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胱蛋白酶抑制剂C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绍军;王纪敏;陈双峰

    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简称CystC)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循环中的CystC经肾小球滤过,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并完全代谢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本文就胱蛋白酶抑制剂C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西司他汀类
  • 胱抑素C在脓毒症相关的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万小健;于光;李金宝;卞金俊;朱科明;邓小明

    目的 比较分析血清肌酐(SCr)和胱抑素C(SCys-C)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8 年10 月至2009 年12 月我院麻醉科ICU 所有无免疫抑制的成年脓毒症患者.所有脓毒症患者入室后即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脓毒症患者入室即抽血检查尿素氮(BUN)、SCr、SCys-C、C 反应蛋白(CRP)等,并记录24 h 尿量,根据AKI网络(AKIN)的AKI 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存在AKI,若为AKI 患者则记录其诊断成立,记录确诊当天及后第1 天内的SCr、SCys-C,并根据相关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SCr 和SCys-C 在AKI 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症AKI 患者的CRP水平、APACHEⅡ评分、28 d 死亡率、住院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AKI 的脓毒症患者(P <0.05),AKI、APACHEⅡ评分与死亡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SCys-C 及由此估算的GFR 在AKI 确诊前即发生明显改变(P <0.05),AUC-ROC 分析示SCys-C 可较SCr 早诊断AKI,其临界值为1.15 mg/L.相关性分析示AKI 患者是否需要肾替代治疗(RRT),与SCr 和SCys-C 等肾功能指标及APACHEⅡ评分有关,与CRP 和患者是否休克无关.结论 脓毒症患者伴发AKI 时可明显增加死亡率,AKI 患者是否需要RRT 治疗与SCr 和SCys-C 有关,SCys-C 可较SCr 早诊断出AKI,其诊断临界值为1.15 mg/L.

  • 感染HBV或HCV的肝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改变

    作者:俸家富;陈婷梅;涂植光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感染HBV或HCV肝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测定了207例HBV或者HCV感染的肝病患者和32名健康对照组(H组)中Cystatin C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浓度.肝病患者被分成肝硬化组(A组,67例)、慢性乙肝组(B组,73例)、慢性丙肝组(C组,39例)和肝癌组(D组,28例).结果 受试者Cystatin C、TIMP-1和TIMP-2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8.234、128.091、196.549,P值均<0.001).Cystatin C与TIMPs在各肝病组中的变化一致:肝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组和D组均显著高于B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ystatin C与TIMP-1在各肝病组中均呈明显正相关,且有显著性差异;但Cystatin C与TIMP-2的相关性仅A组(r=0.269,P<0.05)和D组(r=0.398,P<0.05)呈正相关,有显著性差异,而B组(r=-0.102,P<0.05)和C组(r=-0.107,P<0.05)则呈负相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胱抑素C可能是监测肝脏功能的有用指标.

  •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张瑞生;季福绥;何青;孙福成;许锋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给予强化他汀治疗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他汀治疗组在PCI前接受3~7d的阿托伐他汀40mg/d的治疗,对照组在PCI前不使用他汀类药物;两组患者均接受其他常规治疗,且在PCI后均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在PCI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及相关炎性标记物的变化;并通过1个月的随访,观察对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预后)的影响.结果 他汀治疗组PCI后血肌钙蛋白T(TnT)升高与肌酸激酶MB(CK-MB)升高的发生率均为17.6%,低于对照组的24.5%和3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PCI后两组患者血白细胞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相似;随访1个月,两组均未发生死亡、心肌梗死及再次冠脉血运重建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论 PCI前给予强化他汀治疗的安全性良好,并有潜在降低PCI后心肌损伤发生的可能;他汀类药物对PCI前后白细胞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 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作者:黄蔡华;彭绍蓉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95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分为3组:A组(Ccr≥70 ml/min)50例,B组(50 ml/min≤Ccr<70 ml/min)25例,C组(30 ml/min≤Ccr<50 ml/min)20例.又根据左心室肥厚(LVH)分为LVH组40例和非LVH组55例.测定患者血尿素、血肌酐及Cys C,并计算Ccr.所有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测,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后壁厚度和舒张末室间隔厚度,计算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并分析Cys C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Cys C水平显著上升(P<0.05),C组舒张末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显著增大(P<0.05).LVH组Cys C水平显著高于非LVH组(P<0.05),Ccr显著低于非LVH组(P<0.05).结论 血清Cys C能敏感提示早期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水平对心室重构有显著影响,对高血压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他汀类药物治疗中应用磁共振参数Ktrans对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的研究

    作者:张洁;周聊生;史浩;梁英;高海清

    目的 通过分析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 MR)参数Ktrane,探讨其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疗效的价值. 方法 经颈动脉B超筛选出37例颈动脉存在低回声或混合回声斑块的老年患者,根据2011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标准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组和未达标组,1周内行3.0T磁共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比增强扫描,测量两组患者的斑块面积、脂核大小、DCE-MR对比剂容积转移常数(Ktrans)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结果 LDL-C达标组的斑块面积、脂核面积、脂核百分比≥40%、Ktrans、hs-CRP均小于未达标组,分别为(2.06±0.45)mm2比(3.63±0.62) mm2、(0.52±0.05) mm2比(1.49±0.01) mm2、2例(11.8%)比14例(70.0%)、(0.041±0.009)min-1比(0.079±0.011)min-1、(1.60±0.27) mmol/L比(2.80±0.34)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trans与脂核大小(r=0.19,P>0.05)、hs-CRP(r=0.23,P>0.05)均无相关性. 结论 结论DCE-MR技术是一种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分进行量化的方法;Ktrans可成为衡量斑块稳定性的新指标;他汀类药物通过抗斑块滋养血管增生、抗炎和减小脂核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大主;Sharma Ranjit;曾秋棠;田园;冯义柏;王祥;曹林生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将27例UAP分为常规治疗组(12例)和常规加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5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取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IL)4的培养条件下制备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ELISA法测定MLR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探讨CD86表达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及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AP者DC 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增高;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经DC刺激的淋巴细胞分泌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增多,抑炎细胞因子(IL-10)减少;用药前CD86 的表达与血LDL-C水平正相关;阿托伐他汀抑制DC功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血CRP水平;且CD86与CRP水平正相关.结论 (1)UAP者DC的功能亢进,由此启动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可能是UAP者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原因,(2)LDL-C可能是其刺激因素;(3)阿托伐他汀抑制斑块炎症的机制之一是其对DC的抑制.

  • 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分层下的他汀类药物达标剂量

    作者:谭泽锋;郭亚东;徐安定;杨万勇;付耀高;王彤歌

    目的 探讨国人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危险分层下的他汀类药物达标剂量.方法 纳入2007年1-1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102例患者,将起病<6个月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使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10~80 mg/d)分为常规、强化和常规剂量非达标3组.观察12周内LDL-C达标率、卒中复发及其他血管事件,阿托伐他汀与LDL-C降幅的效关系.结果 102例患者中,极高危患者达56%.常规和强化剂量达标组2~12周LDL-C达标率为77%~85%,显著高于常规剂量非达标组(10%~15%,P<0.001).3组99例随访12周内再发卒中/其他血管事件、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周阿托伐他汀10、20、40和80 mg/d的LDL-C降幅分别为32%~35%,46%~49%,51%~52%和印%~65%.结论 半数以上缺血性卒中/TIA患者需要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临床应采用危险分层下的他汀类药物达标剂量.国人阿托伐他汀与LDL-C降幅的量效关系与国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 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成晓;叶建新;林航;穆军山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降低血脂水平而问世.2006年公布的"强化降胆固醇水平预防卒中"(the Stroke Prevention by Aggressive Reductionin Cholesterol Levels,SPARCL)试验证明,对于近期内发生过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总胆固醇(TC)水平仅轻度升高且没有冠心病史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80 mg/d,保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为1.9 mmol/L,可降低16%的再发卒中的风险[1].此试验成为他汀类药物防治卒中的里程碑.2011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新指南,也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推荐力度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对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不仅在于可降低血清TC水平,其降脂以外的作用也备受关注[2].

  •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经验公式比较

    作者:罗效梅;李新;贺勇

    目的 比较肾脏疾病饮食改良研究方程式(MDRD)、新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方程式(CKD-EPI)以及胱抑素C(Cys C)估算公式(eGFR-Cys)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预测性能.方法 测定93例CKD患者的99mTc-二乙烯三胺戊乙酸(DTPA)血浆清除率(rGFR)作为GFR金标准,另用MDRD、CKD-EPI和eGFR-Cys公式分别计算GFR估测值(eGFR),并将rGFR与3种公式计算的eGFR进行比较.结果 相对于rGFR,CKD-EPI公式偏倚为-3.4±10.7ml/(min·1.73m2),eGFRCys公式为-4.8±11.9ml/(min·1.73m2),MDRD公式为-5.4±10.4ml/(min·1.73m2),三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于rGFR测定值30%误差范围内GFR估测值的百分率,CKDEPI公式、eGFR-Cys公式、MDRD公式分别为74.2%、72.0%和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rGFR>60ml/(min·1.73m2)时,CKD-EPI公式30%准确度(75.7%±5.1%)明显高于MDRD公式(54.1%±7.7%,P<0.05).以放射性核素法的GFR作为标准,以rGFR≤60ml/(min·1.73m2)作为GFR受损标准,进行3种eGFR诊断GFR受损性能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DRD eGF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CKD-EPI为0.863,eGFR-Cys为0.877,3个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个公式对GFR的估算能力基本相似.CKDEPI公式和eGFR-Cys公式是否可以取代MDRD公式尚需进一步研究.

  • 调节血脂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苏克林;冯慧

    1 降脂药物的选择主要介绍他汀类西司他汀和贝特类(氯贝酸)药物.1.1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该类药针对病因,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耐受性好,是调血脂药物研究和应用广泛的一类药.

  • 他汀类药物对感染患者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作者:陆晓曼;郭凤梅;杨毅;邱海波

    目的 评价他汀类药物对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全面收集2000至2010年感染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相关研究,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系统评价分析.结果 纳入16篇文献(回顾性队列研究11篇,前瞻性队列研究5篇),共包括治疗组8775例,对照组46 539例患者.结果 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5.2%(458/8775)和18.6%(8637/46 539),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类药物显著降低感染患者病死率[OR=0.51,(95%CI:0.36~0.71);P<0.000 01].5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了他汀类药物对6774例感染患者病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能降低病死率[OR=0.48,(95%CI:0.24~0.94);P=0.03],与回顾性研究结果一致[OR=0.66,(95%CI:0.58~0.75);P=0.002];大样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他汀类药物对感染患者具有保护作用[OR=0.56,(95%CI:0.50~0.63);P=0.02].并且,他汀类药物能降低感染患者短期病死率[OR=0.47,(95%CI:0.29~0.78);P=0.004],但对ICU重症感染患者的病死率无明显影响[OR=0.69,(95%CI:0.32~1.48);P=0.34].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感染患者的预后,但不能明显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重症感染病死率.目前缺乏高质量的研究,尚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 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血清胱抑素C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丽莉;刘娟;高强;孙萍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动态检测29例肾移植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术前、术后第1、3、5、7天血清Cys C、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浓度.于术前以99Tcm-DTPA血浆清除率(双血浆法)测定肾移植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移植组术前Cys C、SCr、BUN与GFR的相关性.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肾移植组术前Cys C、SCr、BUN分别为(4.20±1.32)mg/L、(789.8±318.8)μmol/L和(20.72±9.16)mmol/L,对照组分别为(1.10±0.24)mg/L、(69.8±13.7)μmol/L和(4.85±1.24)mmol/L,肾移植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分别为12.33、9.17和10.69,P<0.01);术后第1、3、4、7天,Cys C、SCr、BUN均低于术前水平(P<0.01),第1天下降幅度分别为42.9%、37.4%和33.0%.术前Cys C、SCr、BUN与GFR均呈负相关(t分别为-0.892、-0.811和-0.772,P<0.01).结论:肾移植术后可将Cys C作为监测患者肾功能动态变化的指标.

  •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43例疗效观察

    作者:董勇

    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m pathy , DN)的发生率约20%,DN约占终末期肾病的13.3%,需要透析治疗的DN 5年存活率仅50%[1]。因此,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 DN 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2010-08-2012-03,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脉降糖胶囊治疗DN 43例,并与常规治疗4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
      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m pathy , DN)的发生率约20%,DN约占终末期肾病的13.3%,需要透析治疗的DN 5年存活率仅50%[1]。因此,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 DN 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2010-08-2012-03,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脉降糖胶囊治疗DN 43例,并与常规治疗4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肝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星

    胱抑素C在所有的有核细胞中都有所表现,能够参与细胞蛋白水解调控的过程,对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其受到不适当的内、外源性的蛋白酶水解[1].近年来发现血清中胱抑素C的浓度和肝纤维化有着一定的关系[2],然而当前国内此方面的研究较少.我国肝炎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所导致的慢性肝炎中,将有相当一部分转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而肝纤维化正是肝硬化的前期,由于肝纤维化具有可逆性,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早期的诊断,从而对肝硬化的形成进行阻断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各类型肝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之间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对肝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 他汀类与贝特类或烟酸类降脂药物合用的安全性观察

    作者:李景荣;李延辉;刘晓惠;王凤昆;杨新春

    血脂异常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得到肯定[1],且调脂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6].然而,有些患者经饮食控制及单一降脂药物治疗不能使血脂达到目前临床指南所建议的目标水平.

  • 调脂治疗应重视东方人群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陆宗良

    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的紧密关系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调脂干预已经成为冠心病防治的主要策略.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Ⅲ)的制定,掀起了强化降脂治疗的热潮,对冠心病的防治起到了推动作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得越低,患者受益越大,冠心病高危患者应LDL-C<70 mg/dl,甚至更低;另外认为需要选用大剂量的他汀药物,以实现LDL-C大幅下降带来的临床益处.上述观点尚存在较多争议,值得进一步思考.

  • 他汀类药物对创伤性脑损伤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靳春杰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包括创伤部位的原发性脑损伤和创伤后的继发性脑损伤.TBI发生后数天至数个月内,继发性脑损伤仍在进行,且发生于细胞水平的继发性脑损伤可造成难以逆转的神经功能损害.脑组织缺血缺氧是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改善TBI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抑制原发性脑损伤后的继发性缺血损伤.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ydroxy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对TBI的脑保护作用.现将他汀类药物对TBI后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调脂治疗应重视东方人群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陆宗良

    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的紧密关系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调脂干预已经成为冠心病防治的主要策略.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Ⅲ)的制定,掀起了强化降脂治疗的热潮,对冠心病的防治起到了推动作用.

  • 不同疗程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作者:林永忠;孙长凯;肖昭扬;宋桂荣;尹琳;包礼平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阿托伐他汀干预前后脑内代谢物N-乙酰天门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等变化,观察不同疗程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4/2005-06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发病5 d内的脑梗死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n=20):采用科室制定的脑梗死标准治疗方案(包括阿司匹林,维生素E,C,红花注射液)加安慰剂治疗.②阿托伐他汀30,90 d组(n=19):采用标准治疗方案加阿托伐他汀10 mg/d,其中30 d组阿托伐他汀治疗30 d后停药加安慰剂至90 d,90 d组阿托伐他汀治疗90 d停药.分别在急性期(发病5 d内)、发病3个月时进行质子磁共振波谱观察病变核心区N-乙酰天门氨酸/肌酸和胆碱复合物/肌酸及病变核心区与对称区域N-乙酰天门氨酸、胆碱复合物、肌酸比值变化;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0(正常)~35分)及Barthel指数(满分100分,<60分为不能自理)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5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质子磁共振波谱结果:各组患者发病3个月时与急性期比较胆碱复合物/肌酸3组均增高(P<0.05),阿托伐他汀90 d组增高更明显,且组间有差异(P<0.05);N-乙酰天门氨酸/肌酸对照组降低,阿托伐他汀两组增高,但组间无差异.②发病3个月时3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得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增高(P<0.05),但组间无差异.③发病3个月时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对照组增高(P<0.05),阿托伐他汀30,90 d组降低,后者降低更明显(P<0.05),且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④阿托伐他汀两组治疗期间除5例患者有恶心、腹泻外均能耐受.结论:脑梗死后应用阿托伐他汀(10 mr/d)30 d可达到降脂效果,用药时间长,效果明显且安全;未发现其降脂或降脂外明显的脑保护作用,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无改善.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