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并支架内血栓形成一例
男性患者,82岁,既往高血压病、脑梗死、高脂血症病史;因“肩背部痛1日余,加重半小时”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前间壁、右室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Ⅱ级”.入院查体:血压150/70 mm Hg,心率76次/分,神志清晰,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心电图提示V1~V3、ST段抬高,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改变.急查血常规:白细胞8.7×109/L,血红蛋白144 g/L,血小板199×109/L,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正常,心肌标志物CTnT升高.入院后给予拜阿司匹林300 mg,波立维300 mg,立普妥20 mg顿服,欣维宁10 ml静注后,急诊行PCI,术中给予普通肝素钠5000 U鞘管内注射,造影提示前降支中远段闭塞,于罪犯血管闭塞处置入支架2枚(图1、2).
-
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欣维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UAP)治疗基础上给予欣维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U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常规治疗加欣维宁)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30例,2组年龄、性别、心绞痛发作类型、静息心电图情况、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指数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予硝酸甘油持续静脉点滴72 h,口服辛伐他汀、卡托普利、倍他乐克、阿斯匹林、波立维及克赛皮下注射,血压、血糖控制达标.治疗组予欣维宁静脉持续点滴72 h,起始负荷剂量0.4 μg/(kg·min)30 min,而后0.1 μg/(kg·min)静点,克赛减半,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60%,随防30 d治疗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肉眼血尿、血小板减少),2例镜下血尿,4例牙龈出血.结论:欣维宁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欣维宁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欣维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人选248例申请一次性PCI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48例患者终完成PCI治疗者131例,未接受PCI治疗117例.研究采用随即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欣维宁组(135例)和普通治疗组(113例).欣慰宁组于术中开始静脉注射欣维宁,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和2个月内的临床终点事件.结果 131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欣慰宁组与普通治疗组心电图在治疗后有明显差异.普通治疗组53例患者中有1例在术后发生亚急性支架血栓,欣维宁治疗后血栓阴影消失,血流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进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术中及术后静脉给予欣维宁是安全和有效的.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例
病例1,患者,男,41岁,因"持续性胸痛1小时"入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20余年,每日20~40支烟.查体未见异常.心电图示Ⅱ、Ⅲ、avF,V7~V9,V3R~V5R的ST段上抬0.1mV~0.4mV.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近中段血栓.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欣维宁,5mg/ml,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起始推注13ml,在3分钟内推注完毕,而后以12ml/h维持滴注,维持36小时.10天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
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在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在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8例AMI行PCI治疗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并加用欣维宁,对照组仪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TIMI、心肌再灌注MBG分级、ST段回落情况、各项心功能指标以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心肌再灌注MBG分级、术后1周ST 段完全回落、各项心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Vs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AMI可使心肌缺血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现象、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
欣维宁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分析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介入及药物治疗中,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对铁法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应用欣维宁治疗ACS的经验作一分析.
-
尿激酶联合欣维宁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欣维宁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STEMI患者108例,应用尿激酶联合欣维宁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心血管事件及预后.结果 尿激酶联合欣维宁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住院时间为(13.1 ±5.6)d.结论 尿激酶联合欣维宁能有效治疗STEMI患者,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
尿激酶联合欣维宁与派通欣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欣维宁与派通欣溶栓应用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ST段抬高型AM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尿激酶联合欣维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联合派通欣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75.93%(41/54)高于对照组的72.22%(3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鼻黏膜出血、牙龈出血、严重心律失常及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欣维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优于尿激酶联合派通欣,疗效明确,安全性方面相似.
-
冠脉内注射欣维宁对CMI介入治疗TIMI血流的影响
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纤维蛋白原受体与GPⅡb/Ⅲa复合物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后通路,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发挥抗血栓作用[1].国外临床试验结果表明[2,3],早期应用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改善梗死相关血管(IRA)TIMI血流,明显改善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应用欣维宁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应用欣维宁的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 对112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术后应用欣维宁24-72h,给予穿刺部位的护理、出血事件的观察和护理及饮食、心理指导.结果 38例患者轻度出血,2例患者右前胸血肿,1例患者消化道大出血.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欣维宁大的风险是出血,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护理可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出血征象,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微泵注射替罗非班治疗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与护理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欣维宁)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Ⅱb/Ⅲa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1].其抗凝作用全面、有效,安全性良好,目前已逐步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抗凝、抗血小板联合治疗.PCI术后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是PCI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本文对2009-2010年我科45例联合应用欣维宁等抗凝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欣维宁的护理
总结了对5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输注欣维宁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用药前注意事项、应用静脉留置针、用药过程观察、一般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等.认为在用药过程中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应给予预见性观察护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可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欣维宁 护理 -
欣维宁对AMI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MMP-9浓度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动脉硬化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MMP-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验证明欣维宁在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PCI)手术前后,对降低支架再狭窄率以及心脏事件发生率有效.欣维宁对AMI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MMP-9浓度有一定的影响.
-
联用欣维宁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联用欣维宁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辽宁电力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2例患者分为Matched组(n=36)和Research组(n=36).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在此基础上,为Research组患者加用欣维宁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Matched组患者相比,Research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联用欣维宁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
欣维宁应用于急诊PCI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急诊PCI术中及术后应用欣维宁(通用名盐酸替罗非班)的作用、效果及所需实施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位急诊PCI术的患者使用欣维宁后实施护理措施.结果 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急诊PCI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论 通过正确、及时落实各项详细到位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取得理想的结果.
-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首先在血管壁损伤部位黏附、激活,随后通过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结合,使相邻的血小板连在一起,这是血小板聚集的共同后通路.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被认为是目前强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目前根据不同的化学结构将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分为3类:单克隆抗体(阿昔单抗,abciximab)、肽类抑制剂(埃替非巴肽,eptifibatide)和非肽类抑制剂(替罗非班,tirofiban).目前国内只有盐酸替岁非班(商品名:欣维宁)获准应用于临床.
-
经桡动脉行PCI术围术期应用欣维宁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CI)围术期应用欣维宁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住院的127例经桡动脉行PCI术且围术期应用欣维宁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27例患者PCI手术成功,术后2例桡动脉穿刺点出血时间延长,1例发生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未发生其他部位出血,未发生与之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结论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医护密切配合,护理中做好充分准备,用药过程中关注有无出血倾向,关注因用药对患者造成的不便等,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
-
欣维宁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防出血观察与护理
2008年6月~2009年2月,我们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均于术中、术后应用欣维宁(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预防出血,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欣维宁用于PCI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2007年2月~2008年6月,我们对58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联合应用欣维宁,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接受欣维宁治疗PCI术患者58例,男42例,女16例;年龄38~74岁,平均59.6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7例,急性心肌梗死41例,58例患者均经股动脉行PCI治疗.
-
研究参麦联合欣维宁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联合欣维宁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10-2015-12接收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2组患者均进行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欣维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差异.结果:术后4h,观察组患者ST段回降(3.0±0.6) mm,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ST段回降(2.5±0.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P=0.00).术后7d,观察组患者ST段回降(3.2±0.8) mm,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ST段回降(2.7±0.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P=0.00).术后半年,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的心功能指标分别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内,观察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为3.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18.3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P=0.02).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欣维宁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其心脏结构和功能都有积极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明显得到改善,故该联合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欣维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