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幼年型Ⅰ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作者:鲁平;鲁豫;袁建军;文世林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Ⅰ型糖尿病(IDDM)幼年型患者内皮功能及与血糖间的关系. 方法测量42例Ⅰ型糖尿病幼年型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后,测定其反应性充血时和口内喷服硝酸甘油气雾剂后测量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Ⅰ型糖尿病幼年型患者反应性充血及口内喷服硝酸甘油气雾剂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空腹糖化血红蛋白与内皮功能呈负相关,特别是餐后2 h血糖值,r=-0.451,-0.684.结论Ⅰ型糖尿病幼年型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及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均有明显的损伤.且随着血糖的增高损伤程度加重.

  • 儿童及青少年Ⅰ型糖尿病患者胰腺大小的超声探测

    作者:张峰;聂茹;聂秀玲

    目的:评估Ⅰ型糖尿病病人对胰腺大小的影响.方法:用超声技术评估年龄在3~15岁的糖尿病患儿60人,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胰腺大小.结果:糖尿病病人胰腺面积和其他参数明显下降,尤其以年龄在8~12岁和13~15岁儿童为明显.3~7岁儿童胰腺面积较8~12岁和13~15岁儿童的为大,因3~7岁儿童糖尿病病程多少于2年,而8~12岁和13~15岁儿童的糖尿病病程为5年以上,在所有组中,胰腺体积和Ⅰ型糖尿病病理成负相关关系(P<0.05).

  • 口服重组GAD65蛋白延缓NOD小鼠Ⅰ型糖尿病发生

    作者:黄月玲;郑小玲;刘启才;林勇平;孙卫文;陈盛强

    目的 研究重组GAD65蛋白对NOD小鼠Ⅰ型糖尿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6周龄NOD雌鼠3次/周灌胃重组GAD65蛋白,共6~56周,观测胰岛炎和糖尿病发病情况.结果 重组GAD65蛋白能明显降低NOD小鼠糖尿病的发生和胰岛炎的严重程度.结论 口服重组GAD65蛋白能预防NOD鼠糖尿病.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周坚

    目的:研究过氧化质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是否与Ⅱ型糖尿病(IDDM)的易感性相关.方法:通过PCR-RFLP方法,对275例糖尿病患者和286例正常人进行了PPAR基因Pro12Ala多态性分析,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研究对象中共见有2种基因型,Pro/Ala杂合子等位基因型,Pro/Pro纯合子等位基因型.IDDM患者基因型Pro/Ala、Pro/Pro频率分别为10%、90%,x2=3.39,P>0 05,而对照组Pro/Ala、Pro/Pro频率分别为5%、95%;IDDM患者等位基因Pro和Ala频率分别为95%、5%,x2=3.27,P>0 05,而对照组Pro和Ala频率分别为98%、2%.结论: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之间Pro12Ala多态性频率存在差异,但不显著.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的易感性可能无关.

  • 联合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对小鼠胰岛β细胞保护作用的超微结构与形态计量学研究

    作者:郑锦花;朴松兰;刘佳南;张桂珍

    目的 电镜观察及定量分析联合抗氧化微量营养素(combined antioxidant micronutrients, CAM)对胰岛β细胞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muitipe low dosage of streptozotocin,MLDS)方法制备T1DM(type 1 diabetes mellitus)小鼠模型,分别添加4种AM和7种AM干预,应用透射电镜摄片,形态学定量评价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微量营养素添加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胰岛β细胞内分泌颗粒数量明显高于糖尿病模型组(P<0.01);胰岛β细胞内分泌颗粒核芯与界膜之间空隙明显大于糖尿病模型组(P<0.01).结论 联合应用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对T1DM模型小鼠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53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青;张静

    现将我院1999年1月-2004年5月收治糖尿病并发肺结核5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3例患者,男36例、女17例,年龄24~79岁,50岁以上29例,占54.7%;发现肺结核时糖尿病史5年以上者15例,不足5年者38例.53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糖尿病分类标准,其中Ⅰ型糖尿病为2例,占3.8%,余均为Ⅱ型糖尿病.肺结核诊断分型均符合1998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标准,为继发性肺结核,其中初治29例、复治24例.

  •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君鹏;张敏健;刘宝林

    Ⅰ型糖尿病显著的特征是β细胞的减少缺失,因此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越来越多的患者深受其害.β细胞作为自身免疫靶点,终在炎性介质的诱导下被巨噬细胞和T细胞所损害.由于这种特性,临床上一般应用5类抗体即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GAD65及IA-2和IA-2b来诊断及评价.除了HLA基因相关因素外,环境因素例如感染及饮食和生理心理均为该病的可疑病因.目前Ⅰ型糖尿病有多种治疗途径,临床目标定位在控制血糖,阻止β细胞的进一步损伤凋亡及控制自身免疫反应.1992年,胰岛素的发现,使得致命性的糖尿病变成慢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微血管并发症的进展,然而这并不能够延缓病情的进展.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的一种能够合理自行调控血糖控制疾病相关并发症发展的微创手段.全胰腺移植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达到预期相当的效果,然而他却伴随着更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以及终身强制性的免疫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处理及胰岛细胞Exendin-4液体保存减轻热缺血时间损害等新研究为胰岛细胞移植提供新的价值.

  • 异种胰岛移植的化学免疫抑制治疗

    作者:张建国;沈滨;刘晓君

    移植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为Ⅰ型糖尿病(IDDM)患者提供了可靠的治疗手段.相对于胰腺移植来说,胰岛移植方法简单、安全、并发症少以及死亡率低,易于为患者所接受.但供体短缺及排斥反应目前仍然是制约胰岛移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主要障碍.在预防及控制排斥反应中,免疫抑制药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目前的抗排斥反应药物如CsA、FK506等在同种胰岛移植中作用显著,在异种胰岛移植中却作用甚微.探索新的免疫抑制药物及药物组合将对解决供体短缺以及排斥反应问题产生深远影响.

  • 没有高血压为何要吃降压药?

    作者:张莹

    [案例]张先生今年28岁,14岁那年确诊患有Ⅰ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维持在7%左右,血压正常,近尿检显示微量白蛋白尿.医生近给他开了赖诺普利(一种ACEI类降血压药),说是有利于糖尿病患者保护肾脏.张先生很困惑自己本身没有高血压,服用降压药是否有风险?

  • 6月龄内诊断1型糖尿病的患者需进行再评估

    作者:琼斯;谭婷婷;周智广

    背景 一位17岁的女性患者被送至我院对其1型糖尿病的诊断进行再评估.该患者于15周龄时因酮症酸中毒被诊断为Ⅰ型糖尿病.患者有轻度的学习障碍.在校需要额外支持.患者无糖尿病家族史.检测方法 测量血清C肽浓度、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浓度,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诊断 59V>M Kir6.2基因突变所致DEND综合征(中度发育迟滞、癫痫及新生儿糖尿病)治疗 停用胰岛素,采用高剂量格列本脲治疗.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HbA1c水平持续控制在6 5%以内,且无低血糖发生.

  • 健康教育与优质护理应用于Ⅰ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作者:李艳红;林双燕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与优质护理应用于Ⅰ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搜集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Ⅰ型糖尿病患儿,依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同时强化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后2组患糖尿病相关指标均均比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00%)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糖尿病基础知识、胰岛素使用等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Ⅰ型糖尿病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患儿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提升患儿家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有利于提高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其临床应用价值应予以肯定.

  • Ⅰ型糖尿病儿童情绪障碍与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

    作者:黄希

    目的 探究Ⅰ型糖尿病患儿的情绪障碍同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该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诊治的I型糖尿病患儿共计94例为研究样本,所有患儿入院就诊时通过调查问卷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分组,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94例I型糖尿病患儿存在情绪障碍患儿共计41例不存在情绪障碍患儿共计53例;两组患儿之间的性别比和病程时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障碍组患儿的平均年龄略高于正常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家长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及家庭经济状况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患儿家长的SCL-90阳性检出率为16.36%(9/55),障碍组患儿家长的SCL-90阳性检出率为39.13%(18/46)(P<0.05);患儿的焦虑与抑郁量表测评结果同家长的SCL-90量表中的多个因子均存在相关性.结论 Ⅰ型糖尿病患儿的情绪障碍同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当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时,将影响患儿的情绪状态,因此为了提升患儿治疗效果,家长应积极主动进行自我心理状况调节.

  •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特点及诊断要点探讨

    作者:李素芳

    目的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特点及诊断要点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接收的48例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诊疗资料,与我国同期接收并确诊治疗的57例Ⅰ型糖尿病患者、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血糖、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浆C肽、谷氨酸脱羟酶(CAD)阳性率之间的差异,从而总结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特点以及诊断要点.结果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均出现烦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三多一少"Ⅰ型糖尿病临床症状,患者发病年龄在20~49岁,体重指数低于25 km/m2,空腹血糖大于6.1 mmol/L,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均明显低于Ⅰ型糖尿病患者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C肽含量低于0.4 nmol/L,餐后2 h血浆C肽含量低于0.8 nmol/L,谷氨酸脱羟酶(CAD)为阳性,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与Ⅰ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的相似度高,医师通过对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 胰岛素不同的给药方式对儿童Ⅰ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的疗效

    作者:林春琴

    目的 探究对儿童Ⅰ型糖尿病患儿实施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糖控制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将2015年6月-2017年10月该院86例儿童Ⅰ型糖尿病患儿分为甲组(43例,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乙组(43例,采取每日分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量.结果 甲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5.65±0.39)mmol/L]、餐后2 h血糖[(7.98±2.03)mmol/L]较乙组[(6.52±0.62)mmol/L、(11.69±2.56)mmol/L]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儿血糖达标时间[(5.24±1.68)d]、胰岛素使用量[(26.24±4.30)U]、住院时间[(11.24±5.61)d]较对照组[(10.65±1.45)d、(36.94±6.61)U、(19.36±7.42)d]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每日分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儿童Ⅰ型糖尿病患儿实施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血糖控制效果更佳,更有助于缩短血糖达标时间.

  • 应用胰岛素治疗Ⅰ型糖尿病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姚莹

    目的 观察分析常规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Ⅰ型糖尿病效果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来该院儿科治疗的80例Ⅰ型儿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探讨两种皮下注射方法的治疗效果是否相同.结果 同组患儿治疗前后同一血糖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患儿治疗后同一血糖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胰岛素用量、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式治疗Ⅰ型糖尿病患儿的降糖效果优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用量少,餐后达标时间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这可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二甲双胍在Ⅰ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马超;陈涛;何燕

    Ⅰ型糖尿病(T1DM)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紊替代治疗为其治疗基础,但胰岛素的长期使用会造成低血糖、体质量增加等诸多不良现象.Ⅰ型糖尿病的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可有效减少胰岛素用量,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并已经得到临床研究证实.该研究对80例成人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旨在其对减少胰岛素用量、心血管并发症预防的作用机制、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加用二甲双胍患者体质量指数及血糖水平均低于单独胰岛素治疗患者,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低血糖事件.

  • 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液体复苏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郑少娟;林新富

    目的 探析Ⅰ 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Ⅰ 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予以研究,依照随机硬币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0)、实验组(n=40).两组患者均予以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先快后慢补液,实验组患者匀速补液,对两组患者各实验室指标、脑水肿发生率、尿酮转阴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血钾、血钠、血浆渗透压、阴离子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脑水肿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患者(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尿酮转阴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可有效减少脑水肿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胰岛自身抗体测定在1型糖尿病病人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荆丹清;马学毅;胡景胜;白桦

    目的:通过对诊断为1型糖尿病病人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测定与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三种胰岛自身抗体在1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43例住院病人,男26例,女17例,年龄30±13岁,病程3.8±5.8年,以三种胰岛自身抗体一项以上阳性为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血糖、HbA1C、C肽、胰岛素用量、并发症等情况的差异.结果:43例1型糖尿病病人GADA阳性率37.2%(16/43)、ICA阳性率为18.6%(8/43),IAA阳性率为37.2%(16/43);病程在10年以上抗体持续阳性者占60%,ICA及IAA抗体阳性率则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高,1年内在10%~30%,10年以上达50%.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年龄(33±13岁vs 25±14岁,P=0.09)、病程(4.7±6.5年vs 4.1±3.9年,P=0.16)无显著差异,但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者多(72%vs 58%).C肽水平低(空腹0.18±0.17 vs 0.34±0.22,P=0.35;餐后2h 0.43±0.41 vs 1.29±1.30,P=0.022),达到血糖良好水平时胰岛素用量更大(0.78±0.31 U·kg·d vs 0.59±0.18U·kg·d,P=0.037).两组在BMI、血糖、HbA1C及大血管并发症患病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及严重程度可见明显差异(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71.4%vs 40%,P=0.045;失代偿性糖尿病肾病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病率25%vs0%,P=0.034).结论:在Ⅰ型糖尿病的病人中,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虽然年龄、病程及HbA1C皆相似,但前者胰岛功能更差,更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达到相同血糖控制水平所需胰岛素剂量更大,其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更高,程度更严重.提示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相关.

  • 糖尿病自身抗体诊断Ⅰ型糖尿病的价值及临床分析

    作者:陈永红

    目的:分析糖尿病自身抗体诊断Ⅰ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Ⅰ型糖尿病患者1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血清中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胰岛细胞抗体( ICA)和胰岛素抗体( IAA)进行测定。结果:GADA阳性率为81.6%,ICA阳性率为68.7%,IAA阳性率为48.6%,GAD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抗体(P<0.01),GADA/ICA和IAA 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抗体检测的阳性率。结论:GADA、ICA和IAA检测在Ⅰ型糖尿病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对Ⅰ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胰岛素泵在Ⅰ型糖尿病中的运用及护理

    作者:王玉冰

    胰岛素是治疗Ⅰ型糖尿病常规药物,传统的胰岛素给药方法为皮下注射,随着医学的发展,南京市儿童医院从2000年来开展了用胰岛素泵替代治疗的方法.通过这几年的施行我们认为它既可减少多次注射的痛苦,又减少了低血糖发生的机会,在儿童糖尿病治疗中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310 条记录 2/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