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상남학원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湘南学院
  • 影响因子: 0.3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498X
  • 国内刊号: 43-146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湘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李军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三种新型插管工具在困难气道气管内插管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李锴

    目的 观察可视气管插管软镜、视可尼喉镜和光棒3种新型气管插管工具在困难气道全麻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预计困难气道需全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可视气管插管软镜组),B组(视可尼喉镜组),C组(光棒组),每组20例.静脉全麻诱导后经口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时间,同时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计算首次插管成功率、术后观察有无咽喉痛和声音嘶哑等相关情况.结果 A组的首次插管成功率为95%高于B组的70%和C组的60%(P<0.05);A组完成插管的时间少于B组和C组(P<0.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困难气道气管内插管时,可视纤维软镜具有快捷、方便、易于操控、插管成功率高的优点,为基层临床麻醉医生提供了一种安全、可行、方便的新途径.

  • 颈部血管粥样硬化彩超检查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任群峰;郭艳飞

    目的 探讨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筛查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拟诊“冠心病”入院患者165例的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和冠脉造影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二者的结果,评价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对冠心病高危患者进一步检查与治疗的指导意义.结果 以颈动脉是否存在粥样硬化作为冠心病高危患者诊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其敏感性87.9%;特异性61.0%;阳性预测值87.2%;阴性预测值62.5%,P<0.001,诊断符合率为81.2%.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可通过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初步筛查冠心病高危患者.

  • 从“湿”论治头痛之探讨

    作者:张倩;贺泽龙

    本文介绍贺泽龙教授治疗头痛的经验.贺教授认为“湿”为头痛的关键病理因素.因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所居之处,故易为湿邪所困.若湿邪上犯巅顶,湿阻脑络,致不通则痛;若湿邪困遏清阳,清阳不升,脑失所养,则致不荣则痛.临床上善于运用“祛风胜湿通窍法”治疗头痛,收效颇佳.并附临床验案1则以资佐证.

  • 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慢性神经痛的改善效果

    作者:王建钧;陈卓;肖玲珑;刘嘉华;李磊;陈龙;段彦之;李姝;汤银娟

    目的 探究低脂高纤维饮食干预改善糖尿病慢性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 将2型糖尿病慢性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90例,干预组要求执行低脂高纤维饮食,并且每日补充25μg维生素B12,对照组采用同样的维生素B12补充,饮食不做干预.分别于2个月、4个月和6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慢性神经痛的改善情况.结果 在饮食干预的6个月后,干预组的疼痛症状较干预前明显减轻(P=0.003),对照组的情况则没有明显改善(P=0.453).结论 低脂高纤维饮食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神经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急性输血反应102例临床分析

    作者:邓怀峰

    目的 分析我院近几年来出现的临床输血反应相关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输血及提高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 2016年12月我院临床输血患者21 469例的临床资料,了解出现输血反应的相关情况.结果 临床输血患者21 469例中发生输血反应102例,共计114次,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48%.主要输血反应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和过敏性输血反应,共106次(92.98%).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中输入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占47.73%,过敏性输血反应中输入血小板占48.39%.统计本次输血反应前患者输血0、1、2、3及大于3次者的构成比分别为:21.05% (24/114)、7.89%(9/114)、10.53% (12/114)、12.28%(14/114)和48.25%(55/114).结论 临床输血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和过敏性输血反应为主,以往输血次数大于3次患者出现输血反应的比例高.

  • Foleys导尿管球囊促宫颈成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桂玲

    目的 探讨单用静滴小剂量催产素促宫颈成熟与联合16号Foleys导尿管球囊扩张宫颈后再静滴小剂量催产素促宫颈成熟这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了解两种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待产的孕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有引产指征、无阴道炎、胎膜完整、宫颈Bishop评分小于6分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孕妇先用16号Foley导尿管球囊机械性扩张宫颈内口至少12 h以上拔除球囊,然后再静滴小剂量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引产;对照组100例孕妇单用静滴小剂量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引产.比较两组孕妇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促宫颈成熟所用的时间、分娩方式、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顺产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促宫颈成熟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时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eys导尿管球囊机械性扩张宫颈内口联合小剂量催产素静滴促宫颈成熟较单用催产素有效率高,所用时间短,且方法简便.

  • 郴州市100例正常人体短波紫外线小红斑量测定

    作者:胡林燕;方茜;刘婷;钟洁;王珊玺;李高权

    目的 探讨郴州市正常人体短波紫外线(UVC)小红斑量(MED)的平均值,了解其与性别、年龄及皮肤日光反应类型的关系.方法 以ZYY-9系列紫外线治疗仪为光源,测定健康志愿者和非炎症性皮肤病患者100例的UVC-MED正常值.结果 100名受试者的UVC-MED均值为(1034.62±732.62) mJ/cm2,NB-UCV的MED正常值范围是≥401.32 mJ/cm2.不同皮肤日光反应类型间,Ⅱ型皮肤志愿者MED值为(983.43±854.03) mJ/cm2,Ⅲ型皮肤MED值为(994.45±724.86) mJ/cm2,Ⅳ型的为(1108.03±739.31) mJ/cm2,Ⅳ型MED均值明显大于Ⅱ型、Ⅲ型的(P<0.05).MED值与性别和年龄均无相关性(Rx分别为0.095和0.03,均P>0.05),而与皮肤反应类型有关(Rx为0.18,P<0.05).结论 初步确定了郴州市正常人体短波紫外线小红斑量的正常值范围,发现其与皮肤日光反应类型有显著关系,但与性别和年龄无关.

  • 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涂伟强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24例胃上部癌早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12例)行近端胃切除术,观察组(12例)行全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营养状况比较,观察组血浆白蛋白(36.52±6.82) g/L、血浆总蛋白(61.49±4.03) g/L、血红蛋白(94.66±11.53) g/L均低于对照组(44.23±4.36)、(69.17±5.39)、(104.25±10.46)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对于治疗早期胃上部癌患者的效果相近,但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1周营养状况较差,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后非激素和激素补充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贾冬丽;方丽丽

    目的 研究激素补充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干预中的作用,了解非激素和激素补充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82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之后对照组接受非激素治疗,观察组接受激素补充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8.05%高于对照组的51.22%(x2=6.455,P=0.011);在生存质量优良率方面,观察组为58.54%高于对照组的29.27%(x2=7.130,P=0.00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2/4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4/4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9,P=0.396).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激素补充治疗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修复后关节囊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军

    目的 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修复后关节囊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6年6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70例,采用经后外侧入路.其中研究组88例术中保留后关节囊,术后联合外旋肌缝合至大转子后缘;对照组82例采取切除后关节囊暴露髋关节,术后仅缝合外旋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6月Harris评分、术后3月后髋关节脱位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3月内髋关节脱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股骨颈骨折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修复后关节囊对防止术后早期后脱位有效,分层切开后关节囊与大转子腱性软组织使软组织缝合操作简便、不延长手术时间.

  • 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海艳;栗晓艳

    目的 探讨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分段诊刮术诊断,观察组经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诊断,两组均予以腹腔冲洗液检测.将术后病理学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组诊断子宫内膜癌与宫颈受累情况的准确度及腹腔冲洗液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为97.50%,诊断宫颈受累的准确率为90.9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腹腔冲洗检测阳性率比较(3.75% VS 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子宫内膜癌方式,可有效防止漏诊,指导临床治疗.

  • 复方黄精茶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王俊杰;刘思妤;李洁;吴海燕;刘青;彭群龙;谢朋飞;李玉娟;蒋显勇

    目的 研究复方黄精茶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了解复方黄精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实验大鼠,随机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其余大鼠高脂高糖饮食30 d后,用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高糖饲料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组[300 mg/(kg ·d)]及复方黄精茶组[生药量5 g/(kg ·d)],每组10只,灌胃给药8周后,测定各组糖脂代谢指标、HE染色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病理学形态改变,取各组大鼠肾动脉制成肾动脉环,比较各组乙酰胆碱(ACh)诱导的舒张作用.结果 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复方黄精茶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曲线下面积水平,改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脂代谢指标,及减轻血管内皮增厚,减少弹力纤维蛋白断裂现象,增强ACh诱导的肾动脉舒张效应.结论 复方黄精茶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保护血管.

  • 同剂量不同剂型避蚊胺皮肤刺激性试验研究

    作者:赵华;王荣;李昌哲;岑延丽;李军

    目的 观察30%避蚊胺驱蚊液和30%避蚊胺驱蚊膏对新西兰种白色家兔皮肤是否有刺激性或腐蚀性及其程度,了解避蚊胺在人体接触时可能出现的皮肤危害,为制定其对皮肤刺激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种白色家兔8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只,将受试物涂抹在家兔背部左侧去毛区,纯水涂抹在右侧去毛区作为自身对照连续涂抹14 d,1次/d,观察并记录涂抹受试物部位皮肤反应情况.结果 30%避蚊胺驱蚊液家兔多次皮肤刺激试验,每天每只动物皮肤刺激平均积分为0;30%避蚊胺驱蚊膏家兔多次皮肤刺激试验,每天每只动物皮肤刺激平均积分为0.39.结论 30%避蚊胺驱蚊液和30%避蚊胺驱蚊膏对新西兰种白色家兔皮肤均无刺激性,但30%避蚊胺驱蚊液较30%避蚊胺驱蚊膏更温和.

  • 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测定注射用血塞通中人参皂苷Rb1含量

    作者:王时云;罗春阳;周建军;曹毅;彭国茳;王峰

    目的 建立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法(2D-LC-UV)测定注射用血塞通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 第一维液相色谱系统色谱柱为Aston SC2色谱柱(4.6×25 mm,5μm,ANAX,中国),流动相为酸性移动相(20.0 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pH至3.0)-甲醇(35:65,V/V);第二维液相色谱系统色谱柱为COSMOSIL Packed Column(4.6×250 mm,5μm,Nacalai Tesque,日本);流动相为碱性移动相-酸性移动相-甲醇-乙腈(25:22:20:33,V/V/V/V),通过低压四元泵自动配比;采用“中心切割”模式及中间柱转移目标物,检测波长203 nm,柱温40℃.结果 注射用血塞通中人参皂苷Rb1在21.7 main出峰,含量为321.6 mg/g.人参皂苷Rb1的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为1.42%.结论 2D-LC-UV测定注射用血塞通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基线平稳且无杂质干扰,分离完全,适用于血塞通的质量评价.

  • 改良无缝线技术应用于硅油眼联合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植源;王海彦;欧玉仑;周小平;邝国平

    目的 探讨两种微切口无缝线技术在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过程中较传统巩膜缝线技术的安全性及学习曲线差异性,进而明确该类疾病之优选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将就诊于我院,并已经分别采用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0G巩膜穿刺缝线法(18眼,18例)、微切口白内障超生乳化联合23G巩膜穿刺无缝线法(13眼,13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晶体后囊膜切开法(12眼,12例)的患者术前、术后的佳矫正视力、手术所需时间、术后第1天眼压、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 将术前、术后第3月佳矫正视力改变的程度进行组间比较,所有患者在视力改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手术中采取23G巩膜穿刺无缝线组较20G巩膜穿刺缝线组手术时间缩短(t=2.31,P<0.05),采用晶体后囊膜切开并未能缩短手术时间;与20G巩膜缝线硅油取出联合手术方式比较,联合23G手术方式并未减少并发症发生.但联合巩膜23G穿刺较晶体后囊膜切开在降低术中低眼压及脉络膜脱离发生等方面更具优势(P<0.05).结论 1.8 mm透明角膜切口联合无缝合硅油取出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并发症低;采用晶体后囊膜切开硅油取出,术前应长期观察,检测视网膜情况,术中后囊膜切开操作学习曲线长,应谨慎选择该术式.

  • 湘南地区某高校大学生血压水平调查

    作者:刘剑萍;成孟丽;蒙艳斌;邓署芳;胡琳;颜建辉;何劲松;田戌璐;李昱龙

    目的 调查湘南地区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的分布情况,为制定心血管疾病一级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湘南地区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1 719人,进行血压检测,观察高血压检出率、正常血压高值、男女性别差异及脉压变化情况.结果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1 719名,其中男996名,女723名.检出高血压182名(10.59%);检出正常血压高值120~139/80 ~ 89 mmHg 700名(40.72%);收缩压≥140 mmHg为112人,其中男生102人(91.07%),女生10人(8.92%),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x2=327.424,P<0.001);舒张压≥90 mmHg检出112人,其中男生91人(81.25%),女生21人(18.75%),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x2=60.060,P<0.001);大学生脉压差变化主要聚集在脉压差高值(41~59 mmHg),其总检出大学生数为665名(38.69%).结论 大学生高血压高检出率主要分布在1级高血压和正常血压高值,脉压差与血压分布相同,提示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举措.

  • 长链非编码RNA GASL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作者:周炼钢;廖凯;周晓燕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GASL1(lncRNA GASL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调节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lncRNA GASL1的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的表达,运用Li-pofectamine TM 2000转染pcDNA3.1-GASL1或lncRNA GASL1 siRNA至细胞内过表达或干扰lncRNA GASL1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Caspase-3活力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3活力.结果 lncRNA GASL1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表达下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肝癌组织中lncRNA GASL1表达上调.过表达lncRNA GASL1抑制HepG2增殖促进其凋亡,干扰lncRNA GASL1表达可促进HepG2增殖抑制其凋亡.结论 lncRNA GASL1参与调节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可能是肝癌发生发展的生物标志物和防治肝癌的新靶点.

  • 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非劣效性评价

    作者:施可恩;张绍艳

    目的 以抗结核散装独立药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细菌学、影像学指标的有效性,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非劣效性评价.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设计将9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90例,按2HRZE/4HR方案服用固定剂量复合制剂.对照组490例,按相同方案服用抗结核散装独立药.随访细菌学、影像学指标,并在α=0.05时取对照组疗效各率的10%设定非劣效性界值8进行单侧u检验.结果 疗程末实验组与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4.14%(450/478) 、92.65%(441/476),病灶吸收率分别92.23%(439/476)、93.33%(434/465),空洞缩小闭合率分别为88.24%(120/136) 、87.05%(121/139),治愈率分别为97.48%(464/476) 、96.31%(444/46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非劣效性检验可得实验组疗程末痰菌阴转率(δ=0.093,u=6.690,P<0.05)、病灶吸收率(δ=0.093,u=4.882,P<0.05)、空洞缩小闭合率(δ=0.087,u=2.494,P<0.05)、治愈率(δ=0.096,u=9.521,P<0.05)均不劣于对照组.结论 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不劣于抗结核散装独立药.

  • 氧化苦参碱对哮喘大鼠气道中IL-10和IL-17表达的影响

    作者:侯善群;卢平;钟小健;欧立文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Oxy)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中IL-10和IL-17表达的影响,了解Oxy治疗哮喘模型大鼠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5组.对照组大鼠1d和8d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15 d天开始用37℃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激发,共7d,1次/d,60 min/次.哮喘组大鼠用卵蛋白10 mg、氢氧化铝20 mg制成20 ml悬液代替生理盐水作腹腔注射,1%卵蛋白代替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激发,余同对照组.Oxy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激发前30 min分别给予Oxy 50、100、150 mg/kg腹腔注射,余同哮喘组.末次激发24 h后处死,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IL-10和IL-17浓度.取右上肺组织,石蜡包埋,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反应.结果 哮喘组、Oxy低剂量组、Oxy中剂量组、Oxy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依次降低,肺组织形态学改变依次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和Oxy低剂量组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5),哮喘组、Oxy中剂量组和Oxy低剂量组IL-17浓度明显增加(P<0.05);与哮喘组比较,Oxy中、高剂量组IL-17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Oxy低剂量组比较,Oxy高剂量组IL-17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Oxy通过降低哮喘大鼠气道中炎症促进因子IL-17的浓度,升高炎症抑制因子IL-10的浓度,从而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Oxy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强.

  • 新型综合护理在妊娠晚期的作用分析

    作者:唐美冬

    目的 探讨新型综合护理在妊娠晚期的作用.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确诊为单胎头位的初产妇12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1例.孕晚期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及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看孕晚期分娩幻灯片,采取与医护人员互动方式,结合图片及相关书籍,学习分娩知识.分娩期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为全程护理及心理干预.记录两组的产时认知行为、产程进展、分娩结局及产妇对孕期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妊娠分娩知识、生产态度及生产时认知行为问卷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第一、二产程时间分别为(9.12±1.44)h和(0.53±0.29)h短于对照组的(10.01±1.78)h和(0.77±0.32)h,干预组产后2h出血总量为(423.66±220.51) ml少于对照组的(465.72±229.40) ml (P<0.05).干预组对护理干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晚期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改善妊娠妇女认知行为,降低分娩全过程的不利因素.

  • 提高组织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探索

    作者:刘科峰;王岐本;莫艳秀;李石旺;陈晓岚

    从改进理论课教学方法、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提高组织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 探索“三位一体”民办职业护理专业教育改革模式

    作者:杨玲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以及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护理的要求也日益强烈.护理人员的从业标准也正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延伸,使得护理人员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民办职业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总结国内外护理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从知识、技能、人文素养三角度,进行“三位一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提高护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质量,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其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合格的接班人.

  • 湘南地区某高校新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席俊彦;庾镇藩;杨莹;张天杰;李雪飞

    目的 了解湘南地区某高校大一新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阐明大一新生亚健康发生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为亚健康状态的预防与调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方法 运用整体随机抽样法抽取湘南地区某高校共995名在校大一学生,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和自行编制的人口学特征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大一新生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95份,回收问卷977份,回收率为98.2%,有效问卷940份,有效率为96.2%.940名大一新生中检出亚健康状态264名,检出率为28.1%,其中躯体亚健康状态128人(48.4%),心理亚健康状态68人(25.8%),身心亚健康状态68人(25.8%).不同学科门类的大一新生身心亚健康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学组、医学组的身心亚健康的检出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与每日上网时间长的大一新生躯体亚健康及身心亚健康检出率高于睡眠充足和每日上网时间短的大学生(P<0.05);性别、上网时间、经济压力、课外活动、学习压力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在大一新生的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上网时间长、经济压力大、课外活动消极、学习压力大及家人健康状况较差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检出率高.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每日睡眠时间和家人健康状况是影响大一新生出现亚健康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校大一新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积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大一新生的亚健康发生率.

  • 郴州市苏仙区2014年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作者:廖红军;李森立;李莉菊

    目的 了解郴州市苏仙区2014年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湖南省2014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项目实施方案》,运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郴州市苏仙区辖区内居民进行入户家庭访视,了解截至调查日法定传染病患病情况,并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相关数据进行核对.结果 确定5个乡镇街道20个行政村为调查单位,共入户调查1 461户5 321人;共查出法定传染病101例,漏报66例,漏报率为65.35%;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无漏报,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65.35%;漏报率居于前3位的病种是风疹(100%)、其他感染性腹泻(95.56%)、急性出血性结膜炎(87.5%);区级医疗机构漏报率低于乡镇一级.结论 郴州市苏仙区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率较高,应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 肺结核延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黄晶;李娜;刘瑜

    肺结核病严重危害着全球人群的身心健康,近10年来,我国在肺结核病防控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肺结核病发现率的提高是肺结核病控制中的一大难题.因此,探讨及时发现肺结核病患者的策略以及分析肺结核诊治延误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肺结核的延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