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芨多糖载纳米粒对肝癌小鼠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万芳;张冕;李瑶瑶

    目的 研究白芨多糖载纳米粒对肝癌小鼠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选择60只健康雌性ICR小鼠,复制小鼠肝癌的实体瘤模型,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20只.其中,A组注射生理盐水,B组注射紫杉醇溶液,C组注射白芨多糖为载体的紫杉醇纳米粒.连续给药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解剖得到肝癌肿瘤,比较各组小鼠的瘤重、瘤体积、抑瘤率、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等抗肿瘤活性指标.结果 ①与A组相比, B、C组小鼠的瘤重、瘤体积变小,且C组变小幅度大于B组(P <0.05).以A组为参照,B组小鼠抑瘤率为16.86%、C组抑瘤率为4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白芨多糖载体的紫杉醇纳米粒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②与A组相比,B、C组小鼠肝脏指数降低,且C组降低幅度更大(P <0.05);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升高,且C组升高幅度大于B组(P <0.05).结论 以白芨多糖为载体制备的紫杉醇纳米粒对肝癌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可减小肝癌小鼠的瘤重、瘤体积,提高抑瘤率,改善携瘤小鼠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白芨多糖可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纳米粒基因载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张阳德;刘新生;张蕾;潘一峰;翟登高;张峰

    该文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从纳米颗粒的特性、合成材料、方法及其作为基因载体的表面修饰、与目的基因的连接、入胞和释放方式、传递效率优势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展望.

    关键词: 纳米粒 基因载体
  • 载阿霉素磁性白蛋白纳米粒--一种高效靶向抗肿瘤系统

    作者:张阳德;彭健

    本世纪40年代以来,细胞毒性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癌症的化疗,而这些药物对癌细胞和人体的健康细胞的非特异性,使它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产生了全身严重的毒副作用。而且,多数化疗药物都存在明显的疗效-剂量依赖关系[1~6],即加大药物剂量能明显提高疗效,但增加化疗药物的剂量,势必增加全身的毒性反应,使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减少全身的毒性反应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近年来由于靶向药物载体研究的飞速发展,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然而,目前大多数药物运载系统的主要局限是它们不能穿过肿瘤组织内皮细胞进入组织间隙和细胞内,其包含的药物就不可能在细胞水平和/或亚细胞水平供药。人们利用生物物理方法制出平均直径约100~100Onm的载阿霉素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研究表明它具有穿过靶组织内皮细胞的能力,并可被肿瘤细胞摄取进入细胞内,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率[7,11,18,20,21]。

  • 甘草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载木犀草素纳米粒制备及其体外活性研究

    作者:付伟;柴栋;文颖;卫世杰;杨宝芸;陈少莲;陈红梅;张咏莉

    目的 制备甘草酸介导的木犀草素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外抗肝癌细胞活性.方法 采用化学偶联方法制备甘草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透析后冻干;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木犀草素白蛋白纳米粒,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优工艺,高效液相检测所筛选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由细胞存活率实验检测载药纳米粒体外抗肝癌细胞活性.结果 甘草酸化学修饰牛血清白蛋白胨干粉制备成功,偶联度123.12μg/mg.制备出载药纳米粒,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得到佳工艺A4B1C4D3E3,平均粒径300 nm.其中处方样品1肝癌细胞抑制实验的IC50值为375μg/mL.结论 本文采用去溶剂化法成功制备甘草酸介导的木犀草素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且具备良好的体外抗肝癌细胞活性,为木犀草素剂型化和提高药效打下基础.

  • 叶酸偶联载多西紫杉醇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

    作者:汪小乐;邓燕芬;庞廷媛;程国华

    目的 建立叶酸偶联载多西紫杉醇壳聚糖(FA-CTS/DTX)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流动相为甲醇-水(67∶33),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9 nm;通过离心法分离载药纳米粒与游离药物,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优化包封率测定条件.结果 离心法能有效地将载药纳米粒与游离药物分离,回收率测定结果为101.10%(RSD=2.06%),包封率测定的平均值为85.74%(RSD=0.60%).结论 离心法适用于叶酸偶联多西紫杉醇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

  • 葛根素及其纳米粒在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机制研究

    作者:刘西京;贾强;汪程远;王乃利

    目的:研究葛根素及其纳米粒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方法: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来考察时间、药物浓度对葛根素及其纳米粒吸收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葛根素浓度,计算其表观通透系数(Papp).结果:葛根素的PLGA纳米粒能显著改善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不是简单的被动扩散;药物对Caco-2细胞单层完整性无影响,并非通过胞旁作用吸收.结论:葛根素及其纳米粒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主要是被动转运,纳米制剂可提高药物在小肠的吸收.

  • 重组水蛭素-2鼻腔给药纳米粒冻干粉制备工艺及体外渗透特性研究

    作者:陈明霞;张建宝;于季萍;叶静;魏宝红;张玉杰

    目的:优选重组水蛭素-2(rHV2)鼻腔给药纳米粒冻干粉佳制备工艺;考察rHV2纳米粒冻干粉稳定性及经家兔鼻黏膜的体外渗透特性.方法:选用不同冻干保护剂制备水蛭素纳米粒冻干粉末,以外观、再分散性及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冻干保护剂及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并考察了光照、高温等因素对冻干粉的影响;采用直立式扩散池法,以家兔鼻中隔黏膜为渗透屏障,测定rHV2壳聚糖溶液、rHV2纳米粒溶液及冻干粉的渗透系数(P),并计算与rHV2生理盐水溶液的促渗比(ER).结果:rHV2鼻腔给药纳米粒冻干粉佳制备工艺为:用5%甘露醇与葡萄糖(1∶1)作为冻干保护剂,于-70℃预冻24h后,置真空冻干箱中冷冻干燥,24h后取出,该冻干粉中rHV2的含量为1.1 μg/mg.光照对rHV2纳米粒冻干粉的外观、再分散性以及包封率影响均较小,而高温对rHV2纳米粒冻干粉的影响较大;rHV2壳聚糖纳米粒具有较高的渗透系数,是生理盐水组的5倍多,冻干粉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渗透性.结论:壳聚糖鼻腔给药纳米粒冻干粉有可能成为rHV2鼻腔给药的良好给药剂型.

  • 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和释药性能研究

    作者:王铁威;吴雁;李明军;高洪霞

    目的:制备紫杉醇纳米粒,并对其体外释药性能进行考察.方法:用开环聚合法合成壳聚糖-聚乳酸共聚物,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包载紫杉醇的纳米粒,研究纳米粒的包封率和释药性能.结果:纳米粒呈球形,粒径均匀,药物包封率达到93.2%;体外模拟释放表明载药纳米粒的释药速率持续稳定.结论:本实验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制备的紫杉醇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 姜黄素纳米粒的制备和释药性能

    作者:刘占军;韩刚;于九皋;代红光

    目的:制备姜黄素纳米粒,并进行体外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壳聚糖-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采用超声振荡技术制备了姜黄素纳米粒,研究纳米粒的包封率和释药性能.结果:纳米粒呈球形,粒径均匀,表面为正电荷性质;药物包封率达到91.6%;体外模拟释放表明载药纳米粒的药物释放速率持续稳定.结论: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姜黄素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 甘草次酸丙烯酸树脂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

    作者:缪文俊;韩莎;崔京浩

    目的:制备和评价甘草次酸丙烯酸树脂E100纳米粒.方法:采用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甘草次酸丙烯酸树脂E100纳米粒,通过考察载体与药物的比例、乳化剂的用量和搅拌速度等对纳米粒径、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初步筛选处方.动态激光散射法测定粒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观形态.利用透析袋法,在含O.5% SDS的pH溶液中进行体外释放试验.结果:优化处方制备的纳米粒大小均匀,粒径约为(75.0±11.3)mm,包封率为(83.05±5.16)%,载药量为(29.22±1.60)%.甘草次酸的体外释放具有明显的pH依赖性.结论: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了包封率高、大小均匀的pH依赖性甘草次酸纳米粒.

  • 载牛血清蛋白的PLGA纳米粒制备工艺的优化及特性研究

    作者:梅林;龙大宏;黄婉丹;刘菲菲;许孟杰

    目的 制备载牛血清蛋白(BSA)的PLGA纳米粒(NPs),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进行优化筛选,并研究其特性.方法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二氯甲烷(DCM)和丙酮为有机溶剂,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BSA的PLGA载药纳米粒.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BCA法测定纳米粒的包封率:同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结果 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呈大小均匀的球形粒子,平均粒径为219 nm,包封率为44.7%;体外释放分初期突释和后期缓释两阶段,其2~28 d的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28 d末的累积释放量为87.37%.结论 以PLGA为载体的BSA纳米粒具有较小的粒径、较高包封率和明显的缓释性能.

  • 硬脂酸聚乙二醇阿霉素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李志花;陈汝福;王捷;陈积圣

    目的合成硬脂酸聚乙二醇阿霉素纳米微粒(DOX-SLNs-PEG)并检测其相关参数,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杀伤作用.方法以"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合成DOX-SLNs-PEG纳米粒.透射电镜计算粒径,分光光度法计算载药率,噻唑蓝法(MTT法)观察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及观察体内抑瘤效应.结果DOX-SLNs-PEG纳米粒平均粒径120±4.84mm,包封率68.6%,体外释放实验提示,7d可释放所载60%左右的药物.体内抑瘤实验表明:控释制剂间隔给药疗效已优于未包载药物每日给药的疗效,量效关系明显.结论DOX-SLNs-PEG纳米粒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 普朗尼克P85修饰的苯妥英钠纳米粒对颞叶内侧癫痫大鼠模型的脑靶向作用

    作者:方子妍;郭彩凤;吴逢春;秦家明;宁玉萍;周列民

    目的 观察普朗尼克P85修饰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构建的苯妥英钠纳米粒能否避开颞叶内侧癫痫大鼠模型脑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外排作用将苯妥英钠靶向输送到脑组织中.方法 锂-匹罗卡品诱导大鼠形成慢性颞叶内侧癫痫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Pgp的表达水平.界面聚合法制备苯妥英钠纳米粒,与普通苯妥英钠比较,观察两组不同给药的模型鼠(苯妥英钠纳米粒组6只,普通苯妥英钠组7只)在给药后30、60、120、180、240、300 min时其脑组织中苯妥英钠的药物分布情况.采用立体定向活体微透析技术采集脑微透析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待测标本中苯妥英钠的药物浓度.结果 两组不同给药的模型鼠的脑/血浆的时间药物浓度曲线的曲线下面积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苯妥英钠纳米粒组(0.37±0.10,n=6)明显高于普通苯妥英钠组(0.19±0.06,n=7),P<0.05].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鼠海马CA1、CA3及DG区Pgp表达上调.结论 普朗尼克P85修饰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可显著地提高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靶向进入Pgp高表达的颞叶内侧癫痫模型鼠脑中的浓度.

  • 壳聚糖-siRN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特征分析

    作者:姚鹏飞;柯以铨;王建奇;姜晓丹;周振军;许刚;胡昌辰;蔡颖谦

    目的 探讨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CS)-siRNA纳米粒的特点,并分析其理化性质.方法 将CS、三聚磷酸钠(TPP)和siRNA通过离子凝胶法制备CS-siRNA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分光光度计测定上清中siRNA含量,计算包封率、siRNA的体外控释能力;凝胶电泳分析与胎牛血清作用后纳米粒中siRNA的稳定性.结果 成功制备的CS-siRNA纳米粒经电镜观察发现纳米粒呈球形,大小均匀;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其平均粒径为83.3 nm,zeta电位+24.2 mV;包封率为95%,24 h内siRNA的体外释放率不足20%;电泳结果表明CS-siRNA性质稳定,能够阻止RNase对siRNA的降解,具有保护siRNA的作用.结论 离子凝胶法制备CS-siRNA纳米粒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纳米粒体外能显著延缓siRNA释放,保护siRNA免受降解.

  • 载药PLGA纳米粒在脑胶质瘤给药中的应用

    作者:廖克曼;王晓丹;王清;鲁晓杰

    聚乳酸-羧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是一类由乳酸和羧基乙酸合成的可降解的功能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具有易合成、质量稳定、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无刺激性、无免疫原性和药物缓释等特性,已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组织工程、医用材料、药物递送载体等领域[1].PLGA纳米粒在体内可水解成乳酸和羧基乙酸2种单体,通过三羧酸循环终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副作用[2].PLGA纳米颗粒粒径小,采用PLGA制成的纳米药物具有较高的细胞摄取率.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占颅内恶性肿瘤的80%,5年生存率低[3].脑胶质瘤呈侵袭性生长,手术后易复发,手术难以全部切除,而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的存在和化疗药物的非特异性,使得其传统治疗效果不佳.而随着PLGA纳米粒的出现,化疗药物的疗效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展示了载药PLGA纳米粒的发展前景.

  • 平阳霉素量子点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

    作者:李振平;赵建江

    目的 为研究靶向治疗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制备一种集靶向化疗、定位、实时监测为一体的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方法以甲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为模型药物,以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为荧光探针,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 -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以粒径、荧光性能、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质量控制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用复乳法制备平阳霉素量子点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PYM-QD-PLGA-NPs).结果 经优化制备的PYM-QD-PLGA-NPs包封率为(78.1±2.1)%,载药率为(5.9±0.3)%,平均粒径245.4 nm,电位(-6.68±4.11)mV,具备与QDs相似的荧光性能.结论 PYM-QD-PLGA-NPs具备一定的PYM包载率和QDs荧光性能,符合淋巴靶向的粒径要求,理论上通过口腔癌周注射,可靶向、定位、监测并治疗颈淋巴结转移灶.

  • 利福布汀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研究

    作者:陶涛;李祥;邢贞建

    目的 考察利福布汀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行为.方法 采用动态透析法观察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点,HPLC测定药物含量,计算其释放度,并对其释放模型进行拟合,找到佳释放模型.结果 利福布汀纳米粒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7d的累积释放度为50.65%,符合Weibull释放模型.结论 利福布汀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缓释性,体外释放平稳,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提供了支持.

  • 硫鸟嘌呤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

    作者:杨莹

    目的 用自蛋白包裹硫鸟嘌呤制成纳米粒,并通过纳米球的形态、载药量、包封率等考察纳米球的质.方法 以白蛋白纳米球为载体材料,硫鸟嘌呤为模型药物,采用乳化-交联同化法制备硫鸟嘌呤白蛋白纳米球.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球的形态及其粒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纳米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结果 制得硫鸟嘌呤白蛋白纳米球外观呈米黄色,粉末状,球形圆整,粒径分布在189~205 nm.载药量为7.31%,包封率为62.40%.结论 硫鸟嘌呤白蛋白纳米球具有缓释作用.

  • 新药

    作者:许关煜(编译)

    新适应证
      FDA批准Abraxane晚期胰腺癌新适应证
      美国FDA批准塞尔基因的Abraxane(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纳米粒注射混悬液)新适应证,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胰腺癌。此前,Abraxane还被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2005年)和非小细胞肺癌(2012年)。

  • 甘草酸表面修饰壳聚糖纳米粒体外对肝实质细胞的靶向结合作用

    作者:黄羽;林爱华;张娴;巫志峰;曾星

    目的 研究甘草酸表面修饰壳聚糖纳米粒对肝实质细胞的靶向结合作用.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研究大鼠肝实质细胞对罗丹明B异硫氰酸标记壳聚糖纳米粒(RBITC-CS-NPs)和甘草酸表面修饰壳聚糖纳米粒(RBITC-CS-NPs-GL)的结合及摄取作用.结果 RBITC-CS-NPs和RBITC-CS-NPs-GL与肝实质细胞结合后,与空白对照组对比,细胞体积(FS)增大、胞浆内的颗粒(SS)增多;RBITC-CS-NPs-GL结合组荧光强度表达高于RBITC-CS-NPs结合组.以不同浓度的RBITC-CS-NPs和RBITC-CS-NPs-GL分别处理肝实质细胞,在25μg·mL-1和50μg·mL-1浓度下,细胞对RBITC-CS-NPs-GL的转染率显著高于RBITC-CS-NPs组(P<0.01),在高浓度(300 g·mL-1、500μg·mL-1)下,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呈饱和状态,转染效率达90%以上;与细胞结合的起始阶段(1 h内),RBITC-CS-NPs-GL与肝实质细胞通过甘草酸介导的主动靶向结合作用明显.结论 肝实质细胞表面存在甘草酸的结合位点,以甘草酸修饰壳聚糖纳米粒可通过甘草酸介导的方式促进含药载体的肝靶向输送.

1042 条记录 43/53 页 « 12...40414243444546...525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