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内成熟与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纺锤体位置及其与胚胎发育的关系

    作者:方丛;梁晓燕;李涛;张敏芳;周灿权;庄广伦

    目的 研究体内成熟与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纺锤体位置及其与胚胎发育的关系.方法 对134个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在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法(ICSI)操作时用纺锤体实时观察仪进行纺锤体位置的观察,体内成熟卵母细胞来自单纯因男性不育而进行ICSI治疗的患者15例(体内成熟组).另外对45个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观察纺锤体位置,体外成熟卵母细胞来自因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而进行治疗的患者5例(体外成熟组).纺锤体的位置按照其与第一极体之间的角度不同分为Ⅰ、Ⅱ、Ⅲ、Ⅳ和Ⅴ级.并观察两组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及其胚胎发育情况.结果 体内成熟组和体外成熟组患者的卵母细胞中可观察到纺锤体的分别占83.6%(112/134)和82.2%(37/45).体内成熟组患者卵母细胞纺锤体的位置Ⅰ、Ⅱ、Ⅲ、Ⅳ和Ⅴ级分别为22.4%、55.2%、3.0%、3.0%、16.4%,体外成熟组则分别为17.8%、51.1%、8.9%、4.4%、17.8%,两组各级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内成熟组卵母细胞中,纺锤体离第一极体较近(Ⅰ级)者受精率较高(93.3%),显著高于其他各级(分别为73.0%、2/4、1/4、63.6%,P<0.05).结论 体内成熟与体外成熟卵母细胞间纺锤体位置未见显著差异;纺锤体的位置与卵母细胞受精率有一定相关性.

  • 慢速程序化冷冻与玻璃化冷冻对第3天分裂期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作者:李媛;陈子江;杨慧军;仲万霞;马水英;李梅

    目的 比较慢速程序化冷冻法(慢速法)和玻璃化冷冻法(玻璃化法)对第3天分裂期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输卵管阻塞或男性少弱精因素行体外受精(IVF)或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患者,挑选在行IVF或ICSI后第3天剩余优质胚胎数目超过4个者80例进入本研究.随机将每例患者的2个胚胎用玻璃化法冷冻,另外2个用慢速法冷冻;冷冻复苏后随机抽取40例患者移植慢速法冷冻的胚胎,另40例患者移植玻璃化法冷冻的胚胎,比较2种冷冻方法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 冷冻复苏后待移植的胚胎共160个,其中慢速法冷冻80个,复苏后存活73个(91%,73/80),移植后40例患者中15例(38%,15/40)获得临床妊娠,其中3例(20%,3/15)为双胎妊娠,余为单胎妊娠,胚胎着床率为25%(18/73);玻璃化法冷冻胚胎80个,复苏后存活71个(89%,71/80).移植后40例患者中19例(48%,19/40)获得临床妊娠,其中9例(47%,9/19)为双胎妊娠,余为单胎妊娠,胚胎着床率为39%(28/71),与慢速法相比,玻璃化法的临床妊娠率和双胎妊娠率均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胚胎着床率则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化法能够更好地保存胚胎复苏后的发育潜能,更适合第3天分裂期胚胎的冷冻保存.

  • 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的并发症临床分析

    作者:罗艳敏;方群;庄广伦;梁润彩;陈涌珍;陈敏玲

    目的探讨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的并发症特点及双胎发育不同一性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以双胎胎儿体重差>20%为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96例发育不同一性双胎(观察组)和349例发育一致双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分娩情况和围产儿预后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1)观察组晚期流产、羊水过多、双胎输血综合征和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分别为13.5%(13/96)、22.9%(22/96)、 9.4%(9/96)和5.2%(5/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15/349)、10.0%(35/349)、 1.4%(5/349)和1.1%(4/3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围产儿死亡和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分别为22.9%(44/192)和5.2%(10/1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31/698)和1.3%(9/6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胎儿体重轻者较体重重者的围产儿死亡率高,分别为30.2%(29/96)和15.6%(1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差分别为≤20%、 20%~30%和≥30%时,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4.4%、11.0%和41.9%;胎儿畸形发生率分别为1.3%、 5.1%和5.4%,3者间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主要的并发症为晚期流产、羊水过多、双胎输血综合征、胎盘早剥、围产儿死亡和胎儿畸形.双胎中体重轻者围产儿死亡率高,且随体重差别增大围产儿死亡和胎儿畸形发生率升高.

  • 卵裂期胚胎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及其与胚胎发育的关系

    作者:王琼;庄广伦;周灿权;李洁;钟依平;徐艳文;张敏芳;邓明芬

    目的观察卵裂期胚胎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 (solubl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 sHLA-G)的表达,并探讨sHLA-G的表达与胚胎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标记法,检测177个卵裂期胚胎sHLA-G的表达情况.结果 177个卵裂期胚胎中,101个卵裂期胚胎有sHLA-G蛋白表达,sHLA-G的总表达率为57.1%(101/177).其中双原核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卵裂期胚胎sHLA-G的表达率为66.2 %(90/136),三原核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卵裂期胚胎sHLA-G的表达率为26.8 %(11/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原核受精卵发育形成的1级卵裂期胚胎sHLA-G 的表达阳性率为64.3%(18/28),2级卵裂期胚胎为91.7%(66/72),3级卵裂期胚胎为16.7%(6/36).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原核受精卵发育形成的Ⅰ级卵裂期胚胎sHLA-G的阳性率为88.9%(32/36),与双原核受精卵发育形成的Ⅰ级卵裂期胚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原核受精卵发育形成的≤4个细胞的胚胎sHLA-G的表达率为56.7%(34/60), 5个细胞及6个细胞的胚胎为67.9%(36/53),7个细胞及8个细胞的胚胎为87.0%(20/23),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裂期胚胎有sHLA-G蛋白表达;且sHLA-G表达与胚胎发育有关.

  • SHP基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关系的探讨

    作者:韩红敬;魏丽惠;王山米;纪立农

    目的评价微小异源二聚体伙伴基因(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 gene, SHP)基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方法应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191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母血及新生儿脐血标本,利用PCR-RFLP的方法研究SHP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rs7504的基因多态性. 结果 (1)随出生体重的增加新生儿携带C等位基因和TC+CC基因型频率增加,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4;P=0.005);孕妇C等位基因和TC+CC基因型频率亦随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而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3,P=0.013).(2)此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者新生儿体重增加,携带TC+CC基因型的新生儿比携带TT基因型的新生儿体重平均增加246.3 g [(3658.7±400.9)g和(3412.4±444.4)g, P=0.005)].同时孕妇携带C等位基因者其分娩新生儿体重比不携带C等位基因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平均增加210.3 g [(3418.6±449.0)g和(3628.9±405.5)g,P=0.011)].(3)比较脐血TC+CC基因型与TT基因型的临床参数,发现SHP基因与血糖和胰岛素不相关;与母亲的体重、孕前BMI、父亲的身高、体重相关.孕妇携带TC+CC基因型者体重和孕前BMI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且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无明显相关.(4)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孕妇身高、孕期增重、孕前BMI、分娩孕周、脐血胰岛素、母血胰岛素水平均与新生儿体重相关,调整以上因素之后,脐血SHP基因仍与新生儿体重显著相关(P=0.0354),母血SHP基因与新生儿体重无明显相关(P>0.05). 结论 SHP基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关,在胎儿宫内发育中起一定的作用.

  • 心脏α肌动蛋白基因在胚胎心脏发育中的时空表达

    作者:刘芳;陈树宝;刘晓青;张文竹

    目的了解心脏α肌动蛋白(cardiac alpha-actin, CAA)基因在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规律,探讨其与心脏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用电刺激方法制备鸡胚心脏畸形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胚胎发育不同阶段CAA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A蛋白在胚胎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部位的变化.结果 (1)CAA基因在胚胎发育早期即开始表达,以后表达量逐渐增加至稳定.CAA主要局限在心脏部位表达,并随着心肌结构的发育成熟表达逐步增强;在肝脏、脑、胃等器官中不表达或微量表达.(2)心脏神经嵴被破坏的实验组胚胎在胚龄第2~7天,CAA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胚胎相对应时期(P= 0.013).实验组心脏组织在第7、9、15天时CAA基因表达量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29).结论 CAA基因与心脏发育密切相关.CAA基因表达受到心脏神经嵴细胞调控,剔除心脏神经嵴后其表达减少,影响了心肌细胞的成熟和分化,可能是导致心脏畸形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 小型猪Barx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牙胚中的定量表达

    作者:张颖;尹积荣;杨凯

    目的 观察小型猪牙齿发育相关基因Barx1片段在胚胎发育40 d(E40)不同牙胚中的定量表达,探讨Barx1基因空间表达量与牙齿形态的关系.方法 应用基因克隆技术克隆小型猪Barx1基因片段;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精确分离胚胎40 d小型猪第一乳切牙、乳尖牙、第三乳前磨牙、乳磨牙牙胚;提取微量RNA,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为对照,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arx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得到小型猪Barx1基因698个碱基的片段,Barx1在第一乳切牙、乳尖牙、第三乳前磨牙、乳磨牙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000 249、0.000 715、0.026 096、0.1 12 656,在牙弓中由前向后呈递增趋势.结论 Barx1基因表达量与牙齿形态发育存在一定关系,推测小型猪Barx1基因可能与牙尖的分化或牙尖数目相关.

  • 环磷酰胺对新西兰兔胚胎-胎仔发育的毒性作用研究

    作者:周莉;姜娟;王永;陈颖;许丽;崇立明;闫晗;王华;孙祖越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用作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实验阳性对照药物的可行性及佳用药方案,为顺利开展规范化生殖毒性试验提供依据. 方法 实验用普通级新西兰兔,以交配成功日为妊娠第0天(GB 0),采用计算机完全随机区组法将妊娠兔分为4组,包括环磷酰胺A组(14只,GD6 ~ 20环磷酰胺18 mg/kg,1次/d灌胃)、B组(11只,GD 10 ~ 13环磷酰胺25 mg/kg,1次/d皮下注射)、C组(12只,GD 6 ~18环磷酰胺15 mg/kg,1次/d肌内注射)和溶媒对照组(12只,GD 6 ~18生理盐水2 ml/kg,1次/d灌胃).观察用药期间动物的一般情况,分别于GD 0、3、6、10、13、15、18、20、24、28对各组妊娠兔称重并计算宫外增重,于GD 5和GD 28取兔血清测定睾酮、黄体酮和雌二醇水平.GD 28处死各组兔,取胎仔,记录黄体数、着床数、活胎率、吸收胎率、死胎率;检查胎仔,计算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发生率. 结果 环磷酰胺A组兔GD 10和GD 15、环磷酰胺B和C组兔GD15体重均明显低于溶媒对照组(P <0.05或P<0.01);环磷酰胺A组宫外增重明显低于溶媒对照组[(-0.013±0.163)kg比(0.208±0.194)kg,P<0.01].GD 28与GD 5的激素水平差值比较显示,环磷酰胺A组激素水平变化明显,与溶媒对照组相比,雌二醇和睾酮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黄体酮变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B组及C组激素变化幅度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解剖未见母兔有明显异常.环磷酰胺A组、B组活胎率(65.1%、19.2%)均明显低于溶媒对照组(93.1%)(均P<0.01),吸收胎率(17.4%、53.9%)及死胎率(17.4%、26.9%)均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4.2%、2.8%)(均P<0.01).环磷酰胺A组、B组、C组胎仔外观畸形发生率(60.6%、93.3%、16.1%)、内脏畸形发生率(62.9%、93.3%、25.9%)及骨骼畸形发生率(91.4%、100.0%、61.7%)均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0、0、3.0%)(均P<0.01). 结论 环磷酰胺用作新西兰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实验阳性对照药物是可行的,其佳用药方案为18 mg/kg,1次/d灌胃,GD 6~20连续用药15 d.

  • 外源性核苷酸对酒精发育毒性的拮抗作用

    作者:董文红;赵洁;赵佳夕;徐琳琳;许雅君

    目的:研究外源性核苷酸( exogenous nucleotides,EN)对乙醇发育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C57BL/6J孕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对照组和4个EN干预组(E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04%、0.16%、0.64%);孕6~15d时空白对照组以每千克体重5 g蒸馏水灌胃,乙醇对照组和EN干预组以相同剂量的乙醇灌胃,建立乙醇发育毒性动物模型;整个实验周期内,2个对照组动物喂饲普通小鼠饲料,4个EN组动物喂饲含有相应剂量核苷酸的干预饲料.孕第18天收集母鼠血液,检测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称量活胎和胎盘重量,观察胚胎毒性;并进行活胎骨骼和内脏畸形检查.结果:与乙醇对照组相比,核苷酸干预组平均活胎重量、胎盘重量均有所改善;孕鼠血清中SOD活力和GSH-Px活力明显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胎鼠活胎率显著增加,吸收胎率显著下降(P<0.01);胎鼠四肢骨和尾椎骨骨化数目均明显增加(P<0.01)、枕骨和胸骨骨化异常发生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以0.04% EN组为明显.结论:孕期补克EN对乙醇的发育毒性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 成人疾病胎源说的证据及机制

    作者:蒋文跃;韩巍;李志新

    一般认为,许多成人慢性病是在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不良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所诱发.Barker等[1,2]发现成年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源于胎儿期宫内发育不良,经一系列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并提出"成人疾病胎源说"(fetal origins of adult disease hypothesis,FOAD),有人称之为"Barker学说".近十余年来,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的孕期营养、出生体重等生命早期发育状况与成人后血压、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肥胖、骨质疏松乃至肿瘤等疾病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目前已召开了三届成人疾病胎源说的国际会议,并成立了"疾病及健康的发育起因国际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DOHaD).Science及Nature[3,4]近年就这方面报道均进行了述评.

  • 胚胎停育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方案的进展

    作者:孙亚玲;赵海灵;司品美;张丽颖

    胚胎停育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停止发育,胎儿死亡滞留宫内尚未排出,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目前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大生殖健康问题。因此,对胚胎停育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胚胎停育的早期诊断及其处理方案的研究动态,希望为早期发现和治疗胚胎停育提供有利的帮助,为促进生殖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

  • 微量营养物质在围妊娠期中的作用

    作者:俞凌;王淑芳

    研究已证实,微量营养元素的缺乏与高生殖风险有关,这些风险包括不孕症、胎儿发育畸形以及其他远期疾病.围妊娠期是一个很特殊的重要时期,主要包括受精、受孕、植入、胎儿器官发生和胎盘发生等几个重要阶段,且这几个阶段有可能被微量营养元素影响.尤其是一些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微量营养元素,可以有效阻止活性氧簇(ROS)造成的氧化损伤,从而保护围妊娠期各个阶段的胎儿和母体免受伤害,可见预防性地应用一些微量营养元素或许能够扭转不良的妊娠结局.人们应该在妊娠前掌握更多的围妊娠期健康饮食知识,也应该有更多的研究来关注围妊娠期的营养需求.重点阐述在围妊娠期中微量营养元素与各种生殖风险的关系.

  • 卵母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莉

    对于复杂多细胞生物体来说,严格控制细胞增殖与死亡对细胞功能的协调是非常必要的,而限制体内异常细胞增殖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细胞凋亡.女性生殖细胞的凋亡是卵泡实现募集、选择和优势化的重要途径.近年对于卵母细胞凋亡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Bcl-2家族的调控机制,以及凋亡对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

  • 妊娠期生殖道HPV感染及其对妊娠的影响

    作者:刘建华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感染皮肤和黏膜引起良性或恶性病变.黏膜感染以生殖道感染较常见.女性妊娠期生殖道HPV感染有其特殊性,女性生殖器宫的感染可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导致胎儿异常、自然流产和早产等.母婴垂直传播的途径除了分娩时经生殖道直接感染胎儿,还可通过胎盘等感染胎儿.更有研究发现精子和卵子也可受到感染,这对受精后胚胎的发育将产生严重影响,也解释了HPV阴性产妇孕育HPV阳性胎儿这一现象.有关妊娠期HPV感染对妊娠结局和胎儿与新生儿健康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胚胎活检对其发育潜能的影响

    作者:徐艳文

    随着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的日益普及,胚胎活检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胚胎的活检时机、透明带打孔的方法等均可能对胚胎后续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活检后到植入前囊胚阶段的发育,以及出生到幼儿期(2岁)的生长发育,但对成人后的远期安全性问题尚缺乏数据.

  • 健康和疾病的发育起源研究现状

    作者:曾婵娟;杨慧霞

    大量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发育早期不利因素,特别是宫内营养失衡(包括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导致机体生理和代谢发生永久改变,引发子代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成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这一过程发生在胎儿发育的窗11期,即健康和疾病的发育起源(developmental origins ofhealth and disease.DOHaD).目前.其具体机制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代谢调节关键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改变及表观遗传学在引发成年代谢表型中的作用.深入了解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以寻求有效的干预方式对控制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的流行意义重大,对于经济快速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更是意义深远.

  • 健康与疾病的发展起源

    作者:陈叙

    传统观念认为,众多成人慢性病是在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不良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所诱发的.近十余年来,基于循证研究的结果,研究者提出了健康与疾病的发展起源(devele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DOHaD)的概念.

  • 胎儿肢体-体壁综合征一例报告

    作者:张玉洁;张学勤

    1 病例资料初产妇,29岁.因孕4个月,B超检查发现胎儿畸形,要求终止妊娠入院.平素月经正常,停经1月余曾接触放射线,确诊早孕后开始定期产前检查.于孕4个月时行B超检查示孕17周,宫内单活胎,头位,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双下肢缺如.

  • 妊高征大鼠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胎鼠脑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丽红;马铃;崔健君

    目的探讨妊高征(PIH)大鼠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胎鼠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妊娠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PIH组(B组)、TCST组(C组)和假手术组(D组).B组自孕14 d开始皮下注射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12.5 mg/100 g,每天平均分两次注射,至孕20 d,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C组孕14 d行右TCST,余同B组;D组孕14 d行右颈交感神经干分离,但不离断,余同B组.各组于孕21 d剖宫取仔,观察胎鼠脑组织超微结构,测定脑组织ATP、ADP、AMP的含量、腺苷酸池(ATP+ADP+AMP)及神经元细胞膜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结果A、C组脑组织超微结构基本正常,B、D组脑组织超微结构严重受损.与A组比较,B、D组脑组织ATP、ADP、AMP的含量、腺苷酸池及神经元细胞膜Na+-K+-ATP酶及Ca2+-ATP酶的活性均降低;与B组比较,C组脑组织ATP、ADP、AMP的含量、腺苷酸池及神经元细胞膜Na+-K+-ATP酶及Ca2+-ATP酶的活性均升高(P<0.01).结论PIH大鼠TCST对胎鼠脑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及相关的离子泵功能有关.

  • 论母体甲状腺激素不足对胎儿神经智力发育的影响

    作者:滕卫平

    近,母体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神经智力发育的影响成为国际甲状腺学界的热点领域.母体甲状腺激素主要影响妊娠前20周胎儿的神经发育.目前有限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这个时期母体的亚临床甲减如果没有被替代治疗,可以降低后代的智商7分.母体亚临床甲减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基础研究也证实母体甲状腺激素在这个时期胎儿神经发育中的作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普通女性人群的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是11.0%;产后甲状腺炎的患病率是11.9%.所以,建立对妊娠妇女亚临床甲减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筛查机制,对于保护妇女健康和提高儿童的智力素质都是必要的.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