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多发类癌临床探讨

    作者:汪嵘;陈星;原丽莉

    内镜及超声内镜是发现胃类癌的主要手段,病理学诊断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后确诊的方法.现将我中心胃多发类癌内镜下的成功治疗进行回顾总结.

  • 幽门螺杆菌诱导蒙古沙鼠胃类癌发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曹立宇;Tet-suya Tsukamato;Yoshihoru Takenaka;Hisayo Ban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蒙古沙鼠胃类癌发生中的作用及Hp去除后对胃类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100只蒙古沙鼠分成7组,A、B为空白对照组,C、D、E、F、G为Hp感染组,其中F、G组Hp感染后再去除.结果 空白对照组(A、B组)未见ECL细胞增生/异型增生及类癌形成,Hp感染后(C、D、E组),血清抗Hp IgG抗体、胃泌素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ECL细胞增生/异型增生及类癌发生率分别为27.8%(5/18)、31.2%(5/16)、58.3%(14/24)和16.7%(3/18)、31.2%(5/16)、62.5%(15/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Hp感染时间的延长,ECL病变面积明显增加(P<0.01);Hp去除后,血清抗Hp ISG抗体、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ECL细胞增生/异型增生及类癌的发生率降低,分别为25.0%(4/16)、15.4%(2/13)和37.5%(6/16)、23.1%(3/13).早期阶段去除Hp(G组),ECL病变发生率及类癌的面积明显低于非去除组(E组)(P<0.001).血清抗Hp ISG抗体与胃泌素水平及胃泌素水平与胃类癌的发生呈正相关(P<0.001).结论 Hp感染在蒙古沙鼠胃类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去除Hp可有效预防蒙古沙鼠胃类癌的发生.

  • 超声内镜误诊胃体类癌1例

    作者:马晓燕;张平

    患者女,54岁.因剑突下胀痛不适,伴恶心、呕吐1个月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软,剑突下和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3~4次/min.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正常.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潜血阳性.上腹部CT:胃体大弯侧可见一大小4.0 cm×1.8 cm×2.4 cm软组织样密度影,局部隆起,向腔内凸入.增强CT:胃体大弯侧病灶门脉期、实质期明显强化.腹膜后和胃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胃镜检查:胃体上段大弯侧可见一隆起灶、大小约3.0 cm×2.0 cm,表面黏膜光滑,触之硬(图1).超声内镜(探头频率12 MHz)检查:病灶处可见起源于第4层低回声灶,突向腔内,内部可见散在高回声,边界尚清楚,大切面大小2.5 cm×1.9 cm,浆膜层尚完整(图2~3).超声诊断:考虑胃间质瘤.遂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胃类癌,切缘阴性,淋巴结未见转移.

  • 胃类癌误诊1例

    作者:王晓娟;王桂丽;申云红

    1 病例报告男,56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 a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1 a前上腹部出现疼痛,有恶心、呕吐、腹泻.来我院做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胃窦部溃疡,按胃溃疡治疗,上述症状好转,其后又发作数次.近1周上腹疼痛较前明显加重,伴有上消化道出血,量约500 ml,有黑便,行胃镜检查并取病检,胃镜提示:胃溃疡,病理回报:胃类癌.病程中发生多次面、颈部皮肤潮红及不明原因昏厥,但神志清楚,无返酸.于2000-05手术,术中见胃窦部有3.0 cm×4.0 cm溃疡型肿块,未穿透浆膜,胃小弯侧有2枚肿大淋巴结,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学报告胃类癌累及肌层、淋巴结转移.术后随访近1 a余,消化道未见异常,不明原因昏厥现象消失.

  • 自身免疫性胃炎并发胃类癌一例诊断与治疗评析

    作者:蒋蔚茹;钟良

    患者男,5岁.因"确诊1型糖尿病25年,力、纳差2个月"入院.患者20岁时确诊为1型糖尿病,时予以胰岛素替代治疗,糖控制良好.目前患者胰岛素剂量为48 U/d,3次皮下注射.未发现患者有肾功能不全、外周神经病变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2个月前始感乏力,时伴有头晕、心悸现象,时感食欲较前明显减退,餐仅进食1两,进餐时有早饱、恶心不适.

  • 胃类癌

    作者:王苑本;郑伟

    本病是起源于胚胎时期原始肠道前肠部分黏膜Kulehitsky细胞、仅发生于胃内、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的肿瘤,自1907年Obemdorfe正式命名类癌后,有关胃类癌的报道相继增多,至今虽未见有关其发病率的大系列资料,但1990年代后国内外学者均认为有上升趋势,甚至有文献报道胃类癌可占消化道类癌的30%.近年来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血清胃泌素升高是引起胃类癌的主要原因,并将其早期病例大体所见分为三型,对晚期病例大体所见按Borrmann氏分型分为四型.胃类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诊断无价值,实验室诊断只能证明是否有类癌存在,而不能确定其部位,x线上消化道造影、核素扫描能证实胃内有肿瘤存在而不能确定其性质,内镜检查及内镜下取活组织进行HE染色、银染色或免疫组化法染色后做细胞学检查是确定胃类癌诊断的主要依据,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预防发生类癌危象及对类癌危象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尤为重要.

  • 胃类癌右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一例分析

    作者:吴文周;许榕生;姚家明

    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主诉上腹部不适、纳差并消廋2个月;近日体重下降了3 kg,发病后于地方医院行胃镜检查,拟诊胃癌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手术.体检: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侧腋窝扪及2枚肿大淋巴结,分别约4.0 cm ×1.5 cm、3.5 cm×1.5 cm,融合成团;腹软,上腹部压之不适,肝脾肋下未扪及肿大;辅助检查:外院胃镜病理报告为胃窦、胃角黏膜低分化腺癌;腹部彩超检查:左上腹实性占位;胃肠钡餐摄片:胃体胃窦小弯侧溃疡型胃癌;胸部数字减影摄片:未见转移灶;血常规:红细胞数3.29×1012,血红蛋白97 g/L;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检查均正常.

  • 不同亚型胃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梁建伟;周志祥;刘骞;白晓枫;赵平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胃类痛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及预后之间的父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胃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型胃类癌9例,Ⅲ型胃类癌30例.结果 1例1型和30例Ⅲ型胃类癌患者的肿瘤浸润超过黏膜下层,27例Ⅲ型胃类癌患者伴区域淋巴结转移,5例Ⅲ型胃类癌患者伴有远处转移.Ⅰ型和Ⅲ型胃类癌在患者性别、肿瘤数目、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49.7%,Ⅰ型和Ⅲ型胃类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37.2%.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肿瘤分型、肿瘤大小和数目、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浆膜浸润以及浆膜外癌结节形成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胃类癌的分型有助于判断肿瘤的侵袭件和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Ⅲ型胃类癌的预后较差.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类癌 预后
  • 产甲胎蛋白胃类癌1例

    作者:桑蝶;蔡锐刚;欧开萍

    分享一例产甲胎蛋白的胃类癌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发现与普通胃癌相比,产甲胎蛋白胃癌(AFPGC)具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预后较差,甲胎蛋白(AFP)表达水平与肿瘤负荷和治疗效果有一定关系,AFP有可能作为判断肿瘤复发、转移的参考指标之一。

  • 胃类癌4例报告

    作者:李菁;朱元民;刘玉兰

    例1 男,68岁,1994年3月入院.患者入院前7个月开始出现进食后梗噎感,伴上腹隐痛、烧心,不伴黑便、呕血,因进食困难逐渐加重就诊于我院.

  • 胃类癌的早期X线诊断(附15例报告)

    作者:孙继章

    目的 探讨胃类癌的早期X线诊断.方法 比较早期病例X线摄片中的异同及生化免疫检验,经过对年龄和性别的调整,研究相关X线特征图像层面与胃癌相关分型的关系.结果 胃类癌的早期X线特征表现与胃癌同类结果有之明显不同.结论 胃类癌的早期X线特征性的表现与其和胃癌相关项目的对比在早期男性病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特征性X线征象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胃类癌的指标,尤其是在早期男性病例中更为有效.

    关键词: 胃类癌 X线特征
  • 明胶海绵微粒TACE联合化学消融术治疗胃类癌术后转移1例

    作者:徐丹凤;林雅杰;王志利;于颖;李闯;赵广生

    本文报道应用综合介入方法治疗胃类癌术后多发转移1 例,首先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化学消融术治疗患者腹腔转移淋巴结,缓解上腹部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然后应用明胶海绵微粒联合单药奥沙利铂化疗栓塞肝内多发转移病灶,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为肿瘤术后多发转移患者带来了希望,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胃类癌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新晨

    有关类癌的初报道是Merling于1838年描述了阑尾类癌的肉眼病理变化,然而直到1907年Oberndorfer才首次提出了术语carcinoid(类癌).1934年Cassidy则描述了恶性类癌综合征.长期以来学者怀疑这些肿瘤分泌激素样物质,直到1948年才由Rapport及其同事们发现了5-羟色胺(当时称为serotonin)可能是引起症状的物质.1953年有学者从类癌组织中提取出5-羟色胺,类癌的内分泌潜能才被真正认识到.有关胃类癌的初报道则是Askanazy于1923年经尸检发现并描述,Soga则于1972年报道了首例术前经内镜活检证实的胃类癌病例.

  • 胃类癌8例临床分析

    作者:潘宏伟

    目的 探讨胃类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年以来经胃镜检查,由病理证实的8例胃类癌病例予以分析总结.结果 8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证实.术后随访8例患者的生存情况,除1例伴有腹腔广泛转移的患者已死亡外,其余均健在.结论 胃类癌为少见病.胃镜检查是术前发现胃类癌的重要手段,病理学诊断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是后确诊方法,其中ChromograninA和NSE阳性表达率较高.胃类癌的治疗及预后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浸润程度及生物学行为,早期手术治疗可能预后良好.

    关键词: 胃类癌 胃镜 治疗
  • 胃类癌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贝贝;李春辉

    胃类癌是起源于胚胎时期原始肠道前肠部分粘膜Kulehitsky细胞、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的胃恶性肿瘤.由于胃类癌瘤细胞可分泌多种小分子多肽或肽类激素,也有人称其为APUD瘤.已证实类癌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有:5-羟色胺、组织胺、血管活性肠肽、神经降压素、胰多肽、P物质、缓激肽、儿茶酚胺、前列腺素、胃动素、肠抑胃肽、胃泌素等.

  • 胃类癌误诊为胃平滑肌瘤

    作者:郭胜利;乔国梁

    1病例资料男,36岁,因上腹部烧灼样疼痛3年,伴黑便2天,于1999年5月6日入院.3年来上腹部剑突下烧灼样钝痛,多在饭后出现,并伴食欲不振、烧心、上腹胀痛感.在外院胃镜检查示胃窦大弯侧见0.5 cm×0.5 cm的半球状粘膜隆起,表面光滑顶部轻度糜烂凹陷,病理报告胃平滑肌瘤伴粘膜慢性炎症.予西咪替丁、多潘立酮等药物口服后,症状可暂时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入院前2天饮酒后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再次发作,同时出现柏油样便3次,量不多,服雷尼替丁、云南白药等药无效.门诊胃镜检查示胃窦大弯见一约1.0 cm×1.0 cm的半球状粘膜隆起,顶部糜烂凹陷,伴有暗红色血痂,活检时组织质韧,易出血.病理报告示胃窦大弯瘤样增生样平滑肌组织.入院后行剖腹探查,胃窦部肿瘤局部切除,后送病理冷冻切片报告为胃类癌(Ⅰ型),随后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患者症状消失.1年后复查胃镜示残胃粘膜未见异常.

  • 胃内多发类癌1例

    作者:崔志强;姜耀秋;赵立平

    1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40岁,工人。主因反复上腹部持续性隐痛一年余,伴返酸、嗳气,进食后疼痛无明显缓解,于当地社区诊断为慢性胃炎,根据医嘱服法莫替丁、多潘立酮等药物后,症状时有好转,但此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自述2周前饮酒后上腹部疼痛再次发作,呈灼烧样感且症状逐渐加重。自述服西咪替丁、丽珠得乐等药无效后到我院就诊。查体:呼吸25次/min。脉率90次/min。心、肺检查均正常。上腹部压痛,未扪及肿块。心电图示:电轴左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示:病变位于胃体上部及胃窦部前壁。位于胃体上部者(图1)表现为突出于胃壁的约4cm×6cm类椭圆形充盈缺失区。病变边缘清楚。且分布多发不规则切迹。周围胃壁柔软度减低伴有轻度痉挛。周围粘膜皱襞粗大紊乱并直达病变边缘。病变区表面造影剂分布欠均匀。见大小不等的点状高密度影与之相伴。位于胃窦部者(图2AB)表现为近大弯侧约2CM结节样充盈形缺损区。局部腔壁线光滑连续。病变边缘呈现不规则浅分叶状,周围粘膜紊乱增粗,病变表面呈细网格状改变,其内部分布多发不规则深龛影,周围壁活动度尚好。数字胃肠机下对患者进行多体位摄片及反复用硫酸钡对病变进行涂抹,病变形态变化不明显。

  • 以胃息肉表现的胃类癌一点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陈宏颖;张宪森;陈文锋

    胃"一点癌"是微小胃癌,由于早期发现预后良好,已受到病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报道日渐增多.胃一点癌以腺癌为多见,其次为黏液癌和绒毛腺瘤恶变[1],尚未见有胃类癌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胃类癌的一点癌.

  • 胃类癌17例临床分析

    作者:邢宏伟;原海林

    类癌为少见病,多发于胃肠道,胃类癌占胃肠道类癌的2%,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较困难.198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胃类癌17 例.回顾分析如下:

  • 微小胃类癌伴淋巴结转移一例

    作者:谢树夺;王林波;宋向阳;潘滔

    患者男,32岁,因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半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无恶心、呕吐、腹痛、反酸、嗳气、黑便等.无高胃泌素血症或面部潮红、腹泻等.入院体检:胸腹部无阳性体征.直肠指检无异常.胃镜示:胃大弯侧0.6 cm×0.6 cm大小扁平隆起结节,周边黏膜光滑,表面糜烂,覆盖少许白苔,幽门螺杆菌(+).活检病理示:类癌.剖腹探查发现大弯侧近幽门处0.5 Cm×0.5 cm大小质硬结节.距结节2 cm处纵形扩大切除胃前壁,横形缝合.术中发现并摘除幽门下肿大淋巴结1枚.术后病理报告:结节直径0.3cm,灰红色,胃窦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有瘤细胞巢状排列,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染色均匀,诊断为幽门下淋巴结转移性癌.再次手术,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病理报告:无残留癌,23枚淋巴结均未见转移.术后已近1年,随访情况良好.

5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