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 研究分析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8例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小肠淋巴瘤患者9例,小肠腺癌患者9例,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后,两种疾病的好发部位、范围及强化模式等情况均有显著差异,据调查数据分析,有2例小肠淋巴瘤患者的病灶部位位于十二指肠处,4例患者出现空肠症状,3例患者出现回肠症状;5例小肠腺癌患者的病灶位于十二指肠处,3例患者出现空肠症状,1例患者出现回肠症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及应用.
-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32例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e lymphoma,PSIL)是较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目前尚无针对性强的检查手段,易于误诊[1].我院于1996-2006年共收治PSIL患者32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
成人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八例
成人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缺乏特征性,术前确诊率很低,甚至手术中也不能辨认.我们回顾了2006-2011年我院收治的8例成人原发性小肠淋巴瘤手术病例,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42~ 72岁,中位年龄58岁.8例均为手术患者,并且均经术后病理证实.2.临床表现:本组8例患者中,5例以急性腹膜炎入院,经手术发现为小肠穿孔所致,单发穿孔2例,多发穿孔3例,其中1例同时有3处穿孔(图1).穿孔直径在0.1 ~2.0cm不等.1例发生肠套叠伴肠出血.1例患者较瘦,自己触到右下腹部包块.1例表现为右下腹胀痛反复发作1年余,CT发现腹腔小肠肿块.
-
小肠淋巴瘤和小肠间质瘤的超声征象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行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36例小肠淋巴瘤和69例小肠间质瘤患者资料,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和超声征象。结果小肠淋巴瘤和小肠间质瘤在超声回声是否均匀、是否伴有无回声区、是否伴有气体回声以及超声分型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在临床特征、大小、边界、是否分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肠淋巴瘤多表现为回声均匀、病灶内部无囊变坏死区,超声分型为浸润型和肿块型;而小肠间质瘤多表现为回声不均匀,病灶内部可见囊变坏死区,超声分型均为肿块型。结论小肠淋巴瘤和小肠间质瘤的超声征象具有特征性表现并有一定差异,有助于对两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
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以及小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15例小肠淋巴瘤患者和12例小肠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小肠腺癌好发于小肠近端,其发病范围有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环形累及肠壁及小肠腔内软组织结节,病灶的强化模式为“快速上升-平台”,伴肝转移及周围小淋巴结,病变侵袭胰腺,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等,经三维血管成像(CTA)检查可见明显的“肿瘤染色”征象;小肠淋巴瘤好发于小肠远端,其发病范围广,病灶的强化模式为“缓慢上升”,伴肠系膜或后腹膜的淋巴结肿大,经三维血管成像(CTA)检查可见明显的“肿瘤包绕血管”征象;两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分析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病因及病情发展等情况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并且对于两者在CT及CTA下的特征性改变,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
-
小肠淋巴瘤致多发穿孔一例
患者,女,57岁,因糖尿病入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8 d后,于凌晨5时突发腹部剧痛.体格检查:体温:38.6℃,痛苦貌,强迫体位,颈部等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平坦,板状腹,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以下腹部显著,肝浊音界消失.血常规:血红蛋白:89 g/L,白细胞: 21.3×109/L,中性粒细胞:0.91,血糖:8.72 mmol/L,腹部X线片示:双侧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诊断结果:上消化道穿孔.遂转入普外科治疗,追问病史,患者近半个月腹部不适,隐痛,偶尔剧痛,时有黑便,体重下降,否认有溃疡病史.
-
小肠恶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 探讨小肠恶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 14例小肠淋巴瘤患者全部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MSCT见肠壁增厚14例,肠腔扩张与狭窄3例,软组织肿块8例,腹腔、肝门、脾门淋巴结肿大3例.结论 MSCT是目前小肠恶性淋巴瘤检查的佳选择,并能通过多方位重建(MPR)更清晰显示病灶各项特征,多层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3D-CTA)发现"肿瘤包绕血管"征象,显著提高了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及对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助于外科手术.
-
小肠淋巴瘤的CT诊断
小肠是淋巴瘤常见的累及部位.小肠淋巴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或误诊[1].然而随着多排螺旋CT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小肠淋巴瘤病例被发现.本文收集在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小肠淋巴瘤患者资料,分析其CT表现,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多层螺旋CT在鉴别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鉴别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肠淋巴瘤和30例小肠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疾病的CT检查特征及发病部位.结果 十二指肠是小肠癌好发部位,回肠是小肠淋巴瘤好发部位,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比2组患者的CT检测结果发现,小肠癌的动脉期及静脉期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小肠淋巴瘤,差异显著(P<0.01).结论 多层螺旋CT在鉴别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中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超声与 CT 检查诊断对比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起源于肠道粘膜下淋巴组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蛋白饮食、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化学物质及某些病毒感染有关[1]。肠道是淋巴瘤常见的结外病变部位之一,病理组织分型上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大多数。小肠淋巴瘤好发于空回肠,特别是回肠末段;大肠淋巴瘤多见于右半结肠,特别是回盲部,可能与回盲部肠壁淋巴组织丰富有关。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常被误诊或漏诊。本文通过分析该病超声和 CT 的影像学表现,总结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特点,提高该病诊断的符合率,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
30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病理特点.方法:对30例PSIL患者的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检查,其中2例行基因重排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0例PSIL患者的病理诊断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B细胞来源23例(76.7%)、T细胞来源7例(23.3%).其组织学类型分别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6例(53.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B细胞淋巴瘤7例(23.3%)、外周T细胞淋巴瘤6例(20.0%)、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1例(3.4%).免疫组化结果示,30例PSIL均表达CD45,AE1/AE3均阴性,4例B细胞淋巴瘤EMA弱阳性.23例B细胞淋巴瘤均表达CD20和CD79α,7例T细胞淋巴瘤均表达CD3和CD45RO.NK、T细胞淋巴瘤还表达CD56和TIA-1.1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6例(37.5%)表达Bcl-2蛋白,10例(62.5%)表达MIB-1.7例MALT型B细胞淋巴瘤中有5例(71.4%)表达Bcl-2,1例(1413%)表达MIB-1.基因重排结果示,2例B细胞淋巴瘤均呈Fr2A、Fr3A阳性,TcR阴性.结论:PSIL几大多为B细胞来源的NHL,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cl-2、MIB-1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型相关.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在小肠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常规X线和超声检查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像新技术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小肠病变的检出率.本文回顾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小肠淋巴瘤患者,观察其MDCT表现,同时探讨MDCT后处理技术MPR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
128层螺旋 CT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方法对纳入的58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检查;比较其肿瘤所在部位,CT平扫、增强扫描CT值,三维重建供血动脉发现情况。结果67.9%的小肠淋巴瘤位于回肠,60.0%的小肠间质瘤位于空肠;小肠间质瘤动脉期和静脉期强化程度均显著高于淋巴瘤;三维重建显示仅有2例(7.1%)小肠淋巴瘤肿瘤发现供血动脉,而小肠间质瘤有28例(93.3%)可明确肿瘤的供血来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可有效诊断和鉴别诊断小肠淋巴瘤和小肠间质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MSCT低张小肠造影诊断小肠淋巴瘤的价值
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已经克服了单层螺旋CT不能应用于胃肠道检查的缺陷,在结合小肠内阴性对比剂和CT增强扫描后,已经开始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1,2],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此,本文拟对小肠肿瘤的MSCT低张小肠造影与手术病理的对照研究,探讨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graphy MSCTE)双期增强扫描在诊断小肠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
-
小肠淋巴瘤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5岁.因腹痛、便血1 h于2009年8月21日收住我院消化内科.患者来院前1 h无明显诱因突发全腹轻微胀痛不适,随后解暗红色血便1次,间有血块,量约500 ml.由家人送来我院,途中出现呕吐胃内容物1次,无血块及咖啡样物.既往史:40余年前因腰椎结核行手术治疗,幼年时有急性肝炎病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无过敏史,个人史、婚育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体温37.2 ℃,脉搏92次/min,血压118/46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贫血貌,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发现异常.
-
胎儿骶尾部畸胎瘤/小肠淋巴瘤引起肠套叠/全肠道无神经节细胞症的新手术方法
-
小肠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
目的 探讨小肠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淋巴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结果 28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24例,T细胞淋巴瘤4例;共发现非连续病灶41个,肠壁浸润型病灶30个,肠系膜肿块型7个,洞穴型3个,息肉肿块型1个.6例病变肠段管腔呈动脉瘤样扩张.20例伴腹腔淋巴结肿大,明显包绕肠系膜血管呈“夹心面包征”8例.其他器官受累共7例.1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12例发生于回肠,4例T细胞淋巴瘤中3例发生于空肠,1例发生于十二指肠;2例T细胞淋巴瘤为浸润型,其肠壁增厚均不明显;1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均未见穿孔;3例T细胞淋巴瘤淋巴结肿大不显著.结论 均匀较长节段的肠壁增厚、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明显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包绕肠系膜血管呈“夹心面包征”的典型征象有助于小肠淋巴瘤的正确诊断.
-
小肠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附18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肠恶性淋巴瘤的CT和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材料与方法 18例全部作消化道钡餐造影,其中12例进行CT扫描检查.1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结果 CT见肠壁增厚12例,肠腔扩张与狭窄8例,其中4例单纯狭窄,溃疡2例,腹腔、肝门、脾门淋巴结肿大3例.消化道造影见肠管扩张与狭窄交替16例,溃疡10例,瘘道3例. 结论消化道钡餐造影对小肠恶性淋巴瘤有良好的显示,还可以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粘膜面,对于估计病变的范围,发现溃疡、窦道方面优于CT.但CT能清楚观察肠壁的厚度,以及肠道外有无淋巴结肿大,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定原发性淋巴瘤或继发性淋巴瘤以及肿瘤的分期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估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对不同组织来源小肠淋巴瘤的定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4例小肠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获取DWI图像,b值取0、700 s/mm2,测量病灶的ADC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ADC值的诊断价值.结果 24例小肠淋巴瘤患者,其中18例经病理证实为弥漫性大B细胞源性小肠淋巴瘤,6例为T细胞源性小肠淋巴瘤,其平均ADC值分别为(0.60±0.10)×10-3mm2/s和(0.99±0.05)×10-3mm2/s(F =4.48,P=0.04),弥漫大B细胞源性小肠淋巴瘤的ADC均值<T细胞源性小肠淋巴瘤的ADC均值,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24例小肠淋巴瘤平均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以ADC =0.775×10-3mm2/s为临界值,其鉴别诊断弥漫大B细胞源性小肠淋巴瘤和T细胞源性小肠淋巴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结论 磁共振ADC值有助于小肠淋巴瘤的定诊断及弥漫大B细胞源性淋巴瘤与T细胞源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疗进展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lnoma.PCIL)是常见的结外淋巴瘤,病理类型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laoma,NHL),占整个NHL的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