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加味八珍汤治疗鼻腔及鼻窦曲霉菌病的观察

    作者:王丽鸣;李鹏

    近年来,有关鼻腔与鼻窦曲霉菌病的报道日渐增多,但在临床上误诊、漏诊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尤其是中西医治疗仍然不够理想,笔者采用加味八珍汤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诊断

    作者:李红伟;柴秀琴;蔡志超;潘剑岩

    目的:探讨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检查资料.结果:本组19例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基底部均位于中鼻道,仅位于鼻腔者4例,累及邻近副鼻窦者15例,其中1例侵及眶后间隙.肿瘤表现为略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呈不规则结节状,匍行性生长,骨质改变以骨质破坏多见.15例患者进行随访,5例患者再次复发.结论: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CT除能够对其进行较准确诊断外,还可明确判断肿瘤的解剖位置及其与邻近解剖结构的毗临关系.

  • 鼻腔及鼻窦肿瘤性病变的CT诊断与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张运波

    目的:分析、探讨这类肿瘤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这类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36例已知或高度怀疑鼻腔及鼻窦肿瘤性病变的病人,采取头部横断加冠状、平扫加增强的扫描检查.结果:36例均获病理证实,其中鳞状细胞癌13例,腺癌7例,囊腺癌6例,内翻乳头状瘤2例,鼻息肉6例,鼻窦炎2例.CT对鼻腔及鼻窦肿瘤的检出的敏感性为100%(28/28),准确性为93.3%(26/28).结论:CT扫描检查对准确估计病变程度、范围、预测预后及确定手术方案有肯定价值.

  • 鼻腔及鼻窦冠状扫描时头架角度控制及成像研究

    作者:殷响林;万家华;谢宝君;高璐

    目的:探讨仰卧式头架螺旋CT鼻腔及鼻窦冠状位扫描时机器摆动角度范围对冠状成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1999年8月~2000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117例行鼻腔及鼻窦冠状位扫描,采用仰卧式头架,对一些病例采用近似冠状位扫描,将所有图像均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与OML成67°~90°的近似冠状位扫描基本能满足依赖冠状位鼻腔及鼻窦CT图像诊断的需要.结论:近似冠状位扫描在某些情况下是切实可行的扫描方法.

  • 吸气与呼气胸部CT扫描对儿童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丽明;马绍忠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累及全身软骨结构的系统性疾病.临床表现有耳部及鼻腔软骨炎,常常合并非侵蚀性关节性及呼吸道受累.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作者:林涛;卢一平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lipoma AML)是一种由不等量脂肪、平滑肌和厚壁血管构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肾脏,也可发生于皮肤、肝、脾、鼻腔和生殖系统.1911年Fischer首先描述了肾AML的组织学特征,Mornom于1951年将其正式命名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AML主要发生在50~70岁妇女,可单独发生或与结节性硬化症伴发.80%的结节性硬化症可伴肾AML,但肾AML患者中仅有约20%患有结节性硬化症[1].中国肾AML患者极少发生结节性硬化症.

  • 鼻咽部恶性淋巴瘤1例

    作者:罗虎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发热1月余,鼻腔出血3小时于2014年7月9日来我院就诊。无咳嗽、流涕、咽痛、头痛、恶心,亦无皮肤瘀斑瘀点、呕血黑便,关节疼痛、潮热盗汗等,曾在院外抗感染治疗、但仍反复发热。并于2014年7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行鼻咽部MTI 检查提示双侧鼻腔新生物,并取活检,目前因发热及右侧鼻腔取活检后鼻腔间断出血来我院继续治疗。病后体重轻度下降。既往体健,无不良嗜好。查体:T:36.5℃,P:90次/分,R:20次/分,BP:103/69mmHg。神志清楚,慢性重病容,体型消瘦,恶病质貌,痛苦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侧鼻腔可见血迹,鼻窦旁压痛,颈静脉正常。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胸廓未见异常,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外形正常,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肾脏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2014-7-9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镜检查报告:双侧鼻腔新生物,Ca?入院时考虑诊断:1、发热待诊2、鼻咽部 Ca?活检术后伴出血。入院后完善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2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9.61%,红细胞计数3.7610~12/L,血红蛋白114.00g/L,血小板计数11610~9/L,C -反应蛋白101.82mg/L。完善的胸部 CT: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双侧胸膜增厚。肝肾功、血脂、心肌酶谱、输血前九项、肿瘤标志物无特殊,凝血功能、电解质、大小便常规大致正常。完善的血培养七天无细菌生长,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提示:"右侧鼻腔新生物":黏膜内有成片分布的非典型的小圆细胞浸润,建议行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辅助诊断。我院完善的骨髓检验结果:1、轻度稀释,2、粒系轻度核左移。入院后虽经抗感染治疗,患者仍反复多次不规则发热,地塞米松静推处理能退热2-3天。科室于2014-7-20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后复查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2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90.74%,红细胞计数3.5210~12/L,血红蛋白106.00g/L,血小板计数20510~9/L,C -反应蛋白25.10mg/L。肝肾功大致正常,完善降钙素原测定<0.10ng/ml。依据血象及 PCT 结果并结合患者已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仍反复不规律发热,分析患者细菌感染证据不足,予停抗生素治疗。同时行胸部薄层 CT 扫描及 PPD 皮试等均不支持肺结核。后于2014-7-23完善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免疫组化检测诊断:"右鼻腔":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鼻型,WHO 侵袭性。根据本结果,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后给予患者 CHOP 方案化疗,化疗后观察患者一周未再发热,患者自动出院。

  • 放射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尹作福

    目的:观察和分析放射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使用放化疗联合疗法,观察组使用单纯放射疗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当中,放射疗法与放疗联合疗法在疗效上没有显著差别。结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当中,放射疗法与放化疗联合疗法具有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费用更低。

  •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切口改进

    作者:林飞;王荔;金英淑

    目的 讨论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手术要点及切口的改进. 方法 对我院2003年6月~2007年8月,39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切口改进后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总结分析该术式切口的改进. 结果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切口改进后明显简化手术过程,疗效确切. 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涉及神经血管丰富,切口改进后明显简化手术步骤,减少组织损伤和出血.

    关键词: 内囊 鼻腔 吻合术 改进
  • 唇腭裂患儿护理体会

    作者:梅丽娟;张聪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可分为单纯唇裂及唇裂伴腭裂两种.平均每生700个婴儿中就有1个患唇腭裂.唇腭裂不仅严重影响患儿喂养,破坏面部外观,还因口、鼻腔相通,直接影响发育,经常招致上呼吸道感染,并发听力受损或中耳炎[1].

  • 先天性副鼻一例

    作者:赵巍;张建鹏;陈刚

    1病例介绍张某,女,3个月,以出生时发现鼻背有一圆筒样物而入院.3月前出生时发现鼻背有一圆筒样物,且能透气,随着发育而增大.家族中无类似疾病.专科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畸形;鼻背左侧鼻骨下方有一圆筒样副鼻,突向前方,长约2.0cm,外径约0.7cm,内径约0.4cm,透气,外为皮肤,内衬粘膜,扪之其中之软骨与鼻翼软骨延续,用探针检查可伸入鼻腔.(如图1).入院3天后,在全麻下行副鼻切除整形术.设计皮瓣,作基底相对的U形皮瓣及粘膜瓣,逐层分离,见副鼻内有皮肤、粘膜、软骨等结构,与正常鼻结构相延续;取除软骨,粘膜瓣作鼻腔侧衬里,封闭鼻腔,分别缝合粘膜及皮肤,加压包扎.术后一般情况良好,一周后出院,鼻部平整.

  • 不同方法对于胃管插入效果的对比分析

    作者:覃玉秋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于胃管插入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10年7月收治的120例需插胃管鼻饲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口腔插入胃管,治疗组患者经鼻腔插入胃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率,插管次数及食管损伤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插管成功率高,恶心、呕吐、食管损伤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腔插管能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患者的不适程度,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 鼻内镜下经鼻窦口吸引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体会

    作者:张念武

    作者自2011年1月采用鼻内镜引导经鼻窦自然口吸出引流法治疗三例急性鼻窦炎,效果良好.报道如下.例一:刘某,男,35岁,感冒一周后,鼻流涕伴头疼3天急来诊.检查见双鼻腔充血,鼻道有脓涕,CT片示全鼻窦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鼻腔收敛鼻内镜引导下经自然窦口吸取大量脓性分泌物,症状明显改善,连续治疗3天,一周后症状完全消失.

  • 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平扫价值

    作者:艾国平

    目的:探讨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平扫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0月至今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6例的CT平扫表现,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29~76岁,平均53岁.分析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平扫价值.结果:36例均为单侧,呈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多位于上颌窦口和筛窦交界处,常沿中鼻甲生长,常伴轻度鼻甲骨质吸收,并易引起同侧副鼻窦口梗阻而造成相应鼻窦积液、骨质增厚硬化.结论:CT平扫对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检出具有很高的价值,对定性缺乏特异性,能提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能性,判断肿瘤的范围,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依据.

  • 面中部翻揭及其改良术式在鼻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康晓安;王钟岩;邱小平

    报告采用面中部翻揭及其改良术式治疗鼻腔、鼻窦肿瘤等20例,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无不良并发症.认为该术式具有术野暴露充分,手术操作方便,面部不遗留疤痕等优点.

  • 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61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梁静;杨怡萍;李青;廖娟;雷磊

    目的: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各种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1例NK-T细胞淋巴瘤,男性39例,女性22例,年龄31-74岁,中位年龄48岁,单纯化疗20例,单纯放疗20例,放化疗联合治疗21例.放疗采用6MV-X线或8MV-X线直线加速器外照射,照射野包括双侧鼻腔、双侧前组筛窦、患侧上颌窦,如果超腔则肿瘤靶区同时包括超腔部分.放疗剂量45-55Gy,常规分割照射2Gy/次,5次/周.化疗采用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2-4周期,如果化疗无效或疾病进展则更换其他方案.结果:单纯放疗的患者中15例达CR,CR率为75%,单纯化疗的患者中7例达CR,CR率为35%,放化联合治疗患者中17例达CR,CR率为81%.全组患者中PR 14例,5例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退出治疗.3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中2例为单纯化疗患者,后行挽救放疗,1例达到PR.结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化疗.早期患者应接受放射治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晚期患者以综合治疗为主.

  • 鼻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岳颖;李德昌;任力;朱建平

    目的:探讨鼻腔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PLGA)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4例鼻部PLGA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4例PLGA患者均为中老年,男女各半.受累部位单侧鼻腔2例,双侧鼻腔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和鼻出血,或伴流涕和嗅觉减退.光镜下肿瘤呈现细胞形态单一,组织结构多样的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CK(AE1/AE3)、S-100、SMA、Vim阳性,部分病例EMA和CEA阳性,而p63和GFAP阴性.结论:鼻腔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非常罕见,具有和小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相似的组织形态学特点,与腺样囊性癌的鉴别非常重要,免疫组化Vim检测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 30例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蒋朝阳;王岩松;张伶;潘兴国;咸婧

    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特点,为临床放疗靶区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30例经病理证实为早期原发于鼻腔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资料,根据Ann Arbor分期标准,所有患者均为ⅠE/ⅡE期且都有影像检查资料可查,并以影像学为标准分析邻近受侵器官和结构的数目,同时分析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鼻腔周围结构受侵患者占所有患者的比例为76.7%(23/30),其具体受侵如下:上颌窦为36.6%、筛窦与鼻咽同为30%、鼻翼为20%、翼突与蝶窦同为10%,翼腭窝及额窦、硬腭、眼眶、口咽同为3.3%;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比例为46.7% (14/30),其具体转移如下:Ⅰ区与Ⅱ区同为26.7%,Ⅲ区为10%,Ⅶa为6.7%,Ⅳ区与Ⅸ同为3.3%.结论:在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射治疗时,其靶区的勾画应该考虑受侵和转移几率均较高的结构和区域.

  • 嗅神经母细胞瘤1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红;孙江涛;于亮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鼻腔嗅上皮神经细胞发生的较为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自1987年9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病人18例,现报告如下.

  • 鼻硬结病1例

    作者:张延忠;耿松梅;王俊民

    患者女,43岁,农民.以左侧鼻翼起结节1年、破溃1月余就诊.1年前无明显原因左侧鼻翼出现硬性近肤色隆起丘疹,并逐渐增大至米粒大,皮损处无明显自觉症状,未行诊治.1月前在当地医院按"纤维瘤"进行"高频电"治疗,治疗后创面愈合差,遂来我院.发病以来,同侧鼻腔略有鼻塞,偶有流涕.

2428 条记录 111/122 页 « 12...108109110111112113114...121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