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杂志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杂志

china medical administration sciences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7432
  • 国内刊号: 10-120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52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叶全富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相关问题的探讨

    作者:王虎峰;元瑾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简要阐述了分级诊疗的基本概念,提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并围绕这些要素问题,基于医疗服务特殊性和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现状,系统地分析了其改革的要点,提出思路和对策,后对我国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 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提升县医院综合能力

    作者:焦雅辉;王斐

    结合当前全面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详细介绍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发展的3个阶段:即萌芽与铺垫阶段;提出与建立阶段;巩固与发展阶段,以及目前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所形成的格局,即“两横、两纵、一结合”。总结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取得的成效:方便了农村居民看病就医;提升了县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分析了当前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及其政策建议。

  • 对当前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张宪文;覃远汉;曾志羽;刘艳芬;韦志福

    从文化体系来看,我国公立医院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这决定了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这是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发展方向的内在要求。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角,就公立医院文化的价值取向、文化内涵以及构建公立医院文化繁荣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性探讨。

  • 封面图样说明

    作者:《中国医疗管理科学》编辑部

    本刊封面取绿色三角形图样,其释义:三角形是几何中稳定的形状,象征着稳固;倒立的三角形上端呈现水平,象征着平台;该三角形又由3个三角形交叉叠加构成,象征着多元。图样颜色为绿色,代表着生命力。总体构图简洁大方,寓意《中国医疗管理科学》为您提供了一个健康、稳固、发展的多方位学术平台。

  • 敬告作者:在论文写作时一定要著录参考文献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其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著录参考文献既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是否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可以反映其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还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此外,参考文献也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国家进行论文统计则不予统计,因此,希望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应著录参考文献,使用参考文献的格式应参照我刊稿约中对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逐项书写完整,并要按论文中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如[1][2][3]……然后标注于论文相应位置。参考文献应选用近年的、公开发行的并具有权威性的学术期刊、图书及其他有效形式的文献资料。

  • 对上海市医院社区联动的SWOT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作者:鲍勇;鲍晓青

    通过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相关医疗保障及其医疗改革方面的经验,分析医疗保险在医院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上海市医院社区联动机制现状进行研究,并通过运用SWOT研究法对上海市医院社区联动机制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医院社区联动机制的建立及其发展提供参考,也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相关政策依据。

  • 浙江省分级诊疗工作整体构想及主要举措

    作者:马伟杭;王桢;孙建伟;徐飞鸿

    在分析浙江省分级诊疗工作推进缓慢的状况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省开展分级诊疗工作整体构想: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大医疗保险调节力度为主线,以强化便民惠民服务、畅通双向转诊通道为抓手,全面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格局。介绍了该省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的主要举措:强化分级诊疗政策保障,强化分级诊疗服务保障,完善预约诊疗服务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区域医疗协同服务。

  • 浙江省嵊州市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做法

    作者:浙江省嵊州市卫生局

    我市在推进分级诊疗工作中,按照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着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服务规范化、乡村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的“四化”建设,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开展流动社区卫生服务、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城乡区域协作,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使居民对基层卫生院的认可度逐年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2013年和2014年居民基层首诊比例达60%以上,为分级诊疗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2]。

  • 创建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模式

    作者:滕建荣;周智林;周华;崔威武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人口加速老龄化的趋势,杭州市创建了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整合部门资源,以医疗护理康复进家庭为基础,因地制宜地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医疗、护理、保健一体化健康服务。该市借助这一创新项目,完善、推动政策和部门联动,提升了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内涵,促进了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

  • 杭州市江干区实施分级诊疗的做法及体会

    作者:俞亚光;章炜颖;吴继炎;金汉宏;扈峻峰;钱芳;范敏华

    杭州市江干区创建了区域分级诊疗体系。与多所省市级医院合作建立医疗服务联合体,建成“全科医师—联合诊疗中心首席医师—上级医院专家”三级诊疗和健康管理平台。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在分级诊疗体系创建过程中体会到:贴近居民需求是根本;争取财政支持是基础;强化队伍建设是保障;整合及融合资源是关键。

  • 《医院管理学》(第2版)书讯

    作者:《中国医疗管理科学》编辑部

    《医院管理学》(第2版)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本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的第二轮全国高等学校卫生管理专业规划修订教材之一,是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经卫生管理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审定,由国家和军队本专业知名高校、专业研究所、大型医院以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20余名资深专家编写修订,主编张鹭鹭、王羽。教材主要供全国高等学校卫生管理及相关专业使用,也供各级卫生行政管理和医院管理人员参考。

  • 第三届中国卫生发展论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卫生发展论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研讨会”于2014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出席了本次论坛,并作了重要讲话。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医疗资源处处长焦雅辉,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滔、杨洪伟,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颜清辉,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孟庆跃等领导、专家分别就国内分级诊疗体系制度设计、实施进展、医保和激励等方面作了专题发言。来自全国31个省、市卫生计生行政管理及医保部门的代表近300人,围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和“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两个主题就当前典型地区分级诊疗工作的有关经验与模式展开交流和讨论。

  •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作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重大疾病防控,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加强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着力提高卫生计生治理能力,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做好卫生应急、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卫生计生法治建设;统筹做好其他重要工作。

  • 疾病应急救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作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为解决身份不明和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患者的急救保障问题,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在我国建立起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该制度着眼于困难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规定救助对象是在中国境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的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对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进行补助。

  •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医疗 管理科学
  • 牵手合作型医院托管模式的实践及体会

    作者:胡智明;黄东胜;陈晓华

    浙江省人民医院与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立牵手合作型医院托管模式,该模式是医院之间既有托管关系,又有股份关系。文章对托管二级医院的背景、托管措施及托管后二级医院医疗业务、住院患者结构、医疗效率、科研论文、医院财务状况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后认为:该托管模式符合新医改的政策,通过“医学人才下沉、城市医院下沉”,支持基层医院“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是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二级医院实行跨越式发展的优选途径之一。

  • 昆山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现况调查分析

    作者:顾辛;田海林

    目的:为了解昆山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现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查阅资料及检验方法,对昆山市30家医院污水处理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查。结果昆山市2012年至2014年医疗机构污水检测总合格率为91.11%,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转率为83.33%,采用二氧化氯消毒设备处理污水的医院占72.00%,进行污泥处理的医院占52.00%。结论昆山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及排放情况基本良好,但仍存在污泥处理未予重视、民营医疗机构管理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 充分发挥院报作用建立医患沟通桥梁

    作者:陈秀春;刘丽娜;吴鹏;杨蕊;刘斯;周蕊

    介绍了该院创办院报的经验及其做法,即通过组建通讯员队伍动态地获取信息并保证稿源充足;重视其版面设计从而打造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健康读物;倾听不同层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办报质量;每期都结合形势进行重点策划;多渠道开展院报发行工作,从而广泛宣传医院形象及传播健康知识;通过推出人文精品文章以弘扬积极向上的精神,该院通过创办院报促进了其医院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 公立医院改革对护士离职的影响探讨

    作者:刘丽华;王波;韩盛辉;刘笑琪;贾臣;张雷;吕晓飞

    目的:了解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对护士离职的影响。方法分析某公立医院在深化医院改革前、后5年间157名离职护士的情况。结果10年间合同制护士的离职率高于事业编护士(P<0.01)。但深化医院改革前、后护士总的离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同制护士离职率在深化医院改革后较之前有所下降(P<0.05)。深化医院改革后护士离职去往私立医院的比例增高(P<0.01)。结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出让医疗、护理人才合理与有序流动,但并不会由此造成公立医院护理人才的大量流失。

  • 福州市社区高血压病管理现状调查与研究

    作者:方济;黄敏慧;李力;练发杨;郑富豪

    目的:了解福州社区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危险因素、用药情况及对高血压病管理的需求,以更有针对性地规范高血压病的防治管理。方法通过门诊及诊治过程发现高血压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及依据随访情况建立数据库。结果被调查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高;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和精神紧张;部分高血压患者存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和并存病;高血压的管理模式应以患者自我管理为主,控制血压应以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控制并用为宜。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需求,倡导在社区推行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通过加强宣传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使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利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采取相应措施促使患者规律用药。

  • 多学科整合建设卒中平台的效果分析

    作者:温德树;樊志勇;马莉琴;李次发;吴志武;兰晓艳;丘宇;罗日向;谢姚屹;宋玲玲;黃妍菊;吴高清

    目的:整合多学科资源建立卒中平台,发挥多学科优势治疗脑卒中。方法整合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重症监护、优质护理、神经康复、健康宣教等多个学科成为卒中平台,各科在一个平台上密切协作,为脑卒中患者提供院前急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介入治疗、康复治疗等从院前急救到住院治疗,再到康复预防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诊疗“一站式”服务,实现脑卒中管理的“无缝式”连续化管理。结果科室规模不断扩大,收治病人数量逐年递增,各项临床管理指标稳步提升。结论卒中平台促进了学科发展建设,有力地提高了科室业务技术能力和科研学术水平,推动了科室工作全面快速发展。

  • 对院前急救学科建设的思考

    作者:应旭旻

    院前急救作为患者救治过程中前沿、基础的重要环节,在提高救治成功率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对院前急救工作日益重视,各地120急救中心在其软硬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院前急救学科建设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还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日渐深入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院前急救的跨越式发展,以应对医药卫生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所带来的挑战,是摆在每一位院前急救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加强学科建设并作为院前急救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无疑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2]。

  • 优化临床路径流程在脑梗死病人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安荷娣;黄东雅;余飞;朱雯霞;高伟明;李清传;魏彦茹

    目的:探讨优化临床路径流程后对脑梗死病人管理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将该院脑梗死临床路径实施后第1年和第2年被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分别作为第1组和第2组,统计两组入径病人病例数、平均年龄、药品费用、检查费用、住院天数等。结果第2组病人入径率较第一组病人入径率增加,而其平均药品费用、检查费用、住院天数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较第1组溶栓病例数增加,介入治疗例数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脑梗死临床路径后并随着临床路径流程的优化,其入径管理工作逐步规范,患者入径率提高,平均住院天数、药品费用、检查费用降低,尤其是溶栓及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突显出脑梗死的临床路径管理在医院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作用。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