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雷公藤“异类相制”配伍减毒作用探讨

    作者:李桓;周学平;陆艳

    雷公藤是得到医学界公认的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有效药物,但由于其对多器官的急慢性毒性损害,限制了临床应用.通过对雷公藤配伍减毒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系统梳理,并试图用“异类相制”假说,从气味相制、异效相制和扶正制毒三个方面探求其配伍规律.

  • 雷公藤配伍减毒作用的研究

    作者:何风雷;陈贵英;彭富全;陈燕勤;郭秋平;莫国强;郭钟慧

    目的 观察雷公藤的毒性作用及配伍补肾中药后对其毒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动物体重,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雷公藤组、配伍组(雷公藤配伍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每组20只.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0 d,每天1次,阴性对照组大鼠给予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动物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腺体分泌、呼吸、粪便性状等,每周测定体重.给药30 d后处死动物,进行血液学、激素水平及病理学等各项检查.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组大鼠体重增长迟缓(P<0.05),血液学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网织红细胞数(RET)、网织红细胞比率(RET%)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数(NEUT)、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淋巴细胞比率(LYMPH%)降低(P<0.05);性激素检查发现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TE)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雄性附睾管空虚,管腔缩小,管腔内未见精子或细胞成分.与雷公藤组比较,配伍组动物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异,动物血液学指标WBC、HGB、RET升高(P<0.05),激素TTE升高(P<0.05),附睾病变程度减轻.结论 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雷公藤具有明显的生殖系统及血液系统毒性作用,配伍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可减轻其生殖系统及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具有明显的配伍减毒作用.

  • 药监局:中药注射液是药品不良反应的研究重点

    作者:刘奕湛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3月22日表示,今后将在以往炮制减毒、复方配伍减毒、已知"有毒"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中药毒副反应研究,尤其是对注射液等新剂型进行疗效、质量、安全相关技术研究,以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 浅谈中药的毒性、炮制及应用探讨

    作者:田景成

    通过学习大量文献,明确了中药毒性的内涵,透析了中药毒性的认识及现状,并探析了中药毒性的研究思路。通过对中药毒性诸多问题的阐述,使业内同行能正确评价和认识之。

  • 人参附子不同比例配伍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

    作者:周思思;马增春;梁乾德;汤响林;王宇光;谭洪玲;肖成荣;张伯礼;高月

    [目的]考察人参附子不同比例配伍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旨在从毒性角度考察人参附子配伍是否减毒.[方法]运用均匀设计和固定附子剂量与人参不同配比两种方法考察人参附子不同比例配伍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结果]均匀设计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附子给药剂量的增多,小鼠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随着人参对附子的比例增大减毒作用呈现增大趋势.固定附子LD50与人参不同配比的减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参与附子配伍的减毒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人参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尤其在人参∶附子为1∶1及大于1∶1时更明显.[结论]人参附子配比1∶1为人参附子配伍减毒作用的分界点,可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依据.

  • 基于UPLC-MS技术分析马钱子-甘草药对配伍汤液不同相态中毒效物质的变化规律

    作者:郭玉岩;马文保;肖洪彬;闫静;李国玉;孙爽;杨大宇;吕邵娃

    目的 以相态角度为出发点,研究马钱子-甘草配伍减毒的作用规律.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法、高速离心法及层级透析技术对马钱子单煎液、马钱子-甘草配伍共煎液进行相态拆分研究;建立毒效物质UPLC-MS测定法,对比研究4个不同相态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量分布的差异,分析毒效物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配伍汤液可拆分为真溶液组、胶体溶液组、混悬液组及沉积物组4个不同相态;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均得到良好分离,分别在0.020~2.008、0.022~2.236μg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 8),回收率为96.84%、97.62%,表明方法学良好;测定单煎液不同相态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量的分布呈现相同变化规律,即胶体组>溶液组>沉积物组>混悬组,配伍汤液不同相态马钱子碱和士的宁也同样呈现相同的分布规律,即沉积物组>胶体组>混悬组>溶液组.结论 马钱子经甘草配伍后其毒效物质的量均有降低,毒性强的士的宁的量降低尤为明显,且主要集中在沉积物组分:不同相态中毒效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配伍甘草后的沉积物组分的缓释作用,是实现减毒增效关键因素.

  • 基于“异类相制”理论探讨雷公藤肝毒性配伍减毒的作用

    作者:张静;江莹;王芳;张贺;孟楣

    雷公藤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药,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及抗生育等作用,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天然药物之一.但在使用中雷公藤所引起的肝损伤报道频繁发生,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依据“异类相制”的中药配伍理论,对雷公藤肝毒性减毒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归类分析,提出雷公藤肝毒性配伍减毒的组方原则,以期为提高雷公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 马钱子中毒机制及与配伍甘草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邵娃;马文保;肖洪彬;李国玉;孙爽;郭玉岩

    马钱子是传统的通络止痛中药,对风湿痹痛、麻木瘫痪等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其毒性较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多项研究表明,马钱子与甘草配伍其毒性大大降低.从马钱子的毒性反应、毒理学特征、影响毒性因素3个方面分别介绍了马钱子的中毒机制,并总结甘草配伍马钱子减毒作用,以期为马钱子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黄连与关木通配伍对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

    作者:马艳苗;王永辉;宋美清;刘必旺

    目的: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比较关木通配伍苦寒药黄连后马兜铃酸A的变化趋势,探讨中药配伍对马兜铃酸A的影响.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冰醋酸)(体积比51∶4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 nm.结果:关木通与黄连配伍后,各配伍组马兜铃酸A含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以关木通与黄连配伍比例为(1∶1.5)时,AAI含量下降为明显,达72%.结论:“寒寒相配”的中药配伍形式有助于减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中药配伍减毒理论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 浅论中药的毒性及其减毒方法

    作者:秦晓兵

    近年来,随着人类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药品安全性认识的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及毒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古今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中医传统理论对中药毒性的广义和狭义认识进行了浅析,并就中药配伍减毒法、炮制减毒法、煎煮减毒法、用量减毒法和服法减毒法等传统减毒方法的现代认识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以期为中医临床安全用药,减少药物毒性反应提供借鉴。

  • 黄药子现代毒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杜丽霞;罗明媚;刘树民

    黄药子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临床疗效确切.但由于其大量服用可短时间内引起肝损伤,损伤程度和剂量与给药时间有关.黄药子肝脏损害属于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其肝毒作用的分子机制与抑制肝生物转化一相、二相反应酶的活性有关,但通过配伍当归后可抑制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而拮抗黄药子的肝毒性.

  • 广防己的现代研究进展

    作者:孙康;吴建红

    随着中草药在市场上的广泛运用,某些中药的毒副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并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广防己的本草考证、毒性物质基础及配伍运用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讨论对有毒副作用的中药一味禁用并不可取.

  • 白芍对川楝子减毒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齐双岩;金若敏;梅彩霞;周志兰;崔金刚

    目的:通过配伍中药白芍考察对川楝子的减毒效应及其机制,以探求减轻川楝子肝毒性的中药复方减毒配伍规律.方法:SD大鼠,分组,单次灌服蒸馏水或川楝子、川楝子+白芍,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ICAM-1蛋白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bcl-2基因表达.结果:白芍与川楝子配伍应用后,能够对抗肝组织TNF-α、IL-6水平的提高(P<0.05或P<0.01),能对抗肝组织NF-κB、ICAM-1蛋白表达的增强(P<0.01);能够调节肝组织caspase-3、bcl-2的基因表达.结论:白芍能对抗川楝子导致的肝损伤,其减毒机制是该药可以减轻肝组织炎症反应,并与调节肝细胞坏死相关基因caspase-3、Bcl-2的表达有关.

  • 麝香保心丸安全性研究概述

    作者:魏姗姗;詹常森;邓中平

    通过查阅文献、分析现有研究资料,将麝香保心丸的安全性研究归纳为毒理学研究、临床安全性研究及配伍减毒机制研究三部分进行阐述及评估.毒理学实验提示注意监测女性患者的凝血指标和甘油三酯水平.麝香保心丸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长期服用可耐受.蟾酥通过干扰能量代谢等通路产生心脏毒性,含等剂量蟾酥的麝香保心丸不会出现上述通路.麝香保心丸是一种安全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且长期用药安全可耐受.

  • 香加皮产生毒副反应的原因及安全用药对策

    作者:刘虹;刘芳;朱晓月;王萌;王怡

    从药学角度对香加皮产生毒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为香加皮饮片中强心苷成分杠柳毒苷含量差异大;与药材的新鲜程度和用药部位有关;与香加皮不同的用药方式有关.对香加皮安全用药提出对策为:完善香加皮饮片的质量标准,增加饮片中杠柳毒苷的含量测定;改变香加皮临床用药方式,以具有明确杠柳毒苷含量的提取物或中药配方颗粒的形式调配;在中成药中以香加皮提取物的形式入药,投料量以杠柳毒苷量计算;杠柳毒苷与人参皂苷配伍以达到减毒作用.

  • 雄黄的安全性评价和配伍减毒研究

    作者:何溶溶;吕翔;周婧;马宏跃;严燕青;王恒斌;狄留庆;段金廒

    雄黄是经典中成药的常见组成药物,因含有硫化砷类成分,其安全性备受关注.介绍了近年国内外对砷存在形式、毒性分子机制基础上,结合含雄黄制剂的临床不良反应报道,探讨了雄黄慢性暴露对实验动物的安全性和减毒研究.并以经典名方六神丸为例,表明方剂配伍对雄黄的减毒效果.提示雄黄制剂在临床合理剂量、用药时间和组方配伍情况下,存在一定安全性.

  • 从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探讨"异类相制"理论的研究思路

    作者:陆艳;谢彤;李桓;周学平

    "异类相制"理论源于临床,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对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异类相制理论的指导下,对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分析,方能阐明配伍减毒效应的内在机制.在物质基础的层面探讨中药复方配伍减毒的作用机制,应从毒性的化学成分、毒性成分的代谢、毒性物质与效应的相关性三个途径入手,充分借鉴现代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和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协作,进行研究探索.

  • 中药配伍减毒研究思路与方法——以蟾酥、牛黄为例

    作者:周婧;何溶溶;蒋洁君;吕翔;段金廒;马宏跃

    配伍减毒是中医遣方用药特色优势,通过合理剂量与组方控制,调其偏性,制其毒性,而用于临床,被医家所推崇.本文总结了中药配伍减毒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特别是以牛黄和蟾酥为例,在中医理论与实践、减毒效应、化学物质、组/成分间体内/外相互作用以及减毒机理等层面,探讨了其配伍减毒的科学内涵.以期为该领域研究的持续深入和拓展提供经验参考及借鉴.

  • 中药肝毒性及配伍减毒研究进展

    作者:陈莹蓉

    随着中药毒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已发现多种中药具有肝毒性,如川楝子、黄药子、雷公藤、苍耳子等.通过合理的配伍,可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阐明中药肝毒性及配伍减毒的作用机理,从而使配伍用药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 黄药子与甘草配伍对大鼠肝脏CYP450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华碧春;黄智锋;刘娇;程心玲;陈小峰;王英豪;卓实

    目的 研究甘草减轻黄药子肝损伤及对CYP450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大鼠肝脏CYP1A2、CYP2C19的mRNA的表达. 结果 在mRNA水平上,28、35 d黄药子组显著诱导CYP1A2的基因表达,配伍甘草后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草通过抑制CYP1A2的mRNA表达,对黄药子致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9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