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后交叉韧带止点损伤合并髌韧带止点损伤1例

    作者:郭升

    患者,男,60岁,车祸中伤及右膝,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h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神志清楚,生命体征正常.右膝关节肿胀明显,膝关节前、外侧有少许皮肤擦伤,并存在一皮下血肿.胫骨近端后沉,膝关节可见"鹅头"畸形.浮髌试验阳性,胫骨结节处可触及骨擦感,且局部压痛明显.此外膝关节内侧、后侧均有压痛.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0°及30°位均阳性,后抽屉试验阳性,前抽屉试验阴性.屈膝位不能主动伸直.X线片及CT片可见胫骨结节撕脱骨折,且撕脱部分粉碎严重.胫骨平台后侧缘有一撕脱骨块.入院诊断:右膝关节损伤:髌韧带胫骨结节止点撕脱骨折;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内侧副韧带断裂.

  • 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36例分析

    作者:李志怀;李宁;刘文涛;杜元良;李晓慧

    目的:探讨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的效果.方法:36例患者采用Tibial-inlay 技术分别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同种异体肌腱行PCL重建术,术前、随访时记录膝关节后抽屉试验不稳定程度、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和胫骨后移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后向稳定性、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胫骨后移程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P<0.05),使用自体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的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关节镜下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PCL创伤小,技术相对简捷,治疗效果满意;应用同种异体肌腱和自体肌腱两种材料重建韧带疗效近似.

  • 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和Intrafix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合;韩守江;王斌;张昭军;李江涛;高小康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和Intrafix单束一期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膝关节PCL损伤患者的资料,采用关节镜下Rigidfix和Intrafix重建PCL.术后随访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Tegner运动水平评分表以及KT-2000值.结果 46例患者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18个月.MRI检查提示重建PCL位置正常.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不适主诉,关节稳定,功能良好.术后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KT-2000值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加Intrafix重建PCL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功能恢复满意、明显改善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等优点.

  • 双束与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对膝关节稳定性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合;赵洪波;曹成明;王斌;张昭军;韩守江

    目的 比较双束自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与单束自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3例已行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分为2组:采用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26例;采用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27例.记录术前和术后3、12、36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KT-1000值、膝关节后抽屉试验情况.术后第36个月X线检查评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情况.结果 术后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2组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在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和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KT-1000值,2组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但均低于术前,在组间和时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膝关节后抽屉试验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和36个月转阴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双束组X线分级0级和Ⅰ级占比多,而单束组Ⅰ级和Ⅱ级占比多,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束重建和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均可获得良好术后效果,但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在维护膝关节稳定性和降低继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优于单束重建.

  •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强度和弹性模量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嘉;高石军;王建朝;张英泽

    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在膝关节各个韧带损伤中较为常见.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将会出现严重的不稳,不但会影响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而且会造成关节内其它结构的进一步损伤,因此为了恢复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重建损伤的交叉韧带已成为共识.影响重建效果的因素很多,移植物本身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根据移植物自身弹性模量及强度固定移植物,做了以下研究.

  • 胫骨干骨折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手术前后康复护理

    作者:杨冬蕊;李宁;张义龙;李志怀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手术前后的康复护理和效果。方法:8例胫骨干骨折合并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在手术前后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与护理,主要是指导其进行膝关节周围肌力和屈伸活动范围的练习。韧带重建术前、末次随访时记录膝关节胫骨后移程度、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患侧膝关节后向稳定性、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5)。结论: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对患者的膝关节术后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后交叉韧带损伤与康复

    作者:荀建军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 起于胫骨上端非关节面髁间隆起之后部及外侧半月板之后角,向上前内在前交叉韧带之后方,止于股骨内髁外侧面之前部.后交叉韧带比前交叉韧带大、短、直,更坚强,后部宽大呈扇形. 后交叉韧带在膝关节稳定方面有重要作用,因为它能使股骨及胫骨维持稳定.在膝关节屈曲时,后交叉韧带可防止胫骨在股骨上向后移位,防止过分伸直及屈曲.后交叉韧带损伤后自然演变过程分三个阶段:(1)伤后3~18 个月为功能适应期;(2)15~30年为功能耐受期;(3)骨关节面退变期,并可在伤后25年演变成残疾[1].由于膝关节失稳,行走时关节面受到冲击,终演变为关节退变,退变的程度与伤后的时间及治疗后膝关节的稳定程度成正比.

  • 低场强MRI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及其损伤的表现

    作者:赵爱民

    本文对42例膝关节外伤患者的MRI检查结果与临床结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认识低场强MRI对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证据.

  •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疗效观察

    作者:张虎;叶挺

    目的:探究对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以及单胫骨隧道进行重建.随访20-28个月,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松弛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3.6士1.3)个月,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患者屈膝活动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通过后抽屉试验显示阴性;患者术后Lysho1m评分、Tegner评分和胫骨后移情况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侧膝关节前后方向松弛情况平均为(2.3±1.1)mm,其中29例患者< 3mm,7例患者>5m.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效果显著,可有效重建后交叉韧带前外束、后内束,促进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 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2例疗效分析

    作者:王琪;成千亮

    后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直接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后交叉韧带损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我院从2000年1月-2008年4月共收治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8例,采用手术治疗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单隧道双束腘绳肌腱双Intrafix固定在重建后交叉韧带中的近期疗效

    作者:尹书东

    目的 探讨单隧道双束腘绳肌腱双Intrafix固定在重建后交叉韧带中的应用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进行的单隧道双束腘绳肌腱双Intrafix固定在重建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膝关节镜前内入路法建立股骨隧道,Femoral-Intrafix法进行固定.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均可正常进行,无疼痛或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术后膝关节后向不稳定评判Ⅰ度22例,Ⅱ度32例;Tegner活动评分:术前4.3±1.2分,术后8.1±0.7分;Lysholm评分结果显示:术前为42.5±9.3分,术后为94.1±5.3分;所有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隧道双束腘绳肌腱双Intrafix固定在重建后交叉韧带,方法简单,疗效显著,近期取得满意效果.

  •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护理配合

    作者:袁慧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通过对18例膝关节 PCL断裂病人行关节镜下 PCL重建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结果]本组病人均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膝关节 PCL断裂病人行关节镜下PCL重建术的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 关节镜下异体跟腱骨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结构术的护理

    作者:康丽;于卫芹;李莉

    膝关节急性损伤中,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euciate ligament,PCL)损伤占38.3%,其中41.2%是PCL-PLC(postero lateral corner,PLC后外侧结构)联合损伤.单独重建PCL将使膝关节残留不稳定,加速关节软骨蜕变,同时也是重建PCL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关节镜下异体骨-腱-骨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护理

    作者:霍建珊;陈妙霞;欧肇兰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异体骨-腱-骨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护理方法.[方法]31例异体肌腱重建病人术前给予心理支持、指导关节活动支具的使用、拟定膝关节康复训练程序;术后给予特殊体位制动、冷疗、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个月~6个月优良率达93.55%.[结论]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 膝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2例

    作者:张发元;段广斌;董勇勇;钟进军

    目的:观察膝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2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施行膝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疗效。结果:22例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按吕斯霍尔姆( Lysholm)评分优16例,良5例,可1例,差0例。结论: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采用膝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改良膝关节后路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16例

    作者:刘刚;魏继东;王志文

    1997年1月~2004年10月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31例,其中采用传统的"S"型切口治疗15例,改良后膝后路直切口治疗16例,经过比较,认为改良的膝后路切口有较多优点.报告如下:

  • 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分类与治疗

    作者:娄方勇;张志强;卫小春

    后交叉韧带(P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因素,对膝关节运动起着导向和限制作用.PCL断裂将直接导致膝关节的后直向、旋转与不稳,从而损害膝关节的功能.

  • 单纯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高明杰;白建峰

    2001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科采用空心钛钉手术治疗单纯后交叉韧带(PCL)撕脱骨折3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邱淑华;杨淑红;庄宏芬

    膝关节韧带损伤是严重的关节损伤,病人常难以保证运动能力,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需要切开关节囊才能达到手术目的,这无疑增加了关节损伤的程度,影响了术后的恢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设备不断引进创新,我院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治疗采用膝关节镜手术.膝关节镜是将微小摄像机插人关节囊内进行检查或手术.膝关节镜具有微创、直观、安全和住院天数少等优点.

  • 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作者:刘涛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月对16例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进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经3个月~1年随访,无感染、无瘘道形成、无骨折再移位和关节僵硬,16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可吸收螺钉在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723 条记录 14/37 页 « 12...11121314151617...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