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患者手术联合化疗后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林;张路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网织红细胞分类(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 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等参数在乳腺癌患者手术联合化疗后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在患者化疗后监测骨髓造血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乳腺科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行乳房广泛切除或象限切除后,采用AT、CMF或FAC化疗方案,在化疗前和化疗后第3、7、14、21、28天抽取外周血分别检测 RET、HFR、MFR和 IRF,观察各项指标在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结果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后第3天外周血RET、HFR、MFR和IRF即出现降低,RET、HFR和MFR持续降低至第14天后开始升高,IRF持续降低至化疗后第7天,随后开始升高。外周血WBC从化疗后第3天持续低至第21天,随后逐渐缓慢升高。结论 RET、HFR、MFR、IRF各参数可以反映手术联合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和开始恢复情况,IRF升高较其他参数出现更早,是造血功能早期恢复的敏感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HELLP综合征死亡1例报告

    作者:郭俊俊;吴笑田

    本院于2002年8月收治1例产后4 h右上腹痛、阴道流血、抽搐病例,经抢救无效死亡,考虑其死亡原因为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1临床资料患者,31岁.第三胎足月顺产,产后右上腹痛,阴道流血不止,恶心、呕吐、抽搐4 h转送本院.入院检查:Bp155/110 mmHg,P 110次·min-1,R 23次·min-1,神志清,表情淡漠,贫血貌;肝肋下2 cm,肝区叩痛(+),脾脏未触及;宫底脐上两横指,子宫边界清楚,有一定硬度,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专科情况:外阴发育正常,会阴部肿胀,无裂伤,宫颈边缘整齐,无裂伤,宫口有持续性流血,量中等.实验室检查:RBC 280×1012·L-1,WBC 13.5×109·L-1,Hb 80 g·L-1,红细胞压积0.36,网织红细胞0.100,纤维蛋白原时间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外周涂片红细胞破碎、变形,可见三角形、头盔形红细胞;尿常规,RBC 15~25/HP,WBC 2~5/HP,尿蛋白(++);肝功:AST 80 U·L-,谷氨酰转移酶320 U·L-,总胆红素33 μmol·L-1,直接胆红素6 μmol·L-1,间接胆红素27 μmol·L-1.治疗与结果:入院诊断为妊高征,产后子痫.入院后给予镇静、降压、解痉、清宫、止血等综合处置,合血出现溶血反应而未能输血,患者入院后出现黄疸、视物模糊、注射针孔出血、血尿,并逐渐意识丧失、抽搐加重、瞳孔不等大,入院后2 h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 浅谈网织红细胞多参数检测在诊治贫血及肝硬化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燕;彭瑛

    目的:对网织红细胞多参数检测在诊治贫血及肝硬化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86例贫血及肝硬化患者和42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血液中的网织红细胞进行多参数的分析和对比.结果:溶血性贫血组患者的IRF、RET%、MRV、MSCV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的健康人(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的IRF、RET%、MRV、MSCV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的健康人(P<0.05);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MRV与MSCV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的健康人(P<0.05),其IRF、RET%与正常组的健康人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组患者的RET%、MRV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的健康人(P<0.05),其IRF、MSCV与正常组的健康人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贫血及肝硬化患者进行网织红细胞多参数检测可对其病情进行准确分型,在这两种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rHuEPO体内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比较

    作者:王箐舟;程雅琴;周勇;王威

    目的比较网织红细胞法与多血症小鼠法检测rHuEPO体内生物学活性.方法对量效线性范围、相关系数(r值)、方法重复性和可信限率(FL%)进行比较.结果网织红细胞法比多血症小鼠法操作更简便,重复性更好(CV分别为8.90%和23.18%),线性范围更宽(1.8~8.0IU),线性关系更好,可信限率更低(分别为26.59%和38.58%).结论网织红细胞法可以取代多血症小鼠法作为常规的rHuEPO的质控手段.

  • 网织红细胞水平测定在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作者:刘晓娟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肾功能衰竭时产生的贫血,主要多为红细胞生成减少,常见原因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EPO是由肾组织分泌的,慢性肾病患者EPO分泌减少,同时,骨髓造血组织对EPO的反应低于正常.为探讨红细胞在肾性贫血中的意义,我们对50例肾性贫血不同期外周血红细胞进行检测,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 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2例

    作者:巴立霞

    1病历摘要例1,女,60岁.因乏力、食欲不振1月余而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90次/分,血压13.3kPa/8.0kPa精神不振,颜面无浮肿,睑结膜略苍白;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无肿大;双下肢无浮肿;血常规:Hb70g/L,网织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无异常;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制酸,促进胃肠动力及其它对症处理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住院期间查甲状腺功能示T3:0.9mmol/L(1.2~3.4mmol/L)T4:38mmol/L(54~174mmol/L);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后,症状纠正,T3、T4及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值.

  • 缺铁性贫血的早期发现及预防探讨

    作者:韩志敏;孙迎春

    缺铁在发展中国家是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由于妊娠期铁需要量增加,而普通膳食又难以满足妊娠的需要,所以孕妇更易出现铁缺乏症及贫血.我们观察了正常妊娠及产后妇女(孕24~26周,32~34周,产后1~3天)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et)和血清铁蛋白(Ft)的变化,找出变化的规律,为加强孕期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 网织红细胞在消化道肿瘤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谭明娟;梅燕萍;徐菲;黄晓沁;张军芳

    探讨采用网织红细胞监测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ysmexXE2100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6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白细胞教(WBC)、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RET%和IRF从化疗后第3天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化疗后第14天开始出现回升,其中IRF值较第7天显著升高,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和PLT则于化疗后第7天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第21天开始出现回升.结论: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是预测化疗后骨髓造血恢复的较敏感指标.

  • 角鲨烯对硝酸羟胺中毒小鼠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脾脏含铁血黄素沉积的影响

    作者:徐冰心;岳茂兴;吴继华;高娇;刘志国;李轶;化楠;李建忠

    目的观察角鲨烯对硝酸羟胺中毒小鼠网织红细胞、脾脏含铁血黄素沉积的影响.方法ICR雄性小鼠硝酸羟胺1/2 LD50染毒,每天1次,连续染毒3 d,角鲨烯130mg/kg灌胃给药治疗1周,染毒后第2、4、6、8天小鼠尾静脉取血煌焦油染色计数网织红细胞,第8天处死小鼠观察脾脏中含铁血黄素沉积情况.结果角鲨烯可抑制硝酸羟胺染毒后网织红细胞以及脾脏含铁血黄素沉积的显著增多.结论角鲨烯对硝酸羟胺中毒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网织红细胞在贫血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江岩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门诊体检与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对网织红细胞的几项参数指标进行测定,包括:RET%、RET#、LFR%、MFR%及HFR%.结果:正常健康人网织红细胞参数参考范围RET%为1.470±0.475,RET#为0.051 ±0.019,LFR%为0.934±0.057,MRF%为0.060±0.042,HRF%为0.007±0.009.缺铁性贫者RET%为2.382±0.950,RET#为0.070±0.031,LRF%为0.882±0.066,MRF%为0.097±0.045,HRF%为0.021±0.030.除LRF%外其余均高于正常健康人(P<0.05);溶血性贫血者RET%为4.951±3.001,RET#为0.164±0.073,LRF%为0.745 +0.121,MRF%为0.161±0.059,HRF%为0.089±0.078.除LFR%外其余均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P<0.05).结论: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贫血疾病的诊断及鉴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以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

    作者:李晓云;王京华;王来慈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疾病,起病大多较急,主要临床表现发热、畏寒、多汗、乏力、衰竭,肝脾常肿大,临床上有些患者表现为不典型,常易误诊.现将1例以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恶性组织细胞病报告如下.患者,女,33岁.以发热、皮肤粘膜黄染2个月住传染科病房,初步诊断为亚急性重型肝炎 ,该患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左右,伴全身皮肤及粘膜黄染,乏力,食欲减退.查体:T38℃,神清,重症病容,巩膜及全身皮肤、口腔粘膜黄染,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胸骨压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390U/L, 谷草转氨酶403U/L,白蛋白29g/L,球蛋白31g/L,白蛋白/球蛋白<1,总胆红素测定283μm ol/L,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增高,但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血常规:血红蛋白45g/ L,白细胞6.6×109/L,血小板64×109/L,网织红细胞0.10,凝血象:APTT44S,P T19.3S,TT24S,皆明显超过正常对照,纤维蛋白原定量为0.77g/L,3P试验为阴性,肝炎系列皆阴性,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给予抗炎、保肝、支持、对症等治疗,症状不见好转,考虑为继发性肝损伤,进行骨髓检查,增生度Ⅲ级,巨核细胞4枚,粒细胞系48% ,红细胞系35%,异常组织细胞15%,确诊为恶性组织细胞病.讨论恶性组织细胞病是血液系统疾病相对少见的恶性疾病,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恶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消瘦、多汗、盗汗、肝脾肿大,但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表现不典型,临床上误诊率比较高.该病例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肝功能损害严重,表现为转氨酶明显增高,白蛋白减少,白/球比例倒置,凝血功能障碍,胆红素增高,但该患胆红素增高不仅是肝脏功能损害所致,而且还有溶血性黄疸,表现为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红系增生,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该患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 肝功损害,骨穿之后见到较多的异常组织细胞,使诊断明确.所以,对临床有黄疸、肝功损害的病人,同时伴有发热及血液系统的一些病变时,如能除外肝病所致,应尽早骨穿,必要时多部位穿刺.

  • 肝硬化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变化

    作者:杜桂芹;梁红艳;牟凤云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的网织红细胞的几项指标变化作初步研究.方法测定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0例),代偿期患者(30例),正常对照(60例)的网织红细胞的几项指标RET%、RET、RMI.结果失代偿期患者RET%、RMI均高于代偿期患者,且其结果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肝硬化患者的RET%、RET#和RM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在早期RET%、R ET#和RMI即已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由于脾功能亢进和肝功能减退导致周围循环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活跃,使RET%、ERT#及RMI均增高.

  • 网织红细胞计数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作者:陆仁凤

    目的 通过对网织红细胞计数方法的比较与评价,确保临床检测数据分析的可靠.方法 采用四种煌焦油蓝染色方法,对120份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计数分析.结果 10 g/L煌焦油蓝酒精溶液染色法计数结果1.27±0.72,20 g/L煌焦油蓝酒精溶液染色法计数结果1.19±0.65;10 g/L煌焦油蓝枸橼酸钠染色法计数结果1.01±0.85;10 g/L的煌焦油蓝ACD染色法计数结果1.20±0.75.结论 10 g/L煌焦油蓝酒精染色法与20 g/L网织红细胞、煌焦油蓝ACD染色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0 g/L煌焦油蓝枸橼酸钠染色法差异显著(P<0.05).活体染色时间不能过短,15~20 min为宜,温度25~37℃为宜.

  • 血液网织红细胞计数质控品的制备和评价

    作者:陆林平

    目的建立血液网织红细胞计数质量控制品.方法正常人静脉血,煌焦油蓝枸橼酸等渗盐水染液染色,福尔马林固定的质控品,在干燥器内的保存.结果30张质控品均值和标准差为12.8士1.37‰,CV=10.7%;半年内网织红细胞检出率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控制品稳定可靠,符合质控物要求.

  • 两种方法网织红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袁凤丽

    目的 探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法(以下简称XT-2000i法)与显微镜法网织红细胞(Ret)分类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分别对100例患者Ret进行分类计数,XT-2000i法分为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和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显微镜法分为Ⅰ~Ⅳ4型,即丝球型、网型、破网型及点粒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XT-2000i法检测的HFR、MFR及LFR,与显微镜法检测的I型、Ⅱ型及Ⅲ~Ⅳ型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相关性良好.结论 两种方法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并且血液分析仪有操作方便快捷、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与显微镜法联合使用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MAXM-COULTER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网织红细胞的评价

    作者:陈桂山;廖瑞江;陈满章

    目的对MAXM-COULTER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网织红细胞(RET)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临床及正常人血液标本用上述仪器进行测定.结果批内、批间重复性高值、中值CV3.4%~4.5%;低值CV11.4%~16.9%.携带率为0%.仪器计数与手工相关性高(r=0.9646).测得103例正常人RET均值为0.78%.结论网织红细胞仪器计数与手工计数相关性高,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好,均宜用于临床.

  • 蜂皇浆抗辐射损伤的效应研究

    作者:梁龙彦

    目的 探讨研究蜂皇浆抗辐射损伤的营养效应.方法 将成年大鼠55只,平均分成3组,2个试验组分别饲以蜂皇浆、蜂皇浆-抗辐射粉喂养;对照组应用蔗糖水饲养,其它饲料3组相同.预饲13 d后,全身照射200 rad.结果表明蜂皇浆有促进白细胞恢复、增加体重、促进大鼠生长、降低照射后大鼠死亡的作用.结论蜂皇浆具有抗辐射损伤的营养效应,有延长寿命、延缓衰退老的作用.

  • CD71在缺铁贫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胡飞;罗萍;李金凤;欧阳贤凤;郭瑛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红细胞膜上CD7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铁性贫血患者使用铁剂治疗前后红细胞膜上CD71的表达情况.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膜CD71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检测红细胞膜CD7l表达的变化可作为缺铁性贫血患者铁剂治疗是否有效临床指标.

  • 缺铁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付军

    目的: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将其确定为试验组,并设5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采用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测定标准包括铁剂治疗前后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CVr)、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CHr)、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CHCMr)、网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等网织红细胞参数及血红蛋白量(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CH)、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CHCM)、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红细胞参数,记录测定结果,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在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Hr、MCVr及CHCMr均较低(P<0.01), RDWr升高(P<0.05),RET#无显著差异(P>0.05),红细胞参数变化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一致。对试验组患者采用铁剂治疗,治疗后第4天,RET#、CHr、MCVr及CHCMr明显升高(P<0.01),第7天以上四个指标恢复正常;在第14天,试验组患者的Hb、CH、MCV以及CHCM明显升高(P<0.01),在第28天,Hb恢复正常,第60天,CH、MCV、CHCM恢复正常;第7天,RDW和RDWr明显升高(P<0.01),但14 d后逐渐降低,且在第120天恢复正常。结论:网织红细胞参数对于评价缺血性贫血患者铁剂治疗反应有效,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 复方阿胶浆对乙酰苯肼所致小鼠溶血性贫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杜先婕;宋林奇;谢人明;孙文基

    复方阿胶浆为一传统的补益药物,主要成分为阿胶、人参、熟地黄、党参、山楂,主要用于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贫血.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乙酰苯肼(acetylphenyl hydrazine,APH)是一种强氧化剂,通过干扰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生成而使红细胞膜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导致溶血性贫血.据此,用乙酰苯肼来制造小鼠血虚模型 [1].本试验对复方阿胶浆因乙酰苯肼所致小鼠溶血性贫血模型各项血液学指标进行研究,探讨复方阿胶浆对乙酰苯肼所致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作用.

584 条记录 12/30 页 « 12...9101112131415...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