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steoporosis 중국골질소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7108
- 国内刊号: 11-37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hinacjo.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萌萌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前交叉韧带切断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切断(OA动物模型)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OVX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12周龄SD大鼠共70只,分成基础对照组(Basal)、假手术组(Sham)、双侧卵巢切除术组(OVX)、卵巢切除+前交叉韧带切断术组(OVX+OA)、假手术+骨折组(Sham+F)、卵巢切除术+骨折组(OVX+F)、卵巢切除+前交叉韧带切断+骨折组(OA+OVX+F),每组10只大鼠.所有受试大鼠在处死前第10d天和第4d天分别皮下注射盐酸四环素和钙黄绿素行双荧光标记.基础对照组在实验开始时杀死,其余6组在术后6W杀死,取大鼠右侧股骨标本.然后,分别进行CR摄片、组织形态学染色,以及应用Norland-XR36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右股骨远段骨密度和中段骨密度,并将股骨远段及骨折段骨痂进行硬组织包埋、切片,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①OVX+OA组与OVX组比较,股骨远段BMD和BV/TV显著增加;②OVX+F组与Sham+F组比较,骨痂(股骨中段)BMD和BV/TV显著降低:③OVX+OA+F组与OVX+F组比较,骨痂(股骨中段)BMD利BV/TV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骨质疏松不仅延缓骨折愈合过程,而且降低骨折愈合质量;②在此动物模型中,骨性关节炎延缓股骨骨质疏松的发生,但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没有确切的促进作用.
-
顺铂对雌性大鼠骨密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文通过对去势雌性大鼠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顺铂对骨代谢、骨密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三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化疗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均用1%戊巴比妥钠腹腔内麻醉,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W开始用药,每两周用药1次,共6次.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化疗组腹腔内注射顺铂2mg/kg溶于1ml生理盐水中.术后13w处死各组动物,处死前用代谢笼收集24h空腹尿标本,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钙浓度并计算出24h排泌量.氯胺T氧化法测尿羟脯氨酸(HOP)浓度并计算出24h排泌量;麻醉动物,开腹后下腔静脉取血离心,放免法测骨钙素(BGP)、血尿素氮(BUN);取腰椎L4-6椎体,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腰椎骨密度.结果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骨密度降低,24h尿HOP及24h尿Ca定量升高,均有显著意义,血BGP无差异.结论本实验表明顺铂对大鼠的骨代谢存在直接的不良影响,使骨吸收增加,表现为松质骨骨密度降低.
-
去势法兔骨质疏松模型建立的探讨
目的探讨采用去势法建立免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5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成手术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4、8、12、24 w进行全身骨密度(BMD)检测;术前、术后12 w和术后24 w行骨代谢指标检测: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于术后12w和24w各处死10只兔,取其右侧股骨行生物力学测定及取腰椎,制成不脱钙的骨切片,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去势6 m后,OVX组全身BMD明显低于SHAM(P<0.01):在骨代谢指标TRAP-5b、BALP及BGP,OVX组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1):生物力学检测中的弯曲强度、比例载荷、大挠度和弯曲破坏载荷OVX组均较SHAM组明显下降(P<0.01).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显示,OVX组的骨质丢失明显增加(BV/TV%下降,Tb.N减少,Tb.Sp变宽),骨小梁形成明显减少(OS/BS及MAR均增多),骨吸收明显升高(ES/BS、Oc.No/Tb.Pm升高),这些指标与SHAM组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1).结论去势法建立兔骨质疏松症模型切实可行,5月龄雌兔,造模6月.本模型为探明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机理、评价药物疗效及临床骨质疏松性假体松动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
尿脱氧吡啶啉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及尿脱氧吡啶啉(DPD)排泄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其治疗前后进行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血BAP、尿DPD、尿Cr及跟骨密度(BMD)测定,并同时测定5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BAP比正常对照组(21 3±8.13U/L比142±6.69U/L)、DPD排泄率较正常对照组(6.11±2.14nmol/mmolCr比3.24士1.62nmol/mmolCr)均明显增高(P<0.01),且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者之间成正相关(γ=0.5 2).结论 BAP、DPD/Cr是监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敏感指标.
-
补钙对骨质疏松并发骨折大鼠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补钙对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的大鼠模型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5只6月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5组:假切组(Sham)、去势组(OVX)、去势+L-苏糖酸钙高剂组、去势+L-苏糖酸钙中剂组、去势+L-苏糖酸钙低剂组.在去势手术后的第20d末(给药13d末)和第40d末(给药33d末)处死动物.取左前肢分别进行X光片拍摄、组织学切片的观察和三点弯曲生物力学试验测试.结果 X光片、组织学切片的观察都显示了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之间有明显的放射学和形态学改变;且给予L-苏糖酸钙不同剂量的钙剂后,骨折部位有不同程度愈合的放射学和形态学改变,尤以中剂量组为显著.三点弯曲生物力学试验结果显示:给药13d和给药33d后,假切组的大桡度、大弯曲力和斜率与去势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L-苏糖酸钙高、中、低剂组也与去势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给药33d后,L-苏糖酸钙高(P<0.01)、中、低剂组和Sham组(P<0.05)的大弯曲力与给药13d相比有显著差异;L-苏糖酸钙中剂组的斜率与给药13d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适量的钙剂能显著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骨痂质量,增强骨生物力学特性.
-
RANKL诱导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分化成成熟破骨细胞
目的观察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及在RANKL诱导下形成成熟破骨细胞的特征.方法 RANKL诱导RAW264.7细胞6d后,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吖啶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观察多核细胞形态;诱导RAW264.7细胞9d后,RT-PCR检测RAW264.7细胞的破骨细胞表型和功能基因表达及其RANKL诱导后变化;诱导RAW264.7细胞12d后,钙磷覆盖的破骨细胞活性分析板观察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结果 RAW264.7细胞TRAP染色阴性,单核或2个核,能表达破骨细胞表型和功能基因,无骨吸收功能.RANKL可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TRAP阳性成熟的多核破骨细胞,上调CathepsinK、CAⅡ、integrinβ3等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 RAW264.7具有破骨细胞特征性基因表达谱,是一种较好的破骨前体细胞模型.RANKL可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成熟破骨细胞.
-
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清多种性激素的变化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182例老年男性患者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为正常、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组,40例健康青年男性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总睾酮(TT)、雌二醇(E2)、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并计算游离睾酮(FT)、生物有效性睾酮(Bio-T)、游离雄激素指数(FAI)、游离雌二醇(FE2)及生物有效性雌二醇(Bio-E2)结果老年男性在股骨颈、Ward三角及大转子骨密度明显低于青年男性;随年龄的增长,除SHBG外,其他性激素均有明显下降;老年男性中,Bio-T及FAI在骨质疏松组明显降低,其他激素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男性骨密度降低与增龄引起的性激素下降密切相关,而具有生物活性的睾酮的降低是影响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
17β-雌二醇和孕酮对人成骨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家族的作用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和孕酮对人成骨细胞和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家族(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IRS)表达的影响.探讨雌、孕激素对骨的作用机制.方法从正常骨折病人骨组织中分离正常人成骨细胞,经纯化和培养后,用Van Gieson行Ⅰ型胶原染色、钙钴法行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行钙化结节染色进行成骨细胞鉴定.用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IRS-1、-2、-3 mRNA表达量.结果分离和培养的细胞具有正常人成骨细胞的形态,能分泌Ⅰ型胶原、碱性磷酸酶并形成钙化结节.17β-雌二醇和/或孕酮均不影响人成骨细胞和MG-63细胞IRS-1mRNA的表达(P>0.05),可诱导人成骨细胞和MG-63细胞IRS-2 mRNA的表达上调(P<0.05),IRS-3 mRNA的表达下调(P<0.05).二者联合干预时作用明显加强(P<0.01).结论 17β-雌二醇和孕酮均不影响IRS-1 mRNA的表达,但可使人成骨细胞和MC-63细胞IRS-2 mRNA的表达上调,IRS-3mRNA的表达下调,二者联合干预具有正性协同效应.不同的IRS家族成员对同一细胞具有效应的多样性.
-
大鼠骨髓细胞PPARγ和Cbfα1mRNA表达的增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 γ,PPARγ)与核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alpha l,Cbfα1)表达的增龄性变化,分析二者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老年性骨衰退发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取1、3、7、12、16、18和20月龄的SD大鼠,每组雌雄各5只,无菌获得腰椎骨髓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骨髓细胞中PPARγ与Cbfα 1mRNA的表达水平;并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 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在3月龄前变化不大,7月龄时下降,约为3月龄的34%(P<0.01),之后逐渐上调,18月龄约为7月龄的8.8倍(P<0.001);Cbfα1 mRNA表达水平在3月龄为高,为1月龄的3倍(P<0.001),随后逐渐下调, 18月龄为低,约为3月龄的6%(P<0.001).PPARγ与Cbfα1mRNA的表达水平从3月龄开始呈负相关(r=-0.5967,P<0.01),相关系数随月龄增加而增加,16~20月龄期间二者变化的相关性大.结论 PPARγ mRNA在老年大鼠骨髓细胞中高表达,且与Cbfα 1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骨髓细胞PPARγ高表达可能参与老年性成骨细胞前体减少和骨衰退的过程.
-
Hologic和Norland骨密度仪的精确度比较和数据换算
目的应用Hologic椎体体模和欧洲体模对不同骨密度仪进行横向及纵向评估,并应用Shewhart规则进行仪器质量控制,同时比较Hologic及Norland骨密度仪活体精确度差异,探讨两者的数据换算关系.方法 Norland XR-36和Hologic Delphi A骨密度仪分别用欧洲体模连续扫描10次,每次扫描均应重新放置体模,用Shewhart规则对两台机器每日校准值进行质控.另外分别采用两套系统对30名志愿者的脊椎骨和左股骨的骨密度进行了两次重定位测量,计算精确度误差,通过F-检验比较差异.两台骨密度仪分别用Hologic腰椎体模每天测5次,连续8 d,建立两仪器之间的数据换算关系.结果①Norland XR-36和Hologic Delphi A 骨密度仪用Shewhart规则监控均符合,Norhand XR-36连续3 m变异系数百分比为0.38%~0.53%,Hologic Delphi A连续3 m变异系数百分比为0.37%~0.41%,Norland-XR-36所测欧洲体模高、中、低为1.355,0.944,0.582,与真值相差9.6%,5.6%,16.4%;Hologic Delphi A高、中、低均值为1.423,0.940,0.534,与真值相差5.1%,6%,6.8%.②Ho-logic Delphi A的活体精密度高于Norland XR-36骨密度仪.③两仪器间BMD,BMC,Brea绝对值差异明显,但可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数据换算:BMD Hologic=0.9 70 Norland+0.026(r=0.980;P<0.01);BMC Hologic=1.005 Norland+0.128(r=0.989;P<0.01);Brea Hologic=1.056 Norland-0.592(r=0.978;P<0.01).结论以欧洲体模评估Norland XR-36和Hologic Delphi A骨密度仪均有良好的精确度,但两仪器之间的数据不能直接互用,可用回归方程进行数据校正.质量控制是确保骨密度仪理想的精确度的必要措施.
-
骨密度结合股骨近端几何参数预测老年髋部骨折
目的研究老年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结合股骨近端几何参数是否能提高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危险性的预测.方法将85例绝经后妇女髋部骨折患者按骨折类型分组,其中52例股骨颈骨折,33例转子间骨折.对照组100例老年女性.在骨盆片上测量股骨近端几何参数,在股骨颈、Ward's三角和转子处测量BMD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骨折组的BM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股骨干皮质厚度与股骨颈BMD值有相关性(r=0.45,P<0.01);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股骨距内侧皮质厚度、转子处BMD值、颈干角和Ward's三角BMD值相结合是预测髋部骨折好方法(r=0.74,r2=0.53,P<0.01).结论骨密度值结合放射学测量股骨近端几何参数能提高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及骨折类型的预测.
-
髋部骨折住院治疗费用统计和分析(1998-2003年)
目的分类统计我院近6年来髋部骨折住院治疗费用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充实我国髋部骨折的治疗费用资料.方法选择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近6年来髋部骨折的住院病人,对≥5 5岁患者的住院治疗天数和治疗费用进行统计.结果股骨颈骨折住院天数6年来分别为平均23.75 d、20.03 d、16.23 d、19.90 d、21.61 d、21.40 d;治疗平均费用分别为13114.70元、11034.09元、10107.39元、15877.11元、19770.40元、25866.64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15.86%、-8.40%、57.08%、24.52%、30.84%.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天数6年来分别平均为19.90 d,19.52 d、18.39 d、19.64 d、20.80 d、20.84d;治疗平均费用分别为8677.36元,10609.70元、9264.27元、13411.47元、17126.56元、19098.45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22.27%、-12.68%、44.77%、27.70%、11.51%.结论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髋部骨折的住院病人的住院人均天数无明显变化,而人均治疗费用基本呈明显上升趋势(1999年、2000年股骨颈骨折,2000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例外).
-
老年男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在老年男性中的分布,并进一步研究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45例老年男性的VDR基因型,同时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结果VDR基因型分别为BB,0.014;Bb,0.117;bb,0.869.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之间VDR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各基因型组的骨密度,bb组及Bb组只有在股骨颈处显示出BMD均低于B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它部位,三个基因型组的BMD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男性VDR基因型分布频率与某些西方国家人群分布不同,其VDR基因型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VDR基因可能不是我们所研究群体BMD的主要遗传基因.
-
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在矿工骨质疏松症中临床监测意义
目的观察尿脱氧吡啶啉(DPD)排泄率在井下和井上矿工中的变化.方法对60名矿工,分两组,井下30人,井上30人,用化学发电免疫法测定尿脱氧吡啶啉的浓度.结果井下井上受检人员不同年龄阶段之间DPD排泄浓度有差异,P<0.05.结论井下工人骨量丢失的早并且丢失量多,应早期预防.
-
人骨保护素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人骨保护素(hOP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转染能力.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OPG基因片段插入到腺病毒载体质粒pAdTrack-CMV上,利用PadEasy系统与骨架质粒在大肠杆菌BJ5183胞内进行同源重组,经293细胞包装、扩增,得到携带hOP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asy-PAdtrack-CMV-hOPG,将重组腺病毒AdhOPG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MSCs)进行感染.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载体进行鉴定,利用绿色荧光报告基因转染结果,以荧光计数法检测重组腺病毒的滴度.结果酶切鉴定及PCR结果证明hOPG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成功,病毒滴度可达2.5×109pfu/ml,具有很强感染能力,结论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成功构建了含hOPG重组腺病毒载体.
-
年龄因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及组织中BMP2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增龄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MSCs)数量及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2,BMP2)含量的影响,分析MSCs数量和BMP2含量变化与老年人骨量丢失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间的关系.方法取3种年龄层次的大鼠(1月龄、9月龄、24月龄),抽取骨髓进行体外培养,计算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 dfibroblastic,CFU-F)的数量;应用ELISA技术定量检测大鼠外周血以及股骨皮质骨中BMP2的含量.结果 MSCs数量随增龄显著减少.1月龄组皮质骨中以及血清中BMP2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9月龄与24月龄大鼠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骨髓中MSCs的数量随增龄而减少.外周血和皮质骨中BMP2的含量随增龄而减少.骨髓MSCs数量的减少及组织BMP2含量的降低可能是老年骨量丢失与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病的重要原因.
-
DXA骨密度仪在国内标一化回顾性研究
目的由于各种骨密度测量仪器的厂家类别和型号的不同,国内各地骨密度测量结果不尽相同.为了得到各仪器之间换算公式,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真实反映中国人标准化骨密度状况.方法检索自1994年至2004年10月期间国内所有中文期刊中发表的全文文献,摘录并对137 929例次中国女性骨密度测量数据,按照测量部位分类,应用SPSS统计软件,得出各类骨密度仪之间的换算公式.结果以国内多使用的LUNARDPX-L型骨密度仪为代表,推算出下面换算公式.腰椎正位: LUNAR-DPX-L=NORLAND-xR×1.102+0.00137,LUNAR-DPX L=LUNARExPERT×0.991+0.0005,LUNAR-DPX-L=LUNARDPX-IQ×1.025+0.0003,LUNARDPX-L=HOLOGIC-QDR4500×1.184+0.0281,LUNARDPX-L=HOLOGIC-QDR2000×1.156+0.00048.股骨颈:LUNARDPX-L=NORLAND-xR×1.0377+0.00026,LUNAR-DPX-L=LUNAR-EXPERT×0.965+0.00083,LUNARDPX L=LUNARDPXIQ×0.986+0.00031,LUNARDPX-L=HOLOGIC-QDR4500×1.142+0.00033,LUNARDPX-L=HOLOGIC-QDR2000×1.126+0.00042,股骨的TROCH区:LUNAR DPX L=NORLAND-xR×1.137+0.0021,LUNAR-DPX-L=LUNAR-EXPERT×0.985+0.0124,LUNAR-DPX-L LUNAR-DP×4Q×0.9 72+0.00024,LUNAR-Z-DPX-L=HOLOGIC-ODR4500×1.031+0.0001,LUNAR-DPX-L=HOLOGIC-QDR2000×1.205+0.00019.因此,总的各个仪器之间换算公式为:LUNAR-DPX-L=NORLAND-XR×1.092+0.0012,LUNAR-DPX L=LUNAR-EXPERT×0.980+0.00706,LUNAR-DPX-L=LUNAR-DPXIO×0.994+0.00028,LUNAR-DPX-L=HOLOGIC-QDR4500×1.119+0.0094,LUNAR-DPX-L=HOLOGIC-QDR2000×1.162+0.00036.结论对中国人进行测量的骨密度结果是可以通过一定的系数互换的.回顾性研究能够基本真实反映各个仪器之间的换算公式,有一定的可信性.可以通过这样的研究方法尝试建立中国人的标准化骨密度(sBMD).
-
遗传决定骨量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改变,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疾病.骨量主要受两方面影响:获得的峰值骨量和随年龄增长发生的骨丢失.
-
骨质疏松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OP)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它的发生与峰值骨量高低和骨量丢失速度密切相关,而遗传与环境因素参与了峰值骨量的达到、维持以及骨量丢失的调节.研究证实,遗传因素可解释60%~80%骨密度(BMD)的变化.近年来,对导致OP相关基因的研究成为热点,目前已对约60种与骨代谢有关的基因及其多态性与骨质疏松表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些候选基因中,VDR、ER、COLIA1、白介素家族(IL-lra,6,1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骨钙素、降钙素及其受体、TNFα等基因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对另几个候选基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冠心病和骨质疏松
冠心病和骨质疏松这两种疾病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它们的致残率、致死率都很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对这两种疾病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过去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仅与年龄有关.
-
未产妇与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和与年龄相关的骨量丢失是造成这一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始自胚胎时期,并持续到出生后20多年.成年人骨量不再发生变化,但骨的代谢却持续不休,即骨生成和骨吸收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年龄超过40岁后骨生成保持不变,骨吸收却增加,数十年后骨量是30岁时的一半.一旦骨的密度降低至难以忍受日常生活中所受的应力,便会发生病理性骨折.妊娠时体内骨稳态有所改变.近年来也有研究[1,2]认为妊娠和这一问题关系密切,未产妇发生骨质疏松症,骨折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
-
磁共振检查骨质疏松进展
骨质疏松是一类骨量减少,同时伴有骨微结构破坏,即由于骨量和骨质量完整性的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很常见的代谢性疾病[1,2].骨质疏松目前以检测骨密度值为重要依据[3].目前被认为是金标准的双能X线检测技术(DXA)难以评价骨结构.近年来在兴起的骨结构非侵入性检查中,磁共振(MR)的研究逐渐增多,引起人们的关注.
-
2型糖尿病患者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110例糖尿病的患者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BMD),并与对照组配对比较.结果糖尿病的患者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呈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配对设计,2型糖尿病患者多部位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
自体颗粒骨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应用自体颗粒骨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细胞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分离、定向诱导和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观察其在体外培养的情况.体外复合自体颗粒骨与磷酸钙骨水泥,然后复合MSCs,并以电镜观察复合物在体外培养的情况.在动物模型中,以不同的复合物植入大鼠直径5mm的颅骨缺损,并于术后摄X线片及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颗粒骨、CPC和MSCs的复合材料可以修复骨缺损,效果优于其他实验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颗粒骨、CPC和MSCs的复合材料可以再生骨组织,可以用于修复骨缺损.
-
快速复位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目的探索悬吊法快速压缩椎体复位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首先采用悬吊法使压缩椎体快速复位,然后C型臂透视下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在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椎体前缘高度和脊柱后凸角比较.结果 32例36个椎体均获得满意效果,VAS术前(6.3±0.4),术后3个月随访时(2.4±0.2);椎体前缘高度手术前(1.7±0.4),术后3个月随访时(2.9±0.5);脊柱后凸角手术前(17.5±0.6),术后3个月随访时(10.8±0.3),3项观察指标均P<0.05.结论悬吊法使压缩椎体快速复位和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
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代谢的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代谢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40例老年男性COPD患者骨密度并检测其肺功能.以骨钙素(BGP)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作为反映骨形成及骨转换的指标,以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D-Pyr/Cr)作为反映骨吸收的指标;观察参与骨代谢的相关激素如生长激素(GH)、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3、降钙素(CT)、雌二醇(E2)、睾酮(T)等以及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测定上述指标并记录其年龄、身高、体重及吸烟情况等,与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COPD组中骨质疏松组Leptin、IGF-Ⅰ均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以COPD组患者骨密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瘦素、IGF-Ⅰ、FEV1/FVC%与Ward's区骨密度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较其他因素为高.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骨质疏松症为高转换型;在COPD患者中IL-6、TNF-α等促进破骨细胞性因子增多,而IGF-Ⅰ等成骨细胞性因子减少,使骨吸收超过骨形成,从而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
大豆异黄酮减缓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雌激素缺失状态下大鼠骨量丢失及骨转换的影响.方法 12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除假手术组大鼠行卵巢切除假手术外,其余均切除卵巢建立雌激素缺失模型.分组设计为:实验组[大豆异黄酮类40 mg/(kg.d)]及元素钙250 mg/(kg·d),假手术组[蒸馏水)、实验对照组[元素钙250 mg/(kg·d)]及雌激素组[雌二醇30μg/100(g·3d)及元素钙250mg/(kg·d)],除雌二醇皮下注射给予外,其余灌胃给予.28 d实验期满后处死大鼠,取股骨测定骨密度、股骨钙含量、股骨形态计量学相关指标,并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血清骨钙素(OC)水平.结果实验组股骨骨密度、股骨钙含量稍高于假手术组和实验对照组,但未呈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骨小梁面积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动物AKP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和雌激素组OC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可能通过促进成骨形成而减少雌激素缺失状态下的骨丢失,维持骨健康,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
-
双膦酸盐对骨形成蛋白诱导骨骨吸收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 YM 175)对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简称BMP)诱导骨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 42只大白鼠背部植入BMP,诱导出异位骨后,将大白鼠分成2组,即投药组和对照组.投药组在BMP植入后第3w至第7w,双膦酸盐(YM 175)每周投药3次,剂量1(μg/kg.d).对照组按同样的方式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在BMP植入第3w、4w、7w和10w,将BMP诱导骨取出,采用TRAP和cathepsin K染色方法来观察双膦酸盐对破骨细胞的作用.结果 BMP诱导骨3w时(即未投双膦酸盐药前),在BMP植入体周边形成编织骨(woven bone),大量破骨细胞出现在新生骨组织表面.在4 w时,双膦酸盐投药组和对照组,新生骨组织均向BMP植入体内生长,但双膦酸盐投药组的破骨细胞较对照组有减少.在10 w时,双膦酸盐投药组和对照组均可观察到骨细胞变小并且有规律地排列的板层状骨(1amellar bone)的特征.而双膦酸盐投药组,破骨细胞死亡,与对照组比较,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结论双膦酸盐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重庆市区中老年人跟骨定量超声测定分析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区中老年人进行跟骨定量超声测定,分析重庆市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现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采用SONOST2000型定量超声仪对855例中老年人右跟骨宽波段超声衰减(BUA)、超声速度(SOS)、骨量指数(BQI)、T值(T-Score)进行检测.结果受检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生率约为41.1%,其中女性(58.4%)明显高于男性(33.9%,P<0.01);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1);女性各项跟骨定量超声测定参数均显著低于老年男性(P<0.01);各项参数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减低(BUA:P=0.04,其余P<0.01).结论增龄和女性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跟骨定量超声检测可以作为骨质疏松人群防治的有效筛选手段.
-
骨折病人与正常人骨密度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骨折病人与正常入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 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其中骨折病人431例,正常人222例,按10岁为一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折病人较同年龄组正常人的BMD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不同年龄组的骨折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比健康人高,因此,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很有必要.
-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成都市城区771例健康人骨密度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成都市城区健康人群骨密度变化规律,建立该型骨密度仪成都地区骨密度正常值,为骨质疏松诊断、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①采用EXPERT-XL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LUNAR公司生产)测定成都市城区健康体检者771例,其中男性300例,女性471例,测量部位包括腰椎1~4和髋部;②按年龄、性别分别输入数据,以10岁为一年龄组,分别计算各组骨密度值,结果以 ̄x±s表示.结果男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峰值出现在30~39岁,女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峰值出现在20~29岁,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逐渐降低,男性在70岁后腰椎骨密度有反弹,而女性在50~59岁间骨密度下降迅速.结论本组健康人群骨密度数据将为成都地区骨质疏松诊断、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分析男性腰椎骨密度时应结合股骨近端骨密度;女性50岁后应注意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男性骨质疏松不容忽视.
-
乌鲁木齐地区2711例骨密度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正常汉族人群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和骨质疏松症(OP)的患病率.方法应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CHALLENGER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共2711名20~80岁居民进行腰椎2~4及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测定.结果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男性、女性的腰椎及股骨近端的BMD峰值均出现在20~29岁年龄组,峰值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骨密度BMD降低,女性在50~59岁明显加速下降,男性没有加速下降现象.乌鲁木齐地区40岁以后OP患病率男性28.3%,女性OP患病率45.2%.男女性50~59岁以上,组间患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及患病率研究,为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
-
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对胎鼠成骨细胞护骨素及护骨素配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对胎鼠成骨细胞中OPG、RANKL表达的影响,探讨阿胶强骨口服液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 3月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30只,随机分为阿胶强骨口服液,雌激素,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灌胃7d后,制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含药血清.将新生SD大鼠分离的颅骨成骨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消化传代,取二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培养细胞被分为5组,分别加同体积药液,对照组仅加培养液,继续培养.采用MTT比色分析、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渗入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用放免法测定细胞内BGP含量,RT-PCR测定胎鼠成骨细胞中OPG、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成骨细胞OPG基因mRNA表达在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100ml/L时强,与雌激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成骨细胞RANKL基因mRNA表达在1000ml/L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与雌激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阿胶强骨口服液可在细胞水平上促进骨的合成代谢及前成骨细胞的有丝分裂,分子水平上调节OPG/RANKL表达而治疗骨质疏松.
-
中药对绝经妇女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强骨胶囊(QGJN)对绝经妇女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参加研究的绝经1a以上,年龄60岁以下,具有乏力等绝经相关症状,下肢肌肉力量不足的绝经妇女150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激素组(50例):采用中药QGJN联合雌激素戊酸雌二醇治疗;中药组(50例):单用中药QGJN治疗;激素组(50例):单用雌激素戊酸雌二醇周期序贯治疗;另50例符合上述条件,暂不愿接受研究用药的绝经妇女作为对照组.各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w采用肌肉功能分析仪测定下肢肌肉力量.结果中药+激素组(50例)、中药组(50例)、激素组(50例)下肢肌肉力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增幅分别为25.23%±8.12%(P<0.01):11.71%±4.52%(P<0.01);12%±4.88%(P<0.01),其中,中药+激素组下肢肌肉力量升高幅值明显高于中药组(P<0.01)和激素组(P<0.01);而激素组上述指标较中药组略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50例)的下肢肌肉力量明显下降,下降幅值为5.62%±2.38%(<0.01).结论中药强骨胶囊能提高绝经妇女下肢肌肉力量,其效果与雌激素戊酸雌二醇相仿,两药联用效果更好.
-
淫羊藿总黄酮对去除卵巢大鼠股骨头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与图像分析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去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方法对股骨头组织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应用淫羊藿总黄酮治疗的大鼠骨小梁拱桥形结构有明显改善,骨小梁拱桥形结构恢复其圆形或卵圆形,骨小梁间的距离变小、骨小梁直径增粗、骨表面较平整光滑.与用尼尔雌醇(E3)的治疗效果相似.结论从骨组织形态上证明淫羊藿总黄酮确具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