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孔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刘清松;胡伟鹏;陈龙奇;袁勇

    食管癌切除术是胸外科复杂的手术之一,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胸腔镜手术的开展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发展则进一步体现了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潜在优势.由于食管癌手术的复杂性,单孔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技术难度较高.2015年台湾学者首次报道了单孔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该手术方式随后在国内外多家单位相继开展.单孔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尚未成熟,相关研究较少,缺乏长期、大样本的对照研究.笔者将从单孔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发展演变、技术特点、短期结果、笔者团队临床实践、优势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

  • 液体活组织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谭黎杰;陈晓桑

    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液体活组织检查成为肿瘤精准治疗研究热点,其在肿瘤诊断、治疗及评估等方面的价值被逐渐发掘.与传统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液体活组织检查创伤小、可反复多次实时监控肿瘤特点,且对肿瘤异质性也独具优势.笔者探讨目前研究较多的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及其在食管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供同道参考.

  • 食管癌手术中食管胃吻合技术的选择及疗效评价

    作者:袁勇;陈龙奇

    食管癌切除术均需行消化道重建,食管胃吻合术是关键技术,其很大程度上决定患者短期预后.成功的食管胃吻合术至少应做到术后早期无吻合口出血与吻合口瘘发生,并在后期无吻合口狭窄.常用吻合方式有圆形吻合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及手工吻合.手工吻合是传统、经典的吻合方式.使用圆形吻合器吻合简便、省时、可靠,已成为食管胃吻合术主流方式.直线型切割缝合器食管胃侧侧吻合可扩大吻合口内径,减少吻合口狭窄.各种吻合方式均有其优、缺点,且不能完全避免吻合口并发症,外科医师应根据自身经验及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吻合方式,使患者获得佳治疗效果.

  • 密闭式单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斌;许锦鑫;吴培训;张树亮;曾台堆;陈昊;郑炜;陈椿

    目的 探讨密闭式单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49岁男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施行密闭式单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腔操作部分:使用密闭式气胸,侧俯卧体位,多点悬吊等方法完成食管游离及胸腔淋巴结清扫.腹腔操作部分:使用辅助提吊肝叶,大弯侧、小弯侧分别游离等方法完成胃游离及腹腔淋巴结清扫.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出院时间及随访结果.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2月.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 患者成功施行密闭式单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手术时间为310 min,术中出血量为120 mL.患者术后2d下床活动.患者术后予禁食、抑酸、营养支持等处理,术后2d拔除腹腔、胸腔闭式引流管及右颈引流管;术后5d拔除胸腔艾贝尔引流管及左颈引流管.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约550 mL.患者术后5d复查食管造影未见明显吻合口漏,术后无声音嘶哑、肺部感染、乳糜胸等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示食管胸中段鳞癌(pT3N1M0G3 ⅢB期).患者术后8d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可从事轻体力活动,复查CT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密闭式单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

  • 单侧迷走神经支配下胃动力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发福;陈晓冰;周钢;林秉铨;孙兆玉

    目的探讨家兔单侧迷走神经对胃动力指数的支配影响.方法选用12只健康成年家兔,全麻下将测压导管插置于胃窦内,分别以电刺激兴奋双侧迷走神经干、左侧和右侧迷走神经干,测量三种不同状态下胃蠕动频率及蠕动波压力,并进行相互间比较.结果单独左、右迷走干兴奋时胃动力指数分别占双侧迷走干兴奋时胃动力指数的69%(0.60±0.22)和22%(0.22±0.20),左迷走干兴奋时胃蠕动功能高于右迷走干兴奋时的胃蠕动功能,并高于基本胃蠕动功能标准.结论左迷走干是影响胃动力的优势干,食管癌切除术中只要保留左迷走神经干,即可望获得满意的胃动力.

  • 动态调强子野优化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武哲;黄宝添;翟田田;彭逊

    目的:比较不同数目的动态调强子野优化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30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依据在Eclipse系统上子野数目的不同,将其分为G1组(64个)、G2组(115个)及G3组(166个);对每例患者进行3组治疗计划.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等剂量(DX)参数、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T).结果:1计划靶区1[(PTV1)64 Gy],G2组的Dmax、Dmean、D2、剂量均匀性指数(HI)比G1组略低,D98、适型指数(CI)略高;G3组的Dmean、D2、D50、HI略低,D98略高;G2组与G3组间无明显差异;2PTV2(54 Gy),G2组的Dmin比G3组覆盖更好,G1组除了Dmean略高于G3组之外,其Dmax均高于其他两组;3脊髓计划区、脊髓和心脏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1组的双肺V10、V20高于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30则比G3组低,其余参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G2组MU为652±48,G3组为670±56,分别较G1组的648±48增加了0.6%、3.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t=-3.08;P<0.05);⑤G2组的TT为(176±13)s,G3组为(184±15)s,分别较G1组的(175±13)s增加了0.6%、5.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t=-4.81,P<0.05).结论:3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G1组(64 Gy)在保证靶区剂量情况下,能够有效保护脊髓、脊髓计划区和心脏的同时降低部分危及器官的受量,MU减少,TT缩短,提高治疗效率亦降低了设备损耗率,可减轻患者不适感,增加治疗依从性.动态调强的子野优化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二维半导体电离室矩阵在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作者:齐洪志;杨玉刚;郝洁;许林;尚革

    目的:探索Mapcheck二维半导体电离室矩阵在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例接受IMRT的食管癌患者,创建质量保证(QA)计划,并分别传入Mapcheck剂量验证系统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12例患者的IMRT计划使用二维半导体电离室矩阵检测加速器剂量输出结果,并进行剂量结果分析。结果:采用业内普遍使用的计算网格3 mm,误差3%及阈值偏差10%的评判标准,实际测量的剂量分布与QA计划计算的剂量分布在对应的几何平面分布较为一致,在剂量偏差为3%、位移偏差3 mm和阈值偏差10%的条件下γ射线平均通过率为96.3%;剂量偏差5%、位移偏差5 mm的条件下γ射线平均通过率为99.9%。结论:二维半导体电离室矩阵操作相对简单,在测量要求和测量结果上完全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对指导放射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 MST1与YAP1在食管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红珠;张翠萍;张琪;魏文超;田字彬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绝育20样激酶1 (MST1)、Yes相关蛋白1(YAP1)在不同类型食管疾病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ST1、YAP1在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不典型增生及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ST1、YAP1在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不典型增生及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2 =41.938、60.255,P<0.05).MST1、YAP1在食管癌中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x 2 =5.683~9.038,P<0.05).MST1与YAP1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1,P<0.05).结论 MST1、YAP1可能在食管炎到食管癌的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可为食管癌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靶点.

  • 青地合剂食管癌放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张碧媛;王梅;赵园园;闫超;何信佳;于丽

    目的 评价中药青地合剂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 食管癌病人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野或4野,DT 60~64 Gy/(6.0~6.2)周(30~32次).治疗组从放疗开始给予青地合剂125 mL,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思密达3 g+维生素B121 mg,每日3次.观察两组病人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时间、反应程度、持续时间及放疗的近期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2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9.5%和68.4%(x2=6.408,P<0.05),食管炎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7d和13 d(t=3.754,P<0.05),放疗有效率分别为94.7%和81.6%(uc=5.653,P<0.05).结论 青地合剂具有良好的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作用,还可能增加放射敏感性,提高食管癌的放射治疗效果.

  • MAL基因在原发食管癌组织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皓

    目的 探讨MAL基因表达下调与食管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和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45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食管黏膜组织中MAL基因的表达.结果 40例食管癌组织中MAL mRNA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的癌旁食管黏膜组织(χ2=30.59,P<0.01);Ⅰ~Ⅱ期病人的MAL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Ⅲ期病人(t=5.952,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人MAL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病人(t=6.743,P<0.001).结论 MAL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判断食管癌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实验室指标.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MMP-2、9与TIMP-1表达及意义

    作者:董绍安;赵景岚;林乐胜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的表达.同时,取10例癌周正常食管黏膜作为对照.结果 MMP-2、MMP-9、TIMP-1在正常黏膜上皮不表达;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8%、81.8%和78.2%;不同组织学分级的食管癌组织中MMP-2、MMP-9及TIMP-1蛋白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68~2.76,P>0.05);随着肿瘤浸润程度的加深,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χ2=16.55,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0.96,P<0.05),且临床病理分期为Ⅲ期者明显高于0~Ⅰ及Ⅱ期(χ2=4.89、9.46,P<0.05).结论 MMP-2、MMP-9、TIMP-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MMP-9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

  • 食管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培坤;季艳玲;潘丽;费立聪;路少林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机械性胃排空障碍病人早期行手术探查,而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则采取各种保守治疗.结果 机械性胃排空障碍治愈11例,死亡1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愈16例,死亡2例.结论 对不同原因引发的胃排空障碍应采取不同措施治疗.

  • 食管床内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349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兴禄;林乐胜;沈毅;王勇杰

    1992年2月~1999年4月,我们采用食管床内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病人349例,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瘘发生.现报告如下.

  • 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395例分析

    作者:董绍安;刘宏

    1988~1998年,我们应用消化道吻合器行胸内食管胃吻合39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95例病人,男268例,女127例;年龄38~72岁,平均56.7岁.其中食管癌281例,贲门癌114例.行超胸顶吻合6例,弓上吻合246例,弓下吻合143例,其中食管空肠吻合8例.弓上吻合使用28号吻合器213例,26号吻合器33例;弓下吻合使用31号吻合器126例,28号吻合器17例.发生机械吻合失败再行手工缝合2例,其中弓上吻合1例,弓下吻合1例;切割不全2例.本组发生吻合口瘘3例,残胃瘘1例;吻合口狭窄3例,均为弓上吻合者.

  • 高龄高危食管及贲门癌病人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王敬东;任善镐;周健;仇伟涛

    高龄高危食管及贲门癌病人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及其并发症的处理.1986年10月~1998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高龄高危食管及贲门癌病人47例,除2例围手术期死亡外,其余病人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现将围手术期的处理总结如下.

  • 食管系膜在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中的转化医学研究

    作者:傅俊惠;郑浩胜;杜泽森;郑春鹏;李卓毅;李佳杰

    目的 从转化医学的角度探讨食管系膜的存在,以及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食管全系膜切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 - 2012年5月45例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淋巴结清扫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中出血量平均80(32 ~ 150) ml;总手术时间平均240(220~280) min;清扫淋巴结平均29.1(13~76)个/例,胸区清扫淋巴结数平均15.1个/例,腹区清扫淋巴结数平均8.2个/例,颈区清扫淋巴结数平均7.8个/例,清扫淋巴结组数平均13.5(9 ~ 16)组/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4.4%(29/45);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8(7 ~ 19) d.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1/45),主要为肺部感染9例、喉返神经麻痹3例、心律失常2例、胃排空障碍2例.术后随访至2012年11月,随访时间平均8.2(2 ~ 14) 个月,随访率98.4%,受访患者均生存,3例喉返神经麻痹患者出院后均有所改善.远期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10例,吻合口狭窄3例.结论 建立腔镜下整体解剖观念,明确食管系膜的解剖层面和镜下定位,可提高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根治性.

  • 食道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诊断探讨

    作者:黄绍权;覃江成;陈书科;龙海丹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X线及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45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行X线钡剂检查和CT扫描.结果:45例中,颈段11例,胸上段8例,胸中段10,胸下段12例.本组病变长11cm,管理全周或局部不规则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食管癌侵犯周围组织.结论:X线和CT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CT判断食管癌对周围组织的侵犯较X线更准确,两者的结合有利于全面了解食道癌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便于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胸段食管癌术前CT检查与手术切除对比分析

    作者: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术前CT检查的价值及其手术切除的可能生.方法53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前均作CT检奄,并将其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病例 CT均显示出食管癌的解剖部成,长度,外侵程度及邻近结构的关系.53例中手术切除47例,手术探查6例.结论:胸段食管癌术前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判断其能否手术切除提供重要依据.

  • 80例微创食管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锦源;甄福喜;薛磊

    目的 探讨微创胸段食管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效果及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8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本组共清扫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322枚,平均4.0枚(322/80),与以往传统开胸手术相似80例中26例经病理证实伴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2.5%(26/80).(2)中上段食管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为21例(42.0%),下段为5例(16.7%),中上段食管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下段食管癌(x2 =4.39,P<0.05);高分化与中低分化食管癌的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分别为3例(9.1%)和23例(48.9%),差异显著(x2=12.27,P<0.01);14例脉管癌栓阳性患者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8例(57.1%),显著高于66例无癌栓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17例(25.8%)(x2=3.94,P<o.05).26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存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结论 在胸段食管癌患者中,易发生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频度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位置及脉管癌栓相关,故针对胸段食管癌手术时施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非常必要.

  • 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切除术的体会

    作者:赵铁荣;王昆;黄云超;马千里;杨凯云;雷玉洁;赵光强;陈安宁;孙政;李光剑;钱旭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道肿瘤,对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而言,食管切除并消化道重建仍然是治疗食管癌的经典外科方法.但常规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胸腔镜手术(VATS)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为食管切除术提供了新的指导方法[1],现已逐渐在国内外医疗界普及起来.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为47例食管中段癌行小切口腔镜辅助手术中,其中4例食管癌是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5912 条记录 293/296 页 « 12...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