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预激综合征左心房与冠状静脉窦电连接伴双心房电位一例
外科手术已证实,左心房与冠状静脉窦之间存在电连接.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形态学与心房肌相同的肌束环绕于冠状静脉窦,这些肌束以不同方式与左心房相连,这种连接越靠近远端越少[1,2].犬心脏实验表明,左心房起搏时冠状静脉窦电图上的双心房电位分别来自左心房和冠状静脉肌束[3].我们观察到1例预激综合征患者,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和心室起搏时冠状静脉窦电图记录到双心房电位,现报道如下.
-
根据慢性心房颤动标测所得的孤立间歇电位进行电生理引导下的肺静脉隔离
目的评价通过由孤立间歇或者有序的肺静脉电图所定义的早肺静脉电位对慢性心房颤动(房颤)进行部分肺静脉隔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
电图诊断对Bell's面瘫时脑脊液异常无指征意义
Bell's面瘫在北欧的发病率为0.2‰,各个年龄均可发病。病毒尤其疱疹病毒常在病因中被讨论,近年来发现包柔氏螺旋体也是一种致病原。其早期确诊治疗可得到好的预后。该作者选择56例起病急、单侧面瘫,且发病14天内做过腰穿和电图诊断的病例进行检查,旨在确定1、Bell's面瘫时反映神经系统炎性指征的脑脊液(CSF)异常到何种程序;2、具有异常CSF的……
-
腭电图仪的发展及其应用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一些腭裂患者早期行腭裂修复手术使腭咽闭合功能有所改善或达到完全恢复,但仍存在发音障碍,需要长期的语音矫正治疗[1] .现代的语音治疗包括发音器官的机械运动训练和反馈治疗.反馈治疗是借助电子仪器监视发音活动,并及时将测得的生理、形态变化信息利用视听触觉反馈给患者,使之自我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功能,以矫正不良发音习惯,恢复正常语音功能[2] .国外近20年来,有一种反馈治疗仪器--腭电图仪(electropalatography,EPG)广泛应用于语音治疗.EPG是发音时可见舌位以分析发音器官位置为主要功能的仪器.通过口内戴入带有感受器的基托,使舌腭的接触位置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通过视觉反馈进行语音训练[2].
-
大鼠和豚鼠离体心脏起搏及表面电图记录电极的制作和应用
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在生理、病理生理及药理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便于在研究中多方面获得心电活动的信息,本室研制了大鼠和豚鼠离体心脏起搏及表面电图记录电极[1,2],此电极使用简单方便,组织损伤小,性能稳定.
-
语音障碍矫治中腭电图仪的应用
发音是语言原始的形式,说话是人类自然的交流工具.只有清晰的语音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而语音障碍往往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会导致心理问题.
-
墓碑形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梗塞部位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ST段呈墓碑形改变的血管梗塞部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4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CAG)AMI的患者,其中19例心电图(ECG)有墓碑形改变.结果对比墓碑形(A组)与非墓碑形(B组)的CAG,显示: 墓碑形改变多见于前壁心梗(P<0.001);墓碑形更多见于左前降支(LAD)近段及严重病变(P<0.05及P<0.01);墓碑形多见于多支病变(P<0.05).结论 AMI时ST段呈墓碑形改变多与LAD近段严重及多支病变相关,预后较差.
-
室性期前收缩引起3相房室传导阻滞反文氏现象1例
患者女性,20岁.因体检发现心律不齐就诊.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P-R间期0.14s,P-P间期1.16s,频率52次/min,T波有轻度切迹,当室性期前收缩引起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时(临界心率为68次/min),P-R间期明显延长,但延长的P-R间期又随心动周期逐渐缩短,由0.43缩短至0.24s;
-
第46课射频消融后诊断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阻滞的简易起搏方法
前言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CTI)消融已成为典型心房扑动(AFL)的治疗方法.初,治疗的目标是中止心房扑动且不能诱发,而现在接受的终点是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双向阻滞,以防止复发.鉴别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阻滞与缓慢传导是困难的,一直提倡"鉴别起搏",该方法关注的是逐渐远离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的起搏对消融线或附近记录到的电图(EGM)时间的影响.为分析前-后(逆钟向, CCW)传导,选用多极导管于右心房前壁多个层面起搏,用同一导管远端电极对或消融电极导管于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处作记录.后-前(顺钟向, CW)传导常由冠状窦近端起搏实施,另需一根电极导管起搏右心房间隔中部作鉴别起搏.在后-前传导检测中,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电图因电压低或多个成分(指多个波,译者加注),难以解释.此外,在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阻滞的情况下,起搏冠状窦时跨过界嵴的传导酷似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传导.我们将报道一种简单的方法,无需冠状窦电极导管,根据经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消融线间隔缘起搏时右心房前壁的激动顺序,评估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后-前阻滞.这种方法使得整个手术的完成只需两根电极导管:多极参考导管和消融电极导管.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室电风暴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室电风暴是需要紧急治 疗的临床证候群.现结合查房中同学们提出的有关临床和心 电图问题,共同学习讨论如下.
-
AAI起搏伴房室交接区顺向性双径路传导和VVI起搏伴房室交接区逆向性双径路传导
例 1 患者女性,60 岁,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 综合征,植入AAI 起搏器 3 年.设置的基本起搏周 期1 000ms,频率 60 次 / min,心房不应期350ms.心 电图(图1)示P4波直立,其顺传的 P-R间期 0.38 s, 考虑该搏动为窦性搏动经房室交接区慢径路顺传心 室或房性期前收缩.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冠心病31例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患者合并冠心病(CHD)多见于老年人.且COPD是CHD的一个危险因素,两者具有相关性[1].本研究选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CHD住院患者,以及年龄、性别相对应的同期住院单纯AECOPD患者,对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电图ST段改变、生化指标、血气分析结果进行对照研究.
-
床旁经静脉安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器17例报告
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抢救的根本措施是安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器,安置心脏起搏器通常须在X线烛屏监视下操作, 无X线烛屏监视条件的基层医院往往束手无策.我院自1998年4月至2003年4月,试用带气囊的漂浮电极,利用球囊电极的漂浮原理,以及心内起搏电图、单极心内膜电图定位技术,在无X线烛屏监视条件下,在病人床旁成功地为17例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安置了心内膜临时起搏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综合症1例护理体会
1病历资料患者男,36岁,因反复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病史10余年,以往可自行或刺激迷走神经终止发作,近年来发作频繁,静脉滴注胺碘酮尚可终止发作.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希氏束旁隐匿性旁路.在希氏束电极旁可记录到VA融和、其前无H波的靶点电图,输出功率25~30w,放电12次,累计放电400s.
-
单纯性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双源CT表现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双源CT在检查单纯性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临床价值,并讨论单纯性MB-MCA与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双源CT冠脉成像检出的239例单纯性MB-MCA的临床资料。结果双源CT冠脉成像发现239例单纯性MB-MCA患者中90.16%位于左前降支。其中静息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者的有50例,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者19例,其余170例无心电图变化。分析两组检测指标发现, MB厚度、MCA横断面面积及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A长度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冠脉成像可用于单纯性MB-MCA的诊断,结合心电图及临床相关资料,有助于单纯性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的诊断。
-
间歇性不完全性结间束传导阻滞2例
间歇性不完全性结间束传导阻滞近年来国内有少数报道.我们发现2例,结合食道单极心房电图检查作如下介绍.
-
心电向量图在左前分支阻滞合并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方面的优势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在左前分支阻滞(left anterior fascicular block,LAFB)合并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方面的优势.方法:选择临床诊断明确、有典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LAFB特点的心电向量图进行分析.结果:两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LAFB患者的心电向量图特点均符合心电向量图的诊断标准.结论:心电向量图对下壁心肌梗死及LAFB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