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88例头癣病原菌分析

    作者:尚盼盼;于长平;暴芳芳;王淑芬;于永翔;刘红;张福仁

    目的:分析188例头癣患者病原菌菌种的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188例头癣患者的临床及真菌学资料.结果:188例头癣患者中,男133例,女55例,年龄1个月~81岁,7岁以下患者120例(63.8%).共分离出菌株117株,其中须癣毛癣菌47株(40.2%),犬小孢子菌43株(36.8%),石膏小孢子菌14株(11.9%),红色毛癣菌复合体11株(9.4%),紫色毛癣菌1株(0.85%),苏丹毛癣菌1株(0.85%).结论:188例头癣主要致病菌为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主要感染人群为学龄前儿童.

  • 兰州地区105例头癣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菌种分析

    作者:王恩文;骆志成;牛桃香;杜华;曹庚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头癣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菌的分布特点.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头癣的患者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及分离鉴定.设计统一的调查表,登记镜检阳性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头癣的发病特点.结果:105例真菌镜检阳性的头癣患者男72例,女33例,男女之比为2.18∶1;白癣92例(87.62%),脓癣13例(12.38%);年龄1~34岁,平均(6.13±2.92)岁;72例有宠物接触史,41例有头癣患者接触史;培养菌株93株(阳性率88.57%),其中犬小孢子菌90株(占培养菌株的96.77%),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白念珠菌各1株(各占1.08%).结论:兰州地区头癣的临床类型以白癣为主,脓癣次之;传染方式主要为动物到人、人到人;致病菌以亲动物性的犬小孢子菌为主.

  • 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生物被膜模型构建及其对特比萘芬敏感性观察

    作者:林浩琪;刘雪萍;郑银丽;沈志滨;江涛;唐春萍

    目的 构建红色毛癣菌(T.rubrum)、犬小孢子菌(M.canis)体外生物被膜模型,并观察其对特比萘芬(TERB)的敏感性.方法 取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标准菌,分别接种到96孔板中,35℃静置分别孵育6、3h,制作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体外生物被膜模型,分别于培养24、48、72、96 h时倒置显微镜观察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生物被膜形态,采用XTT法观察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生物被膜生长情况,番红精法检测培养96 h时红色毛癣菌、72 h时犬小孢子菌成熟生物被膜中的细胞外基质(ECM,以OD492值表示),扫描电镜观察红色毛癣菌成熟生物被膜的形态.测定特比萘芬(TERB)对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抑制50%和80%生物被膜的浓度(SMIC50、SMIC80).结果 培养48 h,两种菌株酵母相细胞与其延伸所形成的菌丝开始密集交织,培养72 h时两种菌株开始大量形成ECM并沿着菌丝形成团块聚集,可见多层膜状结构.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形成成熟生物被膜的时间分别为96、72 h.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成熟生物被膜OD492值分别为1.925±0.111、1.173 ±0.157.红色毛癣菌成熟生物被膜菌丝相互缠绕连接,形成精密的被膜网,菌丝外围清晰可见ECM.TERB对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浮游菌MIC分别是0.125、1μg/mL,而TERB对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成熟生物被膜的SMIC50、SMIC80均大于256 μg/mL.结论 成功构建体外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生物被膜模型.成熟的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生物被膜对TERB的敏感性低.

  • 微波辐射对几种常见表皮癣菌杀灭或抑制效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少华;程培华;陈德华;黄熙;郭昆义;罗美芳;黄苹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杀抑的效应. 方法采用ME-7250型、频率2 450 MHz的医用微波仪,分别以输出功率为20,40,60 W的微波,辐射接种后的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并对其生长情况进行实验室观察.将接种的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的试管,分别按不同的辐射时间、辐射次数分为辐射10,15,20 min三大组;每一辐射时间档中分为辐射1,3,6,9次的组别.按设计分组辐射完成后,置27℃恒温箱内.30 d后,观察试管内菌落的生长情况,并在显微镜下对其生物学形态进行观察. 结果输出功率20 W的微波辐射无明显的杀抑效应.输出功率40 W的微波辐射10 min,15 min有抑菌的效应;辐射20 min有较明显抑菌的效应.输出功率60 W的微波辐射10 min,有较明显抑菌的效应,辐射15 min,20 min显现杀菌效应. 结论输出功率40 W的微波辐射有抑菌的效应.输出功率60 W、频率2 450 MHz的微波辐射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和杀菌作用,效应随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 儿童头癣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分析

    作者:王学军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头癣病原菌菌种变化特点,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对目前常用口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头癣患儿进行直接镜检、培养以鉴定菌种,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的M38-A方案的微量稀释法,测定头癣致病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三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经培养鉴定出皮肤癣菌64株,其中犬小孢子菌57株,石膏样小孢子菌3株,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各2株.除氟康唑属于剂量依赖性敏感,分离皮肤癣菌对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均敏感,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菌种对同一药物的MIC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连地区儿童头癣以犬小孢子菌感染为主,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所致头癣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 某院浅部真菌病及其病原菌分布

    作者:潘万俊

    目的:了解某院浅部真菌病的感染情况及病原菌的分布特点。方法对该院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标本进行直接显微镜检查(以下简称镜检)、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398例,其中真菌镜检阳性203例(51.01%),培养阳性237例(59.55%),镜检阳性率显著低于培养阳性率(χ2=6.057,P=0.014)。237例确诊病例中,儿童100例(42.19%),成人137例(57.81%);以手足癣病(109例,45.99%)和头癣病(89例,37.55%)为主,其次为体癣病(26例,10.97%)和甲真菌病(13例,5.48%)。分离病原菌,儿童以犬小孢子菌为主(49.00%),成人以红色毛癣菌为主(45.99%)。结论该院浅部真菌病以手足癣病居首位,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为主;引起成人与儿童感染真菌病的病原菌种类不同。

  • 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共同致面癣1例

    作者:张晓辉;张静;薛汝增;黄怀球;朱国兴;李美荣;尹颂超

    报道罕见由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共同感染引起的面癣1例.患者女性,70岁,反复左面部红斑伴瘙痒1年.取皮损鳞屑直接真菌镜检可见菌丝,培养分离鉴定为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给予口服特比萘芬及外用抗真菌软膏3周后治愈.随访3月无复发.

  • 96例面癣临床和真菌学分析

    作者:江中洪;江玉娥;徐美兰;曾抗

    目的:探讨面癣的临床特点、易感年龄和致病菌种等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96例拟诊为面癣的患者,取皮屑真菌直接涂片镜检,检查有无菌丝或孢子,同时进行真菌培养鉴定.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皮损数目及特征、有无动物接触史、有无并发其他部位浅部真菌病、用药史.结果:面癣见于各年龄段,在青少年和老年人之间各有一个发病高峰;55.2%的面癣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56.2%的患者合并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他部位浅部真菌病;分离红色毛癣菌48株(50.0%)、犬小孢子菌31株(32.3%)、须癣毛癣菌6株(6.3%)、石膏样小孢子菌5株(5.2%)、念珠菌属3株(3.1%).结论:面癣的常见致病真菌大多数为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其发病可能与患者自体接种或接触患病动物相关,合并其他浅部真菌病、使用激素类药物、动物接触史是面癣发病的重要因素.不典型的面癣容易误诊.

  •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体外抗犬小孢子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林浩琪;张莉莉;沈志滨;刘雪萍;陈艳芬;庄素琪;温玉莹;唐春萍;江涛

    目的探讨香鳞毛蕨有效部位(DF)体外抗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DF对M.canis的低抑菌浓度(MIC)以及低杀菌浓度(MFC),从生物量的生成、山梨糖醇保护试验、麦角甾醇结合试验、细胞泄漏以及对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等角度,探究DF的抗菌机制.结果DF对M.canis的MIC及MFC几何均值的范围分别为0.298~0.596 mg/mL和0.334~0.668 mg/mL.与生长对照组相比,DF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均能显著性降低M.canis的生物量和麦角甾醇的含量(P<0.01),和明显增加胞内物质的释放(P<0.01);无论是否加入外源性山梨糖醇和麦角甾醇,DF对M.canis的MIC值均无变化.结论DF对M.canis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麦角甾醇的合成,或破坏细胞的完整性而实现.

  • 儿童头癣类型及病原菌分析

    作者:李咏梅;何佳禧

    近年来儿童头癣有增多趋势,为了解本地区儿童头癣类型及病原菌情况,现将我院皮肤科1996年1月~1998年12月期间有记录的173例头癣患者及病原分离结果加以分析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73例患儿均系我科门诊患者,其中84例来自重庆渝中区及近郊,其中89例来自涪陵、长寿等远郊和农村.男81例,女92例,男女之比为1∶1.14.年龄小为6个月,大14岁.<3岁为24例占13.87%;3~10岁137例占79.19%;10~14岁12例占6.94%.患儿病程1周~3个月或更长.有明确诱因者54例,其中接触猫、狗38例,同伴传染8例,理发传染5例,共用梳子2例,1例脓癣患儿有接触病鸽史.其余多数患者否认明确诱因.1.1 皮损特征 173例中,白癣162例,表现为头顶单发或多发性脱发、断发斑,有鳞屑、菌鞘.脓癣10例,单发性球状或蜂窝状脓肿,见脓头、断发,炎症明显.黑癣1例.多数病例伴瘙痒.1.2 实验室检查 173例患儿均拔取病发,加10%KOH涂片镜检,114例为阳性,阳性率70.37%(114/173).有69例阳性者作真菌培养,用沙堡氏斜面培养基,恒温1~4周,其中45例有真菌生长;病原分离结果:白癣42例中为铁锈色小孢子菌35例,石膏样小孢子菌6例,犬小孢子菌1例.脓癣3例中,2例为石膏样小孢子菌,1例为犬小孢子菌.2 讨论 从以上资料中可看出,重庆地区儿童头癣以白癣为主,本资料中白癣病例占93.64%,其次为脓癣占5.78%,黑点癣占0.58%,无黄癣病例,说明黄癣已基本消灭.在头癣病原方面虽近年来随宠物热兴起,各地均有亲动物性皮肤丝状菌引起头癣增多的报道,但据本资料分析,我市儿童头癣尤其白癣病原仍以铁锈色小孢子菌为主,占80%(36/45),其次为石膏样毛癣菌占17.18%(8/45),而亲动物性皮肤丝状菌犬小孢子菌则少见,占2.2%(1/45).

  • 脓癣63例临床分析

    作者:熊心猜;刘婷;丁小洁;张浩;侯秀芹

    目的 探讨引起脓癣的病原真菌菌种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63例脓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脓癣的病原真菌为:须癣毛癣菌35株、犬小孢子菌23株、石膏样小孢子菌5株,所有患者经抗真菌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愈.结论 脓癣的病原真菌以须癣毛癣菌常见,其次为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抗真菌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

  • 同一家庭2个儿童患犬小孢子菌病报告

    作者:王国江;张海清;胡阳;陈丽亚

    患儿男,11岁;患儿女,5岁.近1月来相继在颜面及躯干出现皮疹,患儿女有2个圆形断发区.家庭养猫.依靠真菌镜检及培养,确诊为犬小孢子菌病.

  • 儿童头皮及光滑皮肤组织对体外培养犬小孢子菌PQ-LRP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振颖;祝逸平;杨国玲

    目的 探讨儿童头皮与光滑皮肤组织对体外培养犬小孢子菌膜绑定蛋白编码基因(PQ-L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18SrRNA基因为内参,应用RT-KR方法检测SDA培养基中自患儿皮损处分离的头癣株、体癣株第1代及第5代PQ-LRP的mRNA水平;检测体外经儿童头皮及光滑皮肤组织诱导培养后头癣株及体癣株PQ-LRP的mRNA水平.结果 IODPQ-LRP/IOD_18SrRNA(SDA第1代头癣株)为1.035 2 ±0.11279,IODPQ-LRP/IOD18SrRNA(SDA第5代头癣株)为1.1157±0.1153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ODPQ-LRP/IOD18SrRNA(头皮组织诱导后头癣株)为2.137 5±0.110 93,与未经诱导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IODPQ-LRP/IOD18SrRNA(SDA第1代体癣株)为0.592 1±0.12025,IODPQ-LRP/IOD18SrRNA(SDA第5代体癣株)为0.671 2±0.121 7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ODPQ-LRP/IOD18SrRNA(光滑皮肤诱导后体癣株)为1.473 4±0.131 25,与未经诱导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Q-LRPP在犬小孢子菌中有活性表达,且在头癣株中表达活性明显高于体癣株.SDA培养基中犬小孢子菌PQ-LRP呈稳定表达状态,而儿童头皮组织与光滑皮肤组织对PQ-LRP表达水平存在诱导作用,以头皮组织尤为显著.

  • 犬小孢子菌在光滑皮肤和头皮组织诱导条件下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作者:张渊;张振颖;杨国玲;金礼吉

    目的 筛选犬小孢子菌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文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应用斑点杂交和实时定量PCR技术筛选并检测差异基因;利用BLAST软件在GenBank数据库上进行同源序列比较.结果 数据库比对:犬小孢子菌SSH文库中共得到13个差异表达序列, 其中8个具有同源基因6个具有功能分类.实时定量PCR检测:FSH1和PQ-LRP基因在儿童头皮组织培养菌株(tester) RNA池中的表达量分别为儿童光滑皮肤培养菌株(driver1)的44.6倍和117倍; P-GAL4和NADH1基因在tester RNA池中的表达量分别为成人头皮组织培养菌株(driver2)的78.2倍和9.8倍.结论 儿童头皮培养菌株中的FSH1和PQ-LRP基因较儿童光滑皮肤培养菌株中呈上调表达,P-GAL4和NADH1基因较成人头皮培养菌株中呈上调表达,提示上述基因可能是犬小孢子菌致头癣的重要基因.

  • 常见皮肤癣菌代谢产物体外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作者:李红春;王宝玺;孙秋宁;左亚刚;闫言

    目的 探讨常见致病真菌代谢产物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KC)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白念珠菌常规培养,提取培养上清液后按不同稀释度加入体外培养的HKC中,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8,IL-6及TNF-α的浓度.结果 5个组均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在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须癣毛癣菌组1:10,犬小孢子菌组1:1时,HKC上清液中的IL-8及IL-6均高于空白对照(P<0.01).结论 体外培养的真菌培养上清液对HKC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浓度较高时可直接导致HKC的死亡;浓度低时可明显刺激HKC增加细胞因子的产生,其中红色毛癣菌作用强.

  • 犬小孢子菌毛发穿孔试验及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朱敬先;胡沙沙;高顺强;林元珠

    目的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犬小孢子菌对毛发破坏的程度,比较犬小孢子菌头癣株和体癣株对不同年龄组毛发感染时间的差异.方法临床采集不同年龄组的健康人毛发,分别进行头癣株和体癣株的毛发穿孔试验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犬小孢子菌头癣株和体癣株均可致毛发破坏;在各个年龄组中,头癣株导致毛发感染的时间明显短于体癣株(P<0.01);无论是头癣株还是体癣株,感染毛发的感染时间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P<0.01).结论犬小孢子菌头癣株较体癣株对毛发的破坏早且严重;年龄越小,毛发越易受破坏.

  • 犬小孢子菌丝氨酸水解酶FSH1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张芙蓉;徐宇;刘洋;杨国玲

    目的 克隆犬小孢子菌丝氨酸水解酶FSH1基因全长cDNA,为进一步研究FSH1的功能以及其在头癣中的致病机理打下基础.方法 以犬小孢子菌的总RNA为材料,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cDNA end amplification,RACE)方法扩增犬小孢子菌丝氨酸水解酶FSH1基因的全长cDNA.结合生物学软件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该全长cDNA大小为945bp,包含44bp的5'UTR、70bp的3'UTR、开放阅读框为831bp,编码276个氨基酸.Blast搜索结果显示,该全长cDNA与已报道的编码犬小孢子菌的结构域蛋白的基因序列同源性达100%,与编码石膏样小孢子菌的结构域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这78%.结论 首次成功获得犬小孢子菌丝氨酸水解酶FSH1基因的全长cDNA,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头癣发病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PQ-LRP基因沉默对犬小孢子菌生长及毒力的影响

    作者:张芳芳;张渊;栾莉;王华;黄鑫琳;刘金鹏;赵晓宣;杨国玲

    目的 探讨PQ-LRP基因对犬小孢子菌生长及毒力的影响.方法 野生株和干扰株分别于沙氏培养基(SDA)培养观察菌落形态;米饭培养基行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超微结构;构建豚鼠感染模型行直接镜检和组织病理检查观察致病情况;液体沙氏培养基加入L-半胱氨酸,RT-PCR检测PQ-LRP基因沉默前后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菌落形态:干扰株较野生株生长受限;豚鼠模型:干扰株较野生株不易感染宿主;致病豚鼠毛发皮屑真菌镜检:野生株为发内外孢子,孢子多,菌丝粗细均匀,干扰株为发外孢子,孢子少,菌丝粗细不一、弯曲不自然;豚鼠模型:野生株真皮及皮下组织见感染性肉芽肿改变,干扰株感染性肉芽肿改变不明显;半胱氨酸对犬小孢子菌PQ-LRP基因影响:野生株随半胱氨酸的浓度增加PQ-LRP基因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干扰株PQ-LRP基因表达水平无规律性.结论 PQ-LRP基因抑制后犬小孢子菌形态有变化、毒力减弱,推测PQ-LRP基因可能是犬小孢子菌致头癣的可能毒力基因之一.

  • 以伊曲康唑为主综合治疗脓癣12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希福;冯琰

    我们自1993年以来采用以伊曲康唑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脓癣,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2例均为门诊确诊的脓癣病人,男7例,女5例;年龄5~16岁,平均8.7岁;病程7天~2.5月,平均1.1月;皮损大小3.5cm×3cm至11cm×9.5cm,平均6.3cm×5.6cm.取病发真菌直接镜检,均找到发外和(或)发内孢子及菌丝.病发和脓液真菌培养鉴定:犬小孢子菌7例,石膏样毛癣菌4例,红色毛癣菌1例,脓液细菌培养(-).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肝肾疾患.近期未使用抗真菌药.

  • 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20例疗效观察

    作者:耿承芳

    笔者自1995年6月~1997年12月采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儿童头癣患者2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临床症状典型,病发真菌镜检阳性.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5~11岁;病程20天~12月,平均5.4月;白癣4例,黑点癣2例,脓癣14例.经真菌培养,石膏样毛癣菌9例(45%),犬小孢子菌6例(30%),红色毛癣菌3例(15%),断发毛癣菌2例(10%).

47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