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黄饮子UPLC-MS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张宁;郭司群;王发善;姜媛媛;谢宁

    目的:建立地黄饮子的UPLC-MS指纹图谱,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其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UPLC-MS联用技术对自制10批地黄饮子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共有色谱峰并对其进行归属认定.结果:10批自制地黄饮子UPLC-MS指纹图谱中共标定了30个共有色谱峰,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及一级质谱信息的比对,确定2号、5号、14号、15号、17号、26号和27号峰分别为马钱苷、松果菊苷、乌头碱、新乌头碱、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和茯苓酸.结论:地黄饮子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结合含量测定用于全面控制地黄饮子的质量.

  • 芪苈强心胶囊中12种成分的UPLC-MS测定

    作者:刘颖;欧阳玥;李松;刘敏彦;乔莉;赵韶华

    该文建立了芪苈强心胶囊中12种有效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质谱(UPLC-MS)的定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UPLC Kinetex C18色谱柱(2.1 mm×100 mm,2.6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40℃,进样量5μL,质谱在负离子模式下采用TOF-MS及TOF-MS/MS方法检测.结果表明,12种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7-0-葡萄糖苷、异槲皮苷、柚皮芸香苷、橙皮苷、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杠柳毒苷、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d、杠柳苷H1在检测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2均大于0.999 0,方法回收率为98.0% ~ 102%,RSD均小于3.9%.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可用于芪苈强心胶囊的质量控制.

  • 玳玳黄酮提取物特征活性成分不同生理状态的药动学特性比较

    作者:曾令军;陈丹;郑利;连赘芳;蔡韦炜;黄群;林伊莉

    为探索玳玳黄酮提取物临床降血脂药效特性,该文研究比较了玳玳黄酮提取物特征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及高脂血症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特性.实验采用UPLC-MS建立血浆中玳玳黄酮提取物特征活性成分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定量测定法,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比较正常大鼠和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灌胃玳玳黄酮提取物后血浆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药动学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玳玳黄酮提取物中特征活性成分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药动学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口服玳玳黄酮提取物后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大血药浓度Cmax与正常大鼠相比均明显增大,半衰期t1/2和体内滞留时间MRT缩短,但AUC0-24h变小,达峰时间tmax无差异;进一步证实玳玳黄酮提取物在高脂血症病理状态下能更好的发挥降血脂活性,其中特征活性成分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是玳玳黄酮提取物发挥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

  • 辛芍提取物中5种成分在Caco-2细胞中的吸收特性

    作者:侯佳;胡建春;李月婷;刘亭;黄勇;王爱民

    研究辛芍提取物在Caco-2细胞中的吸收特性.该文建立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模型,采用UPLC-MS测定辛芍提取物中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咖啡酸、灯盏乙素、灯盏甲素5个活性成分在细胞裂解液中的含量.并用此模型分别研究pH,时间,温度以及药物浓度对辛芍提取物中芍药内酯苷等5种成分的吸收影响,并且考察在P-糖蛋白抑制剂存在与否时5种成分的转运情况,预测这5种成分在Caco-2细胞中的吸收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37℃下,辛芍组方提取物中5种成分的摄取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在0.5~12.5 g·L-1,摄取呈浓度依赖性,符合被动扩散过程;在pH 4.0~7.4,咖啡酸、灯盏乙素、灯盏甲素3个成分的细胞吸收量随pH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在4~37℃,咖啡酸的细胞吸收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其余4个成分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加入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和环孢菌素A,咖啡酸与灯盏乙素的细胞摄取量显著增加(P<0.05).说明辛芍提取物中芍药内酯苷等5种成分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且灯盏乙素和咖啡酸可能是P-糖蛋的底物.

  • 赤芍和白芍抗炎作用的UPLC-MS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作者:杨琪伟;杨莉;熊爱珍;鲁岚;王瑞;王峥涛

    目的:通过比较赤芍和白芍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及内源性代谢物分析,探讨赤芍和白芍抗炎作用的异同.方法: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动物模型,观察赤芍和白芍的抗炎作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UPLC-MS)比较赤芍和白芍给药后大鼠血清代谢物指纹图谱,采用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给药组与正常组之间的代谢物组差异,寻找可能的生物标识物.结果:赤芍和白芍提取物在0.5~1h对大鼠角叉菜胶致足趾肿胀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2~3h仅赤芍提取物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前列腺素F2a,前列腺素E3,白细胞三烯A,前列腺素E2;谷胱甘肽等内源性生物标识物对于表征赤芍、白芍的抗炎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发现赤芍和白芍均可影响机体内前列腺素F2a和前列腺素E3的水平,但赤芍和白芍给药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二者发挥抗炎作用机制有一定差异.结论:代谢组学初步研究结果与传统药理试验结果有相关性,为进一步深人探讨赤芍和白芍的作用机制异同奠定基础.

  • 赤芍与白芍抗血小板凝集作用的UPLC-MS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作者:杨琪伟;杨莉;熊爱珍;王瑞;王峥涛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赤芍和白芍的抗血小板凝集功能及对大鼠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方法:赤芍和白芍各给药6d后,观察赤芍和白芍对大鼠血小板凝聚功能的影响,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UPLC-MS)技术分析大鼠血清代谢物指纹图谱,采用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给药组与正常组之间的代谢物组差异,寻找可能的生物标识物.结果:连续给予赤芍和白芍提取物6d后,能显著降低大鼠血小板大凝集率水平,且赤芍组与白芍组组间有明显差别(P<0.01).α-酮戊二酸、苹果酸、白细胞三烯A4、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F2.等内源性生物标识物对于表征赤芍、白芍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代谢组学研究可以深人探讨赤芍和白芍的抗血小板凝聚机制.

  • 毛橘红醇提物中柚皮苷、柚皮素在大鼠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与排泄

    作者:孙国玲;钱大玮;段金廒;李向明;万建义

    为分析毛橘红醇提物中柚皮苷、柚皮素在大鼠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与排泄,本文给健康SD大鼠连续灌胃毛橘红醇提物3天,于第3天给药后,收集0~24 h的粪便和0~4、4~8和8~24 h的尿液,使用UPLC-Q-TOF/MS仪器与Metabolynx TM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在大鼠含药尿液中存在柚皮苷及其6个代谢产物、柚皮素及其4个代谢产物:在含药粪便中存在柚皮苷及其3个代谢产物、柚皮素及其2个代谢产物.

  • UPLC-MS用于体外大鼠肝微粒体CYP1A2和CYP2D1酶代谢活性表征及动力学研究

    作者:汤俊;王峥涛

    目的 建立大鼠肝微粒体CYP1A2和CYP2D1酶活性的快速测定方法并考察两种CYP酶反应动力学.方法 利用CYP1A2和CYP2D1选择性探针底物即非那西丁与右美沙芬进行温孵实验,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UPLC-MS)的方法建立相应代谢产物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非那西丁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线性范围为0.409 ~ 10.227μmol·L-1(r2 =0.999 1),LOD和LOQ值分别为0.067和0.267 μmol·L-1;右美沙芬代谢产物去甲右美沙芬为0.020~5.051 μmol·L-1(R2=0.998 0),LOD和LOQ值分别为0.002和0.007μmol·L-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5.9%~104.0%和102.1%~107.1%,精密度以RSD值表示均低于5%.CYP酶活性测试及反应动力学表明,CYPl A2和CYP2D1的米氏常数(Km值)分别为(28.4±2.7)和(13.9±1.3) μmol·L-1;其代谢活性(底物浓度为10 μmol·L-1时)分别为(1.47±0.12)和(3.98±0.09)nmol·mg-1.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UPLC-MS分析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药物代谢研究中CYP1A2和CYP2D1体外活性测定及其反应动力学分析.

  • 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鉴定云南雪胆和云南地不容的研究

    作者:杨艳;陈旭冰;陈光勇;刘光明

    目的 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UPLC-MS)鉴定云南雪胆和云南地不容.方法 通过UPLC-MS检测云南雪胆和云南地不容,得到其主要成分的质谱图,通过分析各离子峰得到分子量.结果 云南雪胆的主要成分是雪胆甲素,云南地不容的主要成分是左旋四氢巴马汀,检测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两种药材得到鉴别.结论 采用UPLC-MS检测天然产物,可以在不分离纯化的前提下,快速确定其主要成分,方法可靠,结果准确.

  • UPLC-MS背景扣除法联合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

    作者:贺晶;高晓霞;田俊生;秦雪梅;杜冠华;周玉枝

    目的 探究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整体变化情况.方法 UPLC-MS背景扣除法联合代谢组学技术对柴胡-白芍配伍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整体分析,采用UPLC-MS分析柴胡、白芍及柴胡-白芍药对各8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并用质谱背景扣除法将柴胡-白芍药对合提物的质谱数据分别扣除白芍、柴胡单提物的质谱数据得配伍后柴胡、白芍的单提物的质谱数据,将柴胡、白芍配伍后的化学成分分别与配伍前各自的化学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分析柴胡-白芍药对组成药味柴胡、白芍配伍前后整体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UPLC-MS检测柴胡-白芍药对共提物、柴胡及白芍单提物化学成分共57个,结合文献报道指认出其中32个.多元统计结果显示,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前后柴胡中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的成分有6个,鉴定其中3个成分;白芍中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的成分有3个,鉴定其中2个成分.分别为柴胡中柴胡皂苷a、3"-O-乙酰化柴胡皂苷a、4"-O-乙酰化柴胡皂苷a配伍后含量降低;白芍中芍药苷、没食子酰基芍药苷或其异构体配伍后含量升高.结论 从整体化学组成上比较了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前后的差异,为其配伍机制的阐释奠定了基础.

  • 基于UPLC-MS技术分析马钱子-甘草药对配伍汤液不同相态中毒效物质的变化规律

    作者:郭玉岩;马文保;肖洪彬;闫静;李国玉;孙爽;杨大宇;吕邵娃

    目的 以相态角度为出发点,研究马钱子-甘草配伍减毒的作用规律.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法、高速离心法及层级透析技术对马钱子单煎液、马钱子-甘草配伍共煎液进行相态拆分研究;建立毒效物质UPLC-MS测定法,对比研究4个不同相态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量分布的差异,分析毒效物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配伍汤液可拆分为真溶液组、胶体溶液组、混悬液组及沉积物组4个不同相态;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均得到良好分离,分别在0.020~2.008、0.022~2.236μg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 8),回收率为96.84%、97.62%,表明方法学良好;测定单煎液不同相态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量的分布呈现相同变化规律,即胶体组>溶液组>沉积物组>混悬组,配伍汤液不同相态马钱子碱和士的宁也同样呈现相同的分布规律,即沉积物组>胶体组>混悬组>溶液组.结论 马钱子经甘草配伍后其毒效物质的量均有降低,毒性强的士的宁的量降低尤为明显,且主要集中在沉积物组分:不同相态中毒效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配伍甘草后的沉积物组分的缓释作用,是实现减毒增效关键因素.

  • 制川乌与川贝母、浙贝母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

    作者:齐瑶;皮子凤;宋凤瑞;林娜;刘志强

    目的 研究制川乌与川贝母、浙贝母配伍前后其化学成分的整体变化情况,从而分析乌头反贝母的相反机制.方法 使用UPLC-ESI-LTQ-MS对配伍前后的煎煮液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化学标志物进行鉴定.结果 制川乌与川贝母、浙贝母配伍前后成分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与川贝母配伍产生5个化学标志物,与浙贝母配伍产生6个化学标志物,重复出现的标志物为次乌头碱和苯甲酰基次乌头原碱.结论 制川乌与两种贝母配伍后的化学标志物差异较大,仅有2个相同,结合前期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推测制川乌与不同贝母配伍后LD50的变化与其配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相关;从而说明相反不完全是通过其化学成分变化引起的,其相反机制可能还通过其他因素共同引起.

  • 舒肝解郁胶囊的UPLC-MS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乔怀耀;罗荣;吴娟;朱文漓;柯尊洪;郝晓锋;柯潇;邬智刚

    目的 建立舒肝解郁胶囊的UPL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积累数据.方法 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60 min,使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150 mm×4.6 mm,2.7μm)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方法鉴定部分成分.结果 对其中22个共有峰进行了成分鉴定,对34批舒肝解郁胶囊进行了指纹图谱检测和相似度评价,34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60,确立了指纹图谱中的12个特征吸收峰.结论 所建立的舒肝解郁胶囊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该方法可用于舒肝解郁胶囊的质量控制.

  • UPLC-MS分析柴胡、白芍水煎液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逍遥散的贡献

    作者:贺晶;高晓霞;田俊生;秦雪梅;杜冠华;周玉枝

    目的 建立柴胡、白芍UPLC-MS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并确认其对逍遥散的贡献. 方法 采用UPLC-MS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2.1 mmx 100 mm,1.8 μm),以乙腈(A)和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进样量1μl.利用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和元素分析,并与相关文献数据对照,分析柴胡、白芍的化学成分.结果UPLC-MS共检测逍遥散水煎液化学成分86个,结合文献鉴定其中44个化学成分,其中13个成分来源于柴胡,31个成分来源于白芍. 结论 UPLC-MS方法能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逍遥散、柴胡、白芍中化学成分,为该复方及其单味药化学成分的质量控制、新药开发以及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 地黄饮子脑脊液药物化学研究

    作者:郭司群

    目的:阐明经方地黄饮子在脑脊液中的化学成分分布情况。方法:利用UPLC-ESI-MS和GC-MS技术分析地黄饮子的体外样品及灌胃给予地黄饮子复方或单味药后的家兔脑脊液样品,对比分析各样品结果,确认灌胃给予地黄饮子后的家兔脑脊液中移行成分、代谢产物及其生药来源。结果:灌胃给予地黄饮子后家兔脑脊液中发现5个移行成分,其中1个为地黄饮子所含的原型成分,4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结论:对地黄饮子的脑脊液中移行成分及代谢产物进行了确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地黄饮子治疗中枢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

  • UPLC-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曲马多及其3个代谢物和异丙嗪的质量浓度

    作者:黄秀英;杨学欣;徐静静;张洪锋;朱辉;孙璐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曲马多、O-去甲基曲马多、N-去甲基曲马多、N,O-二去甲基曲马多和异丙嗪的UPLC-MS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复方盐酸曲马多和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沉淀蛋白法进行样品预处理,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1.7 μm)柱,流动相采用乙腈-5 mmol·L-1醋酸铵(含体积分数0.02%甲酸溶液)梯度洗脱,以正离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 血浆中曲马多、O-去甲基曲马多、N-去甲基曲马多、N,O-二去甲基曲马多和异丙嗪分别在质量浓度为1.84~368.0 μg·L-1、0.21~42.00 μg·L-1、0.49~98.00 μg·L-1、0.48~96.00 μg·L-1和1.90~380.0 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不超过10.8%,提取回收率为93.2% ~ 109.5%,基质效应为93.3%~ 104.6%,5个分析物的血浆样品在所考察的储存条件下均可保持稳定.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复方盐酸曲马多和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与单独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进行比较,复方同时给药后,曲马多及其3个代谢物的ρm.和AUC均增加,特别是在雌性大鼠体内;而复方给药后,曲马多对异丙嗪的药动学行为无明显影响.

  • UPLC-MS定量检测葡萄酒中的甜蜜素

    作者:赵琳;张榕杰;苏永恒

    目的 建立UPLC-MS快速定量检测葡萄酒中甜蜜素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色谱条件:Agela Venusil-C18(2.1 mm ×50 mm,1.7 μm)色谱柱,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乙酸铵=95∶5,流速为0.25 ml/min.质谱条件:ESI源,选择离子监测(SIM).以定性离子对之间的相对丰度定性,以定量离子对峰面积定量.结果 甜蜜素在0.005 0~0.557 4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1.14% ~ 100.82%;甜蜜素含量重复性试验RSD <4.779%.结论 本方法定性可靠、定量准确,且快速简便,可用于葡萄酒中甜蜜素的检测.

  • 半边莲生物碱类物质鉴定及对Hela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孙尧;张皓;孙佳明;张辉;高晓晨

    目的 本研究首次通过乙醇回流提取法及正丁醇萃法,对半边莲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方法 应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MS技术及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ESI-MS2的方法对半边莲中主要生物碱结构分析.结果 通过高速逆流色谱HSCCC提取出新山梗菜碱B和新山梗菜碱A两种生物碱单体,MTT法检测山梗菜总提取物,及新山梗菜碱B和新山梗菜碱A两种生物碱分别对Hela细胞培养24,48,72 h的抑制作用.结论 半边莲中的生物碱对Hela细胞癌症模型起抑制作用.

  • UPLC-MS法同时测定玉簪花中3种成分

    作者:麻剑南;马超美;田志杰;刘卫东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法同时测定玉簪花中3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玉簪花6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RRHD Ecilipse Plus-C18色谱柱(2.1 mm×50mm,1.8 μm);流动相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350 nm;柱温30℃;体积流量0.4 mL/min.结果 山柰酚、山柰酚-7-O-葡萄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分别在0.08 ~2.5、0.16~5.0、3.75~12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6.4%~102.9%,RSD 1.2% ~ 2.7%.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玉簪花的质量控制.

  • 薏苡仁油纳米粒的质量评价

    作者:郑利;陈丹;黄群;刘永静;陈秀雄

    目的 对薏苡仁油纳米粒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纳米粒度仪测定粒径及Zeta电位,TLC法鉴别特征成分,GC法测定油酸与亚油酸含有量(两者性质不稳定,故先测定其甲酯化产物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含有量,再换算成油酸与亚油酸含有量),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法测定甘油三油酸酯含有量.结果 所制备的纳米粒圆整光滑,大小均匀,分散性能较好.平均粒径为(193.3±0.8)nm,平均Zeta电位为-(34.40±5.82) mV.TLC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甘油三油酸酯分别在0.025 2~0.806 4、0.021 3~0.680 3、0.142 0~15.6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18% (RSD=1.13%)、100.9% (RSD=0.71%)、100.8% (RSD=1.8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控制薏苡仁油纳米粒的质量.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