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P-HPLC同时测定护肝剂中9种活性成分

    作者:刘宏胜;王树森;张雅敏;刘子荣;赵晨翔

    目的 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护肝剂中马钱素、芍药苷、野黄芩苷、黄芩苷、黄芩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和熊果酸9种中药活性成分,为护肝剂的制剂质量提供保障.方法 采用安捷伦Zorbax SB-C18(150 mm×4.6mm,5 μmn)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36、280、210 nm;柱温30℃;进样量为5 μL.结果 马钱素、芍药苷、野黄芩苷、黄芩苷、黄芩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和熊果酸的低检测限分别为12.0、2.60、5.75、9.75、14.39、19.06、14.90、15.63、16.08 ng;线性范围分别为583.33~18.229、916.67~28.65、541.67~16.93、416.67~13.02、500.00~15.63、458.33~14.32、625.00~19.53、458.33~1432、1 000.00~31.25 mg/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51%、104.19%、95.16%、96.71%、105.61%、96.12%、97.09%、96.87%、105.90%;精密度RSD分别为1.25%、1.31%、1.91%、1.88%、1.95%、1.45%、1.66%、1.52%、1.33%;重复性RSD分别为1.39%、1.41%、1.87%、1.91%、1.79%、1.45%、1.32%、1.71%、1.49%;稳定性RSD分别为1.36%、1.22%、1.87%、1.91%、1.93%、1.56%、1.39%、1.78%、1.61%.6批护肝剂中含马钱素、熊果酸、芍药苷、野黄芩苷、黄芩苷、黄芩素、五味子甲素、乙素及丙素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在216.5~222.5、40.8~42.8、125.4~136.3、144.0~147.3、1 640.8~1 947.3、497.5~515.0、15.0~17.3、33.6~36.0、3.0~3.9 mg/L.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高,是检测护肝剂中马钱素、芍药苷、野黄芩苷、黄芩苷、黄芩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和熊果酸的可信方法.

  • RP-HPLC法测定保肝丸中马钱素、芍药苷和黄芩素

    作者:韩根利;刘宏胜;张雅敏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保肝丸中马钱素、芍药苷和黄芩素的量,为保肝丸应用于对伴有基础肝病肝脏的保护与再生作用的动物实验提供质量保证.方法 采用安捷伦Zorbax SB-C 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马钱素与芍药苷为236 nm,黄芩素为278 nm;柱温30℃;进样量为5μL.结果 马钱素的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4.3 μg/L,线性范围为7.305~233.750 mg/L,精密度RSD为1.69%;芍药苷的低检测质量浓度为30.9 μg/L,线性范围为5.742~183.750 mg/L,精密度RSD为1.86%;黄芩素的低检测质量浓度为36.4 μg/L,线性范围为3.711~118.750 mg/L,精密度RSD为1.76%;保肝丸中马钱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66%;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1.82%;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1.90%.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高,是检测马钱素、芍药苷和黄芩素质量浓度的可信方法.

  • UPLC法同时测定不同银黄制剂中10种成分

    作者:龙厚宁;王洪凤;张硕;印酬;孟小夏;张敏;高秀丽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银黄制剂中10种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方法 采用Acquiyt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在326 nm波长处进行检测,柱温40℃,进样量1.0 μL.结果 银黄制剂中10种成分在考察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加样回收率均在97.43%~99.94%,RSD均小于2.0%.11批银黄制剂样品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质量分数分别在0.236~3.419、5.279~26.220、0.495~4.714、0.130~2.702、0.310~3.210、0.363~5.036、35.209~133.289、1.493~6.635、1.546~5.393、0.254~0.823 mg/g.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可用于银黄制剂的质量控制,并为将来该制剂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 不同柴胡配伍对柴葛解肌汤7种成分量的影响

    作者:孙慧敏;邢婕;李震宇;秦雪梅

    目的 柴胡为多基原药材,《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柴胡包括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和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以柴葛解肌汤为研究对象,对柴胡、狭叶柴胡配伍的复方进行化学成分比较,明确不同柴胡配伍对复方中其他成分的影响.方法 首先采用HPLC法建立葛根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黄芩苷、汉黄芩苷和黄芩素7种化学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柴胡配伍的柴葛解肌汤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线性范围内7种化合物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4.1%~106.6%,所有化合物的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且样品在12 h内稳定性良好.不同柴胡配伍对柴葛解肌汤7种成分的量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所建立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柴葛解肌汤的质量控制,而不同柴胡配伍对柴葛解肌汤中其他成分及全方药理作用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黄芩素微粒的工艺研究

    作者:黄娟;颜庭轩;王志祥;黄德春;刘尚德;汤腾飞

    目的 以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优化黄芩素微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黄芩素微粒,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黄芩素微粒的制备工艺,并对优选的工艺组合进行了粒度分布、扫描电镜(SEM)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IR)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表征.结果 正交试验得到的优选工艺条件:溶液体积流量0.75 mL/min,结晶压力8 MPa,结晶温度48℃,黄芩素质量浓度4 m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黄芩素微粒的大小明显小于黄芩素原料,扫描电镜显示制备出的黄芩素微粒为不规则形状;IR和DSC显示黄芩素微粒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热力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并且经处理过的黄芩素的纯度变高.结论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黄芩素微粒可行,为制备超细微粒提供参考依据.

  • RP-HPLC法测定复方百部止咳颗粒中5种黄酮类成分

    作者:王鸽;张洪霞;薛秋霞;魏晓亮;张晓梅;赵怀清

    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百部止咳颖粒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黄芩苷和黄芩素的方法.方法 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 ),流动相A为1%冰醋酸溶液,B为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3 nm,柱A30℃,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 袖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黄苏苷和黄芩素分别在3.52~35.2μg/mL (r=0.999 8)、5.92~59.2 μg/mL (r=0.999 9)、2.64~26.4μg/mL (r=0.999 7)、5.76~57.6μg/mL (r=0.999 7)、0.60~6.0μg/mL (r=0.999 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8.9%、99.8%、99.7%、99.8%、99.2%,RSD分别为0.6%、0.9%、1.0%、1.3%、1.3%.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适合于同时测定复方百部止咳颗粒中袖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黄苏苷和黄芩素.

  •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补肾清利颗粒中8种成分

    作者:董迎;夏彦铭;狄留庆;李俊松;赵晓莉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补肾清利颗粒(BQG)中8种成分京尼平苷酸(GA)、绿原酸、栀子苷、滨蒿内酯、丹酚酸B (SAB)、黄芩苷、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QR)及黄芩素的方法,验证该法在BQG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适应性.方法 以8种成分为研究对象,利用QAMS 3种校正方法计算各待测成分与内参物滨蒿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fk/s),推算待测组分量;对回归方程和3种校正方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误差和相关性评价.结果 8种目标成分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滨蒿内酯与GA、绿原酸、栀子苷、SAB、黄芩苷、QR及黄芩素的fk/s分别是0.562、0.818、0.627、0.877、0.935、1.113、2.339,且在不同条件下重现性良好;6批样品中各成分量分别为GA 1.633~1.736 mg/g、绿原酸1.777~1.950 mg/g、栀子苷6.017~6.422 mg/g、滨蒿内酯1.765~1.851 mg/g、SAB 2.326~2.522 mg/g、黄芩苷19.476~21.329 mg/g、QR 3.077~3.265 mg/g及黄芩素0.161~0.186 mg/g,且计算所得量与实测量测得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QAMS法为BQG提供了一个快捷可行的多指标同步质量评价模式.

  • 一测多评法测定葛根芩连丸中7种指标成分

    作者:王迪;吴亿晗;李维;曹亚楠;宋雨;章津铭;邹亮

    目的 建立以葛根素为内标物,测定葛根芩连丸中大豆苷、药根碱、巴马汀、大豆苷元、黄芩素、汉黄芩素等多个指标性成分量的一测多评法(QAMS).方法 采用Waters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以Acquity 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进行测定.以葛根素作为内标物,建立制剂中其他6种指标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fs/x),从而计算各待测成分的量,并将QAMS计算值与外标法(ESM)实测值进行比较,以验证QAMS的准确性和方法适宜性.结果 在各待测成分线性范围内,葛根芩连丸中的葛根素与大豆苷、药根碱、巴马汀、大豆苷元、黄芩素、汉黄芩素6种有效成分的fs/x重现性良好,分别为1.02、1.07、1.05、1.32、0.62、0.90;采用QAMS测定的10个批次葛根芩连丸样品中7种指标成分量与外标法(ESM)的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中7种指标性成分葛根素、大豆苷、药根碱、巴马汀、大豆苷元、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在10个批次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923~10.746 mg/g、2.231~2.988 mg/g、0.825~1.197 mg/g、1.274~1.522 mg/g、2.330~2.713 mg/g、0.836~0.951 mg/g、0.901~1.092 mg/g.结论 以葛根素为内标物,建立的QAMS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葛根芩连丸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为葛根芩连丸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 黄芩素的化学发光测定

    作者:方冶;张鲁勉;何小英;梁友竹

    以黄芩素进行试验,建立了黄芩素的化学发光测定法,并应用于市售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检测,RSD=0.65%(n=10),回收率为(98±3)%(n=6);本法可用于其它多羟基黄酮化合物的检测,检测结果从本质上反映多羟基黄酮化合物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强弱.

  • 黄芩总黄酮及其单体的溶解性及体外经皮渗透性能研究

    作者:李俊生;吕佳佳;王兴慧;刘志辉

    目的 研究黄芩总黄酮及其单体成分的溶解性及体外经皮渗透性,为其经皮给药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摇瓶法测定黄芩总黄酮及其单体成分的油水分配值;体外扩散池法测定体外经皮渗透参数.结果 黄芩总黄酮难溶于水,在丙三醇和50%乙醇中溶解性好;在pH值2.0~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黄芩总黄酮及其单体成分的溶解性均随着pH值增大而增大,油水分配值(lgP)随着pH值增大而减小,当pH值为7.4和8.0时,黄芩苷的溶解性逐渐降低,总黄酮及其他单体成分的溶解性逐渐增大,黄芩苷的lgP值逐渐增大,其他单体成分的lgP值逐渐减小;总黄酮、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木蝴蝶素体外累积透过率分别为(191.31±13.01)×10-4、(2.86±0.06)×10-4、(1.29±0.13)×10-4、(1.33±0.22)×10-4、(17.78±1.12)×10-4、(16.10±1.16)×10-4、(6.42±0.71)×10-4,稳态透皮速率分别为(18.14±1.21)、(0.30±0.01)、(0.13±0.03)、(0.13±0.04)、(1.92±0.19)、(1.90±0.25)、(0.77±0.13) μg/(cm2·h).结论 黄芩总黄酮及其单体成分均有一定的经皮渗透性能,为制备黄芩经皮给药制剂提供实验依据.

  • 黄芩素调节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小燕;郝春芝;李逐波

    心肌缺血/缺氧通常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黄芩素是广泛分布的一种黄酮类物质,近年研究发现黄芩素能够通过调节细胞信号通路,干预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的磷酸化过程,对缺血/缺氧心脏发挥保护作用.这些信号通路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APKs)和核因子-κB (NF-KB)等,及其下游通路蛋白HMGB1、MMP-2/-9、eNOS和凋亡蛋白.现就黄芩素与心肌缺血/缺氧相关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大鼠灌胃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龚明涛;虞丽芳;陈庆华;谢保源;陆伟根

    目的 研究大鼠灌胃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后的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分别对大鼠灌胃给予等量黄芩素和黄芩苷,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芩苷,比较其药动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结果 大鼠灌胃黄芩苷后体内的黄芩苷血浓经时曲线具有典型的双峰现象,灌胃黄芩素后体内的黄芩苷血浓经时曲线无双峰现象,黄芩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黄芩苷的200.9%.结论 黄芩苷制备成黄芩素后可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 HPLC 法测定注射用双黄连中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咖啡酸和绿原酸

    作者:阎姝;田书霞;徐茂玲;李惠芬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双黄连中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咖啡酸和绿原酸5种有效成分的方法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Phcnomenc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水溶液,作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7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40℃,灵敏度为0.1000 AUFS.结果 在筛选色谱条件下,测定了,注射用双黄连中的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咖啡酸和绿原酸5种有效成分.结论 本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用双黄连中有效成分的测定.

  • 黄芩素对人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王根桃;黄松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抑制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与侵袭及与ERK-FAK的可能关系.方法:本研究分为两次实验,每次实验有4个组:control,20μmol/L BAI,40μmol/L BAI,80μmol/L BAI;control,40μmol/L BAI,MEK抑制剂(0.33 nmol/L),MEK抑制剂(0.33 nmol/L)+40μmol/L BAI.每组3个复孔,各组分别处理24 h和48 h.利用CCK8实验检测黄芩素对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半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析黄芩素对E-cadherin和Vimentin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分析黄芩素对ERK,p-ERK,FAK以及p-FAK的调节作用;采用MEK抑制剂(U0126),利用Western blot分析其对黄芩素的调控作用.结果:黄芩苷处理组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黄芩素处理组对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上调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对Vi-mentin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下调作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黄芩素处理组的p-ERK和p-FAK的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总的ERK与FAK的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MEK抑制剂处理组的E-cadherin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imentin,p-ERK和p-FAK的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总的ERK与FAK的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黄芩素能够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以及侵袭,其机制可能与黄芩素抑制ERK-FAK信号通路有关.

  • 黄芩素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

    作者:储磊;朱奋勇;周文俊;杜忠祥;李杰;王小红;王立晖;刘安定

    目的 探讨黄芩素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和黄芩素+I/R组,每组8只.采用夹闭系膜上动脉90 min后恢复灌注制备肠I/R诱发小鼠肺损伤模型;黄芩素+I/R组于制模前1h腹腔注射黄芩素100mg/kg;Sham组小鼠不钳夹血管,其余操作同I/R组.于再灌注4h后处死小鼠取下腔静脉血和肺组织标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病理学评分;测定肺湿/干重(W/D)比值;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试验(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TNF-α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胞质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和胞核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光镜下观察显示,Sham组小鼠肺泡结构完整,无明显病理学改变;I/R组小鼠肺组织结构严重破坏,肺泡壁明显增厚,肺间质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黄芩素+I/R组小鼠肺泡及间质水肿程度明显减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Sham组比较,I/R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W/D比值明显升高,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血清TNF-α、IL-6含量及其肺组织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胞质IκB-α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胞核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给予黄芩素预处理可明显改善上述肠I/R诱导的肺组织损伤,表现为与I/R组比较,黄芩素+I/R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W/D比值明显降低[病理学评分(分):4.59±1.17比6.27±1.34,W/D比值:3.79±0.28比4.32±0.57],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下降[(4.85±2.47)%比(8.15±2.33)%],血清TNF-α、IL-6含量及其肺组织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血清TNF-α (pg/L):124.18±30.49比167.72±38.65,IL-6(ng/L):1.65±0.69比2.43±0.57;肺组织TNF-αmRNA (2-△△Ct):4.75±2.38比7.69±2.32,IL-6 mRNA (2-△△Ct):16.45±4.39比27.69±6.82],胞质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灰度值:0.47±0.11比0.27±0.09),胞核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灰度值:0.57±0.13比1.07±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黄芩素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肠I/R所致ALI.

  • 黄芩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和U266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作者:许超平;蔡惠丽;何莉;马梓;刘尚勤

    目的 探讨黄芩素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黄芩素处理MM细胞株RPMI 8226和U266细胞不同时间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实验检测黄芩素对MM细胞增殖的影响;用黄芩素和(或)IL-6处理RPMI 8226、U266细胞,激光共聚焦及Western blot检测处理前后细胞中β连环素(β-catenin)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不同浓度黄芩素处理前后RPMI 8226和U266细胞的迁移能力;RT-PCR检测不同浓度黄芩素处理前后细胞内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细胞迁移相关基因整联蛋白β7(integrin β7)基因mRNA表达.结果 黄芩素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RPMI 8226和U266细胞的增殖;激光共聚焦及Westem blot结果显示黄芩素能够抑制β-catenin的表达从而抵抗IL-6对MM细胞的促增殖作用;RT-PCR检测显示黄芩素能够抑制β-catenin、c-myc、cyclin D1和integrin β7的mRNA表达;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表明,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的趋化下,黄芩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MM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 黄芩素具有抑制MM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其分子机制与抑制增殖相关基因β-catenin、c-myc、cyclin D1和integrin β7的表达有关.

  • 黄芩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作者:肖秀丽;王晓瑜;蒲霞;郭庆喜;龙汉安

    目的:通过观察黄芩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及Ezrin、MMP-9、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芩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1体外迁移侵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经黄芩素干预后用划痕愈合实验和侵袭小室实验分别检测黄芩素对SMMC-7721细胞迁移运动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黄芩素作用于SMMC-7721细胞48h后对Ezrin、MMP-9、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划痕愈合实验显示各浓度实验组划痕愈合宽度占原宽度的比例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体外侵袭实验显示实验组穿过人工基底膜胶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Ezrin、MMP-9、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黄芩素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下调Ezrin、MMP-9、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1体外迁移侵袭,传统中药黄芩可望为肝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安全、有效、价廉的治疗方法.

  • 黄芩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SATB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淑群;高晓燕;薛兴欢;马一楠;马兴聪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SATB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划痕愈合实验观察不同浓度黄芩素干预后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运动迁移能力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黄芩素干预后MDA-MB-231细胞SATB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黄芩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运动迁移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黄芩素可显著降低MDA-MB-231细胞中SATB1蛋白的表达,而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SATB1蛋白表达量逐渐减少(P<0.05).结论:黄芩素可通过抑制SATB1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 黄酮类成分黄芩素、槲皮素、丹参素钠对吸烟致细胞毒性和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红君;干志彬;刘霞;余自成;冯轶杉;卢建忠

    目的 评价吸烟致细胞毒性和DNA损伤以及黄酮类成分黄芩素、槲皮素、丹参素钠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自动吸烟机按照FTC协议吸烟产生的主流烟雾在线染毒B-16细胞和人颊黏膜细胞两种真核细胞,通过MTT比色法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吸烟所致的细胞毒性和DNA损伤,并考察黄芩素、槲皮素、丹参素钠的保护作用.结果 吸烟可致体外培养的B-16细胞活力明显下降,两种细胞的DNA明显损伤.随着烟气作用时间的延长,表征细胞内DNA损伤程度的彗星尾矩、Olive尾矩都有增加;1 mmol/L槲皮素、黄芩素和丹参素均可明显缓解吸烟引起的细胞毒性和DNA损伤,对B-16细胞的活力提升50%左右,对人颊黏膜细胞的DNA保护效果超过60%.结论 吸烟可致细胞毒性和细胞DNA损伤,但是黄酮类成分黄芩素、槲皮素、丹参素钠均对细胞和DNA具有保护作用.

  • HPLC法测定小柴胡颗粒中7种指标成分

    作者:张慧;闫磊;林龙飞;董晓旭;申明睿;曲昌海;倪健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小柴胡颗粒中甘草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甘草酸铵、柴胡皂苷a和汉黄芩素的HPLC方法,并评价不同厂家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差异.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体积流量为0.8 mL/min,柱温为30℃.结果 7种指标成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不同厂家样品质量差异较大,同一厂家不同批次样品质量差异相对较小.结论 该方法科学合理,能相对较全面地反映小柴胡颗粒的质量,为客观评价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463 条记录 6/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