年来对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肠道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受到重视.为了观察肠道微生态制剂在急性腹泻治疗中的作用,我们应用培菲康(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制剂)对急性腹泻患者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 评估丹尼斯克乳双歧杆菌Bi07及嗜酸乳杆菌NCFM对人体肠道消化系统微生态环境改善功效的研究

    作者:金苏;蔡东联

    目的 评估丹尼斯克乳双歧杆菌Bi07及嗜酸乳杆菌NCFM对人体肠道消化系统微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方法 将符合要求的400名25~45岁志愿者根据男:女=1:1的比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益生菌产品组2个组.所有400名志愿者,分别在试验第一天至后一天服用对应产品,每天2次,分别于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服用,每次100 g,持续3周.结果 可有效改善人体肠道消化系统微生态环境,志愿者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活菌数显著增加(P<0.01),产气荚膜杆菌活菌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 连续服用丹尼斯克益生菌产品21 d,每天200 g,对人体肠道消化系统微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

  • 嗜酸乳杆菌胞外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许启泰;张瑜;杜钢军;陈百泉;包翠屏

    目的探讨LAEP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溶血空斑形成、巨细胞吞噬功能试验观察LAEP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LAEPS连续ip 7 d以剂量依赖方式提高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促进溶血空斑形成、增强小鼠巨嗜细胞吞噬功能.结论 LAEPS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 嗜酸乳杆菌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作者:封育瑾;胥智勇;毛春英;高静;金辉

    目的 探讨嗜酸乳杆菌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分别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嗜酸乳杆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脏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及脂肪盱超声分度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91.67%;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0.52,P<0.05);观察组治疗后AST、ALT及GG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36.89±7.14) U/L、(36.89 ±7.14) U/L、(36.89 ±7.14) U/L比(49.36±11.08) U/L、(45.91±10.24) U/L、(90.28±20.70) U/L;(36.89±7.14) U/L、(36.89±7.14) U/L、(36.89 ±7.14)U/L比(92.90±24.3) U/L、(81.11±17.37) U/L,(147.27±34.19)U/L,t=2.88,2.54,2.91;3.01,3.36;3.18,3.48;3.41,3.8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TG、TC、HDL-C及LDL-C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1.66±0.42) mmol/L、(4.05±0.77) mmol/L、(1.69 ±0.60) mmol/L、(2.44±0.38) mmol/L比(2.13 ±0.80) mmol/L、(4.64±0.94) mmol/L、(1.45±0.48) mmol/L、(2.97±0.57) mmol/L;(1.66±0.42) mmol/L、(4.05±0.77) mmol/L、(1.69±0.60) mmol/L、(2.44±0.38) mmol/L比(2.71 ±1.33)mmol/L、(5.42±1.27) mmol/L,(1.08±0.36) mmol/L、(3.49±0.71) mmol/L,t=2.43,2.13,2.55,2.07;3.02,3.41;3.11,3.65;2.81,3.30;2.87,3.15,均P<0.05);同时对照组治疗后脂肪肝超声分度正常6例,轻度24例,中度21例,重度9例;观察组治疗后脂肪肝超声分度正常13例,轻度30例,中度13例,重度4例;观察组治疗后脂肪肝超声分度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对照组(U=3.74、5.20,均P<0.05).结论 嗜酸乳杆菌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效促进肝脏功能恢复,调节血脂水平,且有助于改善影像学分级.

  • 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剂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珊霞;吴少华;陈正珊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剂在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46例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剂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剂.观察两组疗效、腹泻停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61.2%,治疗总有效率9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32.8%和治疗总有效率70.5%(均P<0.05).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2.6±1.4)d和平均住院时间(7.3±3.9)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3±2.1)d和(11.1±4.2)d(均P<0.05).结论 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剂是安全有效的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手段.

  • 嗜酸乳杆菌对感染人轮状病毒乳鼠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石海矾;李孟荣;陈益平;徐志伟;狄军波

    目的 探讨人轮状病毒(HRV)对乳鼠的损害,及嗜酸乳杆菌干预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乳鼠分正常对照组(A组),轮状病毒感染组(B组),嗜酸乳杆菌预处理组(C组),嗜酸乳杆菌治疗组(D组).后三组喂服HRV Wa株,C、D组另喂服嗜酸乳杆菌,观察各组大便情况、体重变化、排毒时间.病毒感染后第四天随机处死各组8只乳鼠,取小肠标本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1.乳鼠在HRV感染后第二天出现腹泻.B组重型腹泻率显著高于C组和D组;B、C、D组体重增长落后于A组,P均<0.01;B组腹泻天数和RV阳性天数显著大于C组和D组,P均<0.01.2.B组绒毛脱落,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C、D组绒毛完整,炎症细胞少.3.B组微绒毛肿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C、D组微绒毛整齐、间质中少许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结论 1.乳鼠感染HRV后皆出现症状及肠损害.2.嗜酸乳杆菌能改善感染HRV乳鼠症状,减轻小肠组织损伤,增加浆细胞生成.

  • 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二联活菌微胶囊的研制

    作者:张玉华;凌沛学;籍保平;张天民

    目的 制备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二联活菌微胶囊,以期提高口服时的存活率和常温下的保存期.方法 根据微胶囊在人工胃液中的耐酸性和在人工肠液中的崩解性,确定空气悬浮法制备微胶囊的佳工艺条件.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形态与大小.根据恒温37℃、相对湿度60%~65%条件下贮存3个月后菌体存活率,考察其贮存稳定性.结果 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肠溶性.微胶囊包囊产率56.49%,包囊效率87.45%.微胶囊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平整的囊膜,粒径大小基本在400~500μm.加保护剂的微胶囊菌体存活率高于10%,且远远高于冻干菌粉和无保护剂微胶囊组.结论 确定了空气悬浮法制备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二联活菌微胶囊的佳工艺条件,微胶囊化有利于提高活菌的稳定性.

118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