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作者:孙月华;侯筱魁;王友;李华;俞超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从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在关节镜监视下以逆行交锁髓内钉技术结合闭合复位治疗17例股骨髁上骨折。结果本组获得随访11例,随访时间半年以上,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均>90°,无一例发生感染,无一例内固定物断裂。结论本法结合了关节镜和逆行交锁髓内钉的优点,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大程度地保留了关节部位解剖与功能的完整,同时提供了坚强固定,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旋加压髓内针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作者:肖德明;谢伟平;王巨;林博文;陈蓟;黎伟凡;卢小虎

    目的为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简单有效的内固定方法。方法研制出防旋加压髓内针(anti-rotation and compression intramedullary nail, ACIN)。将14根成人股骨干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制成中下1/3骨折模型,一组置入ACIN,另一组置入梅花针,在MTS试验机上进行扭转试验,SWD-10试验机上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比较ACIN与梅花针的生物力学性能。临床应用30例,均为新鲜骨折,含股骨干上段、中段、中下及下1/3部位的横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全部病例采用开放置入髓内针的方法。结果 ACIN固定组大扭矩、扭转刚度、正前向及外侧向弯曲刚度均明显优于梅花针固定组(P<0.01)。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7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照Klemm等功能恢复分级标准,总优良率100%。结论(1)ACIN设计合理,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抗骨折部弯曲及扭转的能力能够满足临床需要。(2)手术操作简单,术中不需X线机监视,便于推广。(3)ACIN有一定的加压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4)扩大了髓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适应证。

  • 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36例

    作者:孙林;王满宜;刘德全;蒋协远;武勇

    目的评价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指出手术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选取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36例(包括股骨颈骨折27例,转子间骨折9例),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reconstruction nail)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全部股骨干骨折均在术后 6个月内获得愈合,股骨颈骨折除1例发生迟延愈合外,其余均在3个月内愈合。1例近端锁钉折断。无髓内针和远端锁钉断裂。未发生感染和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可同时对两个部位的骨折进行固定,并且可采取不切开骨折端的闭合方式植入,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固定效果可靠,减少了手术中出血和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 半圆形动态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平台伴胫骨上段骨折

    作者:张宏其;龙文荣;李康华;邓展生

    目的 探讨治疗胫骨平台伴胫骨上段骨折的佳方法。 方法 1995年12月~1999年6月,采用笔者自行研制的半圆形动态交锁髓内钉(SDLIN)治疗胫骨平台伴胫骨上段骨折21例。按Müller(AO/ASIF)分类,C1、C2、C3型骨折分别为6,10,5例,其中GustiloⅢA、ⅢB型开放性骨折分别为4,2例。SDLIN两侧钉分别自胫骨外髁偏前1 cm和胫骨内髁偏后1 cm进钉,其中央段相互咬合,钉尾上横栓加压,构成一整体结构。 结果 19例达解剖复位,2例功能复位。经平均4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7个月。无断钉、断横栓、腓总神经损伤病例。患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 结论 (1)通过SDLIN钉尾横栓加压,可有效地固定胫骨平台骨折;(2)通过两侧钉的相互咬合作用,可有效地固定胫骨上段骨折;(3)可早期进行患膝关节功能锻炼;(4)便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 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43例

    作者:张长青;梅国华;蔡培华;施慧鹏;于晓雯;眭述平;曾炳芳

    目的 对应用GSH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3例股骨髁上和髁间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方法 1997年1月~1999年2月,通过切开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和髁上骨折43例。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18~76岁,平均35岁;股骨髁上骨折29例,髁间骨折14例。采用AO分类法,其中A型骨折29例,B型6例,C型8例。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均6个月。 结果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周。根据Neer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86分,良≥72分,可≥56分,差<56分。结果:优22例,良12例,优良率79.07%;可6例(13.95%);差3例(6.98%)。 结论 采用GSH逆行交锁髓内钉系统是治疗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的理想方法。多数患者可通过早期膝关节功能训练达到理想的功能效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扩大逆行交锁髓内钉的适应证。但对B型或C型骨折术后功能训练的时机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 扩髓与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林研;印心奇;董天华;徐根宝;顾小华;彭庄

    目的比较临床闭合复位下扩髓与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或轻度开放胫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1998年3月~1999年12月对126例共129侧胫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前分为非扩髓组58侧;扩髓组71侧.骨折为闭合骨折或Ⅰ、Ⅱ度开放骨折.定期随访1年以上. 结果非扩髓组与扩髓组髓内钉平均直径分别为8.8 mm、9.4 mm(P<0.001);术后发生筋膜间隔综合征分别为2例、1例,其中非扩髓组有1例切开减压;无全身感染,局部感染分别为3例、2例;非扩髓组1例髓内钉断裂、4例锁钉断裂,扩髓组无断钉;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6 d、102 d(P<0.001);延迟愈合分别为2例、1例;非扩髓组有1例骨折不愈合. 结论与非扩髓组比较,扩髓交锁髓内钉具有骨折固定强度大、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少等优点.

  • 股骨干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评价

    作者:张耀明;黄崇新;祁彦;邓跃年

    目的评价股骨干骨折佳固定方法.方法采用加压钢板、梅花钉、Ender钉、交锁髓内钉等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173例18~63岁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交锁髓内钉组5个月,梅花钉组5.5个月,Ender钉组6个月,加压钢板组7个月.加压钢板组术后感染3例,内固定断裂松动6例;梅花钉组术后感染2例,内固定断裂2例;Ender钉组内固定断裂1例,感染1例;交锁髓内钉组无断裂、感染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合适手段,但软组织条件差者,以外固定支架为宜.

  • 塔形针的研制及其在胫骨中下段骨折如的应用

    作者:江振华;黎建明;张日华

    目的 研究塔形弹性髓内针(tower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 TEIN)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方法 1995年1月~1999年6月采用自行研制的TEIN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43例. 结果 随访42例(6个月~4年),按Johner-Wruh疗效标准,优34例,良7例,优良率97%,无断针、弯针、关节僵硬、再骨折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 结论 TEIN具有力学结构合理、手术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效果可靠、不需X线监视等优点,是固定胫骨中下段骨折较好的方式之一,特别适用于胫腓骨多段骨折.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邦;孙祥水

    弹性髓内钉(ESIN)因其微创、不损伤骨骺、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率低等特点,被大多数儿童骨科医师所接受,并已发展成为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的主流技术.尽管儿童四肢骨折微创治疗理念不断更新,手术技术日臻成熟,但ESIN术后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如:肌腱及医源性神经损伤、软组织激惹反应及感染、骨折术后对位对线欠佳或再移位、骨延迟愈合及骨不愈合、肢体不等长、旋转及成角畸形、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往往由于疏忽重要的生物学原则、存在明显的技术错误及忽视局部解剖的特点所致.笔者就ESIN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肱骨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出现的并发症作一综述,力求临床医师尽可能规避这些并发症的产生,充分发挥ESIN技术的微创优势.

  • 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规范化治疗现状和难点

    作者:李杭

    近年来胫骨骨折术后感染和感染性骨不连逐渐增多,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目前创伤性骨感染治疗领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很多有经验的骨科医师缺乏创伤性骨感染的基础知识和正规培训.胫骨髓内钉感染和感染性骨缺损骨不连存在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等问题.笔者就骨感染处理的细菌生物膜形成、表面竞赛、Klemm三要素和骨感染分型等特殊原则;胫骨髓内钉感染扩髓清创、局部抗生素应用及感染性骨不连治疗的骨搬运与诱导膜技术比较等进行阐述,希望为创伤骨科医师对胫骨感染的系统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 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尹峰;张振;李旭;席秉勇;周炜;李国风;祝建光;蔡俊丰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效果,并比较扩髓与非扩髓技术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对68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实施了急诊清创、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扩髓组36例(Gustilo分型Ⅰ型5例,Ⅱ型8例,ⅢA型17例,ⅢB型6例);非扩髓组32例(Gustilo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A型16例,ⅢB型7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早期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感染、内固定物失败、膝前痛等. 结果扩髓组平均手术时间较非扩髓组长8.8 min;术后3例出现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扩髓组1例,非扩髓组2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扩髓组为29周,非扩髓组为30周.骨不愈合共5例(7%),扩髓组2例(6%),非扩髓组3例(9%);畸形愈合共3例(4%),非扩髓组2例(6%),扩髓组1例(3%);5例出现感染(7%),扩髓组3例(9%),非扩髓组2例(6%);膝前痛扩髓组16例(44%),非扩髓组12例(38%).以上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钉断裂11例(17%),扩髓组2例(12%),非扩髓组9例(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交锁髓内钉可有效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扩髓在开放性胫骨骨折中是安全的,并不增加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膝前痛等并发症.

  • Ⅰ期与择期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比较

    作者:蒋振营;王红军;王天旭;李中心;侯江伟

    目的比较开放性胫骨干骨折Ⅰ期与择期带锁髓内钉治疗效果和并发症. 方法102例123侧开放性骨折,分别按急诊清创后直接行带锁髓内钉固定和择期行带锁髓内钉固定两种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随访半年以上,骨折全部愈合,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2侧胫骨皮肤不同程度坏死、缺损,但无感染,均行肌皮瓣修复,愈合后未影响肢体功能.Ⅰ期髓内钉内固定组在手术总时间、住院日、住院费用、抗生素用量、部分负重时间等方面显著优于择期手术,而手术后的疗效、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感染发生的危险性不是开放性胫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彻底清创、条件允许时可以Ⅰ期手术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 胫骨近端形态及其对髓内钉置钉点的影响

    作者:孙业青;陈文钧;顾湘杰

    目的研究胫骨近端形态及其对髓内钉置钉点的影响. 方法 148张成人胫骨侧位X线片,测量胫骨近端斜坡长度、角度及髓腔直径.计算在不同斜坡角度、髓内钉直径的置钉点. 结果胫骨近端斜坡长度、斜坡角度在不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者无明显相关性.在X线片上,胫骨近端斜坡长度和角度分别为(2.34±0.27) cm和(20.1±4.3)°. 结论胫骨近端形态存在个体差异,故确定置钉点应个体化.

  • 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困难与对策

    作者:李佛保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交通、建筑业的发展,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既往较为少见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近年来也逐渐增多.因股骨颈解剖关系的特殊性,骨折发生后,股骨头的髓内血流灌注遭到损害,同时随着关节内压的增高,关节囊血供亦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依然是股骨颈骨折治疗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

  •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脊髓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变化

    作者:朱立军;黄耀添;朱锦宇;丁玉强

    研究[1]表明,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肌肉和神经将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周围神经与血液间存在血-神经屏障.但是,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中枢内有否改变,以及有何改变尚未见文献报道.研究[2]表明,当坐骨神经切断后中枢性改变有两方面,一是背根节细胞的死亡,二是脊髓内神经活性物质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的数量变化.笔者旨在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脊髓内CGRP表达的变化,以加深对肢体缺血再灌注的认识.

  • 早期扩髓髓内钉固定治疗合并胸部损伤的股骨干骨折

    作者:唐三元;杨辉;扶世杰;郑崇武;蔡贤华;黄继锋

    目的探讨合并胸部损伤的股骨干骨折早期扩髓及髓内钉固定是否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 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依据下列标准选择病例:(1) 年龄在17~65岁;(2) 必须有胸部损伤[简明损伤定级(AIS)≥2], 且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3) 住院时间≥48 h;(4) 病史中无明显影响全身状况的疾病, 如糖尿病, 慢性心、肺、肾功能不全等;(5) 有股骨干骨折, 且进行了扩髓髓内钉固定, 不含钢板、外固定支架或牵引及石膏固定者.并按受伤至手术时间划分为两组, A组为<24 h手术者(早期扩髓组), B组为≥24 h手术者(延期扩髓组),将两组间合并伤情况、ISS、住院时间、ICU时间、并发症、死亡及合并休克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有96例符合上述标准, 其中A组57例, B组39例,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仅在股骨开放性骨折发生率(A组53%,B组31%,χ2=4.496, P<0.05)、合并休克率(A组51%, B组28%,χ2=4.895, P<0.05 )及住院时间[A组为(17.5±6.5)d, B组为(31.5±9.5)d,t=8.599, P<0.001]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和非常显著性意义, 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在合并胸部损伤的股骨干骨折中,只要能控制休克,保证生命体征平稳,对股骨干骨折行早期扩髓髓内钉固定不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并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定方法对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杨洪昌;陈仲;杨华刚;吴兆翔;汪颍;李滔;季建华;陈戈;马志坚

    目的回顾性比较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使用远端锁定瞄准器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48例,其中使用远端锁定瞄准器的24例设为研究组(A组),徒手瞄准的24例设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康复时间和术后半年膝关节韧带损伤标准评估(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rating scale,HSS)情况. 结果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康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半年HSS膝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运用远端锁定瞄准器对股四头肌腱、髌上囊及其深面的脂肪垫造成损伤,不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延长康复时间.

  • 关节镜引导下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作者:杨晓飞;李伟;韩立仁;陈志强

    目的探讨关节镜引导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 方法关节镜引导下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4例,全部患者获临床随访并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24例经平均14个月随访,骨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关节镜引导下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具有微创、定位准确、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的特点,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分析

    作者:张殿英;姜保国;付中国

    目的 评价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R)治疗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Evans-Jensen分类,ⅠB型骨折2例,ⅡA型6例,ⅡB型8例,Ⅲ型6例,所有患者采用闭合复位、PFNAR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骨折愈合情况,采用 Parker评分评估患髋功能.结果 2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8±12)min,术中出血量为(125±43)ml,12例达到骨性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1.5周,其中Parker评分优9例, 良3例.结论 PFNAR操作简单,出血少,固定牢固,是治疗骨质疏松的转子间骨折的良好方法.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33例

    作者:俞光荣;王树青;饶志涛;周家钤;袁锋;王欣;张世民;李山珠;程黎明;梅炯;王家骐;朱辉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R)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2月-2006年10月,使用PFNAR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42~90岁,平均74.8岁.按AO分型:A2型25例,A3型8例,按Evans-Jensen分型,Ⅱ型9例,Ⅲ型2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 手术时间35~7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100~350 ml,平均170 ml.术后20例患者得到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7.3个月,随访率达到61%.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11~17周,平均14.3周.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7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为95%.结论 PFNAR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粉碎性或骨质较差者,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出血少、固定可靠、骨量丢失少等优点.

1284 条记录 62/65 页 « 12...57585960616263646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