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推进中药现代化
我国政府于1997年开始提出了"中药现代化发展规划",并启动该项工作.2002年国务院又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技术平台.
-
硫酸依替米星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病例:患者,女,44岁,因"发热、咽痛、四肢乏力1周"于2009年2月14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该患者曾于外院进行抗感染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佳,既往无药品不良反应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T)38.2℃,脉搏(P)88次/分,呼吸(R)21次/分,血压(BP)110/69 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差,口唇无紫绀.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轻度肿大.双肺及心脏听诊无异常,腹部无明显异常体征.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防治
根据国家药品评价中心的统计[1],2005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总数为17.3万份,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数占全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总数的14%,其中中药注射剂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占75%.据此换算,120多种中药注射剂[2]在2005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总数中占10.5%,说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的发生率很高.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减少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用药的安全性.
-
全社会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与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我国每年有19.1万人死于ADR[1].病人入院发生轻重不同ADR的可达到500~1000万人(次).WHO认为住院病人中有5%是与ADR有关,并批评了我国ADR报告与监测工作[2].对此,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邵明立局长在全国第二次ADR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把ADR报告工作与监测工作提到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指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核心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3].目前,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绝大多数来自医疗机构,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人对ADR报告意识不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ADR报告和监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
关于药品不良反应法律责任的认定以及救济制度的探讨
根据WHO国际药品监察合作中心的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给予正常用法和用量的药品时出现的有害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这些反应不同程度地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反应停事件"是20世纪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案例.近年来国内外因药品不良反应造成严重损害的事故频频发生,药品不良反应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药品不良事件,它是指超量用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用药不当以及假冒伪劣药引起的对人的伤害.如"齐二药"事件中导致多人丧生的"亮菌甲素注射液",是因为制药原料的假冒伪劣,属于药品不良事件.由此可见,两者并不等同,本文主要讨论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问题.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是否要对受害者的损失进行救济?在何种范围内采取何种方式的救济?而这种损害救济法律责任的性质又是什么呢?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为完善药品不良反应责任立法提供参考.
-
皮肤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药物不良反应十分常见,而皮肤是其重要的靶器官之一.皮肤药物不良反应(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CADR)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因诊断较为困难.现概述CADR的特殊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诊断方法.一、药物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1.痤疮样疹或脓疱型药疹:痤疮样疹可由碘剂、溴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异烟肼、雄激素、锂剂、放线菌素D和苯妥英引起[1].
-
右旋糖酐铁致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46岁,因胃体病变性质待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入院治疗.患者平素健康,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6.4 ℃,P 80次·min-1,BP 120/85 mmHg(1 mmHg=0.133 kPa).给予右旋糖酐铁(浙江天瑞药业,批号309081702,每支50 mg)50 mg,im,qod纠正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用药第一天深部肌肉注射5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憋气、心慌,全身酸痛不适,P 95次·min-1.立即给予吸氧3 L·min-1,NS 10 mL+地塞米松10 mg,iv,盐酸异丙嗪25 mg,im,30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1 h后症状消失.
-
药疹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治进展——第二十二届世界皮肤科学大会内容介绍
药疹(Drug eruption)或皮肤药物不良反应(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CADR)是药物通过注射、口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的药物不良反应,其临床表现可有红斑、丘疹、水疱、脓疱、表皮坏死,并可伴随发热、肝肾功能损伤等全身反应,严重者可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