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穴位注射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回Bcl-2、Bax蛋白表达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陈锋;严志康;杨波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脑缺血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穴位注射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穴位注射组分别在造模后6、12、24 h在"百会""大椎"穴进行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再灌注24 h后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区海马回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用全自动血流变仪测定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回细胞Bcl-2和Bax表达增高(P<0.05),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增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位注射组大鼠海马回细胞Bcl-2表达水平增高(P<0.05),Bax表达水平降低(P

  • 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高龄大鼠大脑皮质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卜渊;徐兴顺;葛巍;耿德勤;曾因明

    目的:观察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高龄大鼠大脑皮质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 4-血管阻断(4-VO)方法制备SD高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电针组.假手术组动物仅烧灼双侧翼小孔内椎动脉,但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电针组在缺血再灌注后立即予电针治疗,以后每天1次.在缺血再灌注3天(72 h)后将大鼠处死,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大脑皮质P53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缺血再灌注+电针组大鼠大脑皮质P53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减少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高龄大鼠大脑皮质P53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电针抗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途径之一.

  • 头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促炎性反应因子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

    作者:周利;张红星;刘灵光;黄浩;李璇;杨敏

    目的:探讨头针治疗脑缺血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1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模型组(n=60)和头针组(n=60),后2组又各分为24、48、72 h共6个亚组,每个亚组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头针组选取"顶颞后斜线""顶颞前斜线",取双侧头穴,采用疏密波,频率2/100 HZ,强度2 mA,每次20min,每日1次.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HE染色及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观察各时间点头针对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缺血脑组织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结果:头针组与模型组各时段的组间比较,第72 h头针组的NSS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头针组白细胞浸润在48 h和72 h降低为明显(P<0.01),大鼠血浆和脑组织TNF-α、IL-1β含量在72 h两组间差异显著,头针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头针有利于大鼠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可减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的浸润,下调TNF-α、IL-1β的表达,从而减缓由其介导的炎性免疫反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实现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核转录因子-κB表达及含量的影响

    作者:孔立红;孙国杰;刘胜洪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分子表达和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剌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24 h组、模型48 h组、模型72 h组、电针治疗24 h组、电针治疗48 h组、电针治疗72 h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模型,电针"大椎"、双侧"内关"穴(连续波,频率120次/min,强度l mA,持续30 min).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NF-κB-p65核转录因子蛋白的表达与含量.结果:模型各组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NF-κB-p65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也显著高于电针治疗同时相各组(P<0.01),NF-κB移位于核明显;模型各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NF-κB-p65蛋白含量比电针治疗同时相各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能下调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组织NF-κB蛋白水平,阻滞其转位于核,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自由基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作者:闫醒予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3只,分为7组,脑缺血2 h/再灌注1 h组、脑缺血2 h/再灌注1 h+电针组、脑缺血2 h/再灌注3 h组、脑缺血2 h/再灌注3 h+电针组、脑缺血2 h/再灌注6 h组、脑缺血2 h/再灌注6 h+电针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电针取"水沟"、双侧"中冲"及"风府"穴,疏密波,4-60 Hz,强度2 mA左右,在大脑中动脉阻断1 h后给予电刺激15 min.分别用羟胺法和硫巴比妥酸盐反应法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缺血再灌注组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HSP70表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各电针组S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明显下降,HSP70表达进一步增加.结论:电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与降低大鼠脑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增强SOD活性和HSP70表达有关.

  •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内源性内皮祖细胞的作用

    作者:蔡绍皙;于文娟;张莉;王秀志;赵瑛;陈斯佳

    目的:初步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后内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各组分24、48、72 h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刺激大鼠单侧"足三里""曲池",针刺30 min,每日1次.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PCs的数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外周血EPCs数量和血清TNOS、iNOS活力都明显升高(P<0.01,P<0.05);48 h时,针刺组EPCs数量升高,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72 h时,针刺组EPCs数量较模型组降低(P<0.01).针刺组在各时间点血清中VEGF含量都高于其它各组(P<0.01,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外周血EPCs数量和血清iNOS活力增加.电针能够影响脑缺再灌注损伤大鼠内源性EPCs,该作用可能与VEGF表达上调有关.

  • 电针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皮质Slit2/Robo 1表达的影响

    作者:吕凯;李凤;龚标;代恩泽;汪莹;曾志华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皮质Slit 2/Robo 1的表达及电针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Slit2/Robo 1在电针对脑梗死后神经可塑性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后两组再根据缺血时间随机分为1、3、7、14d4个亚组,每组各10只.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电针组取“内关”“足三里”,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在第1、3、7、14天分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Slit 2和Robo 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Slit 2表达水平在术后1d即开始上升(P<0.05,P<0.01),3d时升高达高峰(P<0.01),14d时回落到基础水平(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同时间点相比均呈现高表达(P<0.05,P<0.01),电针组Slit 2高峰出现在术后7d.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Robo 1表达水平在术后1d即开始上升(P<0.05,P<0.01),3d时升高达高峰(P<0.0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14d时仍高于基础水平(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1、7、14d时呈现更高表达(P<0.01,P<0.05).结论:局灶性脑梗死后大鼠皮质Slit 2/Robo 1表达明显上调,给予电针干预后可提高其表达峰值并延长高表达时间,这可能是电针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 通督调神针灸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相关微小RNA调控机制的研究

    作者:郑仕平;韩为;储浩然;王颖;张玲;朱玲玲;张国庆;崔倩倩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灸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相关微小RNA(microRNA,miRNAs)、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 4)表达的影响,探讨通督调神针灸预处理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120只分为电针预处理组、艾灸预处理组、阿司匹林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各30只.采用Longa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和艾灸预处理组取“百会”“风府”“大椎”穴.电针预处理组进行电针治疗,艾灸预处理组用清艾条悬灸治疗,阿司匹林预处理组用阿司匹林10 mg/kg灌胃治疗,治疗7d后各组造模,并于再灌注24 h后,运用实时荧光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皮质区相关miRNAs、AQP 4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miRNA 290、miRNA 494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预处理组miRNA 290、miRNA 494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1);与阿司匹林预处理组相比,电针预处理组和艾灸预处理组miRNA 290、miRNA 494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1);与艾灸预处理组相比,电针预处理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QP 4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预处理组AQP 4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阿司匹林预处理组相比,电针预处理组和艾灸预处理组AQP 4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与艾灸预处理组相比,电针预处理组相对表达量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灸预处理是预防脑梗死的有效方法,通督调神针灸预处理脑保护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miRNA 290、miRNA 494的表达,降低AQP 4相对表达量,诱导脑缺血耐受,减轻脑水肿实现的.

  • 通督调神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的动态影响

    作者:吴海洋;王颖;韩为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影响,探索针刺治疗的佳时间点.方法:将72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组按缺血再灌注6h、24 h、48 h各分为3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针刺组于相应时间点针刺“百会”“风府”“大椎”,治疗30 min.运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大鼠手术侧脑组织中TNF-α、CRP的水平.结果: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较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针刺组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下降(P<0.01);再灌注6h针刺组较针刺组其它时间降低更明显(P<0.01).模型组脑组织中TNF-α、CRP的水平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较均显著上调(P<0.01),其中,缺血再灌注6h脑组织中TNF-α、CRP的含量达到峰值;针刺组脑组织中TNF-α、CRP的水平与模型组相应时点比较均明显下调(P<0.01).结论:通督调神针刺可以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其脑组织中TNF-α和CRP的水平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在缺血再灌注6h进行针刺为佳治疗时间点.

  • 电针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葡萄糖调节蛋白78和生长停滞及DNA损伤基因153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怀龙;齐慧;刘孝洁;王明山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 78)和生长停滞及DNA损伤基因153(GADD 15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电针预处理组,每组48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预处理组于模型建立前5d电针刺激“大椎”“百会”两穴,30 min/d.分别于再灌注6、12、24、48 h处死动物.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GRP 78和GADD 153表达;HE染色法计数存活神经元数目;TUNEL法测定凋亡神经元数目.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再灌注12、24、48 h海马存活神经元计数减少,各时点凋亡神经元数目增多(P<0.05),缺血组在再灌注6、12、24、48h海马GRP 78和GADD 153表达上调(P<0.05);与缺血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再灌注24、48 h时海马存活神经元计数升高,在12、24、48 h凋亡神经元数目减少(P<0.05),再灌注各时点GRP 78表达上调,GADD 153表达下调(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上调脑缺血区GRP 78表达,下调GADD 153的表达,从而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

  • 不同时程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林咸明;陈丽萍;姚旭

    目的:观察“百会”“水沟”穴不同时程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7d组、电针预处理15d组.Zea Longa改良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电针预处理7d组和15d组取“百会”“水沟”进行电针预处理,分别于预处理7d和15 d后进行造模.采用免疫组化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脑屏障MMP-9阳性细胞、MMP-9 mRNA、VEGF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MMP-9阳性细胞、MMP-9 mRNA、VEGF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01);电针预处理各组MMP-9阳性细胞、MMP-9 mRNA、VEGF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且电针预处理15d组比电针预处理7d组减少更为明显(P<0.01,P<0.05).结论:“百会”“水沟”穴不同时程电针预处理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MMP-9阳性细胞及MMP-9 mRNA、VEGF mRNA的表达;其效应均以电针预处理15d为佳.电针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可能是通过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MMP-9、VEGF表达实现的.

  • 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一氧化氮合酶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业贵;龚鑫;侯良芹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预处理组在造模前取“百会”和“大椎”穴给予电针刺激,1次/d,连续7d.造模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尼氏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形态及存活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nNOS、iNOS及GFAP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高,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存活数明显减少(P<0.01),nNOS、iNOS及GFAP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症状(P<0.01),增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存活数(P<0.01),降低nNOS、iNOS的表达(P<0.01),促进GFAP的表达(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NOS和iNOS、上调GFAP的表达,诱导脑缺血耐受有关.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Slit-Robo三磷酸鸟苷酶激活蛋白-1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表达的影响

    作者:代恩泽;龙飞;龚标;郭全虎;汪莹;曾志华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皮质Slit-Robo三磷酸鸟苷酶激活蛋白-1(Slit-Robo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1,srGAP 1)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cell division-cycle 42,Cdc 42)表达的影响,探讨srGAP 1和Cdc 42在电针治疗MCAO后神经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非经穴组和电针组,每组12只.利用改进的Longa法复制MCAO模型.电针组取“曲池”“足三里”穴,非经穴组取手足阳明经与少阳经之间非经穴处,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14 d.分别在术后1、3、7、14 d时间点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NSS),并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中sr-GAP 1和Cdc 42的荧光强度及分布,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梗死区周围大脑皮质中srGAP1和Cdc 42蛋白表达.结果:神经功能评分显示,在术后7、14 d时电针组较模型组、非经穴组同时间段的mNSS评分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srGAP 1和Cdc 42主要在细胞质表达;模型组srGAP 1高于正常组(P<0.01),而电针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非经穴组(P<0.01);模型组Cdc 42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和非经穴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srGAP 1蛋白表达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srGAP 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及非经穴组(P<0.01);模型组Cdc 42蛋白表达量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针组Cdc 4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和非经穴组(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损区周围皮质srGAP 1明显增高,而Cdc 42明显减少,这可能与srGAP 1使Cdc 42失活有关;电针治疗后srGAP 1显著下调,而Cdc42上调,可能是电针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 “调神通络”针法对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蛋白激酶Cγ、蛋白激酶Cδ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占奎;张连城;赵淑华;张津玮;尚立华;张玉莲;林翠茹;郭家奎

    目的:探讨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蛋白激酶C(PKC)γ、PKCδ表达在缺血性脑损害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针刺的干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前两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4h、12h、24h、72 h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针刺大鼠右侧顶中线和顶旁线,频率2 Hz/15 Hz,强度1 mA.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血侧大脑皮层PKCγ、PKCδ吸光度值.结果:PKCγ、PKCδ在正常组呈基础水平表达,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PKCγ、PKCδ表达明显升高(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相应时间点PKCγ、PKCδ吸光度值减弱(P<0.01,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KCγ、PKCδ的异常表达与神经元坏死、凋亡有密切的联系.针刺能明显减少PKCγ、PKCδ蛋白表达及神经元凋亡,对脑缺血神经元起着保护作用.

  •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红蛋白的影响

    作者:谢亚宁;王枫;王强;李旭颖;张巧梅;李新;熊利泽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的表达以及电针预处理对NgB表达的影响,探索NgB在电针预处理诱导的脑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6只.电针组给予电针刺激“百会”,每天30 min,持续5d.预处理后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阻闭法,缺血120 min后行再灌注,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后24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然后检测脑梗死容积,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NgB表达水平.另一批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6、24、72h组,每组6只,分别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缺血半暗带NgB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电针预处理后电针组较模型组脑梗死容积百分比明显减低(P<0.01),神经行为学评分及NgB含量明显增加(P<0.01).脑缺血再灌注后6 h NgB表达开始上调,24 h为表达高峰(P<0.01),并至少可以持续到72 h.结论:电针预处理能显著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梗死容积,并可进一步上调缺血半暗带NgB表达,诱导脑缺血耐受,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三化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胞质附着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樊凯芳;梁晓东;李晓亮;唐迎雪

    目的:观察三化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胞质附着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化汤低、高剂量组(7.2,14.4g·kg-1)、尼莫地平组(8.1 mg·kg-1).大鼠常规饲养3d后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d后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缺血2h再灌注24 h后,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ZO-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脑组织ZO-1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三化汤高剂量组脑组织ZO-1表达显著升高(P<0.01),尼莫地平组脑组织ZO-1表达也明显升高(P<0.05),三化汤低剂量组脑组织ZO-1表达升高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三化汤高剂量组升高脑组织ZO-1表达较尼莫地平组明显(P<0.05).结论:三化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通窍化栓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朱广旗;吴远华;胡细佑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通窍化栓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通窍化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通窍化栓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大鼠模型),给予相应的剂量按17.50,8.75,4.35 g·kg-1·d-1、生理盐水治疗15 d后,观察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及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DA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通窍化栓汤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活性,有极显著差异(P<0.01).通窍化栓汤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能够减轻脑组织损伤后细胞凋亡.结论:高剂量通窍化栓汤能明显减轻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 失苔刺知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海马区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

    作者:左艳丽;贾孟辉;于凌志;苏丹;李占涛

    目的:观察失苔刺知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海马区死亡因子(Fas),死亡因子受体(FasL)蛋白和FasmRNA,FasL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失苔剌知丸抑制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SPF级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以下简称模型组),金纳多组,失苔剌知丸低剂量组,失苔剌知丸中剂量组,失苔刺知丸高剂量组,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再分为12,24,72h3个亚组,每个亚组SD大鼠6只.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改良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制成,术后2h进行再灌注.金纳多组、失苔刺知丸低剂量组、失苔刺知丸中剂量组、失苔剌知丸高剂量组分别在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前30 min给予相应药物第1次灌胃,以后每天灌胃2次,失苔剌知丸:低剂量11.92 g·kg-1,中剂量23.83 g·kg-1,高剂量47.66 g·kg-1;金纳多浓度14.44 g·kg-1,鼠灌胃容积为10 mL·kg-1;假手术组、模型组按同样方法予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每组3个亚组在给药时间分别持续12,24,72 h后取材.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的方法,观察失苔刺知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海马区Fas,FasL蛋白及Fas,FasL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各时间点Fas,FasL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各时间点Fas,FasL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金纳多组比较,失苔刺知丸中剂量组Fas,FasL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失苔刺知丸高剂量组各时间点Fas,FasL表达有所减少(P <0.05,P<0.01),尤以72 h组减少明显(P<0.01).结论:失苔剌知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 黄连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区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甘露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以及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和黄连素对两者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给药组分别于栓塞前15 min和栓塞后2 h,再灌注时ip给黄连素30 m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ip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脑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AM-1和P-selectin的表达.结果:黄连素能够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梗死体积以及脑组织ICAM-1,P-selectin的表达增高(P<0.05).其中梗死体积从25%降至17%;I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从平均65%降至35%;P-selectin从平均60%降至30%.结论:黄连素能够通过脑缺血再灌注炎性反应的免疫调节机制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害.

  • 灯盏细辛和赤芍配伍组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NF-κB通路的影响

    作者:刘亭;刘香香;陈亭亭;刘帆;侯佳;孙佳;王爱民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和赤芍配伍组方(辛芍)对大鼠中动脉阻断(M CAO)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SPF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2.6 mg·kg-1)和辛芍组(12.5 g·kg-1).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3d,然后选用改良Zea Longa方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再连续给药7d.采用Zea Longa5分制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判别;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面积;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65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失体征(P<0.01),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加(P<0.01),说明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辛芍组方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行为功能(P<0.05),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比(P<0.05),显著降低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P<0.01),并显著降低p65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辛芍具有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激活相关.

1942 条记录 3/98 页 « 12345678...979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