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支架置入术治疗慢性髂动脉闭塞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治疗慢性髂动脉闭塞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在38例慢性髂动脉闭塞患者共46条病变血管中,发现髂总动脉闭塞18条,髂外动脉闭塞12条,髂总和髂外动脉均闭塞16条,分别行闭塞段开通,局部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及支架置入等综合介入治疗.结果除3条髂动脉未能开通外,其余闭塞髂动脉均得以开通,其中43条闭塞髂动脉共置入54枚支架,支架覆盖长度为5~20 cm,平均为7.4 cm.4例髂总动脉起始部闭塞,采用"对吻式"技术球囊扩张后,双侧同时置入支架.随访3~62个月,平均29.5个月,1年、2年、4年支架初次通畅率分别为88%、84%、70%;再狭窄或闭塞的病例,行二次介入开通治疗后,支架的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4%,90%,84%.5例合并有主要并发症,包括1例形成动脉夹层;2例出现远端动脉栓塞;2例发生髂动脉破裂.结论支架置入术治疗慢性髂动脉闭塞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其中、远期疗效确切.
-
MSCT图像后处理Add Vessel技术在髂动脉闭塞侧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SCT的VR血管生长(AV)技术在髂动脉(IA)闭塞侧支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IA闭塞行MSCTA检查的患者19例,在ADW 4.3工作站采用Add Vessel技术对侧支循环行选择性血管重建.结果:19例共出现侧支血管93支,其中腹壁上动脉与腹壁下动脉19支;第11、12肋间动脉于腹壁上部与腹壁下动脉交通19支;第12肋间动脉与旋髂深动脉交通3支;双侧旋髂浅动脉交通19支;第4腰动脉与髂腰动脉交通20支,其中1例合并左侧第1腰动脉与骶外侧动脉交通1支;直肠上动脉与直肠下动脉交通3支;骶正中动脉与直肠下动脉交通1支;骶外侧动脉与旋髂深动脉交通8支.结论:AV技术显示血管具有选择性、整体感强及解剖细节清楚等特点,可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杂交手术治疗人工血管感染大出血一例
患者男,59岁,半年前因左侧髂动脉闭塞在当地医院行右至左人工血管股-股转流术.术后切口感染,曾以脓肿形成切开引流时发生大出血,后经压迫后出血停止.但右侧吻合口溃疡,长期不能愈合.于2009年9月9日晨起7:00上厕所时,突然出现右腹股沟溃口处溃破出血,失血量约1500 ml,并出现失血性休克(70/50 mm Hg),急来我科抢救,予以伤口局部压迫止血、加压包扎、补液、输血、抗休克等治疗后出血得以控制.血压稳定后,急查心脏血管造影,发现右股总动脉与人工血管吻合口处破口,并有造影剂外溢.拟定在手术室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人造血管切除,伤口清创引流术.
-
合并髂动脉病变的腹主动脉瘤腔内处理方案探讨
目的 探讨合并髂动脉病变的腹主动脉瘤(AAA)的腔内处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AAA行腔内治疗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患者临床特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股深动脉及股浅动脉通畅率,按照是否存在严重髂动脉病变将患者分为髂动脉通畅组和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组,分别进行腔内治疗,并于术后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以防动脉粥样硬化.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52例患者被分为髂动脉通畅组41例和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组11例,其中通畅组髂动脉严重扭曲2例(3.8%,2/52),狭窄或闭塞组髂动脉狭窄9例(17.3%,9/52)及闭塞2例(3.8%,2/52),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者临床特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股深动脉及股浅动脉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了AAA腔内修复(EVAR)术,其中通常组扭曲者通过特硬导丝纠正髂动脉成角后支架顺利通过,狭窄或闭塞组给予患侧或对侧球囊扩张或逆行开通股动脉进行扩张,支架终顺利通过.随访了12~24个月,狭窄或闭塞组出现一侧髂动脉腿支的闭塞2例(P<0.05),1例行右髂序贯放置髂腿支架1枚+双侧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双下肢动脉供血良好.结论 合并髂动脉病变会导致AAA腔内治疗困难,运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器材的配合,AAA患者行EVAR术均可以获得成功,远期通畅率较好.
-
腹腔镜下左髂-右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治疗髂动脉闭塞
目前治疗髂动脉闭塞的主要手段是动脉旁路移植和支架成形,但是这2种方法都不是完美的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其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也受到了血管外科医师的关注.国外十几年来的经验证实,腹腔镜技术在腹部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近在腹腔镜协助下成功治疗了1例髂动脉和股总动脉闭塞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
目的 探讨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成功行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2例由于动脉管腔完全硬化闭塞而无法行介入手术,成功率为92.3%.有3例同时行对侧髂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消失,围手术期无死亡.踝肱指数(ABI)平均增加0.52.随访时间4~30(平均22)个月.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5天、40天及12个月、21个月再次出现下肢缺血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 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安全、疗效肯定,但应掌握其适应证,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
完全腹腔镜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病变,存在破裂的风险,具备手术指征时应积极准备手术治疗[1].传统腹主动脉瘤采取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加重患者负担.完全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痛苦,缩短卧床时间,降低肺部并发症,患者肠蠕动恢复快.谷涌泉等[2]对15例家猪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端侧吻合术成功,验证了腹腔镜下行腹主动脉手术具备可行性,而且报道腹腔镜辅助下主-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髂动脉闭塞1例[3].我院于2010年10月成功完成完全腹腔镜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
支架成形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和双髂动脉闭塞的中长期疗效
动脉旁路移植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和髂动脉闭塞的主要手段,对于年老体弱患者,开腹手术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因此,腔内技术无疑是可选择的方法之一。我们2006年4月~2010年10月采用腔内技术治疗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中长期疗效报道如下。
-
完全腹腔镜主动脉手术
传统的开放手术人工血管置入治疗腹主动脉瘤和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虽然围手术期风险较大,但是具有良好的长期通畅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腔内技术在治疗腹主动脉瘤及主、髂动脉闭塞疾病方面有了飞速发展,并获得了良好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围手术期病死率.但腔内治疗后可能发生内漏、移位、动脉瘤破裂、血栓形成等多种并发症,而且昂贵的材料费对患者及医疗保险都是不小的压力.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TASC A、B型大都可以通过腔内治疗完成,但是C、D型的患者使用腔内治疗尚有难度.因此,腹腔镜技术在腹主动脉手术中的运用结合了传统开放手术的稳定性和腔内治疗的微创性,其手术在近年来不断获得改进并被证实是安全可行的[1-3],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下肢动脉不同部位闭塞的手术适应证选择
正确选择下肢动脉各部位闭塞的手术及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对于挽救患者肢体和提高生活质量极为重要.叙述了下肢动脉闭塞的主要部位:腹主动脉或(和)髂动脉闭塞、股浅动脉闭塞腘动脉或(和)腘动脉下段闭塞的适应证选择.
-
髂动脉闭塞时同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髂动脉闭塞时同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技术的佳方法.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完成的24例髂动脉闭塞时同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盲穿4例,成功2例;透视下参照动脉硬化斑块穿刺2例,成功1例;透视下参照股骨头穿刺3例,成功1例;透视下参照股静脉定位穿刺20例,成功20例.结论 髂动脉闭塞下同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时,透视下参照股静脉定位穿刺成功率高,效果好,且操作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髂动脉闭塞 股动脉穿刺 Seldinger技术 -
药物配合支架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1例报道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内膜撕裂后通过裂口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导致血壁分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延伸剥离.AD是一种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且危重的主动脉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易致命的急症之一,可并发心包填塞、急性左心衰竭、休克,甚至猝死,预后极为严重.未经治疗的急性期AD病人,发病于第1个24 h内病死率高达21%,半数以上1周内死亡;约70%在2周内死亡;90%在1月内死亡.及时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临床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延误病情.本院成功治疗以髂动脉闭塞及腰痛为临床表现的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1例,现报道如下.
-
髂动脉闭塞并建立侧支循环后的超声表现
目的 探讨髂动脉闭塞的超声表现及侧支循环的途径,为早期发现疾病,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对疾病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超声诊断为髂动脉闭塞患者5例,对其超声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其中非动脉硬化性闭塞的患者l例,动脉硬化性4例,超声清晰显示闭塞起止段及侧支循环建立后闭塞下段内的侧支血流,但显示侧支循环路径困难.结果 经DSA证实诊断正确,超声可明确诊断髂动脉闭塞,并可清晰显示闭塞段血管腔内充塞情况,闭塞下段内侧支血流,并能测其流速及阻力指数,表现为低速(< 30 cm/s)、低阻(阻力指数<0.65)的动脉频谱,但超声显示其侧支循环途径困难.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早期无创性检查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确切方法,并可探知侧支循环血流流速而判断代偿能力,但在显示侧支循环来源方面有待提高.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4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髂动脉和/或股动脉闭塞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有效率为48.8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髂动脉闭塞 股动脉闭塞 中西医结合疗法 桃红四物汤 -
TASC-Ⅱ C/D级髂动脉闭塞的腔内治疗
目的 探讨对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ASC)-Ⅱ C/D级髂动脉闭塞患者采用腔内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血管外科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25例TASC-Ⅱ C/D级髂动脉闭塞(共28条髂动脉,其中TASC-ⅡC级病变19条,TASC-ⅡD级病变9条)患者行腔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条髂动脉闭塞未能开通,开通率为92.86%;其余26条髂动脉均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23±0.18增至术后的0.76±0.19 (P<0.05).2例穿刺处血肿,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出现支架内血栓,经置管溶栓后通畅.20例患者24条髂动脉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5.71%.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8个月,其6个月、1年、2年累积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5%、80%、73%.结论 TASC-Ⅱ C/D级髂动脉闭塞腔内治疗的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
慢性髂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的护理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特别是辅以内支架置入,已证明是治疗局部髂动脉狭窄病变非常有效的手段,其技术成功率超过95%.5年来病变血管通畅率可高达80%~90%[1,2].慢性髂动脉完全性闭塞病变,采用成形术,由于合并有较多并发症和较差的远期疗效,一度不被人们认可.随着介入器材的改进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介入技术治疗慢性髂动脉闭塞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微创手段[3-5].我院1998年1月~2005年9月对38例慢性髂动脉闭塞患者进行了血管腔内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