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刘应龙应用甘露消毒丹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

    作者:袁建

    甘露消毒丹又名普济解毒丹,是清代名医王孟英治疗湿温时疫的代表方剂,该方清热解毒、淡渗利湿、芳香化浊,用于湿温邪在气分诸证,疗效甚佳。消除湿热毒邪,有如“甘露”降临而暑气潜消,故称为“甘露消毒丹”[1],原方组成:白豆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石菖蒲、浙贝母、黄芩、连翘、射干、薄荷。

  • 关于黄芩对糖尿病防治作用的研究

    作者:陈丽;刘晓城

    综述近年来有关传统中药黄芩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黄芩提取物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抑制醛糖还原酶、抑制脂氧合酶等作用,并能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防止肾小球硬化,具有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 199 黄芩中的千层纸黄素A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 S3的作用

    作者:

    关键词: 黄芩 黄素
  • 197 黄芩抑制糖类分解酶的活性

    作者:

    关键词: 黄芩 制糖 类分解
  • 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

  • HPLC法对不同黄芩炮制品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作者:刘林红;袁一平;翟华强

    目的:比较黄芩不同炮制品的成分含量差异,探讨科学合理地调剂黄芩饮片。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片、酒黄芩、黄芩炭中所含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随炮制时间及加热程度而降低,黄芩炭中黄芩苷含量低。结论了解黄芩不同炮制品中黄芩苷含量的差异,有利于临床合理科学地调剂黄芩炮制品。

  • 小柴胡汤妇科应用析

    作者:张红;徐翠;李云波

    小柴胡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用于伤寒中风,邪入少阳之证.<金匮要略>中,并治妇女热入血室.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组成.柴胡为透达少阳半表之邪,黄芩清少阳半里之热,配半夏、生姜以和胃降逆,伍人参、甘草、大枣以扶正祛邪,同时大枣与生姜的配伍又可以调和营卫.调气机,行津液,共奏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之效.历代医家对其组方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均有较多研究和阐述.近年来该方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已超出了原著本方证治的范畴.

  • 145 黄芩中抑制肺细胞的活性成分

    作者:

    关键词: 黄芩 肺细胞
  • 论《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应无黄芩

    作者:王文华;王明炯

    笔者在读宋版《伤寒论》第154条原文之时,发现历代诸多医家都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之中应有黄芩,但此结论显然与方后的药物位数“上二味”矛盾,如果是错笺造成黄芩的缺失,为何连药物的位数都错?这样的情况在《伤寒论》其他的条文中极为罕见。所以笔者又仔细研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通过文献考证以及仲景对黄芩的用药规律研究,终得出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之中应无黄芩,《伤寒论》中的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为两首不同的经方。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糖尿病酮症一例

    作者:傅强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组成,原为治疗少阳病的主方,也是后世和解剂的祖方.

  • 柴胡黄芩配伍应用对小鼠急性癫痫模型的影响

    作者:谢炜;梁一超;陈伟军;姚俐;洪雨

    目的:观察柴胡黄芩配伍应用对小鼠急性癫痫模型的影响.方法:60只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A组),柴胡黄芩5∶2组(B组),柴胡黄芩1∶1组(C组),柴胡组(D组),黄芩组(E组),地西泮组(F组),每组各10只,制备小鼠大电休克(MES)急性癫痫模型;另取180只昆明小鼠按上述分组方法分别制备小鼠戊四氮(PTZ)、士的宁(STR)、匹罗卡品(PLCP)急性癫痫模型.结果:B、F组可显著降低MES小鼠惊厥率(P<0.05),明显延长PTZ小鼠发作性阵挛潜伏期、发作性强直潜伏期以及死亡潜伏期(P<0.05),以及STR小鼠死亡潜伏期(P<0.01).仅F组可延长PLCP小鼠强直及死亡潜伏期(P<0.01).结论:柴胡黄芩配伍应用有抗惊厥、抗癫痫作用,其中以柴胡黄芩5∶2组效果为明显.

  • 黄芩水提液对3T3-L1脂肪细胞增殖、诱导分化及脂联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崔琳;路玲玲;李强;宰军华;刘卫红;王小晓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黄芩水提液(Scutellaria BaicalensisWater Extract,SBWE)对3T3-L1前体细胞增殖、分化,对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表达以及脂联素(Adiponectin,ADP)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SBWE降脂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通过体外培养3T3-L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SBWE对3T3-L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诱导脂肪细胞分化成为成熟脂肪细胞,观察SBWE对脂肪形成的影响;化学发光法检测脂联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脂联素mRNA(Adipoq)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给予3T3-L1细胞0.01、0.1、1 mg?mL-1浓度的SBWE 24 h,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0.1、1 mg?mL-1浓度的SBWE能够降低3T3-L1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数量,并减少细胞内脂滴聚集,但无明显剂量依赖性;0.01、0.1 mg?mL-1浓度SBWE能显著提高脂联素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与空载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给予3T3-L1细胞0.1 mg?mL-1SBWE 24 h,诱导前后的脂肪细胞Adipoq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SBWE可有效抑制3T3-L1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同时增加脂联素基因表达,这可能是通过增强脂联素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实现,这些为黄芩水提液减肥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基础.

  • 黄芩中4种黄酮的抗肿瘤细胞株活性比较

    作者:何耀昌;薛红

    目的: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苷及黄芩素是黄芩的主要成分.对前三种黄酮的抗癌活性文献有不同的报导.方法:本研究比较了4种黄酮在相同浓度下对4个肿瘤细胞株24 h及48 h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汉黄芩素对4种细胞株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8 h半抑制浓度分别为97.9 μM(肺腺癌A549)、15.3 μM(子宫颈癌HeLa)、147 μM(肝细胞癌HepG2)及104 μM(乳腺癌MCF-7).其相应的糖化物,汉黄芩苷对4种细胞均未显示抑制.黄芩素抑制HeLa细胞,而糖化的黄芩苷抑制HepG2,且对MCF-7显示刺激作用.结论:以上结果显示,汉黄芩素在4种主要黄芩黄酮中具有强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效能,而其他3种黄酮的抗肿瘤作用并不一致,黄芩苷甚至促进个别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因此,黄酮抗癌作用的研究及可能的临床应用更应在单体水平进行.

  • 黄芩种群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作者:冯学锋;胡世林;郭宝林;李家实;阎玉凝

    分析中药黄芩道地性与遗传多样性.方法:用随机扩增的DNA多态性分析(RAPD)方法,对13个居群62个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和并头黄芩S.SCOrdifolia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黄芩居群遗传变异测定.结果:用14个随机引物,共获得11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2条.黄芩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态性条带比率(PPB)值为95.5%,居群水平的平均PPB值为41.9%.黄芩样本RAPD聚类分析(UPGMA)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分支,但显示出与地理位置有关三个类群.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黄芩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8.83%,居群内变异占81.17%.结论: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证明黄芩道地性与遗传变异和地理环境有关系,并提出黄芩栽培选种的策略应该是大限度地保持其遗传多样性.

  • 黄芩,由古籍里走进现代生活的药用植物

    作者:崔孟颖;柳洁;杨蕾;Cathie Martin;陈晓亚;赵清

    黄芩作为传统的药用植物,以其根部入药,主治呼吸道感染、腹泻、痢疾、肝脏疾病等,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本文综述了药用植物黄芩的古代文献记载及使用历史、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现代研究.黄芩的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如黄芩苷、汉黄芩苷及其苷配基黄芩素、汉黄芩素,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癌、护肝、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也介绍了黄芩相关生物技术及黄芩黄酮的代谢生物学研究进展,探讨了黄芩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 黄芩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作者:李欣;黄璐琦;邵爱娟;林淑芳;郑鑫

    本文从研究目的、本草考证、分布范围、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征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黄芩在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情况.我国黄芩种质资源丰富,但不同品种(种质)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较少,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黄芩种质资源及其相互关系,对药用黄芩的引种栽培、资源保护和选种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黄芩 种质资源
  • 黄芩不同萃取物对痤疮致病菌抑菌及抗炎作用的影响

    作者:范淑红;罗夏

    目的:研究黄芩不同萃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对小鼠痤疮模型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正丁醇对黄芩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3个不同部分,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3种不同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采用二甲苯诱导制备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并测定黄芩不同提取物对痤疮小鼠的抗炎作用。结果黄芩各萃取物对3种痤疮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黄芩乙酸乙酯部分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度,并能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 -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含量。结论黄芩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明显抑制痤疮致病菌的生长,并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开发用于痤疮的治疗。

    关键词: 黄芩 提取物 抑菌 抗炎
  • 黄芩三种方法提取液的血清图谱比较

    作者:王志江;梁丽丽;孙秀梅

    目的:比较黄芩采用半仿生提取法(Semi - bionic extraction,SBE)、水提法(Water ex-traction,WE)和乙醇提取法(Alcohol extraction,AE)三种提取液的血清图谱。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灌胃乙醇提取液(Alcohol extraction,AE 液),采集不同时刻的血样,分离含药血清,将 HPLC 色谱峰数目、峰总面积平均值标准化处理,加权求和后得综合评判 Y 值,以 Y 值大者为较佳采血时刻;然后对三种方法提取液此时刻的含药血清作图谱比较。结果 HPLC 图谱表明,给药后2.5 h 的含药血清综合评判 Y 值大;三种提取液2.5 h 含药血清以半仿生提取液(Semi - bionic extraction,SBE 液)综合评判 Y 值大。结论 SBE 液含药血清较其他提取液含药血清中成分含量高。

  • 王氏连朴饮加滑石、黄芩;茵达日-4味汤对温病湿热模型、炎性反应因子IL-1β、IL-6、TNF-α的影响

    作者:王雪峰;韩雪梅;任存霞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王氏连朴饮加滑石、黄芩;茵达日-4味汤对大鼠湿热模型、炎性反应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作用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湿热炎性反应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对照药组、中药组、蒙药组分别采取不同处理方法观察记录各项指标,血清细胞因子 IL -1β、IL -6、TNF -α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中蒙医温病经典方在治疗大鼠湿热症状上具有可靠疗效,尤其在改善大鼠进食饮水减少,大便稀软,口角眼角分泌物增多等方面有显著成效。ELISA 检测显示对照药组 IL -1β、IL -6、TNF -α无意义,中药组 TNF -α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 IL -1β、IL -6无意义(P >0.05),蒙药组 TNF -α有统计学意义(P <0.01)、IL -6有意统计学义(P <0.05),对 IL -1β无意义(P >0.05)。结论:王氏连朴饮加滑石、黄芩;茵达日-4味汤在解除湿热症状上有切实可靠的作用,对腹腔炎性反应引起的发热及炎性反应,虽然细胞因子血清检测没有得出有力检验数据支持,但动物模型治疗后期各项体征监测都有好转。ELISA 检测显示中药组 TNF -α有统计学意义(P <0.01);蒙药组 TNF -α有统计学意义(P <0.01)、IL -6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葛芪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吕玲玲;郑岚;谢松

    目的:建立葛芪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芩和川芎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并测定了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Diamnosil C18柱(460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体积比34∶66)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此方法线性为0.35~7.02 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结论:该方法操作较为简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葛芪颗粒的质量标准.

1751 条记录 3/88 页 « 12345678...878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