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炎后肝硬化肝脏体积变化与肝功能相关的CT研究

    作者:路涛;周翔平;魏永刚;陈心足

    目的 采用16层螺旋CT对全肝、左外叶及尾状叶进行体积测量,探讨肝炎后肝硬化肝叶体积变化规律,及其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74例经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B超及CT检查证实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级26例,B级29例,C级19例)及111例正常对照者的肝脏行16层螺旋CT扫描,采用仪器自身携带体积测定软件测量肝左外叶、尾状叶及全肝体积,计算平均体表面积,全肝、左外叶、尾状叶体积及左外叶、尾状叶占全肝体积百分比.结果 正常组全肝、左外叶、尾状叶体积分别为(1225±216)cm3、(203±59)cm3、(28±11)cm3,左外叶及尾状叶占全肝体积百分比分别为16.7%±4.4%、2.3%±0.8%.肝硬化者总肝体积较正常组缩小,左外叶体积在Child A、B级患者中为绝对增大,在Child C级患者中为相对增大,尾状叶体积在各级肝硬化患者中均为相对增大,Child C级患者尾状叶体积绝对值缩小.结论 16层螺旋CT能准确测量肝脏各叶体积,肝硬化肝脏各叶体积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肝脏体积变化与病肝储备功能的关系研究

    作者:黎一鸣;吕凡;吉鸿;白芝兰;雷团结

    目的建立国人正常肝脏体积计算公式,探讨肝脏体积变化在评价病肝储备功能方面的临床意义. 方法本研究采用螺旋CT对280名正常人、8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腹部扫描并求出其肝脏体积.使用直线相关和回归的方法研究正常人群肝脏体积与体表面积的关系,得出相应的回归方程.求出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的变化率,分析其与Child肝功能分级和术后并发症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正常成年人肝脏的平均体积为(1250±141)cm3,其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6,回归方程为LV(cm3)=613×BSA(m2)+162.8.对于肝硬化患者,在Child A级肝脏平均体积为(1092±276)cm3,Child B级为(868±163)cm3,Child C级为(652±76)cm3,三者之间差异均存在着显著意义(P<0.001).Child B级和Child C级与正常组比较,肝脏平均体积明显减小(P<0.001).当病肝体积缩小40%以上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肝脏体积变化率与Child肝功能分级间存在着交错现象. 结论 CT测量方法结合成人正常肝脏体积公式运算,能定量评价病肝体积变化,从而有助于客观评价病肝储备功能状况.

  • 体积描记法评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功能的研究

    作者:张晓波;蒋高立;王立波;刘丽娟;施鹏;万成宙;钱莉玲

    目的 应用婴幼儿体积描记法(简称体描)评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儿肺功能的改变及预后,探讨体描在婴幼儿AL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体描仪检测444例1~36月龄ALRI患儿(喘息组195例,非喘息组249例)和103名呼吸生理正常婴幼儿(对照组)的潮气呼吸参数、功能残气量(FRC)、气道阻力(Raw),比较ALRI患儿的体描特有指标FRC、Raw与潮气呼吸主要指标的相关性,并于疾病恢复期随访36例喘息组患儿的肺功能.结果 喘息组、非喘息组、对照组的达峰时间比(TPTEF/TE)分别为(20.5±6.7)%、(22.8±6.5)%、(34.6±5.0)%,喘息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500,P<0.001);达峰容积比(VPTEF/VE)分别为(23.0±6.3)%、(25.2±6.8)%、(34.5±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800,P<0.001);喘息组、非喘息组、对照组体描法功能残气量(FRCP)的中位数分别为226、176、172 ml;千克体重功能残气量(FRCP/kg)分别为24.40、17.80、17.60 ml/kg;特殊有效气道阻力(sReff)分别为1.00、0.52、0.46 kPa·s;有效气道阻力(Reff)分别为3.90、2.74、2.20 kPa·s/L;千克体重有效气道阻力(Reff/kg)分别为0.42、0.29、0.22 kPa· s/(L·kg),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4.870、68.890、75.240、36.480、29.460,P<0.001).喘息组患儿中仅有25例潮气呼吸参数正常者,与对照组中年龄、身长、体重、性别构成与之相近的30名婴幼儿的体描参数相比较,发现FRCP、FRCP/kg、sReff、Reff、Reff/k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221、1.997、2.502、2.587、2.539,P均<0.05).FRCP、FRCP/kg、sReff、Reff及Reff/kg均与潮气呼吸主要指标TPTEF/TE、VPTEF/VE呈负相关(P均<0.05).36例喘息组患儿疾病恢复期潮气呼吸主要参数TPTEF/TE、VPTEF/VE未见明显改善,而FRCP、FRCP/kg、sReff、Reff、Reff/kg等体描特有参数较急性期降低(Z=-1.999、-2.195、-2.038、-1.823、-2.054,P均<0.05).结论 体描可用于ALRI患儿的肺功能评估,能敏感地反映ALRI(尤其是ALRI伴喘息发作)的呼吸生理改变,体描检测的FRC、Raw与潮气呼吸主要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原发性肝癌肿块和肝脏螺旋CT三维体积测量的应用价值

    作者:余元龙;李良才;唐秉航;胡泽民

    目的以水浸法为标准检验原发性肝癌肿块和肝脏螺旋CT(MSCT)三维、(3D)体积测量方法的精确性.方法(1)体外实验组选择新鲜完整不同大小猪肝25只煮熟成形,以水浸法测量实际猪肝体积;然后参考Matsumoto等的模型制作法建立模型,CT扫描后采用三维表面阴影成像法(3D-SSD)扫描整个猪肝,利用专门体积测量软件测量猪肝体积.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2)选择25例块状型肝癌病例,分别采用径线法及3D体积测量法测量肿块体积,对其中2例手术切除病例分别进行术前肿块体积3D测量、径线测量和术后肿块水浸法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水浸法测量25只猪肝实际肝体积范围68.50~1150.10 ml,3D体积测量肝体积范围69.78~1069.97 ml;统计学分析体外实验组二种测量方法均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427,P>0.05).(2)25例块状型肝癌患者术前CT径线法测量肿块体积范围395.16~2747.70 ml,3D体积测量肿块体积范围203.10~1463.19 ml,统计学分析二组数据均值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7.689,P<0.001).2例手术切除病例,1例术前肿块体积3D测量为(21.75±0.60)ml、径线法测量为33.73 ml,术后肿块水浸法测量为21.50 ml;另1例术前肿块体积3D测量为(696.13±5.30)ml,径线法测量为1323.51ml,术后肿块水浸法测量为685.50 ml.结论利用MSCT 3D体积测量方法能够精确测量原发性肝癌肿块及肝脏体积,该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三种测量方法对肺部不同密度小结节CT体积测量的观察

    作者:柳学国;章作铨;王颖;李坤炜;高洁冰;李颖勤;李晓黎

    目的评价肺部不同密度小结节CT体积测量3种方法(固定阈值法、可变阈值法和部分容积法)的可重复性.方法选择6个3种不同密度(实性、部分实性、非实性)小结节,由5位医生独立采用上述3种体积测量方法分别测量计算体积5次,ANOVA方差分析医生之间各种方法对不同密度结节体积测量的可重复性.结果固定阈值法对于实性结节的体积测量可重复性好(P>0.05),误差小于±2%;部分实性结节(CT值-700~ 40 HU)仅识别其中实性部分;非实性结节(CT值-800~-400 HU)识别不出来.可变阈值法选择适当的CT阈值范围,标记测量的范围与病变重叠良好,主要适用于部分实性结节和非实性结节的体积测量,但可重复性不好(P<0.05),误差范围<±10%(99%的可信区间-12%~36%).通过CT阈值与体积变化关系的实验发现:单纯实性结节CT值的阈值范围为-400~200 HU,单纯非实性结节为-800~0 HU,部分实性结节为-800~200 HU.部分容积法对于密度均匀的实性结节和非实性结节,医生之间有较好的可重复性(P>0.05),但对于其他结节医生之间的可重复性不佳(P<0.05),误差范围-20%~40%(99%的可信区间-30%~50%).各种体积测量方法之间的体积无可比性,误差可达8%~10 000%以上.结论固定域值法对于小的实性结节体积测量可重复性好;可变阈值法或部分容积法对于各种结节的体积测量临床应用尚不成熟.改进的方向有:固定域值法针对不同密度结节设定CT阈值范围,扩充其功能;部分容积法采用全自动软件固化,减少人为误差,对于密度均匀的实性结节或非实性结节有临床应用可能.

  • MR相位对比法和形态体积分析法评价心室功能的比较研究

    作者:闫钟钰;李坤成;李永忠;周怀琪;杜富会

    目的探讨相位对比法MR和形态体积分析法MR成像技术在评价心室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相位对比法MR(phase 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CMRI)和形态体积分析法电影MRI(stereological cin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CMRI)分别对12例健康成年人和 46例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首先应用SCMRI行心脏左、右室短轴电影成像,分别描记左、右室心内、外膜界面,测出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等指标;再应用PCMRI和流量分析软件分别在主动脉瓣上和肺动脉瓣上水平测得1个心动周期内的前向血流,获得SV值,并将2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正常志愿者与患者组、正常志愿者组左、右两侧心室,以及PCMRI法在主动脉瓣上和肺动脉瓣上水平测得的左右心室SV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1)PCMRI与SCMRI法所测正常志愿者左、右心室的SV相关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0和0.87,2种方法测得的SV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组2种MRI测量方法所得左室SV的相关系数为0.85,SV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CMRI法在主动脉瓣上水平测得正常人与患者组的SV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MRI与SCMRI法相比,对心室每搏输出量(SV)测量准确,相关性好,重复性高,加上流量分析软件使其应用省时、简便,在心功能定量分析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应用体描仪检测婴幼儿肺功能

    作者:饶小春;刘玺诚;焦安夏;江沁波;马渝燕;潘跃娜

    目的 观察用体描仪检测婴幼儿患呼吸道疾病时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的小儿930例,其中患呼吸道疾病的婴幼儿900例,健康婴幼儿30名.检查在药物睡眠状态下进行.采用婴幼儿体描仪,通过描记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应用被动流速容技术测量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阻力及体积描记法测定功能残气量等评价肺功能.结果 正常婴幼儿潮气呼吸流速一容量环近似圆形或椭圆形.呼吸道疾病的婴幼儿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形状及肺功能参数改变:环变窄、呼气降支凹陷、呼气支或吸气支出现平台.结论 患呼吸道疾病的婴幼儿肺功能较正常婴幼儿明显不同,肺功能试验是监测呼吸道疾病病情较理想的方法.

  • 嗅觉事件相关电位及磁共振成像对嗅觉功能的评估

    作者:杭伟;刘钢;张金玲;于焕新;王铭

    目的:探讨嗅觉事件相关电位(OERP)和磁共振成像(MRI)对嗅觉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11例嗅觉正常的受试者(NL组),33例嗅觉障碍患者,包括:慢性鼻窦炎伴息肉(NP组)11例;颅脑外伤(PT组)11例和上呼吸道感染后(PI组)11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耳鼻喉科一般检查、鼻内镜检查、T&T嗅觉计定量检查、OERP测试及MRI测量嗅球体积等检查.结果:(1)T&T嗅觉检查:NL组分数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P、PT、PI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OERP测试:NL组11例、NP组3例、PT组3例、PI组4例可以测出波形,失嗅者无法测出波形.NL组的各波波幅高于其他3组,潜伏期短于其他3组.(3)MRI嗅球体积成像:NL组嗅球体积明显大于其他3组,PT组嗅球体积明显小于NP、PI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NP、P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ERP能对嗅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MRI通过嗅球体积的变化,可对嗅觉进行定量评估.

  • 脉冲振荡法与体积描记法测定气道阻力的对比分析

    作者:张旭华;周萍;李昕;李雅文;张雯;李燕;路新明

    目的 探讨新兴的脉冲振荡技术(IOS)和传统的体积描记技术测定气道阻力(Raw)的相关性,为新技术新方法的标准化应用与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217例受试者用两种方法同期进行Raw的测定,然后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测定的Raw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积描记法测定的Raw与脉冲振荡法测定的中心Raw(R20)实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总的Raw(R5)等实测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脉冲振荡法与公认的体积描记法测定的Raw结果一致,且方法简便、配合容易、价格低廉、信息全面、判读直观,是对传统肺功能检查技术的一个极好的补充手段,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三维超声评价胎儿小脑体积

    作者:黄晓微;周毓青;常才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建立不同孕周胎儿小脑体积正常范围参考值.方法 对16~40周正常单胎胎儿283例进行小脑三维超声容积扫查,采用VOCAL程序30.旋转法测定小脑体积,应用相关回归分析拟合小脑体积随孕周增长的回归模型.结果 正常妊娠胎儿小脑体积三维超声测量值与孕周高度相关(r=0.924,P<0.0001).小脑体积随孕周增长的适方程为幂曲线方程(R2=0.975,F=10 751.86,P<0.0001).结论 三维超声不同孕周胎儿小脑体积正常值的建立将为产前判断小脑发育不良及相关异常,准确推算孕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末梢灌注指数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吴德华;陆学芬;吴东进;吴镜湘;张晓峰;曹晖;沈耀峰;徐美英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末梢灌注指数(TPI)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3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40 ~ 70岁,体重38~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15):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 ml,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20 ml).麻醉诱导: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4μg/ml,静脉注射芬太尼5 μg/kg(C组)或3 μg/kg(D组)和罗库溴铵0.9 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35~ 45 mm Hg.麻醉维持:D组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4 μg/ml,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1 ·h-1,必要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1 mg;C组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4 μg/ml,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0.1 m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切皮即刻(T3)、胸骨撑开即刻(T4)、开胸后30 min(T5)、1 h(T6)和术毕(T7)时,记录TPI、低频功率(LF)和高频功率(HF),计算LF与HF的比值(LF/HF).记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D组B-7时TPI值升高,T4-6时LF/HF降低,高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改善开胸手术患者微循环.

  • 动脉压与脉氧饱和度波形相关性的改变

    作者:许海芳;周曙;于布为

    目的通过急性非同步等容性血液稀释,观察急性血容量变化引起的动脉波与脉氧波的改变的相关性,以探讨用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估测血容量减少的可行性.方法10例择期手术成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后,输入750ml液体,记录动脉波的收缩压变化(SPV)、dDovwn(delta down)、dUp(delta up)和脉氧波的SPVplet、dDownplet、dUpplet以及心输出量等血液动力学参数;再经桡动脉快速放血300ml及输入等量琥珀酰明胶后分别记录各参数.结果急性失血300ml后,dDown和dDownplet分别由(4.59±2.94)mm Hg和(10.24±5-32)%增至(7.00±3.36)mm Hg和(16.11±7.44)%,其变化呈正相关(r=0.804,P=0.005),dDown、SPVplet和ddownplet与置换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等量琥珀酰明胶置换后,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嵌压、心输出量、SPV、dDown、SPVplet、dDownplet与置换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正压通气条件下,脉氧波形监测能有效地估测急性血容量减少.

  • 脉搏变异指数指导胸腔镜手术患者容量治疗的效果

    作者:雷敏;鲍琪;许浬渊;钟泰迪

    目的 评价脉搏变异指数(PVI)指导胸腔镜手术患者容量治疗的效果.方法 择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3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PVI组.C组和PVI组麻醉诱导期快速静脉输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250 ml,随后以2~8 ml·kg-1·h-1的速率持续静脉输注.C组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 ml和间羟胺0.5 mg维持MAP≥65 mmHg;PVI组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 ml和间羟胺0.5 mg维持PVI≤13%和MAP≥65 mmHg.分别于单肺通气开始即刻(T1)、单肺通气结束即刻(T2)和术后1 h(T3)时,记录SpO2,同时采集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乳酸浓度;分别于术前24 h和术后24 h时测定血肌酐浓度.记录术中液体出入量.结果 与C组比较,PVI组术中胶体液输入量、液体总输入量、T3时血乳酸浓度降低(P<0.05);2组间各时点SpO2和血肌酐浓度、术中晶体液输入量、尿量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I指导下的容量治疗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不仅能维持有效的血容量和组织灌注,还能减少术中液体输入量,有利于减轻肺水超负荷.

  • 末梢灌注指数监测地氟醚诱发患者交感神经兴奋的评价

    作者:沙勤;薛庆生;张维光;于布为

    目的 评价末梢灌注指数(TPI)监测地氟醚诱发的患者交感神经兴奋作用.方法 择期全麻患者48例,年龄25~60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16):七氟醚组(Ⅰ组)、地氟醚组(Ⅱ组)和地氟醚+异丙酚组(Ⅲ组).气管插管后Ⅰ组和Ⅱ组地氟醚或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快速达到0.5 MAC、1.0 MAC和1.5 MAC,并在每个水平维持5 min.Ⅲ组在气管插管后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至1μg/ml,地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快速达到0.5 MAC、1.0 MAC,并在每个水平维持5 min.分别在给予咪达唑仑后5 min(T0)、麻醉诱导后3 min(T1)、插管后即刻(T2)、呼气末浓度达到0.5 MAC(T3)、0.5 MAC后5 min(T4)、1.0 MAC(T5)、1.0MAC后5min(T6)、1.5MAC(T7)、1.5MAC后5min(T8)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TPI、脑电双频谱指数,并在T0、T1、T2、T5、T7时测定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 与T4时比较,Ⅱ组T5时,IPI降低(P<0.05);与T7时比较,Ⅱ组T4~6、T8时HR、MAP降低,T3~6、T8时TPI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7时HR、MAP升高,TPI降低(P<0.05);Ⅱ组T5和T7时TPI出现变化大值的时间短于HR、MAP;ATPI与△HR、AMAP呈负相关(r=-0.593,P<0.05;r=-0.591,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血浆肾素活性和AT-Ⅱ浓度升高(P<0.05).结论 TPI可灵敏地反映地氟醚诱发的患者交感神经兴奋.

  • 末梢灌注指数监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的评价

    作者:罗宝蓉;康孝荣;王保国

    目的 评价末梢灌注指数(TPI)监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的可行性.方法择期颅脑外科手术患者20例,ASA Ⅱ级,连续监测手指 TPI、指端皮温(T)、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收缩压(SP)、舒张压(DP)及心率(HR).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后1 min(t1)、3 min(t2)、气管插管前即刻(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1 min(t5)、上头架前即刻(t6)、上头架后即刻(t7)、上头架后1 min(t8)、切皮前即刻(t9)、切皮后即刻(t10)、切皮后1 min(t11),记录各指标.结果 与t0比较,t1~11时BIS降低,t1~7、t9~11 TPI增高,t2~7、t9~11时SP降低,t2~4、t6~11时DP降低,t3~6时HR减慢,t7时HR增快,t6~11时T升高(P<0.05);与t3比较,t4,5时BIS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I降低、SP和DP增高(P<0.05);与t6比较,t7,8时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I降低、SP和DP增高、HR增快(P<0.05);与t9比较,t10、11时BIS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I降低、SP和DP增高(P<0.05).TPI与SP、DP和HR呈负相关,r分别为-0.618、-0.481、-0.335(P<0.01).结论 TPI可无创、实时、连续地监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状态下交感张力的变化.

  • 体积描记法在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作者:黄小英;张松丽;赵萍;刘国清;罗惠琴;何爱华

    目的:使用体积描记法对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LRI)肺功能相关变化和预后进行评估,探讨体描应用于婴幼儿ALRI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ALRI患儿共计430例,根据患儿情况分成喘息组180例,非喘息组250例,并设置呼吸功能正常儿童共11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体描仪对FRC,Raw以及潮气呼吸参数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各组FRC、Raw等体描特征性项目和潮气呼吸项目之间的差异与相关性。结果喘息组TPTEF/TE、FRCp中位数、FRCp/kg、sReff、Reff及Reff/kg明显高于其他2组( P <02.05), VPTEF/VE低于其他2组( P <0.05)。 FRCP、FRCP/kg、sReff、Reff及Reff/kg与TPTEF/TE,IVPTEF/VE呈负相关( P <0.05)。同急性期相比,喘息组患儿恢复期的TPTEF/TE、VPTEF/VE无显著改善( P >0.05),FRCP、FRCP/kg、sReff、Reff、Reff/kg等体描特有指标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体描在测定ALRI患儿肺功能方面可行性较强,能有效反应ALRI的呼吸功能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小鼠哮喘模型的气道高反应性检测

    作者:肖建军;李孟荣

    气道高反应性(AHR)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对小鼠进行AHR测定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哮喘的免疫、病理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检测方法包括体外法及体内侵入和非侵入法,常采用的指标有Penh、肺阻力和顺应性等.该文就小鼠哮喘模型的AHR检测方法及指标作一综述.

  • 末梢灌注指数监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应激反应的评价

    作者:丛海涛;陈玲阳;周海燕

    目的观察末梢灌注指数(TPI)与有创动脉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皮温以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在不同性质刺激下的变化,探讨TPI在监测患者应激反应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入手术室后予心电、TPI、BIS和皮温监测.应用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5 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输注效应室浓度4.5 μg/mL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TCI输注效应室浓度3.0 μg/mL、瑞芬太尼0.25μg·kg-1·min-1行麻醉维持.麻醉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确认气管导管位置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2)、气管插管完成后5 min(T3)、切皮即刻(T4)、气腹后1 min(T5)、气腹后5 min(T6)、胆囊牵拉即刻(T7)、停止气腹1 min(T8)、拔管即刻(T9)和拔管后5 min(T10)共11个时间点的SBP、DBP、HR、TPI、BIS、皮温以及血浆NE和E水平.结果患者在T2、T5至T7时间点的SBP、DBP和HR较T0时间点显著升高(P值均<0.05).T2、T4至T7时间点的TPI较T0时间点显著降低(P值均<0.05).各时间点皮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1至T8时间点的BIS值较T0时间点显著降低(P值均<0.05),T9、T10时间点恢复到T0时间点水平(P值均>0.05).T1时间点的血浆中NE水平较T0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T2至T7时间点的血浆NE水平较T0时间点显著升高(P值均<0.05);T5时间点的血浆E水平较T1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TPI与SBP、DBP、HR以及血浆NE和E水平呈负相关(r=-0.963、-0.908、-0.957、-0.845、-0.324,P值均<0.05),TPI与BIS值和皮温不相关(r=-0.188、0.067,P值均>0.05).结论 TPI能无创、实时、连续地反映围术期应激引起的交感张力变化,可作为一项方便而有效的应激反应监测指标指导临床麻醉管理.

  • 小鼠体温对体积描记箱内压力变化的影响

    作者:徐卫华

    目的:观测麻醉小鼠在体积描记箱内引起的温度及压力的变化过程,探讨该压力变化对小鼠呼吸的影响.方法:首先比较麻醉小鼠和死亡小鼠引起的整体体积描记箱内温度和压力变化;然后,将麻醉小鼠置入双室体积描记箱的躯体室,同步测量及观察躯体室与头室内温度和压力变化;后,比较2种不同躯体体积描记法测量(一个描记箱保持对外密封而另一个体积描记箱则每2 rain内对外开放1 min)描记箱内麻醉小鼠的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变化.结果:麻醉小鼠使描记箱内温度和压力在6 min内分别上升了1.18℃和2.710 mmHg,死亡小鼠使温度和压力分别升高了1.17℃和2.671 mmHg,两者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双室体积描记法的躯体室内温度和压力在20 min内分别升高了1.92℃、5.554 mmHg,高于头室的0.09℃、0.627 mmHg(P<0.001).密封躯体体积描记箱内小鼠的呼吸频率由125.04 次/min上升至168.45次/min(P<0.001),呼吸引起的压力变化幅度由1.090 mmHg下降为0.883 mmHg(P=0.009);而开放躯体体积描记箱内小鼠的呼吸频率在120次/min左右,呼吸时压力变化的振幅在1 mmHg左右,不同时间观察点间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压力型整体体积描记箱内温度及压力升高主要来源于小鼠体温,而升高的描记箱内压力可影响小鼠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

  • 成人肝移植后发生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探讨

    作者:程龙宇;俞军;张武;余松峰;谢尚奋;周琳;张珉;汤洒潇;章琳;郑树森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探索减少该疾病发生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接受肝移植手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患者资料,对移植前脾脏体积、术前门静脉直径、术前胃左静脉直径、术前和术后血小板、术前和术后白细胞、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对在2012—2013年期间部分术前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行肝移植同期脾动脉缩窄术,分析其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患者肝移植术前脾脏体积大于500 ml ( P=0.012, OR=2.789,95%可信区间:1.249~6.227)以及门静脉直径大于15 mm ( P =0.017, OR=3.124,95%可信区间:1.230~7.933)为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行肝移植同期脾动脉缩窄术的6例患者中仅1例(16.7%)在术后表现为持续性血小板减少,而对照组48例中32例(66.7%)术后存在持续性血小板减少,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肝移植术前脾脏体积大于500 ml以及门静脉直径大于15 mm可以作为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移植手术同期行脾动脉缩窄术以控制脾脏体积作为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预防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