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旋门冬酰胺酶致低血糖3例

    作者:郭鹏;方圆

    例1男,47岁.因腹痛伴血便、发热3月余,于2000年2月12日入院.诊断: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ⅣVB期,B细胞性.给予VCDL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方案化疗,化疗第8 d开始给予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1万U隔日1次静滴治疗.用药第七天,患者出现反复恶心、呕吐、心慌、出冷汗和四肢冰凉,12 h无尿.

  • 肌浆网Ca2﹢-ATP酶在柔红霉素致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罗玲娟;谢新梅;何文婷;曾凡业;张洪亮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 DNR)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清洁的SD大鼠分为DNR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DNR组腹腔注射DNR 3.5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均每周1次,连续4周。注射DNR或0.9%氯化钠注射液1、3和4周末2组分别各取5只大鼠进行心电图、心肌组织肌浆网Ca2﹢-ATP酶( SERCA2a)蛋白表达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腹腔注射DNR可成功复制亚急性心肌损伤大鼠模型。实验第2周时DNR组大鼠出现精神差、活动缓慢、嗜睡、进食减少等症状,对照组大鼠活动、体重、进食均正常;第4周大鼠心电图QRS波电压下降>30%,ST段抬高,P波尖耸,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心肌细胞胞质浑浊,有空泡形成,肌纤维排列紊乱,间隔增宽。实验1周时2组大鼠心肌组织SERCA2a蛋白表达均呈中等阳性,而实验3及4周末DNR组大鼠心肌组织SERCA2a蛋白表达均呈弱阳性。实验3及4周末,DNR组大鼠SERCA2a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大鼠[(42.2±1.2)个比(65.30±1.6)个,(35.2±6.0)个比(66.7±1.5)个,均P﹤0.05]。结论 DNR可抑制大鼠心肌组织SERCA2a蛋白表达,可能是其心肌毒性的机制之一。

  • 柔红霉素在钴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作者:王静;胡劲波;李启隆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在Co/GC离子注入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方法柔红霉素在0.05 mol·L-1Na2HPO4-KH2PO4溶液(pH 6.82)中,用Co/GC离子注入修饰电极进行伏安测定.结果得到一个良好的还原峰,峰电位为-0.60V(vs SCE).峰电流与柔红霉素的浓度在2.84 ×10-8~1.42×10-6mol·L-1和1.42×10-6~1.28 ×10-5mol·L-1呈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2和0.999 3,检出限为1.42×10-8mol·L-1.用于注射液中柔红霉素的测定,回收率为95.8%~102.8%.用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柔红霉素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机制.结论电极反应为具有吸附性质的准可逆过程,质子化的柔红霉素在电极表面得到2个电子和1个质子还原.离子注入电极对柔红霉素具有电催化活性.

  • 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华;齐宪荣;张强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考察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形态和粒径分布、包封率和加速实验稳定性;建立脂质体中柔红霉素含量测定的可见分光光度法和HPLC方法;考察脂质体在Hepes缓冲液(pH 7.5)和大鼠血清中的体外释放行为.考察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结果制备的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高(>85%)、稳定性好,平均粒径为56.3 nm,体外释放慢;长循环脂质体的T1/2α和AUC分别是注射剂的17.6和96倍.结论制备的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较高,药剂学性质稳定,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优于注射剂,能达到长循环目的.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CYP3A5基因多态性对柔红霉素代谢和不良反应的研究

    作者:黄珍;童洪飞;陈敏;曾炜炜;李原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CYP3A5基因多态性与CYP3A酶活性、柔红霉素的血浆药物浓度的关系.方法 36例初治ALL患儿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测序法检测CYP3A5*3基因型,实时定量PCR法测定CYP3A5 mRNA表达水平.咪达唑仑探针法测CYP3A酶活性,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柔红霉素浓度.结果 不同基因型患儿的CYP3A5 mRNA表达水平差异较大;含CYP3A5*1等位基因的患儿CYP3A酶活性高于含*3等位基因者(P<0.05);不同基因型患儿柔红霉素AUC0-24h和AUCo-∞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1/2和Cmax等药代动力学参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心脏毒性的ALL患儿柔红霉素的AUC较正常组明显增大.结论 CYP3A5 mRNA表达水平、CYP3A酶活性、柔红霉素血药浓度与CYP3A5*3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并产生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

  • 培门冬酶致肝脂肪变性1例

    作者:胡蓉华;孙婉玲;冀冰心;苏力;赵弘;万岁桂;徐娟;夏长青

    病例:患者,女,41岁.因"皮肤苍白、乏力5个月,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个月"于2010年10月27日入我院血液科.患者2个月前就诊于外院,经骨髓象及细胞免疫分型等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CommonB型,给予DOPAP方案诱导化疗,具体为:柔红霉素40mgd1 ~d3+长春新碱2mgd1、d8、d15、d22+培门冬酶(江苏恒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0-0731)3250U·m-2d10、d28+地塞米松15mg d1 ~ d7、强的松100mg d8~d14、50mg d15~d28.化疗结束后出现了肝功能异常,予保肝治疗(具体不详),好转后评估示完全缓解.

  • 柔红霉素与罗非昔布联合应用增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效应与作用机制

    作者:赵曜;张婧莹;胡英杰;吴佳栓;卜英子;吕万良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和侵袭性,传统的单药化疗难以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本研究旨在研究一种罗非昔布与柔红霉素的联合治疗配方、评价其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活性并尝试阐述其作用机理.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出两种药物的梯度洗脱高效液相紫外色谱法,并运用高内涵药物筛选系统评价了药物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用细胞毒方法测定了其抗癌活性.结果显示,柔红霉素单药治疗对于三阴性乳腺癌作用不明显,而柔红霉素与罗非昔布联合应用可有效增强总体抗癌效应,且其增强的抗癌活性表现出罗非昔布浓度依赖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柔红霉素与罗非昔布联合应用可通过直接杀伤效应、诱导癌细胞凋亡和自噬,从而增强抗癌效果.此外,研究还证实了诱导凋亡效应的分子机制与激活Caspase凋亡酶家族、抑制抗凋亡活性蛋白Bcl-2家族等信号通路有关.本研究证明了柔红霉素与罗非昔布联合应用可有效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并初步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因此,本研究结果可望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药物处方和治疗策略.

  • 载柔红霉素和汉防己甲素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赖氨酸-聚乙二醇纳米粒的制备

    作者:韩杰;王永禄;殷海翔;王栋;徐璐;李学明;陈宝安

    目的 制备包载柔红霉素-汉防己甲素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赖氨酸-聚乙二醇(PLGA-PLL-PEG)纳米粒.方法 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聚赖氨酸-聚乙二醇作为载体,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柔红霉素与汉防已甲素的纳米粒;动态光散射粒径仪和透射电镜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表面形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柔红霉素的包封率及载药量,HPLC测定汉防己甲素的包封率及载药量;以pH 7.4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释放介质,考察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 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13.0±12) nm,Zeta电位为-19.16 mV,柔红霉素载药量为(3.63±0.15)%,包封率为(70.23±1.91)%,汉防己甲素载药量为(4.27±0.12)μg·mg-1,包封率为(86.5±0.7)%,7d两药累积释放率大于80%.结论 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工艺简便可行,结果稳定,且制备的柔红霉素-汉防己甲素聚乳酸羟基乙酸-聚赖氨酸-聚乙二醇纳米粒在体外具有一定缓释效果.

  • 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红梅;李慧霞;李彦格;刘炜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54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儿均采用2006年指南方案治疗,其中以长春新碱[1.5 mg/(m2?d)]+柔红霉素[25 mg/(m2?d)]+左旋门冬酰胺酶[6000~10000 IU/(m2?d)]+泼尼松[60 mg/(m2?d)]治疗者为对照组,27例;以长春新碱[1.5 mg/(m2?d)]+柔红霉素[25 mg/(m2?d)]+培门冬酶[2500 U/(m2? 次)]+泼尼松[60 mg/(m2?d)]治疗者为观察组,27例.于治疗结束后1周评价两组临床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2年,统计两组患儿生存状况.结果:两组临床控制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2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培门冬氨辅助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疗效显著,且可降低不良反应,有利于减轻其痛苦.

  • 盐酸多柔比星隐形脂质体给药后在小鼠组织中质量分数的测定

    作者:吕万良;齐宪荣;孙华东;张强;魏树礼

    多柔比星(doxorubicin,adriamycin)为蒽环类抗生素,结构类似柔红霉素,属抗肿瘤药.文献[1~4]报道了许多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测定盐酸多柔比星的含量和主要代谢物.在试图重现这些方法时,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1)难以重现或重现不稳定;(2)方法复杂、繁琐;(3)组织提取物中有大量不溶物;(4)回收率差;(5)盐酸多柔比星保留时间太短,与内源性物质分不开.为此,本文旨在建立简便可行的方法,用于定量动物体内组织中多柔比星的质量分数.

  • 川芎嗪对脐带血细胞内柔红霉素浓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昕;陈信义;牛福玲;崔巍

    目的观察川芎嗪或/和异博定与柔红霉素伍用后脐带血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了解在用抗癌药物处理时川芎嗪或/和异博定的干预后抗癌症药物对正常细胞的保护或损伤作用.方法利用柔红霉素自发荧光特点,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川芎嗪或/和异博定与柔红霉素伍用体外孵育后6例脐带血细胞内柔红霉素浓度.结果单独使用川芎嗪能够显著降低脐带血细胞内柔红霉素浓度;而单独用异博定处理或异博定与川芎嗪合用时,对脐带血细胞内柔红霉素浓度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川芎嗪通过降低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而发挥对正常细胞的保护作用,但是降低正常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机制有待研究.

  • DA与M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李葳;林晓燕;王南京

    目的 对比分析DA与M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从2010年3月—2014年5月在该院血液科就诊的68例AML患者,根据治疗需求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DA诱导方案治疗,有36例患者;实验组采用MA诱导方案治疗,有32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CR患者3年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在对照组中有15例患者症状未缓解,15例患者完全缓解,CR缓解率为41.7%,有21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66.7%;而在实验组中,有5例患者未缓解,22例患者完全缓解,CR缓解率为68.8%,总有效率为84.4%;实验组患者CR缓解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χ2=3.832,P<0.05);总有效率也显著的优于对照组(χ2=3.187,P<0.05).且两组患者在肾毒性、肝毒性、心脏损害、出血、脱发、感染、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3年,实验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年;对照组中,CR患者3年复发患者12例,总发生率为80.0%;而实验组中,3年复发患者13例,总发生率为59.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4,P<0.05).结论 MA诱导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优于DA诱导方案,提高患者生存周期,降低CR疾病复发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减低剂量D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作者:刘杨

    目的 探讨减低剂量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8例老年ANLL患者分别以减低剂量DA方案、标准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减低剂量DA方案组与标准剂量DA组对比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减低剂量DA方案组骨髓抑制4度(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率低于标准剂量DA方案组(P < 0.05),非血液学毒性可耐受,治疗相关死亡率低于标准剂量DA.患者多死于骨髓抑制期继发感染、出血(内脏出血).结论 减低剂量DA方案是老年ANLL患者的可以耐受且疗效良好的治疗方案.

  • CTG方案诱导缓解治疗全血细胞减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海平;胡萌;赵小强;闫岩;阮林海

    目的 研究CTG方案诱导缓解治疗全血细胞减少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治疗组35例应用CTG方案治疗:吡柔比星+阿糖胞苷(Ara-C)+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柔红霉素(DNR)结合Ara-C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18例,有效率为85.7%,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白细胞低值较高、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短、血小板恢复时间短和血小板输注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G方案同DA方案相比,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提高,骨髓抑制期短,血小板恢复快,感染和出血并发症少,作为全血细胞减少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初治诱导缓解治疗效果肯定.

  • 较小剂量柔红霉素诱导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作者:刘华玉;向红菊

    目的:探讨较小剂量柔红霉素(DNR)诱导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缓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DA化疗方案,治疗组患者柔红霉素采用较小剂量30 mg/(m<'2>·d),对照组患者柔红霉素采用标准剂量45 mg/(m<'2>·d),随访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感染、胃肠道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16例,缓解率为40%,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18例,缓解率为45%,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11例.占28%,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18例,占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小剂量柔红霉素诱导老年AML,疗效满意,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16例高白细胞APL诱导缓解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孙雄飞;孙璇;林海清

    目的 评价在诱导缓解治疗阶段应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双诱导治疗初诊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在诱导缓解治疗阶段均接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和全反式维甲酸方案双诱导治疗的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缓解情况及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方案双诱导治疗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完全缓解率达87.5%,1例死于肺部严重感染,1例死于颅内出血,3例患者出现维甲酸综合征且经治疗后好转.结论 在诱导缓解阶段应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方案双诱导治疗初诊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干预柔红霉素致小鼠心肌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丁杰;都鹏飞

    目的 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柔红霉素介导的小鼠心肌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FDP组、EGCG组,每组20只,其中FDP、EGCG两组分别灌胃给予FDP与EGCG 4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同时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NS).给药一周后,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NS)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给予柔红霉20 mg/kg,给予柔红霉素48 h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小鼠存活率为100%,而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存活率明显下降(60%),且其血清心肌酶指数升高(P<0.01);FDP组、EGCG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存活率升高(90%),而心肌酶指数均有所降低(P<0.01),其中EGCG组心肌酶指数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FDP及EGCG可减轻柔红霉素对小鼠的心肌毒性,而EGCG疗效相对FDP可能更佳.

  • MA和DA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比较

    作者:赵璐

    为探讨米托蒽醌和阿糖胞苷(MA)方案对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初治住院患者的疗效,1994年6月~2002年10月用国产药物组成MA方案与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DA)方案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现总结如下.

  • MA与DA方案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系统评价

    作者:郑彤;温志震;杜转敏;米登海

    目的 系统评价MA方案(米托蒽醌+阿糖胞苷)与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诱导治疗初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从中查找两方案诱导治疗初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撰写.结果 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6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MA方案与DA方案治疗初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在总的完全缓解率[RR=1.24 95%CI(1.10,1.40)]和有效率[RR=1.22, 95%CI(1.09,1.36)]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方案心脏毒性发生率[RR=0.54 95%CI(0.29,0.99)]低于DA方案,但是DA方案感染发生率[RR=1.5695%CI(1.29,1.94)] 和粒细胞缺乏时间[RR=2.70,95%CI(2.09,3.31)]低于MA方案,在恶心呕吐方面[RR=0.96 95%CI(0.87,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DA 方案相比,MA方案治疗初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高, MA方案心脏毒性发生率低,但其发生感染和粒细胞缺乏时间均较高,在恶心呕吐方面两方案无差异,上述结果尚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 DA与DEA、DHA三种化疗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袁颖;王静;郑立

    目的 探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柔红霉素+依托泊苷+阿糖胞苷(DEA)、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DHA)三种不同化疗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999年2月至2010年6月广元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22例初治AML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DA(40例)、DEA(40例)、DHA(42例)方案化疗,比较三组的完全缓解(CR)率、总体反应(RR)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A组CR率为50.0%,DEA组为75.0%,DHA组为73.8%,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死亡的现象,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A和DHA方案与DA方案相比,治疗初治AML患者的疗效较好.

415 条记录 5/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