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动脉狭窄病例三种影像学的对比分析

    作者:崔青;赵立华;王振海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颈动脉狭窄病变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30例怀疑有颈动脉狭窄病变并同时行颈部CDUS、CTA及DSA检查的患者,观察CDUS、CTA两者联合检查颈动脉血管狭窄及斑块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以及与DSA检查的一致性.结果 以DSA检查为金标准,CDUS联合CTA与之比较,灵敏度为89.62%,特异度为51.61%,准确度为69.13%,漏诊率为10.38%,误诊率为48.39%,阳性预测值为61.29%,阴性预测值为85.33%(χ2=44.219,P<0.01,K=0.399).CDUS与CTA比较K=0.467,χ2=50.231,P<0.01.结论 诊断颈动脉狭窄病变时,CDUS联合CTA与DSA比较,一致性不理想,两者联合可广泛用于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早期筛查,但不能替代DSA检查.

  • MSCTA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价值

    作者:王维明;曹晔;陈彤;姚建军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临床疑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病人采用MSCTA成像检查,利用多种重建技术做图像后处理来显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多发性大动脉炎等下肢动脉疾病的形态学改变,并结合部分病例的血管造影或手术结果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准确性.结果 与DSA相比,MSCTA显示下肢动脉主干狭窄和闭塞的符合率达100%,对2级以上股动脉分支血管病变显示的阳性预测值为98%,阴性预测值50%,敏感度90%.结论 MSCTA方法具有安全、方便、准确、无创等特点,是下肢动脉疾病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建;鹿红军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怀疑动脉瘤破裂病人行CTA检查,分别用后处理软件VR、MIP、MPR进行成像,并与同期进行的DSA检查8例图像及1例手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2例CTA共发现动脉瘤25个,其中大脑前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瘤7例.3例为多发动脉瘤.DSA共发现9个动脉瘤,7例与CTA相符.1例患者行动脉瘤手术夹闭.结论 CTA用于脑动脉瘤诊断,快速准确无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病变的应用研究

    作者:梅丽霞;李竞;张立春;孙锐;齐尧;张旸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颈部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并与CT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超声造影检查能清晰显示动脉内-中膜厚度,勾勒出动脉斑块的形态特征、更精确地诊断出动脉狭窄病变的程度.与CT血管造影对照,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分别为71.4%、71.4%,特异性74.3%、97.1%,准确性76.1%、83.0%.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灵敏度、准确率较高,和CT血管造影检查在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有较好的一致性,有助于对动脉狭窄病变程度的判断.

  • 3 D-CTA诊断颅内多发动脉瘤(含颅内镜像动脉瘤)

    作者:秦雪峰;李江;狄宏峰;赵立辉;吕超;王洪生

    目的:探讨3D-CTA诊断颅内多发动脉瘤(含颅内镜像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7例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患者进行3D-CTA检查,层厚0.625mm,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表面遮盖三维重建、容积显示重建、大密度投影重建,并对照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3D-CTA共发现47例110个动脉瘤,其中2个动脉瘤者35例(含镜像动脉瘤15例),3个动脉瘤者例9例;4个动脉瘤者2例(含镜像动脉瘤1例),5个动脉瘤者1例。3D-CTA能清晰显示颅内多发动脉瘤,并能清晰显示每个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临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结论3D-CTA诊断颅内多发动脉瘤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颅内多发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方法,在指导动脉瘤治疗方面可对DSA起到重要补充作用。将颅内镜像动脉瘤分为Ⅰ型和Ⅱ型有助于判断破裂出血的责任动脉瘤。

  • CT血管造影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加阔筋膜移植修复伴颅骨坏死外露头部电烧伤创面的效果

    作者:李晓庆;王欣;韩亚龙;季刚;陈宗华;张嘉;朱剑萍;段建兴;何永静;杨晓敏;刘文军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加阔筋膜移植修复伴颅骨坏死外露头部电烧伤创面的效果. 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7例伴颅骨坏死外露头部电烧伤患者.术前行头部CTA,测量面动静脉或颞浅动静脉直径并在体表相应位置进行标记;另行下肢供瓣区CTA,寻找与头部受区血管直径较吻合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并在体表相应位置进行标记.常规扩创后行颅骨钻孔,扩创后创面面积为12 cm ×8 cm~20 cm×12 cm,颅骨外露面积为8 cm×6 cm~15 cm×10 cm,据此设计并切取面积为13 cm ×9 cm ~21 cm×13 cm带5~10 cm长血管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根据血管蒂长度切取面积为5 cm×2 cm~10 cm×3 cm皮瓣下阔筋膜,平铺于裸露颅骨上后转移皮瓣.缝合皮瓣前行皮瓣内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静脉与受区颞浅动静脉或面动静脉吻合.供瓣区移植对侧大腿或腹部中厚皮封闭. 结果 6例患者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静脉与颞浅动静脉吻合,1例与面动静脉吻合.术后皮瓣均成活,未见血管危象,术后创面愈合良好.1例患者失访.6例患者随访6 ~10个月,患者头部术区秃发,外形可,未见头痛、癫痫发作等精神症状;供瓣区外形恢复正常,下肢肌力均为V级,下肢感觉、活动均正常. 结论 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加阔筋膜移植可有效修复伴颅骨坏死外露头部电烧伤创面,其中阔筋膜可保护皮瓣血管蒂以利于皮瓣成活,术前行头部和下肢CTA能够为术中供受区的血管探查提供参考以缩短手术时间.

  • 超高龄人群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峻峰;郁可;周华东;彭艳

    目的:探讨90岁以上超高龄人群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年龄超过90岁,已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92例,对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CTA影像形态特点进行分析,并记录其病史及住院期间体重指数( BMI)、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胱抑素等检查结果,分析以上因素与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生的关系。结果发现患者中单纯型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4.8%,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为8.7%,颅内外混合型狭窄发生率为19.6%。其中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86.2%)高于颅外动脉(44.8%),颅内动脉狭窄常见受累部位为大脑中动脉(43.1%)与大脑后动脉(43.1%);颅外动脉狭窄常见受累部位为椎动脉颅外段(32.8%)。单因素分析中发现脑动脉狭窄组患者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均高于非狭窄组(P <0.05),且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BMI 是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β=1.326,OR=3.765,P<0.05)。结论90岁以上超高龄人群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较高,BMI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体质量可能预防和减少颅内外动脉狭窄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 CT血管造影在后腹腔镜肾盂肾窦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作者:夏阳;钟晓;王平贤

    目的 探讨在后腹腔镜肾盂肾窦切开取石术中应用CT血管造影(CTA)对于规避各种血管相关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157例行后腹腔镜肾盂肾窦切开取石术治疗的病例;比较入院行肾CTA检查后再实施后腹腔镜肾盂肾窦切开取石术治疗的患者(术前CTA组)和入院后直接实施后腹腔镜肾盂肾窦切开取石术的患者(常规手术组)手术中转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血管相关并发症、术后漏尿率、术后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 术前CTA组患者,其手术中转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血管相关并发症、术后漏尿率、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手术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复查超声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恢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术前CTA组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肾CTA检查后再实施后腹腔镜肾盂肾窦切开取石术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术中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提高医疗资源应用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术前椎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在上颈椎手术置钉中的应用

    作者:杨会峰;郭明明;谢雁春;于海龙

    目的 探讨术前椎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上颈椎置钉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70例上颈椎手术患者资料,其中Ⅱ型齿突骨折80例,寰枢椎脱位90例;20例行颈枕融合术,150例行寰枢椎融合术.92例术前未行椎动脉CTA检查(对照组),78例术前行椎动脉CTA检查(观察组).比较2组术中椎动脉损伤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6例椎动脉损伤,椎动脉损伤发生率为7%;观察组椎动脉单侧缺如3例,左侧先天性发育细小5例,异常分支5例,椎动脉发育异常的比率为17%,椎动脉损伤率为0.对照组椎动脉损伤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颈椎手术中,术前椎动脉CTA检查可作为一项常规检查,便于术者术前仔细评估椎动脉与寰枢椎的毗邻关系,以便指导术者选择正确的置钉方式,从而避免椎动脉损伤.

  • 双源CT大螺距模式主动脉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王利军;孙凯;王志琴;董馨;贾海亮;杜晓辉;张皓成

    目的:利用双源CT的大螺距模式对主动脉全程扫描成像,对照评价其图像质量和有效辐射剂量,旨在研究双源CT大螺距模式行主动脉全程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将接受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2例,B组58例。A组使用大螺距扫描模式,B组使用常规扫描模式;图像质量评价分客观和主观两种方法,客观评价包括图像噪声及信噪比,主观评价由2名放射科医生独立完成。辐射剂量统计使用设备自带的数据记录。结果:大螺距模式主观图像质量评分(2.66±0.51)较常规扫描组(2.14±0.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9,P<0.01);客观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扫描时间大螺距模式组(1.61±0.23) s,比常规扫描组(6.52±1.41)s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41,P<0.01);大螺距组有效辐射剂量(3.97±1.07) mSv,对比常规扫描组(15.18±2.58)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2,P<0.01)。结论:大螺距模式主动脉全程扫描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低及运动伪影少等优势,可替代主动脉检查常规扫描模式。

  • 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

    作者:覃学军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利用16排螺旋CT行肺动脉成像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结果:22例患者的肺动脉栓塞部位及范围均能显示,其中肺动脉栓塞10例,肺叶动脉栓塞7例,肺段及段以下动脉栓塞5例。22例患者中只有4例为单支动脉栓塞。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能为肺动脉栓塞诊断提供直接、丰富的影像诊断细节,并能在治疗后较好地评价溶栓效果。

  • 双源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成像中的扫描技术及应用

    作者:季乐新;尚同祥;王效刚

    目的:探讨双源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扫描技术.方法:对184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CTPA检查,采用团注实验法(bolus test)测试循环峰值时间,以峰值时间加1s作为肺动脉扫描的延迟时间,再对肺动脉进行成像扫描.结果:184例均成功完成CTPA扫描检查,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强化均匀,通过后处理技术均清晰显示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结论:双源64层螺旋CT进行CTPA检查,选择恰当的延迟时间至关重要,而恰当的延迟时间又能使对比剂的用量减到低.此方法简便快捷,达到延迟时间个体化,可作为CTPA的首选检查方法.

  • 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谭衍;边远;陆弘盈;汤树洪;余松祚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经颅脑CT血管造影(CTA)确诊的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大脑中动脉瘤7例,大脑前交叉通动脉瘤8例,基底动脉瘤6例;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颅内动脉瘤复合体3D模型,并与介入栓塞术前颅脑CT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D打印技术与颅脑CTA相比,其长、宽和厚度测量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t=0.07,t=0.08;P>0.05);3D打印技术测量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血流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动脉流入道、动脉流出道、动脉瘤体部和动脉瘤顶端,而且动脉流入道的瘤内动压、血管壁面切应力均明显增高,具有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动脉瘤均得到完全夹闭,围术期未出现偏瘫、失语及癫痫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不仅能够直观掌握动脉瘤患者脑血管解剖特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风险,而且3D模型便于患者及家属直观了解病情,形成良好的医患沟通,且便于教学及学术交流的直观详解.

  • 稳心颗粒联合阿替洛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田希存;王铁钢;田雷超;吴玉辉;韩卓祎;周涛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阿替洛尔对老年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并研究联合用药在冠心病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2例老年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患者口服稳心颗粒2周,检查的当日联合应用阿替洛尔后进行CT扫描;对照组检查当日口服阿替洛尔后进行CT扫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心率波动控制情况,分析心率及重建时相对CTA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冠脉成像质量右冠脉(RCA)、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评分及综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差异(t=0.870,t=0.903,t=1.097,t=0.913;P<0.05)。观察组检查过程中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及率变异性(HRV)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差异(x2=6.785, x2=6.844,x2=12.151;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可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提高冠状动脉CTA成像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心肌桥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郑义;芦钺;钦建平;赵明;丁彦宇;孙伟明;李唯

    心肌桥是一种常见的冠状动脉先天解剖发育异常,传统观点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不会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但近来研究表明,心肌桥能够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猝死的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对于心肌桥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核素显像、血管内超声(IVUS)和彩色多普勒技术(CDUS)、传统X射线冠状动脉造影(CAG)、多排螺旋CT(MDCT)以及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技术对心肌桥检出、诊断的价值以及限度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诊断心肌桥的首选手段。

  • 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肺动脉血管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进展展望

    作者:李彬;杨建林;吉六舟;汤素琼;刘敬辉;李耀发;杨浩;黄华明;张景宇;徐玉栋

    近年来,临床上肺动脉血管栓塞(PE)的发病率日益增加.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新的诊疗方法的普及,临床诊断与影像放射学诊断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PE的临床确诊病例增加非常明显,也为临床制定及时有效的救治方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目前PE已成为医学影像学科和相关临床学科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但由于多数患者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数据,故PE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医学影像学检查.本文就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应用诊断及其进展展望做一系统综述.

  • CT血管造影技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郜玉忠

    目的:了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用CT血管造影手段(CTA)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4例为研究数据来源,所有患者均采取CTA手段进行检测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所得数据作为金标准,通过对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以归纳CT血管造影技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的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CTA诊断发现存在动脉瘤以及脑血管畸形,例数分别为78例、5例,有1例患者为假阳性,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所得数据比较后证实;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用CTA诊断灵敏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2%、94.1%.结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用CT血管造影技术手段检测无论在准确率或者对病情的评估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患者的预后提供更好保障,值得推广.

  • 常规CTA联合减影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作者:白少君;李利

    目的:探讨常规CT血管造影(CTA)联合减影CTA (SCT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分辨及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颈动脉狭窄疑似患者分别进行常规CTA、减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采用诊断实验评价方法比较两种CTA法与DSA法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率及其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CTA显示共62条颈动脉狭窄,SCTA显示共80条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DSA显示共76条颈动脉狭窄,常规CTA与DSA检出颈动脉狭窄有差异,SCTA与DSA检出颈动脉狭窄无显著差异(P<0.05).常规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78.9%(60/76),特异度为85.7% (12/14),阳性预测值为96.8% (60/62),阴性预测值为42.9%(6/14);S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8.7% (75/76),特异度为64.3% (9/14),阳性预测值为93.7% (75/80),阴性预测值为90.0% (9/10),与CTA比,S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较高(P<0.05).结论:在颈动脉狭窄诊断和分级方面,SCTA较常规CTA更能准确反映颈动脉狭窄的程度.

  • 临床肾、尿路与血管同时CT造影新技术初探

    作者:钱俨;杨秀军;程芙蓉;唐磊华

    目的:初步探讨一次扫描同时实现CT尿路、血管造影(CTUA)的技术与方案。材料与方法:选择要求CTU检查、无显著尿路积水连续75例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300mgI·mL-1碘海醇相隔20min两次团注各50mL,末次注射延迟20s及5min螺旋扫描肾上极至盆底各一次以分别获取CTUA及CTU源影像。分别对该两组源影像作3DVR重建,对比观察CTUA、CTU对肾、尿路、血管的显示效果。结果:CTUA技术成功率为100%,对肾皮质、髓质、肾盂肾盏的区别显示良好率为100%,明显优于CTU的0%(P=0.000,后者未能区分肾皮、髓质);对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的显示良好率分别为95.94%、94.59%和95.95%,稍逊于CTU的100%、97.97%和98.65%(P〉0.05);对肾动脉、腹主动脉、髂总动脉的显示良好率分别为87.16%、96%、81.33%,明显优于CTU的0%、0%、0%(P=0.000,后者未显示出血管)。CTUA准确揭示了肿瘤、结石、炎症、前列腺增生、动脉硬化及各种尿路、血管畸形。结论:CTUA技术可行,采用常规剂量和浓度对比剂一次静穿、两次注射、一次CT扫描即可实现。

  • 64排CTA、MRA在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俊君

    目的 评价64排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angiography,MSCTA)及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颅内动脉硬化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确诊为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的75例患者脑CTA和MRA图像,通过两种检查的数据计算分析,比较两种血管成像方法对颅内动脉硬化狭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头CTA、MRA在评价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程度上与DSA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同时CTA较MRA在颅内动脉硬化狭窄诊断上有更高的准确率.结论 头CTA和MRA都是可靠的无创血管成像检查方法,都能较好地显示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病变,给临床提供比较准确的信息;相对MRA,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硬化狭窄具有更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640 条记录 31/32 页 « 12...24252627282930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