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茵陈蒿汤与栀子肝毒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坤;金若敏;陈长勋

    目的:比较茵陈蒿汤中其他药物与栀子合用对其肝毒性及作用环节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栀子及茵陈蒿汤水煎液,栀子的剂量为12g/kg,茵陈蒿汤的剂量为茵陈蒿18g/kg、栀子12g/kg、大黄6g/kg,方中所含各药量均扩大为临床用药等效量的10倍.每天给药1次,3天后检测血清中ALT、AST、ALP、TBA,取肝脏计算肝脏指数.测定肝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GSH-PX活性、TNF-α的含量,TUNEL法测肝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肝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栀子组(生药12g/k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脏指数显著升高;ALT、AST、ALP、TBA均极显著升高;大鼠肝组织中SOD、SOD/MDA及GSH-PX极显著降低,MDA显著升高;TNF-α的含量极显著升高;累积光密度与凋亡指数显著升高;Bax、Bax/Bcl-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Bcl-2显著降低;茵陈蒿汤组与栀子组相比,ALT、ALP、TBA均显著降低;SOD、SOD/MDA极显著升高,GSH-PX无明显差异;大鼠肝组织中TNF-α的含量无明显差异;凋亡指数显著降低;Bax、Bax、Bax/Bcl-2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栀子肝毒性的机制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诱导肝细胞的坏死及凋亡有关;茵陈蒿汤中的其他中药组方使用可减轻栀子的肝毒性.

  • 茵陈蒿汤与肝细胞结合成分保肝作用研究

    作者:吴祥瑞;洪敏;华永庆;黄玉芳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与肝细胞结合成分对H2O2、CCl4诱导的L02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肝细胞固相色谱法得到的与肝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活性成分(样品A、B),用MTT法检测其对H2O2、CCl4诱导的L0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样品B能显著减轻H2O2、CCl4诱导的L02细胞损伤,样品A的作用不明显.结论:样品B可能是茵陈蒿汤保肝的物质基础之一,参与了直接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样品A的作为与肝细胞特异性结合成分,其直接保肝效果不明显.

  • 茵陈蒿汤治疗肝胆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建缘;刘平;孙明瑜

    茵陈蒿汤是临床上治疗肝胆病的有效方剂,茵陈蒿汤及其有效成分绿原酸、栀子苷、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等,能改变肝内细胞膜表面结构及其渗透性,调节信号通路,调节某些与肝功能有关的蛋白酶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和库普弗细胞以及星状细胞活化,因而具有较显著的抗肝损伤和抗肝纤维化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茵陈蒿汤用于肝胆病方面的临床及药理作用机制,对其主要有效成分、具体作用靶点进行进深入地探讨,并对其用药前景进行展望,为茵陈蒿汤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茵陈蒿汤调控红系定向分化K562细胞增殖与凋亡研究

    作者:李慧;代喜平;周华友;晁艳;刘持翔;于艳涛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对红系定向分化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与抗-H作用.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茵陈蒿汤24、48、72 h对红系定向分化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IC50.采用Annexin V/PI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药各实验组作用于红系定向分化K562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茵陈蒿汤作用不同时间后,对Hemin诱导红系定向分化的K562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且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越强.其中以100 mg/mL浓度茵陈蒿汤作用72 h抑制作用强.3个凋亡实验组比较,茵陈蒿汤组对Hemin诱导红系定向分化的K562细胞的早期凋亡率(1.570±0.101)%、总调亡率(4.050±0.066)%低,而抗-H组早、晚、总凋亡率高;抗-H+中药组早期凋亡率(9.960±0.085)%、晚期凋亡率(1.930±1.139)%和总凋亡率(11.89±0.137)%低于单纯抗-H组(F=13 035.543,P<0.05),其中晚期凋亡率(1.930±1.139)%低,低于茵陈蒿汤组(2.480±0.062)%(F=1 735.360,P<0.05).结论 茵陈蒿汤对Hemin诱导的红系定向分化的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浓度、作用时间呈正相关.3个凋亡实验组均对红系定向分化K562细胞有凋亡作用.茵陈蒿汤组凋亡率低,抗-H组凋亡率高.抗-H+中药组晚期凋亡率低,提示茵陈蒿汤可抵抗抗-H毒性作用,使细胞存活,且两者有一定协同抗凋亡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关键词: 茵陈蒿汤 增殖 凋亡
  • 茵陈蒿汤对A血型抗原免疫小鼠TNF-α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慧;余明明;闫清雅;于艳涛;晁艳;张健媛;刘持翔;石文;周华友

    目的 研究茵陈蒿汤对ABO血型抗原免疫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的影响及TNF-α与抗-A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人A型红细胞免疫BALB/c小鼠为模型,通过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TNF-α水平变化,应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检测小鼠血清IgG型抗-A,观察A型红细胞免疫组和茵陈蒿汤治疗组中BALB/c小鼠体内TNF-α水平变化及与IgG型抗-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A型红细胞免疫组和茵陈蒿汤治疗组TNF-α检测结果分别为:(83.50±6.32) ng/L、(135.56±44.14) ng/L和(109.44±12.50) ng/L,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P值均<0.05;茵陈蒿汤治疗组有效率为61.11%,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TNF-α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NF-α水平与抗-A水平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小鼠动物实验提示茵陈蒿汤可抑制TNF-α和ABO血型抗体的分泌,TNF-α水平和ABO血型抗体水平之间的变化呈正相关.

  • 茵陈蒿汤加味方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佳佳;罗贞恋;覃川;王蔓;周丽娜;黄高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方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48只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茵陈蒿汤加味方组、氟伐他汀组,采用蛋黄乳剂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4周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茵陈蒿汤加味方和氟伐他汀灌胃治疗,连续给药4周,检测治疗前后各组小鼠血浆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指标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切片的观察.结果:正常空白对照组血清TG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后,茵陈蒿汤加味方组血清中TG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氟伐他汀组和茵陈蒿汤加味方组比较发现TG的含量明显比模型组低,但两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方组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有降低的作用.

  • 不同制法茵陈蒿汤中京尼平-1-β龙胆二糖苷的含量比较

    作者:王乾丽;梁会;曹佩雪;潘卫东;梁光义

    目的:对茵陈蒿汤经方颗粒汤剂、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中京尼平-1-β龙胆二糖苷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Elite SinoChrom ODS- AP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等度洗脱.结果:京尼平-1 -β龙胆二糖苷的线性范围为0.1924~1.924μg;三种剂型中该成分含量均有差异.结论:不同制法对复方中同一成分的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分析方法和检测结果可为该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不同制法茵陈蒿汤中没食子酸、绿原酸的含量比较

    作者:王涛;梁会;曹佩雪;潘卫东;梁光义

    目的:对茵陈蒿汤经方颗粒汤剂、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没食子酸、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Eternity -5 - C18(4.6mm × 250mm,5μm)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01%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5min,7% A; 15 ~ 200min,7% ~ 16% A;20~40min,16%A).结果:没食子酸、绿原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06 ~1.006μg、0.1772~1.772μg.结论:三种剂型中的没食子酸、绿原酸含量均有差异,可为茵陈蒿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自拟五味茵陈汤对湿热蕴脾型老年良性胆道狭窄ERCP术后退黄效果研究

    作者:赵嘉晶;孙竹峰;岳瑶函;汪颖珏;高书荣

    目的:观察自拟五味茵陈汤对于ERCP术后的老年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改善作用,评估自拟五味茵陈汤相对于传统茵陈蒿汤的优势.方法:入组湿热蕴脾型老年良性胆道狭窄ERCP术后患者80例,分为自拟五味茵陈汤组(治疗组)和茵陈蒿汤组(对照组),术后第三天起分别应用两组方剂干预两周,观察ERCP术前、术后三天及术后两周各组中医症候评分及总胆红素水平改变.结果: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术后三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术后两周总有效率治疗组(97.5%)与对照组(95%)相当,但治疗组显效率更优(27vs22例,P<0.05);两组血清胆红素比较显示:术后三天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当,术后两周,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组(12± 8μ mol/L)显著优于对照组(17±9μmol/L,P<0.05).结论:自拟五味茵陈汤对于湿热蕴脾型老年良性胆道狭窄ERCP术后患者,较茵陈蒿汤能更好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更好地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有效减少住院天数.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都传林

    黄疸型肝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特别是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有的来势凶猛,肝损伤症状明显,如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重型肝炎.为探索该病中西医治疗的有效方法,我院近两年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内科住院患者,均按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规范[1]予以诊断.排除标准: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中医辩证不属“阳黄”以及非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者.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进行辩证分型.

  • 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寻常痤疮4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德监;陈力

    目的:观察中药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探索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方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应用茵陈蒿汤加减内服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罗红霉素口服.2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痊愈6例,显效17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40例,痊愈2例,显效6例,好转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疗效好,安全性好,患者顺应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 经方应用举隅

    作者:李玉玲

    1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苓桂术甘汤治嗜睡案李某,男,34岁,2005年6月2日初诊.嗜睡,精神萎糜,乏力近半年.半年来感到精神疲惫,嗜睡,身重困倦无力逐渐加重,夜间睡眠时很难被吵醒,时长达8~10h仍觉未睡够,白天精神困顿,萎靡不振,只要坐下即可入睡甚至做梦,伴心悸易惊,四肢无力,记忆力下降,兴趣淡漠,性欲减退,食欲尚可,时感腹中鸣响,大便稀溏.

  •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痤疮42例

    作者:李启江

    近3年来,笔者应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青少年面部痤疮42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2例患者中,女27例,男15例,年龄平均14~28岁,平均23岁,病程长5a,短4月.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茵陈25g,生大黄10g,黄芩10g,栀子10g,银花10g,皂刺10g;热毒盛者加连翘10g,板蓝根15g;便秘者大黄后下,加厚朴,莱服子各10g;皮损局部炎性浸润明显加白花蛇舌草30g,虎杖15g,生枇杷叶10g,每天1剂,每日3次.15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 茵陈蒿汤加减治疗痰湿质、湿热质高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力群;裴晓东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体质分类方法结合中药颗粒剂茵陈蒿汤加减治疗高龄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ICP患者中经过中医体质分类方法评估为痰湿质(E型)、湿热质(F型)二型的38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予中药颗粒剂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均为3周.比较2组ICP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ICP患者治疗后的生化指标(TBA、ALT、AST)水平、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体质分类为E、F型的ICP患者接受中药颗粒剂茵陈蒿汤加减治疗,疗效优于熊去氧胆酸治疗的效果.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瘀阻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瘀阻型)患者加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成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验案举隅

    作者:刘月莉;徐瑞荣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溶血性贫血疾病,临床多采用脾切除的治疗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符合切脾的指征,针对此类患者徐瑞荣教授运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取得确切疗效.

  • 茵陈蒿汤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李木松;田艳红;赵玉倩;杨会宣

    茵陈蒿汤是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诸病的经典方, 对梗阻性黄疸、胆汁瘀积、脂肪肝、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部分皮肤病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方面有明确优势.为进一步开发研究, 本文对茵陈蒿汤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 茵陈蒿汤中主要有效成份绿原酸的溶出规律研究

    作者:方文忠;葛尔宁;盛振华

    目的 探索茵陈蒿汤中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煎出量及随煎药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UPLC色谱法.结果 结果表明,绿原酸在0.452~9.040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文火煎煮25.5min左右,茵陈蒿汤中绿原酸的总含量达到高.

    关键词: 绿原酸 茵陈蒿汤 UPLC
  • 茵陈蒿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陈龙;邓英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胆管减压术术后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胃管注入茵陈蒿汤。记录患者手术术后以及茵陈蒿汤治疗一周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的数值,并记录其变化情况,同时分析药物治疗后患者的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下降明显(P<0.05);在预后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高(P<0.05)。结论:茵陈蒿汤单汤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较传统疗法具有优势。

  • 紫草的临床新用

    作者:何玲

    紫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草Lishospermumerythrorhizon Sieh.etZucc的根.其味甘,性寒,归心、肝经;功能凉血活血,解毒透疹.适用于麻疹或温热病发斑疹.近年来文献有所道,紫草含紫草素(Shikoin),乙酰紫草素(Acetyl-Shikonin),B,B'一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B,B'一Dimethylacrylshikonin)等.具有新的临床用法,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治疗肝炎病毒张有明所道以紫草为主药治疗甲肝80例[1].紫草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凉而不滞、活血而不散的特点.故重用紫草加入茵陈蒿汤治疗肝病毒所致的湿热内蕴,热毒郁结,肝功异常,谷丙转氨酶高达1000u.组方:紫草、板蓝根、茵陈各30g,垂盆草15g,大黄、桅子、山楂各10g.每日1剂,分早晚服.治疗7d为1疗程,共服1~4疗程,共治愈78例,总有效率97.5%.

416 条记录 19/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