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多种心房激动顺序一例

    作者:徐红梅

    患者男,26岁,因阵发性心悸10余年入院.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口服β阻滞剂或普罗帕酮片仍有发作.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后拟行导管消融术.术前常规心电图、X线朐片、超声心动图、血尿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检查均正常.在腔内电生理检查中,有心室心尖部起搏诱发了以房室结前传、左前外侧旁道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冠状窦(CS)显示心房激动顺序呈偏心性,CS远端早激动并向CS口部(CSO)传导.在CS远端(靠近CS 1-2)放电消融后阻断旁道,电生理检查未再诱发心动过速.然而,术后1周患者因SVT复发再次接受导管消融手术.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辅以程控优化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卢孔杰;洪小苏;袁高辉;韦凡平;沈法荣

    使用右心室被动固定导线的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是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常用方法,然而,近年的研究已经证明右心窜心尖部起搏是一种非生理的起搏方式.

  • 双腔起搏器植入后心房颤动发生情况的观察

    作者:蔡彬妮;黄卫斌

    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经常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尤其是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与单腔起搏器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双腔起搏有助于减少房颤的发生,然而调查研究表明植入双腔起搏器后患者的房颤发病率仍继续增加.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植入术的护理

    作者:周国英;彭巧庆;李敏;郑肇敏

    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过度心尖部起搏损害心功能,并不能改善预后.生理性起搏的含义及作用机制在不断更新,间隔部生理性起搏获得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间隔部起搏可减轻功能性房室瓣返流,增加左心室充盈,明显增加心脏每搏输出量,缩短患者绝对卧床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预防褥疮的发生,尤其对老年患者能够容易接受手术,使患者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

  • 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QRS波群间期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作者:刘海;任勇

    目的 观察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QRS波群间期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间隔部起搏双腔起搏器植入的50例患者作为A组,从我院既往行心尖部起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选择性别、年龄、病情等与之匹配的100例患者作为B组,采用1∶2配对研究,分析两种起搏位点对QRS波群的影响,并比较两组随访1年时的心排血量(C0)、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BNP的变化.结果 A、B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构成、起搏器类型、基础QRS波宽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别.术后A组的QRS波宽度明显比B组短[(150.93±20.71)ms比(182.22±18.00)ms,P<0.05];术前A、B两组的CO、SV、EF、LVEDD及BNP无明显差别,而随访1年时A组的CO、SV、EF明显高于B组[CO(3.63±0.09) L/min比(3.13±0.07)L/min,SV (68.83±3.99)ml比(60.65±3.53)ml,EF(60.57±3.28)%比(53.50±3.79)%],而A组的BNP水平及LVEDD明显低于B组[BNP(56.13± 18.36)pg/ml比(77.02±16.15)pg/ml,LVEDD(43.68±5.17)mm比(46.13±3.0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QRS波时限明显低于心尖部起搏组,并且间隔部起搏可获得更好的血流动力学预后.

  • 1例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唐利娟;申萍

    右室间隔部起搏器置入术是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而在间隔部起搏可以获得接近正常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有效地避免了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其较心尖部起搏能明显改善心脏动力学指标,室间隔部起搏有利于左右心室协调运动但需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广西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置入术的病例较少,我科于2007年8月重置入1例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器术,经系统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已出院,现报道如下.

  • 右室起搏部位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彤;杨玉雯

    起搏器植入以来,右室心尖部起搏一直为传统起搏位置,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寻找更佳的起搏位点,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新的起搏部位研究主要集中在右室流出道、右室中位间隔、右室流人道、直接希式束、希式束旁及心室双部位起搏,现对上述几种起搏部位的电极固定位置、及其对心电、机械活动及对心功能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 不同起搏方式对高右室起搏比例患者心功能及心房颤动的影响

    作者:周建龙;陆敏;朱宗成;朱天哲;盛晓东;范韬;金骁琦

    目的:探讨不同起搏部位对高右室起搏比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F)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置入 DDD 永久起搏器的缓慢性窦房结功能失调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选择其中高右室起搏比例者(右室起搏累积百分比>50%)共120例,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n=47)及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组(n =73)。随访内容包括起搏器置入术前、术后3年 AF 发生情况和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随访期间 RVA 组新发 AF 患者比例高于 RVS 组(23.40%对16.43%,P =0.03)。术后3年,与 RVA 组相比,RVS 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升高(P <0.05)。结论:对于 DDD 起搏模式下高右室起搏比例患者,与 RVA 起搏相比,RVS 起搏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 AF 的发生。

  • 右室心内膜流入道永久性起搏电极植入的体会

    作者:黄建飞;王世襄;华守明;施海峰

    目的:探讨右室心内膜永久性起搏电极植入术中,心尖部起搏与流入道起搏二者在术中起搏参数比较,以及流入道起搏电极植入方法.方法:选择本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右室心尖部起搏电极不易固定或测试起搏参数不理想时,改为右室流入道起搏(12例).结果:①右室心尖部及流入道两种位置起搏阈值、R波振幅、心肌阻抗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术后随访2~14个月两组病例均未发生电极脱位、感知异常、膈肌收缩.结论:①右室流入道起搏与心尖部起搏一样是电极植入的有效部位;②右室流入道起搏与心尖部起搏一样心室电极植入技术简单易行.

  •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三尖瓣返流的影响

    作者:楼钶楠;葛世俊;沈文均;陈燮晶;麻付胜

    目的 探讨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三尖瓣返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更换起搏器的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53例.比较植入与更换起搏器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尖瓣返流程度的变化.结果 两次超声心动图评估相隔(8.6士2.3)年,更换时三尖瓣返流均无显著增加(均P> 0.05).结论 基础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尽管有着接近100%的起搏比例,但很少发生有临床意义的三尖瓣返流.

  • His束起搏替代右室心尖部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一例

    作者:郭志福;陈少萍;黄新苗;秦永文;赵仙先

    患者男性,77岁.曾因冠心病、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右室心尖部起搏的VVI起搏器植入术.术后逐渐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为改善心功能,行His束起搏,原起搏系统保留,设置起搏频率40次/分,术后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

  • 右室高位间隔部与心尖部VVI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乔;傅春江;杨立;于长青;王伟;王旭开

    目的 探讨高位间隔部(HRVS)与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VVI起搏并愿随访的患者104例,其中HRVS起搏54例,RVA起搏50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半年、1年及3年在同一起搏频率下(60次/分)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和监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HRVS起搏患者LVEF及BNP水平无明显改变;RVA起搏患者LVEF(术后半年、3年分别为0.60 ±0.15、0.54±0.16)降低及BNP(术后半年、3年分别为96.51 ±46.41 ng/L、168.33±49.37 ng/L)水平升高.结论 VVI HRVS起搏优于RVA起搏.

  • 永久性心脏双腔起搏器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三尖瓣反流的影响

    作者:徐尚誉;唐胜惠;沈旭

    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脏双腔起搏器(cardiac dual chamber pacemaker,DDD)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及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540例植入永久性DDD且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根据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将患者分为心尖部组200例与流出道间隔部组240例,根据程控数据分为高心室起搏亚组和低心室起搏亚组.统计分析各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共78例(14.4%)出现三尖瓣反流;其中心尖部组三尖瓣反流发生率比流出道间隔部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77%(54/260)vs. 8.57%(24/280),P=0.017].心尖部组术后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TR/RA)比流出道间隔部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24±0.314 vs. 0.465±0.213, P=0.035).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低心室起搏亚组相比,高心室起搏亚组术后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52±0.287 vs. 0.435±0.223,P=0.026).结论 永久性DDD心尖部起搏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其发生机制与起搏电极及三尖瓣位置相关.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钱剑峰

    目的:探索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安装DDD起搏器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右室心尖部(RVA)组,一组是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组,比较两组起搏进行置入时以及术后3个月的起搏参数与左室射血(LVEF)分数。结果 RVA组的起搏阈值、感知、导线阻抗与RVS组的起搏阈值、感知、导线阻抗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组的术后QRS波时(154.9±15.84)明显高于RVS组的术后QRS波时(124.1±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RVS组的LVEF分数(0.56±0.03)明显高于RVA组的LVEF分数(0.51±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对心功能的影响明显优于心尖部起搏,并且安全可靠。

  • 右心室间隔部心脏起搏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宇卿(综述);吴明(审校)

    右心室的心尖部位起搏会导致心脏的正常激动收缩顺序受到影响,出现心脏组织、心脏收缩、电学重塑等能力下降,导致心力衰竭。对右心室间隔处起搏,能促使心脏取得正常心室激动顺序,促使双心室均可保持正常的收缩同步性、电激动顺序;经右心室间隔部心脏起搏能对左心房及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有效改善,促进左心室中保持足够的舒张充盈,避免出现二尖瓣返流,由此可减少对心功能、心脏血流动力学等造成影响,维护心脏正常收缩状态。近年来,随着右心室间隔部心脏起搏相关研究的不断开展,表明其可对心脏活动取得良好同步性,对于心脏疾病患者改善心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对左心室功能变化的影响

    作者:艾民;颜昌福;贺剑;夏福纯;周双陆;李翠萍

    目的 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部位起搏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择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患者48例,按照右心室不同起搏部位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 RVAP)及右室流出道部起搏组( RVOT) ,观察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12个月血浆BNP水平、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 结果 RVAP组患者术后12个月血浆BNP水平(762 ± 19)pg/mL明显高于术前(561 ± 15) pg/mL(P<0. 05), RVOT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术前(539 ± 13)pg/mL与术后(612 ± 17)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RVAP组患者心电图QRS时限宽(P<0. 05),RVOT组患者窄(P<0. 05);术后RVAP与RVOT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舒张末期前后径、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选择右心室流出道部位起搏,患者血浆BNP水平低、起搏QRS时限窄,可能是理想的右心室起搏部位.

  • 右心室两个不同部位起搏疗效观察

    作者:岳瑞华;沈均乐

    我院心内科自1989年6月至1989年12月,共置入VVI型起搏器146例.其中64例为右心室非心尖部起搏.为了解心尖部与非心尖部起搏的远期效果,本文对上述两种不同起搏部位进行了比较.

  • 右心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

    作者:陈宗宁;杨松生;赵渊;茶丽珠;黄飞;杨雪花;杨丽萍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照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安装起搏器前后的心电图QRS波群、射血分数(EF)、二尖辩血流E峰和A峰大充盈速度的比值(E/A).结果: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QRS波群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QRS波群宽度都有所增加,但RVA组患者心电图Ⅱ导联的QRS波宽度明显宽于RVS组患者心电图的QRS波宽度(P<0.05).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EF、E/A比值无显著性差异.术后,RVA组患者的EF、E/A均明显降低(P<0.05),RVS组的EF、E/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与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双心室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室间隔起搏电极固定技巧

    作者:陈宗宁;杨松生;赵渊;杨雪花;和清华;杨慧芳;邱利秋

    传统的右室心尖部永久起搏具有安置电极方法简单、电极尖端易于固定的优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心尖部起搏可引起心室激动顺序异常,双心室收缩和舒张的同步性丧失,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而文献报道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激动顺序更符合生理状态[1].但间隔部起搏电极稳定性较差,脱位率高,电极定位操作上存在一定难度.探讨简捷、安全、稳定的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定位方法一直是广大临床医生的追求.近2年来,我科采用右室间隔部起搏治疗病窦综合征和3度房室传导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简捷,安全,稳定的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定位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