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五例报告
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我们收治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1 442例,有原发性附睾肿瘤10例,其中恶性5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5例.年龄18~57岁,平均41岁.从有症状或发现包块至就诊时间5 d至1年,平均4.4个月.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包块长大不明显,无触痛,表面尚光滑;2例包块进行性增大,触痛,结节状,与睾丸界限不清,伴同侧精索增粗,其中1例伴肝脏转移癌灶.肿瘤位于右侧4例,左侧1例.肿瘤大小1.0 cm×1.0 cm~3.0 cm×2.5 cm.3例因术中探查或冰冻病理检查高度怀疑恶性而行患侧精索高位切断的睾丸附睾切除术;1例术前诊断结核,行单纯附睾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后再次行患侧精索高位切断的睾丸附睾切除术;1例术中探查误诊为良性病变仅作单纯包块切除,患者拒绝再次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腺癌、梭形细胞型横纹肌肉瘤、混合性生殖细胞性肿瘤(主要由不成熟畸胎瘤与胚胎性癌组织组成)各1例.
-
放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发病率为7.49/10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世标率)为4.53/10万。膀胱癌居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8位[1]。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于儿童。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多于中年以后发病,高发年龄50~70岁。美国39岁以下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0.02%,女性为0.01%;40~59岁男性为0.39%,女性为0.12%;60~69岁男性为0.95%,女性为0.26%;而70岁以上老年男性发病率为3.66%,女性为1.01%[2]。我国膀胱癌发病率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3-5]。膀胱癌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4∶1。而对分级相同的膀胱癌,女性的预后比男性差[6-7]。男性膀胱癌发病率高的原因与吸烟和职业因素等有重要关系,但性激素水平的差异也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7-8]。
-
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的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的常见病,在美国其发病率已超过肺癌而占男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1].目前,仅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放射治疗(放疗)可以达到根治效果.近年来,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以其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的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近距离治疗是在B超或CT、磁共振成像(MRI)引导下,通过治疗计划系统的引导装置将放射源植入到前列腺内,以内放疗的方式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在美国,1996年时仅4.2%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近距离治疗[2], 1999年时近距离治疗已几乎和前列腺癌根治术一样普及[3],预计到2006年,将有50%的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近距离治疗[2].
-
重视前列腺癌诊治规范化研究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美国居男性恶性肿瘤之首(33%),占男性死亡原因的第2位[1].既往在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构成和生活习惯逐渐西方化,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据统计北京地区1985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为2.41/10万,死亡率为1.19/10万;1995年发病率为4.55/10万, 死亡率为2.36/10万[2];近几年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估计是1995年的2~3倍.据统计上海地区2000年前列腺癌标化发病率为7.7/10万,跃居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首位.
-
石炭酸溶液鞘内注射治疗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是男性泌尿生殖系中的常见性疾病.由于鞘膜内积液量的不等,患者可出现一定的胀、坠、痛临床症状,由此而给患者在生活质量上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上常用的处理措施为单纯的穿刺抽除积液,或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多余睾丸鞘膜+鞘膜翻转缝合但前者疗效不确切,容易再出现积液,而后者需住院治疗,具有一定创伤与痛苦.笔者从1995年至2001年中选择了55例单纯性睾丸鞘膜积液病例施行石炭酸溶液注入鞘内治疗,经术后临床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急性前列腺炎病因危害和检查方法
1 发病原因急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以大肠杆菌为主,约占80%.细菌感染途径为血行感染或直接蔓延.其中经尿道直接蔓延较多见,主要病因有.
-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的实验室诊断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与性传播性疾病(STD)有关的常见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沙眼衣原体(Chlamydiae trachomatis,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近年来,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在西方国家已超过淋病,居STD之首[1],我国近年来感染人数也在迅速增加.在男性,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精索炎、前列腺炎和副睾炎,与男性不育亦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对同时进行Uu、Mh和Ct检测的700例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旨在研究本地区男性泌尿生殖系NGU感染者主要病原体的状况及其关系,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经尿道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TURP治疗高危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96例高危BPH患者行TURP治疗.187例术后均随访,时间为3~14 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自行排尿通畅;TURP前后前列腺症状国际症状评分、质量评分、大尿流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TURP治疗高危BPH损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适用于高危BPH患者.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加膀胱颈内切开术对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加膀胱颈内切开术(TURP+TUIBN)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术前有正常性生活、年龄在75岁以下的2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RP+TUIBN治疗(联用组),随访了解术后6个月以后的性功能情况.并与28例同期单纯行TURP、切除前列腺重量小于20 g的患者(TURP组)进行比较.结果:联用组与TURP组逆行射精(RJ)发生率分别为60.9%和57.1%;勃起功能障碍(ED)发生率分别为8.7%和10.7%.结论:TURP+TUIBN不增加逆行射精及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TURP比较,TURP+TUIBN对性功能无明显影响.
-
阴茎脱套固定术治疗儿童隐匿阴茎
目的:探讨用阴茎脱套固定术治疗小儿隐匿阴茎的效果.方法:对233例隐匿阴茎患儿采用阴茎脱套固定术治疗.将阴茎脱套至尿道球起始部水平,切断白膜表面纤维束带,将阴茎两上外侧的Scarpa筋膜连同Camper筋膜一起缝合固定于同侧阴茎根部白膜表面.结果:4例(1.7%)术后阴茎回缩,为手术缝合固定不当引起;包皮内板淋巴水肿1例.其余患儿随访4个月~4年,阴茎外观及显露满意,无蹼状结构;排尿及勃起正常.结论:采用的阴茎脱套固定术能够使这些病理改变得以纠正,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隐匿阴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
巨大精索平滑肌瘤1例
患者,男,72岁.因"左侧阴囊内无痛性肿物逐渐增大1年余"于2004年6月7日入院.阴囊下坠感明显.检查:左侧阴囊明显增大,内可触及直径约8 cm肿物,左侧睾丸、附睾触摸不清,肿物质硬,无触痛,表面尚光滑,与阴囊皮肤粘连,沉重感明显,透光试验阴性.
-
游离和延伸前尿道治疗远端尿道下裂的疗效观察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手术方法多达200余种,由于各种术式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尿瘘)的发生率较高,至今尚无一种理想的术式,临床医师仍在不断进行改进和探索.为此,笔者于1997年3月~1999年12月采用游离和延伸前尿道的方法治疗远端尿道下裂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睾丸鞘膜钙化性纤维性假瘤1例
患者,男,22岁.因右侧阴囊内逐渐增大结节2年伴阴囊坠胀不适2月入院.体检: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右侧附睾尾部可触及一约1.5cm×0.8cm×0.8cm结节,质硬,睾丸内外两侧面均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质韧,表面光滑,轻度触痛;右侧输精管稍增粗.
-
阴囊钙化上皮瘤1例
钙化上皮瘤又称毛母质瘤,好发于头颈部,罕见于阴囊.新近,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0岁.因阴囊部无症状多发肿块半年入院.既往有阴囊疥疮病史.体检:阴囊部多发结节状肿块,以外向生长为主,肿块相连成串珠样,大直径约3 cm.表面皮肤半透明,可以看到肿块内部以豆腐渣样物为主,但质地较硬.局部皮肤增厚.拟诊:阴囊多发皮脂腺瘤.
-
阴茎折断的外科处理
目的:总结外科处理阴茎折断的经验.方法:报告12例阴茎折断临床资料.12例均为阴茎海绵体破裂,2例伴有尿道损伤,其中8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发现应海绵体破裂口.所有患者行阴茎血肿清除加白膜修补术.结果:术后恢复均顺利,无伤口感染和尿瘘.12例患者随访6月~5年,均无阴茎弯曲、硬结,无勃起疼痛及勃起功能障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阴茎折断可靠的辅助检查;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应该列为首选.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术和电切术
阐述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术和电切术在BPH治疗中的应用背景,传统电切和等离子双极电切的切割作用机理,以及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技术的临床实践.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肿瘤标志物及其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是目前常见的尿路上皮肿瘤,其发病率在国内男性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膀胱癌中大部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现阶段,对于 NMIBC 的早期诊断及术后随访检测复发的主要手段为液基细胞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优点是特异性高、假阳性率低,且属无创性检查,但其敏感性差,假阴性结果较多。因此,寻找特异性和敏感性兼备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监测及预后评估,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所关注。本文就 NMIBC 肿瘤标志物及其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前列腺癌的CT诊断
一、概述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是导致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范围内PCa的发病率差别很大,与地区、种族、内在因素以及周围环境等有关.我国高龄男性中PCa的发病率虽然较欧美国家低,但近年来,其发病有上升趋势,可以预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PCa的发病率将越来越高.
-
口腔黏膜补片在尿道下裂治疗中的应用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常见的先天畸形,男性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250~1/300.手术矫正是治疗尿道下裂的惟一方法.临床上采用I期成形术或分期成形术,分期手术的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一般为6个月以上.修补缺损尿道的材料通常为带蒂的局部皮瓣或游离移植物,如膀胱黏膜、口腔黏膜等.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有尿瘘、尿道狭窄、伤口感染裂开等.
-
活血止痛散的制备与临床疗效观察
无菌性前列腺炎又称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的常见病.这种普通的前列腺炎综合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炎症改变,运用中药辅助治疗无菌性前列腺炎是一个新的趋势.由此,我们应用我院研制的中药活血止痛散熏蒸坐浴配合口服罗红霉素胶囊,经过58例病人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