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 중국미생태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76X
- 国内刊号: 21-132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老年矽肺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矽肺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随访、病情稳定的老年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入选时的一般情况、病史和血液生化指标,随访1年,记录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呼吸道感染及发生的时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呼吸道感染,分为矽肺伴感染组和矽肺不伴感染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老年矽肺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矽肺伴感染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矽肺不伴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伴感染组白蛋白和CD4+/CD8+显著低于矽肺不伴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高血压史、吸烟史、血肌酐、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和CD3 - CD19+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有糖尿病史,1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增加48.2%;白蛋白和CD4+/CD8+每降低一单位,老年矽肺患者1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分别增加51.5%和160.5%.结论 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和低CD4+/CD8+比值是老年矽肺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目的 探究拉米夫定治疗反弹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乙型肝炎全基因组序列变化.方法 分别提取服用拉米夫定治疗24周反弹后和阿德福韦酯辅助治疗24周后的患者2份血清病毒核酸,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核酸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共计有29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其中,S区突变点有5个(17.2%),C区突变点有12个(41.3%),P区突变点有6个(20.6%),X区突变点有6个(20.6%),其中P区与拉米夫定的相关位点173和204位点发生了突变翻转,但服用阿德福韦后出现了与之相关的突变位点(181、214、236和237位点).结论 核苷酸药物的使用和HBV基因耐药突变密切相关,定期检测HBV基因突变对于合理使用核苷酸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杆菌中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对18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CISI表型确证试验-纸片增强法检测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K-B法测定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对18种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的耐药率>50.0%,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低于25.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非常敏感,耐药率分别为2.3%和2.0%;痰标本的分离株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的耐药率明显高于血、尿液标本分离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显著,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生素比较敏感.
-
地衣芽胞杆菌治疗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益生菌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予抗感染、保肝、降门脉高压、利尿、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地衣芽胞杆菌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连服21 d后观察感染控制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了腹痛、腹部压痛无差异外,发热、腹泻消失、腹水常规、肝功能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有一定治疗效果.
-
ICU开放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开放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重症监护室开放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者的痰标本418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69.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7.02%,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0.16%.革兰阳性球菌占20.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2.5%,真菌10.24%.结论 目前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细菌的耐药性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
长效干扰素对CHB患者CD4+T细胞ICOS表达及血清IFN-γ、IL-4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ICOS表达及血清IFN-γ、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8例,常规治疗24例,另征集健康志愿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集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周的患者外周血,以FCM检测ICOS+ CD4+T细胞在PBMC中的频数变化;以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FN-γ、IL-4的水平变化;以Realtime-PCR检测患者HBV-DNA载量变化.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CD4+T细胞IC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01),干扰素治疗者48周时ICOS表达水平低于常规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干扰素治疗后,患者Th1细胞因子IFN-γ水平升高,与常规治疗者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而Th2细胞因子IL-4水平逐渐降低,与常规治疗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扰素治疗者ICOS、HBV-DNA载量变化值同IFN-γ水平的变化值呈负相关(P<0.001),而与IL-4水平的变化值则为正相关(P <0.001).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紊乱,干扰素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纠正患者体内的Th2偏移,降低CD4+T细胞上ICOS的表达,促进IFN-γ表达,发挥抗病毒作用.
-
重症监护病房的病原调查及耐药性监测研究
目的 调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分离株的病原分布及细菌耐药状况,并与非ICU相比较,观察二者的区别,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用GPI、GNI、ANC、YST鉴定卡、AST-GN13、AST-GP67药敏卡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2010)制定的指导原则,判断细菌的耐药率.结果 共计分离到2 341株细菌,其中ICU有505株占21.6%,非ICU有1 836株占78.4%.在ICU分离到的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3.2%(117/505);非发酵菌占47.3% (239/505).在非ICU中,革兰阳性菌占34.4% (632/1836);非发酵菌20.2%(371/1836).ICU前3位细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非ICU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ICU和非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胺培南对ICU铜绿假单胞中的MIC50是非ICU的8倍,MIC90值相当.ICU与非ICU分离的葡萄球菌属细菌对头孢唑啉、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和非ICU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全部敏感.结论 ICU患者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又以非发酵菌占大多数.非ICU患者分离的革兰阳性菌比例明显要比ICU高.在主要的致病菌中,ICU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
-
神经外科颅内出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颅内出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颅内出血的患者,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374例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1.8%,革兰阳性球菌占4.0%,真菌占14.2%.分离率较高的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5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73.3%.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妥布霉素、多粘菌素B有较好的敏感性;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 NICU颅内出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控制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
肠道菌群代谢作用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人体肠道内寄居的大量共生微生物可以通过多方面作用影响人体健康,特别是肠道内菌群的代谢作用,及与人体自身代谢的交互作用在人类的健康促进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正反两面讨论了肠道菌群代谢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肠道菌群代谢在健康监测、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以及个体化医疗方面的运用.
-
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观测
目的 观察甲硝唑和乳杆菌活菌胶囊(商品名定君生)联合用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 68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4例,A组用甲硝唑0.5g塞阴道,每日1次,共7d,同时用定君生胶囊0.25 g塞阴道,每日1次,共10 d.B组单用硝唑栓0.5g塞阴道.结果 停药后7d复查,A组有效率为91.17%,B组有效率为85.2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复查,A组有效率为88.23%,B组有效率为67.4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硝唑联合定君生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FCST法与ATB法在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ATB( Automatic testing bacteriology)法和FCST( Flow Cytometry Susceptibility Testing)法在检测常见几类酵母样真菌对抗生素敏感性中的一致性.方法 应用ATB法和FCST法检测153株酵母样真菌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的敏感性.结果 白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的Kappa检验值分别为0.593、1.000、0.542、0.624、0.467(P <0.01);其他酵母样真菌一致性较好.结论 相对于ATB常规药敏试验,FCST具有快速、准确、稳定等优点,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一种直接用于PCR扩增的山羊瘤胃微生物DNA提取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提取高质量的瘤胃微生物DNA的方法,为采用免培养技术研究山羊瘤胃微生物奠定基础.方法 采集山羊瘤胃内容物,用SDS高盐法提取微生物总DNA,以通用引物扩增细菌和古细菌的16S rDNA.结果 提取到的瘤胃微生物总DNA片段大于23 kb,PCR能够扩增出细菌和古细菌的16S rDNA片段.结论 用该提取方法得到的山羊瘤胃微生物总DNA能够满足后续实验的需要.
-
在医学教育中继续加强微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是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1].微生态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微生态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回归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在欧美国家、日本,微生态学技术及微生态制剂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医学方面,近年来国内用于治疗预防、保健的微生态制剂也有了迅猛的发展.首先应用在肠道病的生态防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口腔,泌尿生殖道、皮肤及呼吸道已相继应用微生态学理论和微生态调节剂,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2].
-
婴幼儿腹泻A群轮状病毒G和P的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 研究浙江萧山医院婴幼儿童腹泻标本中人轮状病毒( Human Rotavirus)毒株的感染情况及G和P基因型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该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腹泻儿童15 233份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轮状病毒病原检测,将128份阳性标本进行VP7和VP4基本分型.结果 15233份婴幼儿腹泻标本中有2706份标本为轮状病毒阳性,阳性率17.8%;男孩和女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6~12月龄段检出率高;对128份阳性标本进行G血清分型和P基因分型,G1型53份(41.4%)、G3型38份(29.7%)、G1G3型17份(13.3%)、G未分型20份(15.6%);P[8]型72份(56.3%)、P[4]型16份(12.5%)、P[8]P[4]型3份(2.3%)、P未分型37份(28.9%),G血清型和P基因型的组合以G1P [8]为主,占29.7% (38/128).结论 浙江萧山医院A群轮状病毒G血清以G1型为主,其次为G3型,P基因型以P[8]型为主.
-
蜱传脑炎病毒传播的生态链
蜱是蛛形纲专性吸血节肢动物,是陆生脊椎动物的临时专性体表寄生虫,是多种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媒介.近年,国内已发现由蜱咬引起的无形体病例.2010年9月9日报载河南省卫生厅通报,河南省自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了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截止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重点集中在信阳市商城县,浉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由蜱咬引起的此类病症,中国疾控中心统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本研究综述由蜱引起的病毒性脑炎与其传播的生态链,供同道参考.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蛋白的B细胞表位的预测
目的 预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蛋白(SEA)的B细胞表位.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合肥乳源分离株M3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SEA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应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SEA蛋白的二级结构、柔性、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等多参数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其B细胞表位.结果 M3分离株的SEA基因全长774 bp,编码由257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量为29.67 kDa的SEA蛋白,M3分离株SEA基因与标准株的核苷酸序列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7%和98.4%.SEA蛋白的优势B细胞表位位于肽链的第64~ 68、100~107、138~141、156~160、166 ~ 173、213~217和237~244区段.结论 预测出SEA蛋白的7个优势B细胞表位,为进而克隆表达表位蛋白,制备针对SEA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
古尼拟青霉表型多样性及其与活性成分的关系
目的 研究表型多样性与活性成分之间的联系.方法 研究10株古尼拟青霉菌株的培养特性,观察菌落形态,测定其产孢量和粗蛋白、多糖、甘露醇、麦角甾醇、腺苷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结果 A类菌株菌落背面褶皱不平,中央为棕色环状,周边为淡黄色,是生长性状优良、活性成分含量高,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优质菌株.结论 不同菌株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且形态特征与其产孢量及主要活性成分存在一定内在联系.
-
豹皮樟提取物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衡的调整作用
目的 观察豹皮樟(老鹰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衡的调整作用,为豹皮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抗生素造模,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水提物组、醇提物组、模型组和自然恢复组,利用传统菌落计数法等观察各组肠道菌群失衡及恢复调整情况.结果 豹皮樟不同提取物对改善小鼠肠道内菌群的效果不同:水提物具有显著调节肠杆菌及肠球菌等小鼠肠道表层需氧菌的作用,醇提物对小鼠肠道深层厌氧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调整作用显著,具有益生元特性.结论 豹皮樟可以调整肠道菌群,纠正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
-
阴道白假丝酵母菌过度增殖的小鼠模型建立
目的 建立阴道白假丝酵母菌过度增殖的小鼠模型.方法 甲硝唑溶液(浓度为12.5 mg/mL)30μL注入小鼠阴道内,1次/d,连续5d,白假丝酵母菌菌液(1×108 CFU/mL)30 μL接种到小鼠阴道内,1次/d,连用5d.取阴道冲洗液进行阴道菌群分析,并做阴道组织标本电镜观察.结果 模型组小鼠阴道内白假丝酵母菌活菌数显著增加,乳杆菌活菌数量显著下降(P<0.01),出现阴道红肿、分泌物多和黏膜充血等白假丝酵母菌过度增殖的典型症状.结论 通过抗生素脱污染后,小鼠阴道内接种白假丝酵母菌,能在小鼠阴道内定植,成功建立阴道白假丝酵母菌过度增殖的小鼠模型.
-
穿心莲内酯等中药有效成分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渗透性的比较
目的 比较穿心莲内酯、大黄素、盐酸小檗碱等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渗透性,为中药治疗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相关感染提供相关研究的依据.方法 在体外建立SE-BF(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模型)和PB(生物膜渗透模型),观察穿心莲内酯、大黄素、盐酸小檗碱等中药有效成分对PB的渗透率.结果 大黄素、穿心莲内酯36 h渗透率分别达到88.00%、82.89%,而盐酸小檗碱渗透率在几种药物中相对较差.结论 中药有效成分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有较强的渗透性.
-
大蒜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结构定量化分析
目的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观察大蒜素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生物膜(biofilms,BF)形成过程的影响,并用ISA( Image Structure Analyzer)软件对BF结构进行定量化分析.方法 体外建立1d、3d和7d组PAO1菌株BF模型,每组分3小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大蒜素128μg/mL、大蒜素10μg/mL作用6h.通过荧光探针SYTO9/PI标记,利用CLSM进行动态观察,并用ISA软件对其BF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生理盐水对照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厚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后3d增加的速度减慢;同时区域孔率( Areal Porosity,AP)呈下降趋势,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有逐渐增加趋势,结构熵(Textural Entropy,TE)有增加的趋势.(2)7 d组模型中,大蒜素128 μg/mL作用后,BF厚度由(28.83±0.67) μm减低到(16.50±0.69)μm;AP由0.76 ±0.10增加到0.92 ±0.02;TE由6.78 ±0.93减低到5.61 ±0.55.10 μg/mL大蒜素干预后,有同样趋势,但效应不如高浓度明显.(3)1 d、3d模型组,大蒜素作用后同对照组相比,厚度、AP、TE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趋势同7d组.结论 通过ISA软件对干预前后的BF进行结构定量分析,大蒜素对各个时间段BF的形成均有影响,高浓度效果更显著.
-
椰汁体外抑菌效应的研究
目的 研究椰汁对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应.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试管稀释法(MIC法)、吸光度值测定法和生长曲线法来观察椰汁对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应.结果 椰汁对4种常见致病菌的生长均表现出抑制效应,尤其对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强.结论 椰汁对常见致病菌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应.
-
纳米四氧化三铁双歧杆菌LTA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目的 探讨纳米四氧化三铁双歧杆菌脂磷壁酸(Fe3O4-LTA)复合物缓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情况.方法 10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阴性对照组(N)、溃疡性结肠炎阳性对照组(UC)、0.1 mg/mL纳米Fe3O4-LTA缓解组(L)、0.5 mg/mL纳米Fe3O4-LTA缓解组(M)、1 mg/mL纳米Fe3O4 - LTA缓解组(H).N组不施加作用,UC组、缓解组(L组、M组、H组)用2%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phate,DSS)自由饮用2周,2周后UC组不施加作用,L、M、H组分别采用0.1 mg/mL、0.5 mg/mL、1 mg/mL灌肠1 mL,每天1次,连续3周.观察临床体征和检测WBC、CRP、PCT、IL-18、IL-10.灌肠3周后处死小鼠,分离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用RT-PCR法检测TLR2、TLR4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p65的表达,组织病理切片评估缓解效果.结果 纳米Fe3O4-LTA缓解1周后小鼠精神状态明显恢复良好,活动及进食增加,毛色有光泽.缓解组比UC组体重增幅大(P<0.05);血液检测发现缓解组炎性指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H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显示:UC组与缓解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TLR2的表达要高于N组(P<0.05),UC组TLR4的表达要高于N组和缓解组(P<0.05).NF-κBp65的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UC组与缓解组的表达要高于N组(P<0.05);病理组织切片和临床体征显示总缓解率达83.33%.结论 纳米Fe3O4-LTA复合物具有较好缓解UC的能力.
-
异麦芽低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肠黏膜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异麦芽低聚糖( Isomalto oligosaccharide,IMO)对衰老模型小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昆明纯系小鼠随机分为Young组、Aging组、IMO组和IMOLCM组.采用D-半乳糖造成衰老模型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采用细菌定量测定法检测肠道菌群、放射免疫法检测肠黏膜sIgA、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IgA+浆细胞的表达.结果 与Young组相比,Aging组小鼠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sIgA含量降低、IgA+浆细胞表达减少(P<0.05);与Aging组相比,IMO组肠道菌群失调状况有所改善,肠黏膜sIgA含量增加、IgA+浆细胞的表达增加(P<0.05);与IMO组相比,IMOLCM组肠道菌群失调再次出现,肠黏膜sIgA降低、IgA+浆细胞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异麦芽低聚糖可改善衰老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状态和提高肠黏膜免疫功能;异麦芽低聚糖提高肠黏膜免疫功能可能主要由增加益生菌数量间接实现的.
-
水貂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 运用TPY培养基,从健康水貂的粪便中分离培养、筛选出2个肠道菌株.方法 细菌培养、菌落形态观察、染色镜检、分离纯化、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培养出的2株菌株为双歧杆菌,其中1株为长双歧杆菌,另1株为青春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对氯霉素极其敏感,对阿米卡星耐药.结论 本实验为毛皮特种经济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