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应用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癌的Ⅳ期临床结果

    作者:叶定伟;施国海

    肾癌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癌为主,占肾癌的80% ~85%.对肾透明细胞癌VHL综合征的研究,带动了肾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近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6种治疗晚期肾癌的靶向药物,分别为舒尼替尼、贝伐单抗+α干扰素、帕唑帕尼、替西罗莫司、依维莫司和索拉非尼.

  • TNF-α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相关性研究

    作者:于晓燕;秦波

    目的 研究TNF-α-238、308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6个月前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探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方法 以接受α干扰素正规治疗的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并用ELISA检测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后根据患者不同应答水平及基因型分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应答组治疗前血清IL-2、IFN-γ水平较无应答组高(P<0.05),IL-10水平较无应答组低(P<0.05),IL-4水平在应答组和无应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干扰素治疗6个月后应答组、无应答组IL-2、IFN-γ水平均升高(P<0.01),IL-4、IL-10水平均降低(P<0.01),应答组IL-2、IFN-γ水平平均升高浓度高于无应答组(P<0.05),IL-4、IL-10水平平均降低浓度也高于无应答组(P<0.05);(3)治疗前TNF-α-308G/A基因型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G/G型高(P<0.05),IL-2、IL-4、IL-10水平在两种基因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 -α-238G/G、G/A基因型患者血清IL-2、IFN-γ、IL-4和IL-1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TNF-α-238G/G、G/A基因型, TNF-α-308G/G、G/A基因型各组间在干扰素治疗后IL-2、IFN-γ、IL-4和IL-10平均浓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5)TNF-α-238、TNF-α-308位点各基因型在α干扰素治疗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1)干扰素治疗不同应答水平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有关;(2)干扰素治疗后不同应答水平与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水平有关;(3)TNF-α-308 G/A基因型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高IFN-γ水平有关;(4) TNF-α-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干扰素治疗后IL-2、IFN-γ、IL-4和IL-10水平变化无关;(5)TNF-α-238、-308基因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不同应答水平无相关性.

  • 拉米夫定治疗干扰素无应答慢性乙型肝炎的生化病毒指标和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温帆渊;谭斌;李韶光;杨小云;吴静黎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干扰素无应答慢性乙型肝炎2年前后血清生化、病毒指标和肝组织学变化. 方法 选择18例标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无应答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0mg/d, 连用2年;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生化、HBV标志、肝组织活检,对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作计分评价. 结果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67%;HBeAg转阴率39 %;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28 %;无HBsAg阴转;YMDD变异率44%;血清ALT、GGT、TBil水平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肝组织学炎症活动度计分由12.42±3.82降为7.64±3.07 (P<0.05);纤维化程度计分由8.95±3.74降为6.48±3.02 (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论拉米夫定长期治疗可有效抑制干扰素无应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复制,促进血清 HBeAg转换,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和α干扰素受体1的检测

    作者:卢银平;董继华;刘朝;管世鹤;杨东亮

    目的建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α干扰素受体1(IFNAR1)及检测诱导表达α干扰素(IFN-α)的方法,评价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免疫功能与α干扰素治疗的关系.方法Poly IC体外刺激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组患者PBMC,利用病毒保护试验研究干扰素治疗前后患者PBMC表达的干扰素抗病毒生物学活性差异;IFN-α治疗前后,RT-PCR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显著高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答组患者(P<0.001);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治疗1个月后显著高于无应答组患者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P< 0.01),后者始终处于低下水平;IFN-α治疗期间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水平从治疗前的高表达而逐渐减少,正常对照和干扰素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的表达始终较低.结论慢性HCV感染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不能正常表达IFN-α,但应答组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IFN-α表达能力逐渐恢复;干扰素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表达受到严重抑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IFN-α活性检测及IFNAR1检测结果也许可以作为干扰素治疗预后的判断指标.

  • 干扰素α-1b对HepG2细胞MMP-2和TIMP-2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

    作者:赵铭锋;朱玉红;刘鲁英;曹璋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FN-α-1b)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MMP-2和TIMP-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IFN-α抗肝细胞癌生长与转移复发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培养HepG2细胞,在不同剂量的IFN-α干预下,于不同时间提取上清液,通过ELISA方法检测MMP-2、TIMP-2蛋白的表达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IFN-α干预组与对照组MMP-2、TIMP-2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在培养HepG2细胞24及48 h后,IFN-α剂量为3 000 IU/mL时的MMP-2蛋白浓度分别为(1 725.3±300.7)及(2 899.8±343.2)ρ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0;各时间段TIMP-2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MP-2、TIMP-2浓度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值分别为0.003和0.001.48 h干预组(3 000 IU/mL)与对照组比较MMP-2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11,P=0.005.结论:大剂量IFN-α可通过抑制HepG2细胞MMP-2的表达水平下调MMP-2、TIMP-2浓度比值,并呈剂量效应关系.IFN-α对HepG2细胞MMP-2表达的抑制作用在其抗肝细胞癌生长与转移复发中发挥一定作用.

  • 光动力治疗前后宫颈尖锐湿疣皮损Toll样受体7和9及α干扰素和干扰素调节因子7的表达

    作者:李蕾;邹先彪;张云杰;陈红霞;郭小娟;曲莉;林卉

    目的:观察光动力治疗前后宫颈尖锐湿疣皮损Toll样受体(TLR)7和TLR9及α干扰素(IFN-α)和干扰素调节因子(IRF)-7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宫颈尖锐湿疣皮损在光动力疗法治疗前后TLR7、TLR9、IFN-α及IRF-7的表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例患者宫颈部位皮损光动力治疗前可检测到TLR7、TLR9、IFN-α及IRF-7的表达,而且表达比正常对照组高。经过光动力治疗后,局部皮损TLR7、TLR9、IFN-α及IRF-7的表达量下降,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动力治疗后宫颈尖锐湿疣皮损TLR7、TLR9、IFN-α及IRF-7等免疫受体及细胞因子表达下降,提示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前后局部免疫状态发生变化。

  • α干扰素增强骨肉瘤细胞对依托泊苷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秀芳;原向伟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IFN-α)在人骨肉瘤U2OS和MG63细胞中对依托泊苷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IFN-α和依托泊苷单独或联合处理骨肉瘤U2OS和MG63细胞72 h,应用流式细胞术和DNA Ladder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ARP、p53、MDM2、Bax、Bcl-2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表明IFN-α在p53正常的U2OS细胞中明显增强依托泊苷诱导的凋亡(P<0.05),却对依托泊苷诱导p53突变的MG63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DNA Ladder表明与单药组相比,IFN-α与依托泊苷联用72 h在U2OS细胞出现明显的DNA梯形条带,而在MG63细胞中无此现象;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U2OS细胞中联合用药组出现PARP的明显裂解活化,并且IFN-α明显增强依托泊苷引起的p53信号通路p53 、MDM2、Bax等凋亡基因的表达,并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而在MG63细胞中则无此现象.结论 IFN-α能够通过激活p53依赖性信号通路增强依托泊苷诱导的骨肉瘤U2OS细胞凋亡,联合应用IFN-α和传统化疗药物如依托泊苷可能成为提高骨肉瘤化疗敏感性的有效途径.

  • α干扰素栓与泡腾片对阴道清洁度影响的临床比较

    作者:周冰侠

    目的:探讨α干扰素栓对阴道清洁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的门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α干扰素栓治疗组(干扰素栓组)60例和洁尔阴泡腾片治疗组(对照组)40例.结果:干扰素栓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α干扰素栓对治疗阴道感染所致的白带增多、异味、外阴阴道瘙痒、性交痛等均有明显疗效,特别对白带增多及阴道瘙痒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且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是比较理想的外用药物.

  • α干扰素和思密达联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5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闻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它是轮状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肠炎.呈散发或小流行,主要侵犯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以1岁半以下的婴儿多见.

  • 全程健康教育对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董苗英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的有效药物之一是α干扰素,它能达到持久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控制疾病的进展,正规疗程结束时 HBeAg血清学转换和HBV-DNA转阴率30%~40%[1] .但其治疗过程中常出现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皮疹、脱发、体重减轻、注射部位无菌性炎症,甚至甲状腺疾病和精神异常,导致个体产生应激状态和不良的心理反应,患者常因不能耐受而造成治疗中断.我院2007年1月至12月对使用α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指导,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现总结报道如下:

  • α干扰素通过 p53依赖性通路增强阿霉素诱导的骨肉瘤细胞凋亡

    作者:原向伟;黄秀芳;陈忠羡;梁胜根;廖威明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FNα)对阿霉素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α干扰素(IFN)和阿霉素单独或联合处理骨肉瘤 U2OS 和 MG63细胞72 h,通过 MTT 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应用流式细胞术、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和 DNA Ladder 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凋亡相关蛋白(p53、Bax、Bcl-2、Mdm2、p21、Caspase-3)和PARP 的表达,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 p53在 mRNA 水平的表达,通过 siRNA 干扰进行 p53的表达沉默。结果IFNα本身对 U2OS 和 MG63无细胞毒作用,但在 p53正常的 U2OS 而非 p53突变的 MG63细胞中增强阿霉素引起的细胞毒作用和凋亡,在 IFNα+阿霉素组的 U2OS 细胞出现更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和 DNA 梯形条带。在 U2OS 细胞中,IFNα对各基因的表达无影响,p53、Bax、Mdm2、p21可被阿霉素上调,并被联合用药进一步增强。而 Bcl-2在阿霉素作用后下调,并被联合用药进一步下调,在 MG63细胞中,各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在 U2OS 细胞中转染 p53-siRNA 阻断了p53的表达,经联合用药处理72 h 后,较空白组和对照 siRNA 组,转染 p53-siRNA 组的细胞活力明显增高明显,并且相对于对照 siRNA 组,联合用药引起的 caspase-3和 PARP 的活化也在 p53-siRNA 组明显减弱。结论IFNα可通过 p53依赖性凋亡途径增强阿霉素诱导的骨肉瘤细胞凋亡,联合 IFNα生物治疗和化疗可望应用于骨肉瘤的治疗。

  • 正常和病变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对α干扰素的敏感性差异研究

    作者:游锦梅;许雅鑫;吴彬;Yang Yong;李钰;陈显久

    目的 观察正常和不同病变程度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对α干扰素(IFN-α)敏感性的差异,为IFN-α的抗肿瘤应用和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分别培养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株(NOK)、口腔黏膜异常增生上皮细胞株(DOK)、口腔表皮样癌细胞株(KB),取传至第3代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细胞培养板,对照组每孔加入2mL含10%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液,实验组设IFN-α浓度100、500、1000U/mL3个浓度组,实验组每孔分别加入含相应浓度IFN-α的完全培养液,常规培养24h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IFN-α分别作用于3种细胞,对NOK细胞株的增殖能力无影响,而DOK、KB细胞株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增殖能力明显减慢,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浓度500 U/mL IFN-α对NOK细胞株的凋亡无影响,但有促进DOK、KB细胞株凋亡的作用.浓度500 U/mL IFN-α对NOK细胞株周期无影响,DOK细胞株GdG1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而GJ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KB细胞株G#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结论 正常上皮细胞对IFN-α不敏感,而DOK、KB细胞株对IFN-α敏感;IFN-α有抑制DOK、KB细胞株的增殖能力、促其凋亡的作用,且细胞周期阻滞于GdM期.

  • α干扰素治疗成人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微波;张艳梅;陈一晖

    成人麻疹全身毒血症状重,皮疹多,卡他症状明显,退疹迟缓,易致主要脏器损害[1,2].国外报道用α干扰素治疗小儿麻疹可缩短病程与退疹时间[3].为探讨干扰素对成人麻疹的临床疗效.1996~2000年我们用α干扰素治疗成人麻疹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序贯应用联合化疗与α干扰素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观察

    作者:许晓军;郭子文;季明芳;何洁冰;梁锦胜;杨志钊

    目的:探讨序贯应用联合化疗与α干扰素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比率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完全缓解(C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例接受两个疗程联合化疗与α干扰素序贯治疗的治疗组以及23例只接受两个疗程联合化疗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凋亡比率0.0487±0.0430,第一疗程后凋亡比率0.2522±0.0849,第二疗程后凋亡比率0.3253±0.0918;对照组治疗前凋亡比率0.0491±0.0440,第一疗程后凋亡比率0.1845±0.0812,第二疗程后凋亡比率0.2580±0.1127.两组比较第一疗程(t=2.733,P=0.009)及第二疗程(t=2.188,P=0.0350)细胞凋亡比率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中第一疗程CR 19例(86%),第二疗程CR 20例(90%);对照组中第一疗程CR11例(48%),第二疗程CR 14例(61%).两组比较第一疗程CR(X2=7.515,P=0.006)及两个疗程累计CR(X2=5.494,P=0.019)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序贯治疗后细胞凋亡比率以及完全缓解率有较大提高.

  • 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序贯疗法治疗干扰素初治失败慢性乙型肝炎38例

    作者:毕国春;李春雨;白雪帆;王传力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单用α干扰素(IFNα)或拉米夫定仅使一小部分的患者获得持久的抗病毒疗效,同时应用IFNα和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疗效尚待肯定[1].为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抗病毒疗法.2000年2月-2002年2月,我们对单用IFNα初治失败的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与IFNα序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游彩云

    近些年来,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取得了较好疗效.随着时间的不断变迁,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产生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干扰素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临床减少剂量或停药而产生的[2].在采用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第一时间发现不良反应的特征,给予及时治疗,能提高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IL-2联合α干扰素对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吴永吉;刘硕;袁爱民;刘树声;缴宁

    肾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大多数肾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应用免疫细胞、肿瘤免疫、免疫基因等治疗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通过对IL-2联合α干扰素对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希望对其治疗方案再探讨.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早期肾癌有约25%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发生区域淋巴结、腔静脉、肾周脂肪组织或患侧肾上腺的转移,单纯外科手术并不能取得满意疗效,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20%.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这部分患者采用术后IL-2联合α干扰素的综合治疗手段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肾癌 IL-2 α干扰素
  •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李银彩

    乙型肝炎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1].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2].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方法之一,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边静;张锋;陈博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易转为慢性并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病死率较高,尚无疫苗可以预防.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不良反应及分析

    作者:王永林;高雯聪

    目的 进一步认识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时出现的常见及严重不良反应,提示临床中长期应用α干扰素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收集国内医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关于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时不良反应的报道21篇,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结果 文献涉及不良反应1 288例,用药初期多为流感样症状,反复多次用药后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器官及系统.结论 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中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并随着剂量累积或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一些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应加强用药监测,积极预防并对症处理.

148 条记录 2/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