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体会

    作者:何翔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全胃切除术对胃癌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56例胃癌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无1例患者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8例,接受相应治疗后均得以痊愈。患者术后第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00%、48.21%、32.14%。结论:应用全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手术成功高,治疗效果明显,患者预后良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闫鹏杰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价值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15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术后消化道重建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共随访病人580例,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是73.8%、46.1%、32.7%,其中包括507例行全胃切除术,108例姑息性切除术,其术后5年生存率为49.1%、5.7%,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 P<0.01)。同期近侧胃大部切除术108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0.4%,二者经对比可以看出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全胃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为2.4%,术后出现并发症率为10.9%,患者术后采取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重建消化系统,提高了胃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论:胃体癌、多原发癌、皮革样癌及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贲门区癌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行全胃切除术以降低死亡率。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是较好的重建患者消化道的手术方式。

  •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宫玉峰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6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失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较好,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全胃切除术后继发严重代谢性骨病5例

    作者:陈琪枫;方晓明;刘振刚;姜朝晖;姚宁;方旭东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 total gastrectomy, TGX)后继发严重代谢性骨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2013年普外科、骨科、风湿科收治的5例全胃切除术后继发严重代谢性骨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治疗、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表现为严重代谢性骨病症状,出现骨痛、骨折,骨密度下降,血钙降低,血磷偏低;1例存在严重低钙血症,有搐搦表现;3例合并较重的营养不良。经补充钙、活性维生素D3制剂和注射唑来膦酸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显示患者病情缓慢发展。结论全胃切除术后继发严重代谢性骨病值得重视,合理的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3制剂有效。疾病的发展较难逆转,故术后及时预防、复查非常重要。

  • 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全胃D2根治术临床疗效的比较

    作者:李敏哲;沈荐;杜燕夫;谢德红;渠浩;张峪东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全胃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2月~2015年7月83例进展期胃癌行全胃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40例(腔镜组),开腹胃癌根治术43例(开腹组).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术后病理和术后生存情况. 结果 腔镜组3例(7.5%)中转开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266.0±36.3) min vs.(226.0±28.5) min, t=5.602, 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156.2±55.7) ml vs.(261.6±87.2) ml, t=-6.609, P=0.00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3.1±1.1) d vs.(3.7±1.5) d, t=-2.070, P=0.042]和住院时间[(14.5±3.9) d vs.(16.0±2.6) d, t=-2.135, P=0.036]明显短于开腹组.2组术中输血率差异无显著性[60.0% (24/40) vs.65.1%(28/43), x2=0.232, P=0.630].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35.0%(14/40) vs.44.2%(19/43), x2=0.730, P=0.393].2组所有病例均为R0切除,淋巴结清扫数目[(24.9±6.0)枚 vs.(26.3±5.1)枚, t=-1.163, P=0.248]、淋巴结转移率[85.0%(34/40) vs.86.0%(37/43), x2=0.018,P=0.892]、阳性淋巴结数目[(5.8±3.7)枚 vs.(6.2±3.1)枚, t=-0.452, P=0.653]、肿瘤TNM分期(x2=0.673,P=0.714)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检验, x2=0.774, P=0.379). 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辅助全胃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胃周淋巴结清扫效果同开腹手术一致,术后总体生存率不低于开腹手术.

  • 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外科并发症的Clavien-Dindo 分级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秋贤;蔡丽生;方顺勇;沈俊涛;连明桥;蔡铭智;洪建明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外科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281例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分析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外科并发症29例,发生率10.3%(29/281),其中严重外科并发症9例,发生率3.2%(9/281)。术后外科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Ⅰ级3例(1.1%),Ⅱ级17例(6.0%),Ⅲa级4例(1.4%),Ⅲb级2例(0.7%),Ⅳ级2例(0.7%),Ⅴ级1例(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分化、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 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OR=2.671,95%CI:1.138~6.269,P=0.024)、BMI(OR=4.970,95%CI:1.597~15.465,P=0.006)、肿瘤大小(OR=3.311,95%CI:1.068~10.260,P=0.038)、浸润深度(OR=4.472,95%CI:1.120~17.862,P=0.034)和术中出血量(OR=3.835,95%CI:1.481~9.928,P=0.006)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患者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ie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是0.784(0.695~0.873)。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外科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以Ⅱ级较多见;患者年龄≥65岁、BMI≥25、肿瘤大小≥50 mm、浸润深度≥T3及术中出血量≥100 ml应警惕外科并发症的发生。

  • 腹腔镜全胃切除的技术改进

    作者:张永康;廖晓锋;邹玮;晏玮;童兵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减钉式"全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9例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资料.全腹腔镜下游离食管和胃及清扫淋巴结,食管空肠"减钉式"吻合(腔镜下食管-空肠吻合前不离断食管及空肠,一枚腔镜下切割吻合器行食管空肠腔镜下吻合,另一枚切割吻合器关闭食管空肠共同开口及离断标本),辅助小切口取出标本及肠肠吻合完成消化道重建.结果 均完成全腹腔镜下"减钉式"全胃切除术,围术期无死亡.手术时间203~316(257.9±45.9)min,食管空肠吻合时间31~76(49.1±13.8)min,术中出血量21~50(39.8±9.7)ml.淋巴结清扫数目23~46(32.6±7.0)枚.pTNM分期ⅠA期4例,ⅡA期2例,ⅡB期2例,ⅢA期1例.术后随访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术后3个月均行碘海醇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吻合口均通畅,无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 全腹腔镜下"减钉式"全胃切除术安全可行.

  • 集束式捆扎及缝合在胃癌术中脾脏损伤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刚成;韩广森;任莹坤;谢建国

    关于脾脏损伤处理的文献较多,但集束式捆扎及缝合在脾脏损伤处理中的应用鲜有报道.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利用集束式捆扎及缝合处理胃癌手术中脾脏损伤12例,效果肯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46~78岁,中位年龄64岁;术前均经病理诊断为胃癌,其中经腹全胃切除术9例,近端胃切除术2例,远端胃切除术1例.术中探查:肿瘤未浸润胰腺及脾脏,脾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出血部位:脾脏上极出血3例,脾脏体部出血3例,脾脏下极出血6例,均为脾脏被膜撕裂伤.

  • 胃癌根治术后7年脾脏转移癌一例

    作者:邹一丰;黄奕华;兰平;杨峥;黄美近;骆衍新

    患者女,73岁.因"胃癌根治术后7年,体检发现腹腔肿物1个月余"于2006年11月1 日入院.患者7年前因诊断"贲门胃底癌"明确,于我院行"胸腹联合切口胃贲门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术中探查:肝胆胰脾未见占位病变,盆底未见转移结节,无腹水,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结肠、小肠未扪及肿物.

  • 胃癌根治术后脾梗死一例

    作者:陈超;邓俊晖;钟晓华;傅继勇

    患者,女,61岁.反复左上腹痛、发热2个月,呕吐6 d于2009年8月17日入院.曾于2009年6月25日因"胃体癌"于外院行全胃切除术(D2根治术),并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

  • 腹腔镜下胃癌全胃切除术79例的体会

    作者:王自强;余佩武;钱锋;陈军;罗华星;雷晓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共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79例,其中行D1及D1+淋巴结清扫12例,D2/D2+淋巴结清扫67例.肿瘤位于胃近端者19例,位于胃体者41例,皮革胃2例,位于胃窦并浸润至胃小弯中上部者17例进行分析.结果 79例中77例成功进行腹腔镜手术,2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2.5%.平均手术时间(275.8±20.8) min,平均出血量(163.3±48.6) ml,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34.7±12.2) 枚,肿瘤近残端(3.8±1.2) cm,远残端(6.9±2.8) cm.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6±0.9) d,下床活动时间(2.5±0.4) d.无术后死亡,无吻合口漏,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均经内科治疗痊愈.术后随访9~39个月,平均25.6个月,15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余64例仍生存.结论 腹腔镜下全胃切除联合胃癌标准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开腹手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率低等优点.

  • 胃癌全胃切除术的重建术式选择

    作者:李国新;王亚楠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重建方式较多,但难以选择出一个或几个较为完美的术式,每种术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及缺点,但讨论热点大都集中在选择怎样的代胃贮袋及是否需要保留十二指肠径路方面.通过回顾目前各国相关的临床试验可以看出:代胃贮袋可以使患者术后早期体重下降及营养吸收不良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但保留十二指肠径路是否能使患者获益需要更多临床试验来证明.

  •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卫洪波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始终是胃肠外科医生关注和难以割舍的话题,有关的纷争也一直未曾停息.一、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历史沿革19世纪80年代继胃癌切除Billroth I、II式胃空肠吻合及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之后,l897年瑞士外科医生Schlatter首次成功地施行了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治疗胃癌.次年,Brighan为1例66岁女性胃癌患者施行了全胃切除食管十二指肠吻合;然而两者术后均出现严重的返流性食管炎.继Schlatter之后的40年里,全胃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极高,手术死亡率亦高达40%~50%,因此临床应用极少.

  • 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作者:余佩武;赵永亮

    患者,男性,56岁。因乏力1个月,呕血18天入院。体检: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上腹部轻压痛,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直肠指检:直肠黏膜光滑,未触及异常包块。胃镜检查:贲门小弯侧及后壁可见病灶,周围黏膜隆起呈结节状。 CT检查:食管胃连接区不均匀增厚,明显强化,第3组淋巴结增大。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采用Roux-en-Y吻合,腔镜下经食管放置抵钉座,食管空肠吻合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半端端吻合方式。术后病理:癌组织侵犯至浆膜下层。手术标本近、远切缘及送检网膜均未见癌组织。诊断:食管胃结合部低分化腺癌伴淋巴结转移5/35。术后TNM分期:T3N2M0,ⅢA期。

  • 经口腔置入OrvilTM在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雒洪志;陈宏;余元龙;邓辉洲;郭志刚;李继延;王尧;冯春在

    目的 探讨经口腔置入OrvilTM在腹腔镜全胃切除(LTG)中食管空肠吻合术技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贲门癌、胃体癌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T组,20例)及对照组(C组,20例).T组应用OrvilTM系统将钉钻头置入食道下端,C组采用传统荷包缝合法将钉钻头置入食道下端,两组均采用圆形吻合器通过双吻合技术在体内行食管-空肠吻合.对照分析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腹腔感染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T组平均手术时间[(180.0 ± 30.2) min] 略高于C组(173 ± 25.6) 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T组[(150 ± 15) ml] 与C组[(140 ± 17)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C组比较,T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7 ± 1.2)d vs.(3.5 ± 0.5)d];平均住院时间[(11.7 ± 1.2)d vs.(8.0 ± 1.0) d]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出血、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口腔置入OrvilTM在腹腔镜全胃切除(LTG)术中食管空肠吻合技术安全可靠,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疗效良好.

  • 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卞晋荣;鲍传庆;许炳华;金成;杨增辉;李建平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接受外科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69例,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70例.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临床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是接受同一组医师手术.结果 69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或腹腔镜辅助,无手术死亡.平均切口长度4.3 cm,较开腹15.1 cm短;平均手术时间(305.0±60.2) min,较开腹组(263.6±30.6) min长;平均术中出血(142.3±82.3) ml,较开腹组(352.3±153.2) ml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4.2±1.5)d,较开腹组(9.4±3.5)d短,术后平均住院(10.22±2.5)d,较开腹组(13.1±4.6)d短,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24.3±12.2)枚,开腹组(25.1±10.9)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2%,开腹组12.9%,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 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中部癌安全可行,并能达到肿瘤根治的要求,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等优点.

  • 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06例临床分析

    作者:应敏刚;叶再生;黄峰;杨春康;臧卫东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腹腔镜组)106例及同期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开腹组)2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为(28.77±12.75)枚,与开腹组清扫淋巴结数(27.07±11.51)枚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269).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20.7±40.4)min,长于开腹组(178.5±29.1)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分别为(232.1±132.1)ml、(296.9±13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微创优势,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清扫淋巴结数目和开腹手术相当,符合肿瘤根治原则,近期疗效肯定.

  •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脾门淋巴结清扫25例疗效分析

    作者:朱甲明;刘晶晶;文大成;刘天舟;房学东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腹腔镜手术(25例行脾门淋巴结清扫,另5例行D1根治术),32例行开放下的全胃切除术+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腔镜组为(180±35 )min,开放组为( 150±50 )min,P< 0.05 ;出血量腔镜组为(120±100)ml,开放组为(300±150)ml,P< 0.05 ;进食时间腔镜组为(3.0±1.5)d,开放为(5.0±2.0)d,P< 0.05 ;下床活动时间腔镜组为(2.0±1.0 )d,开放组为(6.0±2.5)d,P< 0.05 ;住院天数腔镜组为(7.0±1.5)d,开放组为(13.0±2.0)d,P< 0.05.开放组因脾脏损伤出血无法控制行脾切除6例,术后脾梗塞行脾切除1例,术后发生胰瘘腹腔镜组1例,开放组8例.结论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脾门淋巴结清扫术是有效、可行并且安全的.

  • 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临床研究

    作者:杨增辉;鲍传庆;许炳华;刘如钱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和肠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临床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8例胃中、上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每组19例。所有患者于术后12 h 给予同样肠内营养并逐量增加,共用6 d,前4 d 同时给予肠外营养。观察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消化道症状,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水平以及各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提前(P <0.01),腹腔镜手术组营养支持后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组(均 P <0.01)。结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营养状况恢复,该营养途径安全、合理。因此,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支持下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营养状况、肠功能恢复较开腹手术优势明显。

  •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初步经验

    作者:杜晓辉;李荣;陈凛;沈笛;郭强;陈亮;李松岩

    1991年日本学者首次报道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腹腔镜辅助下早期及部分进展期胃癌根治技术已日渐成熟,国内外相继成功报道腹腔镜辅助下胃癌胃大部根治性切除术,均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效果[1-3].

692 条记录 3/35 页 « 12345678...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