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氯胺酮与舒芬太尼对丙泊酚诱发小儿呼吸抑制的影响

    作者:董正华;魏晓永;李黎;吴艳玲;王涛;姜丽华

    目的 比较氯胺酮与舒芬太尼对丙泊酚诱发小儿呼吸抑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马蹄足患儿6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氯胺酮组、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氯胺酮组患儿静脉注射氯胺酮1.50 mg·kg-1后,泵注氯胺酮0.75 mg·kg-1·h-1维持;舒芬太尼组患儿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 μg·kg-1后,泵注舒芬太尼0.1μg·kg-1·h-1维持;对照组患儿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氯胺酮组、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患儿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1.1 mg·L-1,相邻浓度梯度比为1.1,当患儿出现呼吸抑制时为阳性反应.记录3组患儿开始静脉输注氯胺酮或舒芬太尼时(T1)、丙泊酚靶控输注(TCI)3 min(T2)、5 min (T3)及效应室浓度与血浆靶浓度平衡时(T4)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观察者警觉/镇静(OAA/S)评分;当BIS降至65或OAA/S评分达3分时,记录此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计算丙泊酚诱发患儿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T1时3组患儿BIS和OA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氯胺酮组和舒芬太尼组患儿BIS和OA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氯胺酮组患儿在T2、T3、T4时BIS和OAA/S评分较舒芬太尼组降低(P<0.05).氯胺酮组、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患儿丙泊酚诱发呼吸抑制的EC50及其95% CI分别为1.75(1.56 ~2.34)、1.86(1.47 ~2.23)、2.82(2.56 ~3.02) mg·L-1,氯胺酮组和舒芬太尼组患儿丙泊酚诱发呼吸抑制的EC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氯胺酮组和舒芬太尼组患儿丙泊酚诱发呼吸抑制的EC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胺酮与舒芬太尼均可降低小儿丙泊酚泵入时呼吸抑制的EC50,但二者效力无显著差异;氯胺酮与舒芬太尼可降低丙泊酚的BIS及OAA/S评分,增强丙泊酚的镇静效能,且氯胺酮强于舒芬太尼.

  • 加工分离程序结合词干补笔法测定盐酸右美托咪啶引起外显记忆消失的半数有效血药浓度?

    作者:郭瑞;何婉雯;王立勋;李辉;陈友利;李建宾

    目的:通过加工分离程序(PDP)结合词干补笔法序贯测定盐酸右美托咪啶(DEX)引起外显记忆消失半数有效血药浓度( EC50)。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或Ⅱ级,无听力障碍、语言困难、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术前未用影响中枢系统的药物治疗,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40例。采用心理学界广泛应用的PDP结合词干补笔法,制定?学习表?及?测试表?录音,计算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记忆成绩与0进行统计学比较,0视为记忆消失。然后采用序贯法测定:根据外显记忆是否消失决定下例患者靶控浓度升降,第1例患者靶血浆药物浓度定为4 ng?mL-1,两相邻患者靶控浓度比值为1.2,前1例患者外显记忆消失则下例患者减少1个浓度梯度,前1例患者外显记忆未消失则下1例患者增加1个梯度,依此类推,直至40例患者测试完毕,记录每一例患者的测试参数,并计算DEX的半数有效剂量( D1)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DEX引起外显记忆消失的ED50为5.23 ng?mL-1,其95%可信区间为4.07~6.39 ng?mL-1。结论临床中,靶控输注DEX浓度为5.23 ng?mL-1水平镇静时,可消除半数患者外显记忆,避免术中知晓。

  • 等辐射法分析结肠镜麻醉中丙泊酚与依托咪酯的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李有武;李成龙;涂学云;戴转云;王铮;詹育成;汪燕

    目的 采用等辐射分析法研究结肠镜麻醉中靶控输注(TCI)丙泊酚与依托咪酯两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选择门诊待做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158例,随机分成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丙泊酚-依托咪酯复合组(C组)3组,采用序贯法确定各组病例数.麻醉诱导前各组以序贯方式静脉TCI丙泊酚、依托咪酯及两药复合药物.病人睫毛反射消失时即开始结肠镜检查,测定P、E、C组半数血浆有效浓度值(EC50),采用等辐射分析法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P组EC50值为4.15 μg/mL,其95%可信区间为3.5~4.8 μg/mL;E组EC50值为400 ng/mL,其95%可信区间为370~425 ng/mL;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麻醉用于结肠镜检查,其EC50分别降为1.28/220,其EC50比值总和为0.86,位于95%CI左侧,P<0.05.结论 经等辐射分析法证实,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在结肠镜TCI麻醉时麻醉效应呈协同作用.

  • 明视喉镜可降低一定瑞芬太尼浓度下异丙酚抑制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靶控浓度

    作者:何婉雯;林霭婷;郭瑞;王立勋;陈友利

    目的 观察对比明视喉镜与直接喉镜下插管时,异丙酚抑制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半数有效靶控浓度(EC50).方法 选择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80例,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直接喉镜插管)和观察组(采用明视喉镜气管插管),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药物除异丙酚外其他麻醉药物输注方式及剂量均相同.分别序贯测定两组患者异丙酚抑制插管应激反应的EC50,第1例患者异丙酚血药浓度均设定为4μg/ml,两相邻患者靶控浓度比值为1.2,根据应激反应[即平均动脉压(MAP)或心率(HR)较基础值上升≥15%]是否消失决定下位患者靶控浓度升降,前一位患者应激反应消失则下一位减少一个浓度梯度,前一位患者应激反应未消失则下一位增加一个梯度,依此类推.结果 对照组抑制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异丙酚EC50及其95%CI为5.19μg/ml(95%CI:4.88~5.50μg/ml).观察组抑制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异丙酚EC50及其95%CI为4.15μg/ml(95%CI:3.80~4.40μg/ml).观察组抑制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异丙酚EC50及95%C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AP与HR在T1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刻均较T1时升高(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MAP与HR在T3时刻较T1下降(P<0.05),而观察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明视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抑制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异丙酚EC50及95%可信区间明显低于直接喉镜下插管,诱导插管期的循环更平稳.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EC50的影响

    作者:杨经文;包凯蓓;谭志敏;徐海燕;刘卫华;李光婷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时EC50的影响. 方法 在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肢及下腹部择期手术的患者100例,年龄19~56岁,体重48~75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将其分为4组,每组25例,分别为利多卡因组,利多卡因混合右美托咪定(混合组).采用序贯法测定各组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阻滞时皮肤钳夹反应的EC50,并记录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利多卡因组的利多卡因EC50为1.29%~1.49%,混合组的利多卡因EC50分别为1.03%~1.14%,0.75%~0.84%,0.71%~0.81%,混合组与利多卡因组相比,EC50有统计学差异(P<0.05),Ramsay评分升高(P<0.05);右美托咪定0.75 μg/kg混合组有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时的EC50,并且在浓度0.50 μg/kg时达到佳效果.

  • 序贯试验法测定罗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的EC50

    作者:陈金生;王卓丹;卢振和

    目的通过序贯试验法测定罗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罗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颈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患者14例.罗比卡因浓度开始设定为0.30%,其后浓度根据前~病人麻醉效果而序贯地按等比级数1.2递增或递减.结果计算得出EC50为0.203%和95%可信区间(95%CI)为0.178%~0.240%.结论序贯试验法简便、高效,适用于罗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半数有效浓度测定.术前、术中辅助用药可能对其EC50的影响有待进~步研究.

  • Narcotrend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右美托咪啶半数有效镇静浓度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传翔;李鹤

    目的 测定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右美托咪啶(DEX)作为辅助用药的半数有效镇静浓度(EC50),探讨DEX用于CSEA镇静时的临床安全性和合理用药浓度.方法 30例ASA I~Ⅱ级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的病人,麻醉效果确切后,根据预设靶浓度持续泵入DEX,30 min后对病人进行改良的镇静/警觉评分(OAA/S评分)标准评估麻醉镇静深度.根据双盲、序贯的方法,以上一例病人的镇静效果,确定下一例病人所用DEX的靶浓度,第1例患者的靶浓度为0.5 ng/ml.OAA/S评分≤3分为镇静有效.进行OAA/S评分同时记录对应的Narcotrend指数(NTI).结果 DEX用于CSEA镇静时的EC50为0.35±0.7 ng/ml.CSEA镇静时NTI与OAA/S评分呈直线正相关(r=0.967,P=0.000),回归方程为:OAA/S=-3.922+0.094NTI,有统计学意义(F=401.710,P=0.000).结论 在行区域麻醉时,DEX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辅助镇静药物,在腰硬联合麻醉时能使50%患者入睡的并达到理想镇静状态(OAA/S镇静评分≤3分)的小有效镇静浓度(EC50)为0.35±0.07 ng/ml.Narcotrend在CSEA镇静时可准确反映患者的意识水平.

  • 序贯试验法测定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的EC50

    作者:杨吉武;古妙宁;徐建设;陈晔明

    目的通过序贯试验法测定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比较两者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相对效能.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妇科手术病人65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两组,分别用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20 ml术后硬膜外镇痛.硬膜外给药浓度按序贯增减法进行调整,镇痛效果以100m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VAS≤10 mm为镇痛有效,VAS>10 mm为镇痛无效.按Dixon方法计算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EC50.结果罗哌卡因组EC50为0.098%,布比卡因组EC50为0.052%.结论序贯增减法简便、高效、结果可信,适用于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EC50的测定;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能低于布比卡因.

  • 两种剂量舒芬太尼辅助下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时女性病人的丙泊酚半数有效浓度测定

    作者:史艳华;肖黎波

    目的 测定在两种小剂量舒芬太尼辅助下女性病人进行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时丙泊酚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具体是通过病人的气管插管试验来测定丙泊酚的EC50,并观察插管过程中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女性病人42例,按照诱导药物分为两组:0.20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A组)21例和0.40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21例.诱导予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注射液(得普利麻),达到效应浓度并持续6分钟后,给予0.20μg/kg或0.40μg/kg舒芬太尼(1分钟内静脉注射).观察病人呼吸并记录发生呼吸抑制情况,必要时给予面罩辅助通气.3分钟后记录病人插管前的血流动力学值,并由同一名不清楚分组并且光棒使用经验丰富的麻醉科高年资主治医生使用光棒引导插入气管导管,完成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记录病人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值.由该名麻醉医生判断病人插管条件是否满意:插管条件不满意记录为阳性反应(用■表示),插管条件满意记录为阴性反应(用▲表示).所有病人均遵循Dixon序贯试验原则,记录整理各靶浓度下插管反应的阳性反应例数和阴性反应例数及相关数据.然后按照半数有效浓度序贯法计算公式计算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 A组丙泊酚的EC50为3.42 mg/L,95%CI为3.23 ~ 3.61 mg/L;B组丙泊酚的ECs0为2.90 mg/L,95%CI为2.81~3.00 mg/L.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同组插管前比较,A组HR与MA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R与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插管前HR与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青年女性患者,使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0.40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而围术期并发症无明显增多,麻醉质量更好.

  • 罗哌卡因骶管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探讨

    作者:张芙娟;赵华;刘汉斌;王建军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骶管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用序贯试验法测定罗哌卡因骶管运动阻滞的EC50.结果:罗哌卡因骶管运动阻滞的EC50值为0.22%(95%可信区间为0.216%~0.235%).结论:骶管注射浓度0.20%~0.22%的罗哌卡因适合门诊膀胱镜检查.

  • 控制性降压对切皮时丙泊酚EC50及术中相同BIS条件下靶控浓度的影响

    作者:王勇;赵庆霞;张洁;李治松;张卫;皮国富

    目的 探讨控制性降压对切皮时丙泊酚EC50及术中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髋部手术全麻患者例40例,ASA I~Ⅱ级,随机分为降压组(L组)和对照组(C组),应用AspectA-2000Tm BIS麻醉深度监护仪监测BIS,诱导时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浓度4.5μg/L,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 ng/L;意识消失后置入喉罩,机械控制呼吸,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使CO2CP在35~40 mm Hg之间.L组降压采用硝普钠复合艾司洛尔,至目标血压(使MAP降至55~60 mm Hg)5 min后开始手术切皮,对照组泵入等量生理盐水.切皮时两组丙泊酚给药按序贯法TCI血浆靶控输注,靶浓度的间隔为0.5μg/ml.切皮完成后术中通过调节丙泊酚靶控血浆浓度维持BIS维持在45~55之间.并记录控制性降压前即刻(T0)、降压后15 min(T1)、30 min(T2)、90min(T3)、术毕10 min(T4)5个时间点的丙泊酚靶控浓度、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 L组与C组切皮后5 min丙泊酚的EC50和95%置信区间(mc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L组MAP、HR低于C组(P<0.05).与T0时刻相比,C组T1时刻心率加快,T2-5心率与T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L组术中HR低于降压前(P<0.05).维持相同BIS值情况下,两组丙泊酚TCI浓度随时间延长均降低,T4时刻C组丙泊酚浓度高于L组(P<0.05).结论 短时间控制性降压不改变丙泊酚切皮时的EC50,较长时间控制性降压后可增加丙泊酚的镇静深度,需减少临床丙泊酚用量.

  •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的研究

    作者:唐毅;耿智隆;汪惠文

    目的:测定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half-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50例,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30 min内评定麻醉效果,以VAS评分≤4分作为麻醉阳性(有效)指标.罗哌卡因总量30 ml,初始浓度为0.30%,其后浓度采用双盲根据前一患者的麻醉效果序贯递增或递减,间隔浓度为0.025%.通过SPSS13.0 统计软件,probit回归确定EC50及95%可信区间.结果:在本研究条件下罗哌卡因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EC50为0.295%,95%可信区间为0.276%~0.316%.结论:罗哌卡因用于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锁骨上臂丛阻滞的EC50为0.295%.术中辅助用药可能对其EC50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 靶控丙泊酚下抑制高血压病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舒芬太尼半数有效浓度

    作者:王天海;于文华;赵红玉;刘亚华;穆合塔尔·热西提;努尔波拉提·加列力汗

    目的:探讨抑制高血压病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舒芬太尼半数有效靶浓度。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手术患者,患者经三级甲等医院明确诊断高血压病,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药物,现血压控制正常,免术前用药,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通路,连接监护仪,桡动脉测压,按序贯法用靶控输注泵泵人舒芬太尼,相邻浓度比值1.2,舒芬太尼到达靶控浓度后靶控输注异丙酚3.5 ug/ml,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3 mg/Kg后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及插管的血压、心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靶浓度是0.21ng/ml,95%的可信区间(CI)为0.19~0.24 ng/ml。结论对于高血压病人群,使用靶控丙泊酚3.5 ug/ml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为0.21ng/ml。

53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