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作者:曾瑜灿

    目的 探讨和分析对结肠癌患者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治疗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取39例2009年3月-2012年7月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手术治疗的患者,探讨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记录相关因素的数据,采取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 进行相关手术治疗之后,患者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4.4%和54.8%患者性别、发病年龄、肿瘤生长部位、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患者预后没有有显著影响,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P>0.05,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对于生存3年的患者,主要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手术方式以及转移灶的数量等有关,且P<0.05,说明以上因素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对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进行相关手术治疗后,肿瘤分化的程度、转移灶的数量和体积以及医师采用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的影响和一定判断作用.

  • 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肝内复发再次肝切除6例分析

    作者:梁宇

    目的 探讨再次肝切除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再次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再次肝切除首次和再次肝切除均无手术死亡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生存期从第一次肝切除算起为57月,从再次肝切除算起为25.5个月.结论 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再次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是目前唯一可获治愈及长期生存的治疗手段.

  • 胃、大肠肿瘤肝转移的DSA表现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戴树全;谭晏林;刁继元;蒋俊;张辉;沈壁玉;谭媛

    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表现和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0 例胃癌、大肠癌肝转移瘤DSA 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随访10 个月-5年,评价其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结果胃癌、大肠癌肝转移的DSA 表现可分为肿瘤边缘环状染色、较均匀染色和不染色3种,其中以边缘环状染色常见.50例患者的有效率(CR + PR)为86.7 %,平均生存期为19.8 个月,1 年、3 年、5 年生存率分别为91.9%、32.5%、13.5%结论介入治疗是胃肠道肿瘤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正确地运用介入治疗技术,合理地使用化疗药物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辅助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胡雪玲;宋娟荣

    目的 探究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辅助化疗在结直肠癌(CRC)肝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可转化治疗的CRC肝转移患者268例,随机分为PICC组和IVAP组,各134例.随访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及非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IVAP组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335.7±21.8)d,明显长于PICC组的(246.9±3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AP组导管相关及非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AP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120~170分)的比例明显高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AP可作为可转化治疗的CRC肝转移患者反复多次化疗过程中的一种长期留置输液途径,此方法方便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胃癌肝转移规范化治疗研究

    作者:施丽红

    目的:研究胃癌肝转移规范化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29例胃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15)和研究组(n=14),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改善率为85.71%,对照组改善率我66.67%,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癌肝转移患者,采用规范化治疗方式,临床效果较好,能够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从而减轻患者承受的痛苦,充分显示以人为本理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 腹腔镜在治疗结肠直肠癌伴肝转移中的地位

    作者:赵瑞;云晓彬

    探讨腹腔镜在治疗结直肠癌伴肝转移中的地位.收集当前临床中有关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

  •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恒平;张晓磊

    目的:分析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采用5-FU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较好,且能减少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 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应用动静脉联合化疗的效果

    作者:田文敏;李茂恒;袁会平

    目的:探讨动静脉联合化疗对中晚期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62例中晚期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应用动静脉联合化疗的疗效.结果:动静脉联合化疗疗效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动静脉联合化疗可增加手术切除率、延长带瘤存活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大肠癌术后肝转移

    作者:叶书成;穆向魁;吴福勇;徐刚;乔纲;王斌

    目的 探讨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在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48例病人中原发部位直肠26例、结肠22例.肝内转移灶单发14例、多发34例.48例病人共计106个病灶.采用真空负压垫固定技术,使用6MV、X射线,4~10Gy/次,隔日照射,总剂量Dt30-44Gy.结果 本组CR16例,占33.3%,PR 23例,占47.9%,总有效率(CR+PR)为81.3%.中位生存期21.5月.1、2、3年生存率分别是78.8%、47.5%、22.5%.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对大肠癌肝转移是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HDCF联合治疗大肠癌肝转移

    作者:李岳山

    目的探羟基喜树碱(HCPT)、顺铂(DDP)、甲酰四氢叶酸钙(CF)及5-氟尿嘧啶(5-FU)联合治疗大肠癌并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治疗组采用HCPT 5mg d1~5,CF0.3 d1~5,5-FU 0.75 d1~5,DDP 20mg d1~5,21天为一周期,连用三周期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7.1%,对照组为26.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治疗组分别为29.4%和11.8%,对照组分别为20.6%和5.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HDCF方案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静脉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胃癌伴肝转移的效果观察

    作者:蒋文慧

    目的:观察静脉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胃癌伴肝转移的效果。方法:收治胃癌伴肝转移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静脉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位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55.00%高于对照组的37.50%,中位生存期(13.48±2.51)个月多于对照组的(9.73±2.4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胃癌伴肝转移的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命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胃肠道癌肝转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与肝动脉化疗栓塞近期效果的关系

    作者:苟代文

    目的:分析胃肠道癌肝转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与肝动脉化疗栓塞近期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8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胃肠道癌肝转移患者根据DSA分型,分为富血供6例、中等血供14例和乏血供28例,判断其对TACE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富血供型、中等血供血型和乏血供型患者TACE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5/6)、35.7%(5/14)、21.5%(6/28),富血供型与中等血供血型、乏血供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胃肠道癌肝转移多见乏血供型,行TACE治疗对富血供型患者近期疗效影响较为显著。

  • 围手某期处理与央肠癌复发的关系

    作者:翟松堂;翟涛

    我院治疗大肠癌180例,其中17例因首次手术后2年内复发而再次手术.现结合本组资料对围手术期中影响大肠癌复发因素进行讨论.临床资料2001~2008年治疗大肠癌180例,其中2年内因复发再次手术者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24~68岁,平均49.7岁.肿瘤位置为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3例,直肠5例,乙状结肠6例,横结肠、升结肠、乙状结肠癌性梗阻共3例.复发部位为造瘘口2例、吻合口及吻合口附近肠管4倒、会阴部3例、切口处腹壁1例、手术区域淋巴结及肝转移7例.

  •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动态C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分析

    作者:李京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动态C 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67例,均经手术后病理学及活检明确诊断,均入院后治疗前接受动态CT增强扫描,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67例中左侧结肠45例(67.16%),肝转移灶195个,右侧结肠22例(32.84%),肝转移灶87个;282个肝转移灶中,环状C T强化灶144个(51.06%),结节状106个(37.59%),其他强化灶32个(11.35%);左侧结肠肝左/右叶转移灶分布率与右侧结肠比较差异明显(P<0.05);动态CT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95.39%(269/282).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动态CT增强扫描能够清晰反映病灶分布情况,表明该检查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腹腔镜下同期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灶切除术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评估

    作者:吕元军;高波;黄硕;刘坤;姜博涛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同期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灶切除术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胃肠外科就诊的35~72岁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共48例,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同期直肠癌和肝转移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同期直肠癌和肝转移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随诊1~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2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比较,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同期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灶切除术避免了开腹的长切口,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短,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早日出院,术后的并发症更少,并且保证了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

  • 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对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

    作者:蔡敏;殷涛;翁高龙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FA)在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优势和实用价值.方法 选择近年来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50例患者,分为全身化疗组(20例)和 TACE+RFA组(3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CD19+、CD16+CD56+和CD4+/ CD8+的变化,评价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复查患者治疗3月后AFP的情况.并且根据临床治疗情况分析其生存率.结果 TACE+RFA组治疗后免疫功能评价(CD3+、CD4+、CD16+CD56+和CD4+/ CD8+)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身化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RFA组治疗后AFP含量为(34.37±1.35ng/mL),与全身化疗组(29.21±3.8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并且平均生存时间也较全身化疗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 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射频消融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

  • 肿瘤的起因与营养预防

    作者:李宁

    癌症是一种变性疾病,它的发生不是由某种特定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一系列积聚多年的不良生活方式和恶劣环境因素所造成的恶果.癌症的特点:1.增长异常活跃,内部可有血管生成;2.对周围组织细胞有恶性侵袭力,它可以主动向邻近正常组织进攻,在别人家里扎根;3.能够分泌细胞毒素,破坏和影响其他器官组织的功能;4.可以发生远处转移.跑到或飞进别人家里寄生和繁殖.例如:胃癌可以发生肝转移、肺转移、脑转移、骨转移等等.

  • 金枪鱼油对小鼠脾内植入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和肝转移的影响

    作者:

  • 199 抑制癌症肝转移的汉方方剂清除活性氧的特征

    作者:

  • 健脾化痰方对裸鼠前胃癌肝转移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许瑶;许尤琪;沈明勤

    目的 探讨健脾化痰方对裸鼠前胃癌(murine foregastric carcinoma,MFC)肝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MFC细胞接种于裸鼠脾脏,建立裸鼠肝转移模型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5-fu注射液组及健脾化痰方高、中、低剂量组,健脾化痰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80、40、20g/kg的健脾化痰方煎剂,5-fu组腹腔注射60mg/kg 5-fu注射液,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共4周.实验结束时计算裸鼠体重、脾脏瘤重,评估肝脏转移情况,用RT-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P53、Bcl-2基因和相应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健脾化痰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裸鼠体重[(21.40±1.43)g、(21.70±1.02)g比(20.37±1.17)g]明显增加(P<0.05),脾脏瘤重[(0.26±0.13)g、(0.16±0.05)g比(0.63±0.17)g]明显减轻(P<0.05);健脾化痰方中、高剂量组裸鼠肝脏表面转移瘤数目较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化痰方低、中、高剂量组P53 mRNA表达[(8.32±0.38)、(5.42±0.45)、(3.09±0.26)比(9.67±1.31)]、Bcl-2 mRNA表达[(4.65±0.61)、(3.22±0.21)、(2.49±0.19)比(5.32±0.42)]均降低(P<0.05);健脾化痰方低、中、高剂量组脾脏接种瘤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6.11±5.23)、(45.20±3.77)、(23.11±3.14)比(81.63±5.01)]均低于模型组(P<0.05),Bcl-2蛋白[分别为(58.67±5.27)、(32.00±3.13)(19.00±2.54)比(63.00±4.10)]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健脾化痰方可抑制裸鼠前胃癌移植瘤的生长及肝转移,下调P53、Bcl-2基因和相应蛋白的表达.

1563 条记录 1/79 页 « 12345678...78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