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花生衣煎剂预防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骨髓抑制临床疗效

    作者:吴树铎;蒋俊民;田广俊;萧焕明;蔡高术;陈洁真;谢玉宝;池晓玲

    观察花生衣煎剂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使用IFN-α治疗过程中所致的骨髓抑制的防治作用。方法给予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给予花生衣煎剂口服;18例患者只接受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治疗48 w和随访24 w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48 w和随访24 w时,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94.4%和88.8%及88.9%和83.3%(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5.4±1.0)×109/L和(249.2±37.5)×109/L,及(2.5±1.0)×109/L和(81.1±25.0)×109/L,P<0.01]。结论在给予IFN-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加用花生衣煎剂可减轻干扰素所致的骨髓抑制。

  • 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曹长安

    目的 评价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3例患者接受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另43例单用α干扰素,疗程6个月.结果 治疗组2个月时ALT复常率为93.02%,对照组为74.42%,6个月HBeAg及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65.12%和74.42%,对照组分别为51.16%和58.14%,两组白细胞减少率分别为23.26%和60.47% (P<0.05).结论 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协同作用,同时,苦参素能对干扰素的降白细胞副作用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 阻断HepG2细胞中ERK信号转导途径对IFN诱导抗病毒蛋白的影响

    作者:吴园园;管世鹤;杨凯;潘颖

    目的 探讨阻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转导途径对α-干扰素(IFN-α)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和抗病毒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人肝胚瘤细胞株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单独IFN-α及IFN-α和ERK抑制剂PD98059联合处理细胞,分析阻断ERK途径对HepG2细胞IFN-α应答的变化.结果 反转录PCR(RT-PCR)结果显示,HepG2细胞经处理后,细胞内抗病毒蛋白和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STATl、STAT2、IRF9 mRNA表达均增高,其中联合处理的表达升高更加明显.Western blot分析STAT1、STAT2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另外,细胞经IFN处理后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因子3(SOCS3)的表达升高,联合处理后,SOCS3表达减少.结论 在体外细胞模型中,ERK信号转导途径可能通过调节SOCS3蛋白的表达而参与IFN-α抗病毒效应.

  • 乙型肝炎动物模型与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郑幼兰;刘子皎

    本文主要将乙型肝炎病毒细胞和动物模型,中毒性肝炎和免疫性肝炎动物模型作一综述.并对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现状作个简要的介绍,同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

  • α-IFN联合LD-HA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作者:丁江华;陈艳;张荣艳;肖承京

    目的:探讨难治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上不能耐受标准化疗的难治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7例,应用α-干扰素(α-IFN)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LD-HA)方案治疗.结果: 7例难治性AML病人达到CR的有4例(57.14%),达到PR的有1例(14.29%),NR有2例,总有效率为71.43%(5/7).结论:本方案可明显提高难治性AML的缓解率,对于过渡到标准剂量强化治疗创造机会具有积极意义,可作为治疗难治性AML较好的方法.

  • α干扰素加拉咪呋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凌红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在10%以上.1997年2月~1999年10月我院对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69例.其中33例慢性乙型肝炎用α干扰素加拉咪啶定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 HBcAg对健康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刺激产生IFN-α影响的初探

    作者:章欢;张伦理

    目的 观察表达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转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IFN-α产生水平,初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识别状态相关机制.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及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按分组加入重组腺病毒和(或)CpG ODN 2006,转染48h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α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健康人及携带者各组内IFN-α均有升高,以Ad-HBc+CpG ODN 2006组明显(P<0.05),HBV携带者Ad-HBc组IFN-α水平低于健康人(P<0.05).结论 重组腺病毒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α水平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低于健康人,提示与HBV持续感染造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功能下降有关.

  • 尖锐湿疣患者IL-2、sIL-2R、IFN-γ和IFN-α水平的检测

    作者:李中伟;于长平;李娜;侯建玲;郑荣涛;周盛基

    目的:研究和探讨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α干扰素(IFN-α)和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06例初发尖锐湿疣(CA)患者血浆和疣体组织中IL-2、sIL-2R、IFN-α和IFN-γ水平进行检测.结果:CA患者血浆和疣体组织中IL-2、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血浆和疣体组织中IFN-α水平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患者存在全身和局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且病期越长越明显.

  • 不同亚型的CD4~+T淋巴细胞在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灿;苏良;沈菲;陈士俊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的CD4~+T淋巴细胞在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普通干扰素治疗(500万单位,隔日皮下注射1次)前和治疗24周后血清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1、2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并根据应答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析不同亚型CD4~+T淋巴细胞的作用.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普通干扰素治疗24周后IL-17水平下降(P>0.05),IFN-γ水平上升(P>0.05),IL-4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在干扰素治疗的完全应答组,IL-17、IL-4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P<0.01),IFN-γ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体内Th17和Th2的功能下调,Th1功能上调.

  • 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影响

    作者:陈龙岩;王凯;范晓鹏

    目的观察α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型的影响,进一步探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具体机制.方法分离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10名健康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进行体外诱导培养,使之发育成DCs,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对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α干扰素治疗3个月后,再次检测DCs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并将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PBMCs来源的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3、CD86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α干扰素治疗3个月后,慢性乙肝患者组其DCs表面CD83、CD86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α干扰素可以上调DCs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促进DCs的成熟,这可能是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重要机制之一.

  • 慢性丙肝患者血清ALT水平、HCVRNA定量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作者:石国梁;江河清

    目的:探讨慢性丙肝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丙肝病毒RNA定量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方法:干扰素300万u肌肉注射,前4周1次/d,后20周隔日1次,治疗前后及停药24周检测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丙肝病毒RNA定量.结果:血清丙肝病毒RNA定量<106 copies/mL者比>106copies/mL者持续应答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对干扰素疗效影响不大.结论:血清丙肝病毒RNA定量可作为持续应答的预测因子之一.

  • α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预测指标

    作者:占国清;谭华炳;谢杏榕;李儒贵;李芳;李金科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预测指标.方法 165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干扰素-α1b治疗24周,以ALT、HBV DNA基线、IFN-α剂量、肝组织炎症程度为预测指标,分析这些指标与抗病毒应答的相关性.结果 5 ULN<ALT≤10 ULN组、HBV DNA≤1×106 copies/mL组的完全应答率和有效应答率分别高于2 ULN≤ALT≤5 ULN组、HBV DNA>1×106 copies/mL组(P<0.05,P<0.01),中、重度CHB的有效应答率高于轻度CHB (P<0.01);IFN-α剂量与疗效未显示相关性(P>0.05).结论 干扰素疗效与治疗前ALT、HBV DNA水平及肝组织炎症程度等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预测IFN-α抗HBV疗效的指标.

  • α干扰素治疗婴儿血管瘤

    作者:卢新天;孙桂香

    婴儿血管瘤中瘤体巨大且发生于体内重要部位或伴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性血管瘤,治疗困难.国外已有α干扰素治疗婴儿血管瘤成功的报告,本文简要综述α干扰素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机制、适应证、疗效、主要不良反应.

  • 肉桂酸联合α干扰素对A549细胞p53蛋白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婷;金戈;王涛

    目的: 探讨肉桂酸(CIN N)及其联合α干扰素(α-IFN)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p53蛋白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本文以A549细胞为实验材料,以肉桂酸和α干扰素为诱导分化剂 ,分别用①2 mmol/L CINN(A组),②2 mmol/L CINN+25 μg/L α-IFN(B组),③2 mmol/L CI NN+75 μg/L α-IFN(C组)三组加入到A549细胞培养体系中,另设阴性对照.用TRAP-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CINN单独或联合α-IFN作用后的A549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且p53蛋白的表达减少,联合作用比单独作用效果更明显.结论: 肉桂酸及其联合α干扰素均可降低人肺腺癌A549细胞p53蛋白表达和端粒酶活性,二者具有协同效应.

  • 补肾解毒法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临床观察

    作者:阳航

    目的 观察补肾解毒法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α干扰素联合补肾解毒法治疗,对照组用α干扰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用药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HBV-DNA阴转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补肾解毒法可提高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疗效.

  • 弃血小板单采术联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

    作者:方成江;王庆国;张正荣;李彬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巨核细胞异常增生,血小板持续增多、功能异常为特征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发病率为1/100万人 [1],本病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危害性很大,临床表现常有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脾肿大等.血小板过多易发生血小板聚集,引起脑、心、肺栓塞和DIC,故应尽快降低血小板,预防血栓及出血的发生.

  • 乙肝3号冲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IL-6的影响

    作者:高辉;周大桥;熊益群;贺劲松

    目的:观察乙肝3号冲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乙肝3号冲剂,对照组皮下注射α-2b干扰素300万U,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及TNF-α、IL-6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ALT、AST、TBil和γ-G均明显降低;同时TNF-α、IL-6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乙肝3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降低TNF-α、IL-6水平可能为其抗肝损伤、改善肝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

  • 尿道尖锐湿疣的腔内钬激光治疗

    作者:耿志海;孙晓文;夏术阶

    目的:探讨尿道内尖锐湿疣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使用钬激光对16例患者的尿道内尖锐湿疣进行切除.结果:全部病例无意外损伤,均一次手术治愈.随访6~12月无复发.结论:钬激光切除尿道内尖锐湿疣安全可靠,手术操作简便,疗效可靠;α干扰素与之有协同作用.

  • α干扰素对肾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

    近年来,关于干扰素(WN)在肾癌治疗方面的研究多为临床研究,体外研究报道尚少.我们2008年4月至2008年10月通过对肾癌786-0细胞株体外培养,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IFN-α对肾癌细胞的抑制率,运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IFN-α对肾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IFN-α对肾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 3种药物治疗儿童喉乳头状瘤病疗效观察

    作者:高岭;曹华;董明敏;程秀莲

    儿童喉乳头状瘤病(juvenil laryngeal papillomatosis)是儿童喉部常见的良性肿瘤,有顽固的复发性和沿气道播散的倾向,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目前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我们试用直达喉镜下肿瘤切除加不同药物对病灶周围局部注射的方法治疗45例喉乳头状瘤病患儿,观察对比近期疗效,以寻求理想的治疗方法.

148 条记录 5/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