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PLC测定格列齐特片(Ⅱ)中格列齐特的含量

    作者:周日笑;龙斌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列齐特片(Ⅱ)中格列齐特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Inertsil C8(35 μm,150×4.6 mm)为分析柱;229 nm为检测波长;柱温为35 ℃;甲醇-0.2%冰醋酸(62∶3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结果格列齐特的保留时间为8.37 min,在22.20~138.75 μg /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64%;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结论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简单易行.

  • 格列齐特混悬剂的制备及物理稳定性的研究

    作者:林志绣;张少春;陆洁

    目的制备格列齐特混悬剂并对其物理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考察助悬剂的性质(密度,流变特性),以沉降体积比和再分散性为评价指标对制得的混悬剂进行评价.结果聚丙烯酸树脂(carbopol)和微晶纤维素(avicel)助悬效果较好.结论选取合适的助悬剂可制得物理稳定性良好的格列齐特混悬剂.

  • 格列齐特凝胶骨架缓释片的研制

    作者:孙方;杜坡

    目的 制备格列齐特凝胶骨架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方法 以HPMC为骨架材料,采用湿法制粒,制备格列齐特缓释片,考察了缓释片体外释放的影响因素,并与参比制剂(法国施维雅公司的Diamicron MR(R))进行比较.结果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释放受HPMC规格、HPMC用量、附加剂等的影响,释放曲线经f2(相似因子)判断,与参比制剂相似.结论 所制备的制剂处方合理,工艺可行,体外释放行为与Diamicron MR(R)相似.

  •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研制

    作者:张纪兴;陈燕忠

    目的:研究格列齐特缓释片的制备方法,筛选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处方工艺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及缓释片的硬度为试验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按正交试验表的安排进行实验,并确定其佳制备工艺条件,按优化后的结果选择实验条件,进行重复实验,用体外溶出实验考察其缓释释放效果.结果:制备的缓释片在2、6、12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29.91%±1.38%、61.77%±1.13%和 95.89%±0.81%.结论:按优化结果选择的制备工艺所制备的格列齐特缓释片其缓释效果与预测值基本吻合,工艺的重复性较好,体外累积释放率符合要求.

  • 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健莹;曾建红;陈小卫;黎钟燕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对不同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4例初诊患者按空腹胰岛素水平分为胰岛素正常或减低组和胰岛素升高组,将两组再分为二甲双胍组和格列齐特组两个亚组,每组各21例.治疗前后复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空腹胰岛素正常或减低的初诊患者用格列齐特治疗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对空腹胰岛素升高的初诊患者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优于格列齐特,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好先测定患者的胰岛素水平,评估其胰岛细胞功能,再进行降糖治疗,以减少经验用药的盲目性.

  • 瑞格列奈与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陈慧;李江华;庄文斌

    目的 评价口服降糖药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至今已公开发表的关于比较瑞格列奈和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应差异的随机对照试验论文,提取临床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7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空腹血糖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Z =0.28,P=0.78,WMD=0.04(-0.25,0.34);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Z=5.54,P<0.00001,WMD=-1.91(-2.58,-1.2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Z=1.33,P=0.18,WMD=-0.19(-0.47,-0.09);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低血糖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Z=3.63,P=0.0003,WMD =0.24(0.11,0.52).结论 瑞格列奈与格列齐特相比,降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的作用无明显差异,但可使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降得更低,同时降低低血糖发生的机会.

  • 糖尿病胃肠旁路术后胃内瘘2例

    作者:覃宗升;钟玳;黄涛;白慧华

    例1.男,55岁,身高162 cm,体重70 kg,体质指数26.7 kg/m2.糖尿病病史2年,使用格列齐特,80 mg, 2次/d,拜糖平50 mg,3次/d,二甲双胍0.5 g, 3次/d,控制空腹血糖6~8 mmol/L,餐后2 h血糖7~10 mmol/L.入院停药检查:空腹血糖8.8 mmol/L,餐后2 h血糖12.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6%;腹部B超示脂肪肝.

  • 益气活血中药佐治老年糖尿病

    作者:熊小玫;黄燕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与格列齐特(达美康)联合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6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按常规控制饮食,口服格列齐特,治疗组同时口服益气活血中药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具有改善糖尿病症状,降低血糖、血脂和血粘度的作用.

  • 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28例

    作者:郑凤鸣;俞娉;吴佳丽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IG组)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12周,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浆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明显下降,但IG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 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杨敏;孙刚;万莹;任珏辉;蔡红莉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人轻中度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4例60岁以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格列美脲组与格列齐特组.均服药12周后复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及记录低血糖等严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基本相同,但格列美脲组空腹胰岛素及低血糖反应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在血糖控制和减轻体重方面与格列齐特组相似,而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低血糖反应方面具有优势.

  • 2型糖尿病大鼠不同药物治疗后内皮脂肪酶的表达变化

    作者:郭志军;殷仁富;徐丽萍;袁志忠;张治宇;徐涛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中内皮脂肪酶(endothelial lipase,EL)水平,以及经不同降糖药物治疗后EL水平变化.探讨EL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评价不同降糖药物对EL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抽取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TL组),另外45只采取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链脲佐菌素诱导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而后将成模大鼠39只随机分为3组:2型糖尿病组(n=13,DM组)、胰岛素治疗组(n=13,IDM组)和格列齐特治疗组(n=13,GDM组),分别于1、9和13周末测体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和EL.结果:13周末测各组血糖,DM组较CTL组、GDM组、IDM组升高(P<0.05).其中IDM组、GDM组与CTL纽无明显差异(P>0.05).13周末测各组血浆EL水平,DM组EL表达较CTL组和IDM组明显升高(P<0.05),与GDM组无明显差异(P>0.05).IDM组EL表达较DM组明显降低(P<0.05),与CTL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中EL表达明显增高,经胰岛素治疗和格列齐特治疗后EL的表达并不一致.胰岛素在降低血糖的同时降低EL水平,而格列齐特降低血糖并不降低EL水平.这种不一致可能是由于胰岛素与格列齐特对EL的调节作用不同引起的.

  • 格列吡嗪与格列齐特对控制餐后高血糖疗效的比较

    作者:颜勤明;左红

    餐后血糖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虽空腹血糖已控制正常,但餐后血糖仍不能得到满意控制.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1例

    作者:刘晓丽;何宝兰

    患者男,48岁.因腹痛3 d、发热2 d于2007-03-07入院.患者于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1 d后又出现右下腹部隐痛、发热,体温37.5~38.2℃.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予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及对症治疗2 d,病情无好转而入我院.患者发病前无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无胆石症、肿瘤、药物和病毒感染病史.有高血压5年、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病史3年,长期口服降压灵、二甲双胍、格列齐特、辛伐他汀等药物.体格检查:体温38.3℃,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90 mmHg(10 mmHg=1.33 kPa).体形肥胖,神志清晰,精神差,自主体位.

  • 左上腹疼痛4小时--查房选录(280)

    作者:

    1病例摘要患者男,76岁.因"左上腹疼痛4小时"于2004-05-09凌晨4时入住本院,患者4小时前于夜间睡眠中突然出现左上腹疼痛,疼痛剧烈,呈持续压榨性,无向其他部位放射,伴胸闷,出汗较多,20分钟前在家自服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 mg,无效,5分钟前含服硝酸甘油0.5mg,疼痛仍不能缓解.此次发病前曾进食油煎鸡蛋、饮食过饱,并有劳累史,发病以来无胸痛、心慌、气促、咳嗽、咯痰、恶心、呕吐、腹泻及小便异常.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6年,无心肌梗死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16年,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高23.5/12.5kPa,近2年来经常服用硝酸异山梨酯、格列齐特(达美康)等药物治疗.

  • 多饮烦渴反复咳嗽--查房选录(259)

    作者:黎志良;张卫;徐新献;张天托;崇雨田

    1病历摘要患者女,48岁.因多饮、烦渴1年,反复咳嗽、咳痰、发热1个月于2002-02-03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烦渴、多食,夜尿增多,易疲乏,渐消瘦.在湖北通城县医院门诊查尿糖(+++),空腹血糖20mmol/L,予口服格列齐特等降血糖药治疗,血糖控制在5~7 mmol/L.

  • 腹胀双下肢凹陷性浮肿--查房选录(197)

    作者:卢杰;陈伟英

    病历摘要患者女,44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浮肿、腹胀2月余,于1996年5月2日入院.患者1996年2月22日无诱因出现颜面部浮肿,10天后出现腹胀及双下肢凹陷性浮肿.3月28日入某省级医院查尿常规蛋白(卅)、尿糖(卅),血白蛋白降低(具体不详),血糖18mmol/L、肾功能正常,诊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予"格列齐特(达美康)、呋塞米、白蛋白"治疗后,血糖降至正常,腹胀、浮肿加重,尿量减少至500~600mL/d,住院20天,体重增加9kg,出院查尿蛋白((++)~卅),转入我院.自起病以来无发热、咽痛、肉眼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皮疹、烦渴、多饮、消瘦等.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其母70岁时发现糖尿病.

  •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 (219)

    作者:罗冬姣;李丹;吴钦春;马忠

    药可治病亦可致病 - - 1例药物性低血糖症延误诊断的教训 患者,女,62岁.因发热、胸闷 1个月,恶心、腹泻半个月入院.入院前外院诊断为 " 双肺Ⅲ型结核,2型糖尿病 ".予抗结核、降血糖等治疗,疗效不佳.既往有糖尿病病史 6年、慢性肾盂肾炎病史 10年,无高血压、心脏病史.入院后查血糖 11.1 mmol/L,予格列齐特每次 80 mg,每日 3次.8日后复查血糖 4.99 mmol/L,即停格列齐特.停药当晚患者焦虑、多汗,10分钟后自行缓解,未予注意.次日清晨神志恍惚、谵妄,体格检查 : 脉搏 90次 /分,呼吸 18次 /分,血压 18 kPa/10 kPa. 颈项强直,四肢肌张力增强.急查血糖 5.2 mmol/L. 疑脑栓塞致颅内压增高,静脉注射 20% 甘露醇 100 mL并输液,上述症状渐缓解.但随后 2日,反复发作多次,嗜睡.脑脊液常规、头颅 CT检查均无异常.CT检查完毕回病房后,患者渐昏迷,皮肤湿冷,鼾声呼吸,双上肢震颤.体格检查 : 眼球固定,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消失,双眼底血管苍白,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奥本海姆征阳性.再次复查血糖 1.26 mmol/L,确诊为格列齐特所致低血糖症.即予大剂量分次静脉注射 50% 葡萄糖及静脉滴注 10% 葡萄糖,第三日血糖仍较低,为 2.55 mmol/L,继续补充葡萄糖,治疗 7日,病情明显缓解,出院前血糖 6.58 mmol/L.

  • 吡格列酮联合格列齐特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支湘怡

    目的:分析吡格列酮联合格列齐特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82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借助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治疗,联合组给予吡格列酮联合格列齐特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2h餐后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后FPG、2hPB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格列齐特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血糖指标,提升疗效.

  • 加服自拟参地丹杞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临床观察

    作者:余小红

    目的:观察加服自拟参地丹杞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基础饮食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格列齐特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参地丹杞汤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甘油三酯(TG)水平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FPG、FINS和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ISI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观察组FPG、FINS、ISI和TG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13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痊愈12例,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服自拟参地丹杞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气阴两虚症状.

  • 格列齐特结合舒洛地特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阳;吴艳;喻荷淋;朱晓荣;蒋莉;陈诚;曾绍凡;秦娟;田波

    目的:探讨格列齐特结合舒洛地特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齐特治疗,观察组采取格列齐特结合舒洛地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以及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目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后FMI)、NMD、循环EPC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2)治疗后观察组FMD、NMD、循环EPC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列齐特结合舒洛地特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360 条记录 15/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