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麻黄附子细辛汤抗过敏性鼻炎有效组分的组方研究

    作者:黄瑶;师大智;谭晓梅;黄茵茵;夏曼丽

    目的:研究抗过敏性鼻炎(AR)中药有效组分的新组方,为抗AR现代中药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盐酸伪麻黄碱(0~13.5 mg/kg)、附子总碱提取物(0~21.18 mg/kg)和细辛挥发油(0~0.0092 mL/kg)为组方对象,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分组给药,对AR豚鼠给药前后行为学积分、血清中组胺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含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获得佳组方.分别以辛芩颗粒、氯雷他定片和麻黄附子细辛汤为阳性对照,以AR豚鼠给药前后行为学积分、血清中组胺和IgE含量对佳组方的药效进行验证;并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初步观察佳组方的安全性.结果:佳组方为盐酸伪麻黄碱11.25 mg/kg、附子总碱提取物21.18 mg/kg、细辛挥发油0.0045 mL/kg.佳组方组豚鼠给药前后行为学积分与各阳性药物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中组胺含量较辛芩颗粒组和麻黄附子细辛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IgE含量较辛芩颗粒和氯雷他定片组显著降低(P<0.05).佳组方的半数致死量为1822.04 mg/kg.结论:本研究筛选的佳组方在减少血清中组胺含量方面较辛芩颗粒和麻黄附子细辛汤效果更佳,在减少血清中IgE含量方面较氯雷他定片和辛芩颗粒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药有效成分组方的可行性.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7例

    作者:王东冬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45~62岁,病程为3~5个月.病因有冠心病(2例),迷走神经功能亢进(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

  • 浅析中药细辛的用法和用量

    作者:阙汀贤

    细辛具有散寒解表、祛风止痛、温肺化软等功效.常用于素体阳虚,感冒风寒而见恶寒发热如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风湿所致头痛、牙痛、关节痛等,常与羌活、防风、白芷等同用.药性辛、温,具小毒而有"辛不过钱"的说法,常用量为1.5~3g,外用适量煎水含漱,反黎芦.主要成份为挥发油,油中有丁香酚甲醚,黄樟醚等,另含细辛素.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晚期肿瘤发热30例

    作者:庞贞平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30例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50 ~ 100ml,每日5~7次,用药7天.结果: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晚期肿瘤发热临床疗效显著.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小儿肺肾阳虚证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分析

    作者:郑耀建;庄晓诚;文洁珍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中医机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6例,按单盲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观察两组基线期和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以及中医症状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期,两组肺功能和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喘息、咳嗽、咯痰以及哮鸣音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EV1/FVC以及P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舒利迭治疗小儿肺肾阳虚证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 徐书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经验

    作者:姚瑶

    介绍徐书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临床疾病的经验.麻黄附子细辛汤源出《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徐书教授认为只要是心肾阳衰,寒邪束于肌表,卫阳不布,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受阻引起的各种病证皆可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并附验案3则.

  • 薛一涛教授治疗心律失常验案举隅

    作者:贾海龙;孙莹莹;穆林英;尉若川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起源部位、频率、节律或冲动传导等异常引起的一类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中医惊悸、怔忡等范畴,以心慌、胸闷伴汗出、气短、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薛一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3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善于中医药各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疗效显著,现举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运用举隅

    作者:邓宏;吴万垠;孙良生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主治太少两感.本文所述过敏性鼻炎、病毒性角膜炎、室性早搏、感冒失音及嗅觉丧失,虽则病症不同,但病机一致,均属少阴阳虚感寒后所致,皆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而收到了"异病同治"的治疗效果.

  •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

    作者:杨发清

    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面肌痉挛、声音嘶哑、背部寒冷等多种疾病,取得满意效果.

  • 古方今用举隅

    作者:毛春;黄九龄

    1真武汤治疗大烦渴不解王某某,男,51岁,1999年10月26日初诊.主诉大烦渴不解3年.3年前,不明原因口渴多饮,心胸烦闷,但无多食消瘦等症,因能忍受,故未诊治.

  • 古方新用四则

    作者:陈宇春

    本文就补阳还五汤、半夏泻心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分别治疗癃闭证、不寐证、失音证,从新用角度应用于临床,收到满意疗效.

  • 吴佩衡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二则分析

    作者:赵春江;蔡辉

    吴佩衡是当代扶阳学派重要传承人之一,研究其医案对理解扶阳学派及临床辨治大有裨益.本文选吴先生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二则,望能管窥吴氏潜方用药之一斑.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疗效观察

    作者:都修波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36例.结果:治愈25例.6例好转,5例无效,总有效率86.11%.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疗效较好.

  •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紫杉醇诱导A549/T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杨露;谢晓芳;郑川;侯天将;李爽;由凤鸣

    目的: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大鼠含药血清配伍紫杉醇对人肺腺癌紫杉醇耐药株A549/T的影响,探索其诱导耐药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对A549/T细胞的影响;以Hoeehst33342/PI双标记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8g/kg、4g/kg、2g/kg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鼠含药血清联合紫杉醇均能抑制A549/T细胞的增殖,促进A549/T细胞凋亡和Caspase-9蛋白表达.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鼠含药血清能促进紫杉醇体外抑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9有关.

  • 麻黄附子细辛汤活性部位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作者:蔡芳燕;谭晓梅;陈飞龙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活性部位及成分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 264.7活力的影响.方法:用1μg/ml LPS诱导RAW264.7细胞使之增殖,同时,麻黄附子细辛汤活性部位及成分以对细胞无毒性的的浓度进行实验,以MTr法检测细胞的活力变化.结果:麻黄总碱(100μg/L)、麻黄碱、甲基麻黄碱、伪麻黄碱、苯甲酰次鸟头原碱、苯甲酰鸟头原碱在10μg/L~100μg/L浓度范围内和细辛挥发油(2.2.l/L)均有降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 264.7增殖的作用,与对照组(LP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附子总碱及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鸟头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无此作用.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中不同活性部位及成分,对RAW 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不同.

  •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抗生素的体外抗大肠埃希菌作用研究

    作者:杨露;谢晓芳;胡荣

    目的: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对抗生素的增效作用,为研究中药对抗生素增效的作用机制和筛选活性成分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各组培养基分别接种大肠埃希茵后37℃培养过夜,空白组不接种细菌,每12小时取出计数,计算活茵数;同时使用连续稀释法检测其各自小抑茵浓度(MIC)及低杀菌浓度(MBC);并且用纸片法检测抑茵圈.结果:(1)中药复方组12 h细菌逐渐生长,培养120 h细菌浓度逐渐下降,培养180 h细菌浓度保持不变;头孢唑林组培养12h细菌数逐渐减少,60 h时细菌减少的趋势停止;中药复方联合头孢唑林组培养12h细菌数逐渐减少,144h各组细菌无生长迹象;替加环素药物干预后细菌数急剧下降,但是直到观察结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阴性组细菌随着培养时间的逐渐延长呈现缓慢生长趋势,空白组无细菌生长.(2)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大肠埃希菌MIC为0.625 mg·mL“,MBC为2.5mg·mL-1;头孢唑林对大肠埃希茵MIC为0.312 mg·mL-1,MBC为1.25 mg· mL-1;中药复方联合头孢唑林对大肠埃希菌MIC为0.156 mg·mL-1,MBC为2.5 mg·mL-1;替加环素对大肠埃希茵MIC为0.078 mg· mL-1,MBC为0.625 mg· mL-1.(3)中药复方联合头孢唑林抑菌环直径和阳性对照组相近,其次是头孢唑林组,中药单独使用的抑菌环直径小于头孢唑林组.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头孢唑林联合用药对大肠埃希茵的抗菌效应均增强,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头孢唑林联合用药的抗茵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FIC=0.59).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抗生素具有更明显的抗茵效应,可能与它激活耐药细菌生长有关.

  •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抗生素的体外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作用研究

    作者:杨露;谢晓芳;胡荣

    目的: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头孢唑林联合应用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时对头孢唑林的增效作用,为研究中药对抗生素增效的作用机制和筛选活性成分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麻黄附子细辛汤复方、中药复方加头孢唑林、头孢唑林分别加入培养基中,同时制作未加药物的空白培养基作为空白组和阴性组,以及单纯加入替加环素的培养基作为阳性组,分别接种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空白组不接种细菌,每12 h取出计数,计算活菌数;同时使用连续稀释法检测各自小抑菌浓度(MIC)及低杀菌浓度(MBC);并且用纸片法检测抑菌圈.结果:(1)中药复方组12 h时发现细菌逐渐生长,直至培养120 h后细菌浓度才逐渐下降,直至培养180 h时细菌浓度保持不变,头孢唑林组培养12 h时细菌数逐渐减少,到60h时细菌减少的趋势停止,中药复方联合头孢唑林组培养12 h时细菌数逐渐减少,并在培养144 h时各组细菌菌无生长迹象,替加环素药物干预后细菌数急剧下降,但是直到观察结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阴性组细菌随着培养时间的逐渐延长呈现缓慢生长趋势,空白组无细菌生长.(2)麻黄附子细辛汤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IC=2.5mg/mL,MBC=5 mg/mL);头孢唑林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IC=1.25 mg/mL,MBC=5 mg/mL);中药复方联合头孢唑林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IC =0.312 mg/mL,MBC=1.25mg/mL);替加环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IC =0.156 mg/mL,MBC=0.625 mg/mL).(3)中药复方联合头孢唑林抑菌环直径和阳性对照组相近,其次是头孢唑林组,中药单独使用的抑菌环直径小于头孢唑林组.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头孢唑林联合用药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抗菌效应增强,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头孢唑林联合用药的抗茵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FIC=0.59).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抗生素具有更明显的抗菌效应,可能与它激活耐药细菌生长有关.

  • 经方“热因热用”治疗发热验案两则

    作者:余利华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现代医学多运用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疗方法,有效者亦有无效者,笔者运用经方治疗2例经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显的病例,经用经方治疗后效如浮鼓,故特报道如下.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向开维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用以治疗“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的感寒证。笔者在临床上将其广泛应用于阳虚感冒、慢性鼻窦炎、痛痹、脱疽等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1 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虚中挟实为多见,临床症状中风、湿、热三者交杂并存。治疗中宜补虚泻实,泻实即疏风、除湿、清热。姜春华老中医临床经验:“温阳益气药有兴奋中枢神经和调整内分泌的功能,保护和促进免疫机能的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清热解毒药能抑菌、抗病毒,并有抑制变态反应作用。温阳益气药与清热解毒药配伍,对于慢性炎症等往往取得显著疗效。”临床上用本方麻黄、细辛疏风通窍,附片温阳补虚,配银花、菊花清热解毒之品,加白芷、皂刺除湿开窍,治之往往可获佳效。

  •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及对血清总IgE、sVCAM-1、IL-18含量的调解作用

    作者:张甜;余玲玲

    目的 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及对IgE、sVCAM-1)、IL-18含量的调解作用.方法 将13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停药3个月、6个月后复发率情况;血清总IgE、sVCAM-1、IL-18含量的影响,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第1,2个疗程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1,P<0.001);研究组停药3,6个月后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1疗程和第2疗程血清总IgE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1,2个疗程血清sVCAM-1、IL-18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3).结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复发率、降低患者血清总IgE、sVCAM-1、IL-18含量,且安全性高.

373 条记录 16/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