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主成分分析确定北细辛的佳采收期

    作者:陈文杰;曲振山

    目的:分析不同生长发育期北细辛中挥发油的形成和积累,以确定北细辛根的佳采收期.方法:用气相色谱的方法测定北细辛根的不同样品中挥发油的含量,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生长发育期采集的北细辛中挥发油的积累具有一定规律.结论:兼顾不同的挥发油的含量因素,北细辛的采收期以9月中旬为佳.

  • HPLC-UV检测北细辛及数种中成药中的马兜铃酸A

    作者:陈岩;王文芳

    辛药材的中成药中均未检出马兜铃酸A.

  • 一种利用制备液相色谱特异性去除北细辛毒性成分的新方法

    作者:程孟春;张峰;徐青;肖红斌;梁鑫淼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技术特异性去除北细辛中的毒性成分黄樟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技术对北细辛正己烷提取物中的强毒性成分黄樟醚进行目标去除,并保留其它活性成分.采用霍恩氏法(Horn's法)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试验对去除黄樟醚前后的提取物进行急性毒性及抗炎活性检测.结果:HPLC检测结果显示黄樟醚已基本被去除.北细辛的LD5o值由去除前的1.47ml·kg-1(可信限为0.951~2.27)增大为2.37 ml·kg-1(可信限为1.48~3.80),毒性明显降低;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的抑制率由40.00%增大为84.28%,抗炎活性明显增强.结论:采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技术可以在基本保留其他活性成分的基础上特异性地去除中药毒性成分,从而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 细辛医药相关中国发明专利分析

    作者:丹阳;马运运;孙志一;刘海波

    细辛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主要药用部位为根和根茎,自古便被列为上品,有诸多药用功效,中国药典规定品种为北细辛、汉城细辛和华细辛。对细辛相关发明专利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其发明专利申请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而推进该药物的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本文使用《孔明专利信息搜索平台》进行专利检索,并利用Python、R语言等工具对检索结果进行收集、筛选、整理、统计、挖掘和分析,深入剖析国内的细辛相关医药发明专利申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细辛的开发提供参考。细辛的发明专利申请热度逐年提高;细辛相关发明专利申请主要来自于中、韩、日、俄、美等国家和地区,涉及的主要临床应用为感冒、咳喘、头痛、风湿痹痛、抗菌消炎、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细辛多与活血祛瘀药、解表药和补虚类药配伍。

  • 北细辛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及品质生态学研究

    作者:沈亮;吴杰;李西文

    目的:通过开展北细辛全球范围内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及品质生态学研究,为北细辛合理规划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以北细辛道地产区、主产区和野生分布区的396个采样点的生态环境因子值为依据,经GMPGIS分析得出北细辛全球范围内的生态适宜产区和潜在种植区.结果:北细辛在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适宜产区为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家;北细辛在中国的主要适宜产区为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湖北、云南等省区.本文同时从品质生态学角度归纳阐述了气候及土壤等因素对北细辛品质的影响.结论:本文研究结果与近年来北细辛主产区及引种区发展相吻合,可为北细辛保护抚育、引种栽培及高品质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 《伤寒论》中细辛的功效

    作者:柴瑞震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之须根,因其根细而辛辣,故以此得名.北细辛和汉城细辛主要产地为东北三省,故统称北细辛,又名辽北细辛,临床用药多以此为主;华细辛主产于陕西.细辛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属常用中药之一,有小毒,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祛风止痛、温通鼻窍等功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用细辛的方剂共有17个.本文将细辛的功效、用量和用法分述于下.

  •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北细辛对小鼠肾脏组织细胞Ca2+、Na+-K+-ATP酶的影响

    作者:邓毅;王昕;张艳萍;姚凝;杨志军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原方)、原方去木通和北细辛对肾脏毒性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分别以生理盐水及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21 d.检测各组对小鼠肾脏组织细胞Ca 2+含量、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药物组对组织细胞Ca 2+、Na+-K+-ATP酶等指标均有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原方)组、原方去木通组、北细辛组对肾脏均产生毒性.

  • 不同来源细辛属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定量分析

    作者:张会宗;刘晶;邸子真;郭振武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rolropoides Fr.Schmidt vat.mandshuricum (Maxim.)Kitag、汉城细辛A.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ieboldii Miq.的根及根茎[1].

  • 光照强度对北细辛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志清;郑培和;逄世峰;关一鸣;郭靖;王英平

    目的:对给予100%(Ⅰ),50%(Ⅱ),28%(Ⅲ),12%(Ⅳ)自然光照条件的五年生北细辛的展叶期,花期,果初期,果熟期,枯萎期,叶斑病发生程度及发生率,根折干率,挥发油含量及组分进行调查,分析和测试.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的挥发油提取方法-XD法对不同光照条件下北细辛根的挥发油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对不同光照条件下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光照条件,北细辛的展叶期,花期,结果初期等均随光照强度减弱而推迟2 d左右;Ⅰ~Ⅳ4种光照条件下的叶斑病发病率分别为88.46%,70.00%,0.23%,0.07%,折干率分别为25.14%,28.27%,30.23%,31.57%,挥发油分别为18.1,17.6,16.3,15.3 mL·kg-1,4个光照条件下的挥发油总离子流图存在差异;挥发油的组分类别及含量均存在差异,各组分的含量并未出现随光照强度的减弱呈现逐渐减少/增加的趋势,其中光照条件Ⅲ下,甲基丁香酚高为46.75%,黄樟醚低为11.42%.结论:光照条件对北细辛的展叶期,花期,结果初期均有影响,北细辛叶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均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减轻,根折干率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大,挥发油含量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减小,同时,光照强度对挥发油的组分类别及含量亦有影响.

  • 细辛的内服用量与毒性

    作者:常章富

    中药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ieboldii Miq.vat.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ieboldii Miq.的全草.对其用量与毒性的认识,是历代医药学家争论不已的问题,今笔者不揣浅陋,也就此谈谈自己的管窥之见.

  • 三种细辛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实验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冰冰;齐文;王莉莉;孔德强;鹿野美弘;李晶欣;袁丹

    对比研究了北细辛、汉城细辛和单叶细辛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采用GC-MS法分析三种细辛挥发油,共鉴定出55种成分,其中北细辛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黄樟醚,3,5-二.甲氧基甲苯和优葛缕酮;汉城细辛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优葛缕酮和榄香脂素.区别于前两者,单叶细辛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广霍香醇和榄香素.此外,本实验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及福尔马林法比较了北细辛和单叶细辛挥发油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北细辛挥发油具有较弱的中枢镇痛但较强的外周镇痛作用;单叶细辛挥发油具有较强的中枢和外周镇痛作用.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北细辛和单叶细辛挥发油的LD50分别为1.7和7.7 mL/kg.以上结果说明,北细辛和单叶细辛挥发油均具有较强的镇痛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但是两者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上单叶细辛可作为一种天然药物进行使用,但应区别于传统药物北细辛和汉城细辛.

  • 不同方法提取的北细辛挥发油的气质联用成分分析

    作者:杨厚玲;邱琴;陈婷婷;刘静;都炜;王宁

    北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imidt. var. mandshuricum ( Maxim. )Kitag.]的干燥全草,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四川、山东、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北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北细辛为临床常用中药,用药剂量过大有临床不良反应报道,北细辛不适用于严重心血管病、实证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肾性高血压等.

  • 细辛的分类品种与伪品特征

    作者:苏桂云;刘国通

    细辛史载于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皆有记载.《名医别录》记载:"细辛生华阴山谷".陶弘景日:"今用东阳临海者,形段乃好,而辛烈不及华阴高丽者."高丽产品即为北细辛、汉城细辛,习称"辽细辛".苏颂日:"今处处有之,然它处所出者,不及华阴者为真."《本草纲目》也称:"华州真细辛",可见当时是以辽细辛、华细辛作药用,与现在应用基本一致.现在的细辛来源为北细辛、华细辛、汉城细辛三种,本文中,笔者将就这三种细辛的特点进行分析整理.

  • 北细辛根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董玉启;于华;王春华;李正;朱彦

    [目的]研究北细辛根乙醇提取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北细辛根二氯甲烷部分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1R,2S,5R,6R)-5′-O-methylpluviatilol、咖啡酸甲酯、(2E,4E,8E)-N-isobutyl-2,4,8-decatrienamide、升麻酸、(1S,4S,5S)-5-isopropyl-2-methyl-2-cyclohexene-1,4-diol、(±)-asarinol A、对羟基苯甲醛、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乙醇、对羟基肉桂酸、β-谷甾醇、L-细辛脂素、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卡枯醇和3,4-二甲氧基肉桂醇.[结论]结果中前10个化合物1~10为首次从北细辛中分离得到.

  • 北细辛愈伤组织诱导及其解剖结构观察

    作者:张劲松;于婷婷;何朋;尚坤;吴秀菊

    目的 筛选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var.mandshuricum愈伤组织诱导适宜条件,确定愈伤组织类型.方法 以北细辛叶柄和叶片为材料,研究外植体状态、培养基类型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发生的影响,同时利用石蜡切片法探讨不同时期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结果 以幼期叶柄和叶片为外植体,高效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 MS+0.6 mg/L 6-BA+0.15 mg/L NAA;但幼期叶片愈伤组织发生所需时间较长.切片观察发现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结构紧密,细胞小且排列无规则,为胚性愈伤组织.结论 幼期叶柄是北细辛愈伤组织诱导的佳外植体材料,获得的高效愈伤组织诱导条件将为后续再生体系的成功建立奠定基础.

  • 浅谈关于细辛在临床应用中的剂量问题

    作者:李瑞珍

    本人就细辛在临床应用中的剂量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体会,以供同仁和智者们给予批评和指正.细辛属马兜铃科植物华细辛和北细辛的干燥全草,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常用药.辛、温、归肺肾经,具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巧作用,反藜芦.主要用于头痛、牙痛、痹痛以及外感风寒表证,寒饮伏肺、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

  • 可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辛药材及其制剂中马兜铃酸的含量

    作者:关文秋;李晓蒙;肖佳尚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全草.临床应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等症[1].

  • 北细辛全草和根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及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马国秀;于艳;张立德;孙科峰;陈颖萍;刘桂芳

    目的:测定北细辛全草及根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及其急性毒性.方法: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63:36:1),检测波长为390nm,流速1.0mL/min,柱温35℃;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小鼠灌胃给药大给药量法.结果:HPLC法测定细辛中马兜铃酸A含量,线性范围为20.2~121.2ng,北细辛全草及细辛根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和98.1%;北细辛全草及根中马兜铃酸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1.40μg/g和45.80μg/g;北细辛全草及根1g/mL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给药,LD50不能测出,耐受量大于40g/kg.结论: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北细辛全草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高于细辛根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小鼠对北细辛全草和细辛根的水提取物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耐受倍数相当于药典规定的临床剂量的800倍,比较安全.

  • 北细辛G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姜泓;姜永梅;张建逵;刘君;康廷国

    研究中药北细辛G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方法: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北细辛提取物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程序升温条件,并利用标准品对照确认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指纹信息.结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包含特征信息的细辛GC指纹图谱.结论:用本研究确定的分析条件所获得的指纹图谱可较全面地反映北细辛的化学成分,为北细辛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关键词: 北细辛 GC指纹图谱
  • 北细辛汉城细辛及华细辛中总马兜铃酸含量测定

    作者:于艳;王晓荣;魏新智;孙科峰

    目的:测定北细辛、汉城细辛和华细辛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为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马兜铃酸A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90 nm.结果:马兜铃酸A浓度在3.0~30.0μg·mL-1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Y=19.844X+0.0272(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84%,RSD为0.97%.三种细辛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为0.17%~0.35%,以汉城细辛低,华细辛高.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细辛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测定.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