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Chinese Imagi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중국중서의결합영상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0512
- 国内刊号: 11-489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基于WI技术的脉象客观化研究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同步瞬时波强技术(WI)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病理阶段脉象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对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膜不增厚组(A组)36例及内膜增厚组(B组)34例]及33例健康人(对照组)行同步颈动脉WI检测及桡动脉脉象检测。应用Aloka公司Prosound α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动脉WI检测,应用DDMX-100脉象仪行桡动脉脉象参数检测,分析并比较WI参数及脉象参数。结果:各组瞬时加速度波强(W1)与主波振幅(h1)呈正相关;负向波面积(NA)与重博前波幅度(h3)、降中峡幅度(h4)呈正相关;WI曲线中W1波顶点至W2波顶点的时间(W1-W2)与脉图起始点到降中峡之间的时间(t4)呈正相关。正常组NA与h3/h1、h4/h1呈正相关。结论:WI参数与脉象参数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WI技术有助于完善脉象的客观化研究。
-
正常儿童脑白质发育的DTI研究
目的:用DTI研究正常儿童脑白质发育特点。方法:收集50例1~12岁健康儿童脑DTI图像,分析第1组(1~3岁)、第2组(4~6岁)、第3组(7~9岁)及第4组(10~12岁)4个年龄组与脑白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及尾状核头部5个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FA)值、ADC值的相关性及差异性。结果: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年龄呈正相关,尾状核头部的FA值与年龄呈负相关;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及尾状核头部的ADC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第1、2组间及第2、3组间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3、4组组间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TI的FA值和ADC值能反映脑白质发育差异。
-
DWI对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DWI评估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12例。依据治疗效果分为A组(有治疗反应组)5例和B组(无治疗反应组)7例。对2组治疗前后病灶大径和ADC值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A组病灶在MRI T1WI和T2WI信号增大,DWI信号无明显变化;B组病灶的T1WI、T2WI、DWI信号均无明显变化。与B组比较,A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病灶的大径均偏大(均P<0.05)。 A组治疗前后ADC值明显变化,而B组ADC值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前,A组病灶大径与ADC值(b=500 s/mm2)呈正相关性(r=0.556,P=0.038);B组病灶大径与ADC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DWI可及时、准确评估晚期肝细胞肝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预后。
-
胃充盈状态下经腹超声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胃充盈状态下经腹超声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67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胃充盈状态下经腹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经腹超声检测早期胃癌的价值。结果:67例术后病理共发现71个早期胃癌病灶,术前经腹超声检查共检出56例58个病灶,总检出率81.7%(58/71)。对于病灶直径<1 cm、位于胃底、平坦型的早期胃癌,超声检出率较低,分别为45.4%、42.9%、6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充盈状态下经腹超声对早期胃癌的检出具有一定价值,但对于直径较小、位于胃底及浅表型的病灶易漏诊,检查时应引起重视。
-
空蝶鞍发生率与年龄、性别相关性的MRI研究
目的:应用MRI探讨空蝶鞍的发生率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对连续4000例行头颅MRI检查且无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10~89岁,平均53岁。按性别及年龄进行分组,观察空蝶鞍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00例中空蝶鞍233例,发生率为5.82%,10~19、20~29、30~39、40~49、50~59、60~69、70~79和80~89岁年龄组空蝶鞍的发生率依次为0(0/214)、0.92%(2/217)、3.22%(14/435)、5.70%(34/597)、6.34%(41/647)、7.24%(56/773)、7.67%(58/756)和7.76%(28/361)。男女空蝶鞍发生率分别为3.76%(74/1967)和7.82%(159/2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24,P=0.000)。40~49、50~59、60~69、70~79、80~89岁年龄组空蝶鞍发生率女性均高于男性(均P<0.05)。结论:空蝶鞍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男性低于女性。根据空碟鞍典型MRI表现,结合临床不难作出诊断。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依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将其分为无左心室肥厚组(NH)33例和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组(CH)40例,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别测量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GLPSSa)、心内膜下心肌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GLPSSi)、左心室整体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GRPSSa)、心内膜下心肌的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GRPSS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H组和CH组的GLPSSa、GLPSSi均降低(均P<0.05)。 NH组的GRPSS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PSSi也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CH组的GRPSSa、GRPSSi均降低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的变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改变早于心肌全层。
-
食管穿孔及其纵隔、胸腔污染程度的综合影像诊断
目的:总结延误诊断食管穿孔患者的口服泛影葡胺上消化道X线造影(简称X线造影)、MSCT征象,探讨X线造影、MSCT对延误诊断食管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证实的40例食管穿孔患者(共43个破口)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颈胸部MSCT连续扫描和X线造影。对MSCT所显示的积气、脓肿、胸腔积液进行评分,采用Spearman 法分析MSCT各征象评分与食管破口直径间的相关性。利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MSCT和X线造影诊断食管破口位置、食管穿孔的一致性。结果:积气、脓肿、胸腔积液的评分分别为1(0~7)、1(0~5)、1(0~4)分,食管破口的中位直径6.5 mm(2~40 mm),以上MSCT各征象评分与食管破口直径间均有相关性(r=0.50、0.62、0.59,均P<0.05)。 MSCT、X线造影诊断食管破口分别为38例(38个)、38例(41个),2种检查方法诊断食管破口位置的一致性较好(K=0.54、0.66,均P<0.05)。结论:MSCT可较全面评价延误诊断食管穿孔及纵隔、胸腔污染的严重程度,为临床医师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式提供帮助。
-
双能量CT成像技术在痛风患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ual energy CT,DECT)成像在痛风患者筛查中的初步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因急性关节疼痛就诊患者122例,其中经临床明确诊断痛风患者98例,分析其成像特点与临床资料,对照组为非痛风患者24例。所有患者双足、双手均行DECT非增强扫描,薄层重组后将原始数据传至MMWP工作站选择GOUT软件行图像后处理。运用痛风识别技术分析DECT诊断痛风的总体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痛风患者和非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部位和数目的差异。结果:2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年龄=0.236,P 性别=0.613);DECT对痛风诊断的总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1.84%、87.50%;痛风组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双能量CT痛风识别技术是一种新的成像诊断方法,具有高敏感性、非侵入性、可重复性的优势,对尿酸盐结晶沉积有很好的显示能力,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痛风筛选的常规检查项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基于体素分析技术在肝豆状核变性MRI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分析(voxel-based analysis,VBA)图像方法在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MRI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34例W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和DTI数据的VBA组间比较,检出WD患者大脑铁沉积及各向异性指数(FA)值异常的脑区,分析这种方法与常规基于ROI方法研究的优势与不足。结果:WD患者较正常人,双侧丘脑、双侧豆状核、双侧尾状核、双侧红核、双侧黑质、双侧颞叶、右侧岛叶和左侧顶下小叶等脑区的铁沉积含量增加,部分白质等脑区的铁沉积含量减少;双侧丘脑的背外侧核和腹外侧核、双侧豆状核、双侧尾状核及双侧红核等脑区的FA值升高,双侧丘脑内侧核及白质等脑区的FA值降低。结论:VBA图像方法具有能够发现未知区域病变、病变区域精确定位,以及研究客观等方面的优势,是一种很有价值的WD的MRI研究方法。
-
DWI和超声瞬时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对比DWI和超声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FS)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肝纤维化患者(研究组)及23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DWI (b=0、600 s/mm2)扫描,并测量ADC值;2组同时行FS检查,检测指标为肝脏弹性测量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分析并对比不同组间ADC值和LSM的变化规律。结果:LSM随肝脏纤维化分期(从S1~S4期)逐步呈升高趋势,而ADC值则呈降低趋势(P<0.01)。肝纤维化各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纤维化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纤维化定量中,DWI和FS均具备一定的检测能力。在诊断肝纤维化敏感度方面,FS高于DWI;而在特异度方面,DWI优于FS,两者皆可检测重度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
iDose 6迭代重建在降低盆腔CT扫描辐射剂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iDose 6迭代重建在获得高质量CT图像前提下,能否降低盆腔CT扫描的辐射剂量。方法:选择57例行盆腔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剂量(120 kV,200 mAs)及低剂量(120 kV,60 mAs)CT扫描。低剂量扫描分别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iDose 6迭代重建作为观察组;常规剂量扫描图像行FBP重建作为对照组。由2位医师观察记录2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评价的主客观指标。结果:观察组辐射剂量为对照组的25.71%;观察组iDose 6迭代重建图像主客观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Dose 6迭代重建技术可显著提高CT图像质量,有助于降低盆腔CT扫描的辐射剂量。
-
ADC值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分析ADC值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探讨宫颈癌ADC值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46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3.0 T MRI常规扫描及DWI检查,20例成年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DWI。比较宫颈癌与正常宫颈全层、内膜层、结合带、肌层ADC值。分析宫颈癌ADC值与肿瘤体积、病理分级、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宫颈癌ADC值为(0.924±0.110)×10-3 mm2/s,低于正常宫颈全层 ADC 值(1.626±0.242)×10-3 mm2/s、内膜层 ADC 值(1.590±0.311)×10-3 mm2/s、结合带 ADC 值(1.361±0.203)×10-3 mm2/s、肌层(1.911±0.305)×10-3 mm2/s(均P<0.05)。肌层ADC值高,内膜次之,结合带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鳞癌ADC值(0.927±0.113)×10-3 mm2/s与腺癌ADC值(0.856±0.093)×10-3 mm2/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b~Ⅱa期宫颈癌ADC值为(0.932±0.118)×10-3 mm2/s,Ⅱb~Ⅳ期为(0.920±0.109)×10-3 mm2/s,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ADC值与肿瘤体积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r=-0.473,P=0.026)。低分化宫颈癌 ADC 值为(0.805±0.065)×10-3 mm2/s,低于中/高分化组宫颈癌 ADC 值(0.952±0.099)×10-3 mm2/s(t=-2.938, P=0.008)。结论:ADC值测量有助于鉴别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ADC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分化程度。
-
大肝癌4种微创疗法的近期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直径5~10 cm大肝癌4种微创疗法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经微创治疗的直径5~10 cm大肝癌患者252例,其中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72例,无水酒精注射(PEI)64例,射频消融(RFA)69例,氩氦刀冷冻(CST)47例,对比4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甲胎蛋白(AFP)变化、病灶大小变化和3年生存率。结果:直径5~10 cm大肝癌4种微创疗法对比,临床症状缓解情况、AFP变化、病灶大小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3年生存率TACE组分别为83.3%、70.8%、40.3%,PEI组分别为67.2%、51.6%、31.3%,RFA组分别为79.7%、68.1%、36.2%,CST组分别为74.5%、53.2%、27.7%,4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直径5~10 cm大肝癌4种微创疗法单独应用的近期疗效相近,临床上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应用。
-
瞬时波强技术在糖尿病前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技术在评价糖尿病前期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血糖水平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和B组(糖尿病前期组)各25例。用WI技术测量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收缩末内径(LA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质量(LVM)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2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A组比较,B组W1、W2、LVM、LVMI均增加(均P<0.05);2组LAESd、LVEDd、LVEF、LV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WI可敏感地检测出糖尿病前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变化,可作为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评价异常体征合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因素婴儿的髋关节发育状况
目的:应用Graf 髋关节超声诊断技术评价有异常体征合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高危因素婴儿髋关节的发育状况。方法:对我院488例临床体检提示有臀纹或大腿纹不对称、下肢长度差异、髋外展受限等异常体征同时合并其他DDH高危因素(女性、胎位为臀位、家族史或伴有其他骨骼肌肉畸形等)的婴儿行髋关节超声检查。采用Graf 法和Graf髋关节病理分型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976个受检髋关节中,Ⅰ型髋关节914个,占93.6%;Ⅱ型49个,占5.0%,其中ⅡA型25个,ⅡB型13个,ⅡC 型11个;D型4个,占0.4%;Ⅲ型7个,占0.7%;Ⅳ型2个,占0.2%。其中不成熟髋和DDH髋62个,检出率6.4%。结论:超声能对有异常体征合并DDH高危因素婴儿髋关节的发育状况进行准确的定性评价,并能比较不同高危因素婴儿之间DDH发病率的差异性。
-
高频超声检测偏瘫继发肩-手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偏瘫继发肩-手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偏瘫继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健、患侧上臂及腕管正中神经的前后径和横截面积进行测量,并与临床分期和患侧肌力影响因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患者患侧正中神经的前后径和横截面积随着肩-手综合征临床分期加重变窄、缩小明显。随着患侧肌力恢复,正中神经直径及横截面积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偏瘫继发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正中神经,并检测到正中神经在形态学上的变化,可评价康复治疗的效果。
-
MRI水脂分离序列成像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水脂分离技术———扰相梯度回波水脂分离T2WI(简称FatSepG-WFT2*)序列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的62例372个半月板区域的相关资料,以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MRI序列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差异。采用Kappa检验分析MRI诊断半月板撕裂与关节镜诊断的一致性。采用χ2检验分析MRI对内外侧半月板撕裂部位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以关节镜结果作为标准,MRI FatSepG-WFT2*序列诊断半月板撕裂的准确度为94%(350/372)、敏感度为93%(140/149),特异度为94%(210/223),对诊断半月板撕裂有较好的有效性(K=0.877)。结论:MRI FatSepG-WFT2*序列较常规MRI序列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者结合可提高低场强MRI对膝关节病变的检出率。 MRI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有效手段,与关节镜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结合具有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
乳腺癌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图像特征及其BI-RADS分级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图像特征,以及依据ABVS的BI-RADS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34例(共137个病灶)乳腺癌女性患者,根据ABVS图像特征,将病灶分为汇聚征、边缘模糊、毛刺、成角、分叶5种,BI-RADS分级对应3、4a、4b、4c、5级,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37个病灶中汇聚征61个(44.5%),边缘毛刺51个(37.2%),边缘模糊8个(5.8%),边缘成角8个(5.8%),边缘分叶5个(3.6%),边缘较光滑4个(2.9%)。137个病灶中伴钙化89个。 BI-RADS分级:3级2个病灶,4a级13个,4b级13个,4c级50个,5级59个。以4级为恶性的标准,依据ABVS的BI-RADS分级诊断乳腺癌符合率为98.5%。结论:ABVS的冠状面汇聚征、边缘毛刺及伴钙化对乳腺癌有较高的敏感性,依据ABVS的BI-RADS分级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CT与MRI表现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rombosis,CVST)的CT与MRI影像特征,结合病因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资料,达到有效治疗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CVST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30例均行CT、MRI扫描。结果:CT平扫12例可见直接或间接征象,如静脉窦异常高密度影、皮层下出血性脑梗死等;18例未见确切异常表现,其中10例CT静脉成像(CTV)表现为颅内静脉窦充盈缺损及闭塞。MRI见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及静脉窦不显影或条状低信号影。MRI静脉成像(MRV)少部分有乙状窦、横窦、直窦闭塞表现,大部分以矢状窦闭塞为主要表现。结论:头颅CT扫描能简单、快速地检出急性CVST;而亚急性和慢性者,常规MRI及MRV表现具有特征性,是诊断CVST的可靠手段。
-
肾综合征出血热致肾破裂出血的CT表现
目的: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引起肾破裂出血的CT表现特征,指导该病诊治。方法:收集11例HFRS肾破裂出血患者的CT资料,对照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检查结果,探讨肾破裂出血发生的临床病期。结果:CT平扫多表现为双肾或单侧肾脏肿大、轮廓模糊,肾周筋膜增厚,肾周间隙渗出、积液,肾实质片状出血、团块状高密度影、包膜下出血为新月形、弧形高密度影,边缘整齐或不清,CT值40~60 HU,随着肾功能的恢复,血肿逐渐缩小直至吸收。结论:HFRS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而肾脏的CT改变出现较早,观察影像学变化对判断临床疗效及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Crohn病的CT表现
目的:分析MSCT增强扫描对Crohn 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Crohn 病患者的MSCT表现。结果:22例中病变多发13例,单发9例。CT上均有肠壁增厚,其中8例呈分层强化。13例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0例出现肠系膜改变,可见“木梳征”。并发症:不全性肠梗阻3例,消化道穿孔2例,腹腔脓肿1例,肠间内瘘1例。结论:Crohn病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并发症,对Crohn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CT在结肠憩室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结肠憩室炎的CT表现,提高CT对结肠憩室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结肠镜证实为憩室炎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23例CT均示结肠憩室炎,其中4例同时伴阑尾炎,位于右半结肠20例(升结肠12例,回盲部5例,盲肠3例),占87.0%;左半结肠3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1例),占13.0%。结肠憩室炎CT表现为突出于肠壁的小囊袋状突起,其内为气体21例(91.3%),液体2例(8.7%),粪石4例(17.4%),憩室内可见环状高密度影13例(56.5%),憩室壁毛糙增厚、邻近肠壁毛糙增厚、周围脂肪结构紊乱23例(100%),淋巴结反应性增大15例(65.2%),邻近腹膜增厚17例(73.9%)。结论:憩室炎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
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西藏地区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西藏地区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拟诊为PE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58例中诊断PE 23例,22例表现为肺动脉内有不同程度充盈缺损等直接征象,1例为间接征象发现。结论: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PE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原发性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的MRI特点。方法:分析21例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肿瘤性病变13例,其中淋巴瘤6例,脂肪血管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非肿瘤性病变8例,其中椎间盘髓核游离6例,自发性血肿2例。结果:8例原发性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呈包鞘状包绕硬膜囊。6例淋巴瘤T2WI呈均匀略低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均匀强化,2例合并邻近骨质破坏。3例脂肪血管瘤与3例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位于背侧硬膜外。4例脂肪血管瘤T2WI呈高信号, T1WI病灶内可见高信号脂肪组织;3例海绵状血管瘤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所有脂肪血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6例椎间盘髓核游离均位于腹侧硬膜外,呈结节状,T2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周边环形强化。2例自发性血肿信号复杂,增强扫描后不强化。结论:原发性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有一定的MRI特点,MRI能进行有效的诊断与鉴别。
-
低kV扫描应用于主动脉MSCTA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采用低kV技术对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的患者行主动脉MSCTA,分析扫描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探讨该技术应用于BMI≤25患者主动脉MSCTA的可行性。方法:选择BMI≤25临床拟行CTA检查的患者80例,前瞻性扫描按管电压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120 kV、120 mAs,实验组90 kV、120 mAs,其他扫描参数一致。2组均应用智能对比剂跟踪技术,均以剂量1.5 mL/kg体质量,流率4 mL/s注入对比剂碘海醇。读取并计算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对图像质量进行双盲法主观评价(主动脉及主要分支血管强化程度、显示清晰度、有无伪影)和客观评价[主动脉CT值、图像噪声(SD)、SNR、对比噪声比(CNR)]。结果:①实验组CTDIvol、DLP、ED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5)。②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0.6),图像质量评分均≥2分,所有患者血管及周围结构显示清晰,满足诊断要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动脉各部血管CT值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实验组SD高于常规组(P<0.05);2组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MI≤25的患者应用90 kV行主动脉CTA,可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符合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可行性。
-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MSCT表现
目的:总结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adrenal lymphoma,AL)的MSCT图像特点,评价MSCT对原发性A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总结经病理证实的6例(9个病灶)原发性AL的CT资料,重点研究肿瘤的形态、大小、平扫密度、强化方式、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腹膜后淋巴结等情况。结果:6例中,3例位于单侧肾上腺,3例位于双侧,共9个病灶,直径2.4~8.0 cm,平均(5.1±1.6) cm;病灶平扫4个为类圆形,3个为椭圆形,2个为类三角形;密度均匀,均无钙化。增强扫描后病灶轻中度均匀强化5个,不均匀强化4个,其中动脉期为轻度强化,静脉期轻中度强化,4个病灶延迟期亦有强化。结论:原发性AL表现为肾上腺区的软组织肿块,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确诊及了解病变累及范围有重要价值。
-
MSCT在上消化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SCT在上消化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例临床怀疑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行MSCT检查及MPR,根据影像征象确定穿孔位置,并与终临床诊断对比。结果:MSCT对上消化穿孔的影像学定位与临床终诊断一致,提示MSCT对上消化道穿孔的定位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论:MSCT对上消化道穿孔术前定位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同时可评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对临床评估病情、制订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上消化道穿孔疑诊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男性胎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男性胎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行常规胎儿彩色超声检查的6327例孕妇中,检出阴囊肿大畸形的男性胎儿7例,确诊为腹股沟斜疝,评价超声对胎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价值。结果:2例阴囊内探及肠管样管壁回声,可见肠管蠕动活动,CDFI示1例阴囊内探及血流信号,1例阴囊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5例胎儿阴囊内可见偏强回声或囊实性相杂的混合性回声,未见明显蠕动,CDFI可见少许血流信号。7例出生后经手术证实。其中5例阴囊内容物为大网膜,2例阴囊内容物为肠管。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具有方便、准确、便于追踪、确诊快等优点。
-
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分析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3例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以及X线、CT、MRI表现。结果:23例中,20例单发,3例多发。其中胫骨11例,股骨5例,肱骨4例,腓骨、桡骨、尺骨各1例。影像学特点为髓腔内密度或信号异常改变、起源于骨皮质内缘的骨质破坏及骨髓水肿、线状或层状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和肿块。结论:长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能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高风险子宫瘢痕妊娠的价值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terine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UACE)联合宫腔镜治疗高风险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临床诊断CSP且孕囊位于肌层、向外生长、供血丰富、原始胚胎生长活性高的高风险患者31例,行UACE联合宫腔镜治疗,取组织病理检查,术后观察腹痛及出血情况,复查β-HCG及孕酮、超声,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并发症和月经恢复时间。结果:所有患者UACE联合宫腔镜治疗均一次成功,保住子宫,宫腔镜手术顺利快速,平均用时14 min,出血量均<30 mL,病理检查结果为陈旧坏死变性组织、CSP,1个月恢复月经。结论:UACE联合宫腔镜治疗高风险CSP效果好、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
-
髌下脂肪垫损伤的MRI表现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髌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 fat pad,IFP)损伤的MRI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综合诊断及随访明确诊断为IFP损伤患者105例,并分析其MRI成像特点。结果:105例中,右膝54例,左膝45例,双膝6例。共111个膝关节MRI表现与损伤程度相关,可表现为IFP的信号异常及形态改变,Ⅰ级51个(45.9%),Ⅱ级36个(32.4%),Ⅲ级21个(18.9%),Ⅳ级3个(2.7%),并常伴不同程度关节积液。结论:MRI能清晰显示IFP的形态、信号改变,准确评估其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累及髋臼的CT、MRI表现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累及髋臼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累及髋臼患者的CT及MRI。结果:21例均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晚期(Ⅲ、Ⅳ期),其中14例为双侧坏死,7例为单侧坏死。12例累及单侧髋臼,9例累及双侧髋臼。结论:CT及MRI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累及髋臼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MSCT表现
目的:探讨卵泡膜细胞瘤的MSCT表现,并分析其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15例中,1例双侧为卵泡膜细胞瘤,14例为单发;14个卵泡膜细胞瘤呈圆形或卵圆形,2个呈分叶状;肿块大小:2.1 cm×3.2 cm×2.5 cm~15.5 cm×8.8 cm×16.7 cm;所有肿块边界光整、清楚;5个病灶密度均匀,均为实性,其余伴有囊变、坏死,2个伴斑点状钙化影。 CT平扫肿块实性部分CT值与子宫肌层相似,平扫CT值30~43 HU,增强扫描后动脉期、静脉期轻度强化甚至无明显强化,延迟期缓慢延迟强化,轻度强化(强化程度5~19 HU),囊变坏死区未见强化。6例伴少量盆腔积液。结论: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掌握其CT表现,可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水平,确诊仍需病理证实。
-
MPR、CPR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MPR、CPR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80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均行MSCT常规轴位扫描与MPR或CPR,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主治医师分别对MSCT常规轴位扫描与结合MPR或CPR对阑尾及其周围病变的显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MS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80例中,手术病理证实68例为急性阑尾炎。 MSCT常规轴位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53例,假阴性20例,假阳性5例,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70.6%,特异性58.3%,准确性68.8%;而结合MPR或CPR诊断急性阑尾炎65例,假阴性4例,假阳性1例,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94.1%,特异性91.7%,准确性93.8%。结合MPR或CPR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轴位扫描,2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CT MPR、CPR可获得优质的阑尾图像,提高急性阑尾炎检出的敏感性及诊断准确率。
-
三维时间飞跃法MRA在婴幼儿颜面部血管瘤供血动脉显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I血管成像(3D TOF MRA)在显示婴幼儿颜面部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供血血管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患儿行常规MRI平扫和3D TOF MRA成像,并经MIP、MPR重建血管进行分析。结果:30例均较好地显示血管瘤的供血血管,其中25例颈外动脉供血,5例颈内动脉供血。结论:3D TOF MRA能准确显示IH患儿头面部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
小儿反射性肠郁张的X线临床诊断分析
肠郁张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肠道因吸收液体、气体障碍造成过量气体、液体潴留在体内引发的疾病[1]。临床症状多为呕吐、腹胀、腹痛等一般胃肠道反应,无明显病症,且与肠梗阻、早期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症状相似。肠梗阻患儿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肛门无法排气、腹胀、食欲下降等。早期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则以腹痛、呕吐、肛门无法排气、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休克[2]。现对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48例初次诊断为反射性肠郁张患儿的X线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冠心病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诊断标准及手段也在不断完善,而影像学诊断依据在其诊断中尤为重要。现对冠心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
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无创性影像学研究进展
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是导致斑块破裂、脱落形成栓子引起急性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选用一种有效、精确、无创的影像学技术识别易损斑块,及早进行临床干预非常必要。目前,无创性影像学方法不仅可观察血管的形态学改变及对动脉硬化斑块的成分进行评价,还可进行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本文就超声、MSCT、MRI、PET、免疫闪烁成像等无创性影像学技术在颈动脉斑块评价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头颈部CTA检查中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浓度与用量的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分析和总结,对目前头颈部CTA低辐射剂量的技术方法、使用低对比剂浓度与用量的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
能谱CT定量分析肺癌病理类型及纵隔淋巴结的临床应用
能谱CT是一种具有能谱成像功能的MSCT,通过其特有的能谱扫描及技术特征,可得到病灶的能谱分析图及能谱曲线,开创了多参数、定量分析的新型成像模式,能够客观反映病变的组织特征,对确定病变的组织来源和范围、鉴别诊断等具有研究价值。目前肺癌病理类型及累及的纵隔淋巴结的诊断金标准是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但其为有创检查。能谱CT通过对能谱曲线及物质定量分析,显著提高对肺癌病理类型、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必将成为诊断与评估肺内肿块及其病理类型的重要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
肺曲霉病的CT基本征象
肺曲霉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是一种由真菌(主要为烟曲霉菌)引起的肺部霉菌感染性疾病。曲霉菌主要寄生于上呼吸道,健康人对其有较强的免疫力,多在慢性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才致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肺部感染,因大量吸入被真菌孢子所污染的泥土或物质造成局部感染,较少见;继发性肺部感染,是患者有免疫抑制的背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下,感染曲霉菌而发病。因此,患者常有原发病变的基本症状,如重度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肝硬化、艾滋病、恶性肿瘤等。
-
肱骨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误诊1例
男,20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关节疼痛,伴右肩关节轻度活动受限;1个月前自觉肩关节疼痛明显加重,夜间疼痛明显不能入睡。查体:右肩关节前举外展及后伸活动明显受限,右肩关节肿胀,局部皮温增高,关节周围压痛(+);实验室检查:血ALP 85 U/L,参考值20~132 U/L。 X线平片:右肱骨近端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结构紊乱模糊,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区,局部骨皮质变薄,边界模糊,骨膜反应不明显(图1)。CT平扫:右肱骨近端表现为以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为主,部分骨质边界清晰,部分骨皮质边缘毛糙中断不连续,伴周围软组织肿块(图2)。 MRI显示:右肱骨近端大小8.1 cm×4.9 cm,混杂T1长T2信号灶,T2像可见多个囊性信号,其周可见低信号间隔,并可见多个不规则液-液平面(图3,4)。综合以上,首先考虑动脉瘤样骨囊肿,骨肉瘤待除外。
-
超声诊断乳腺原发性骨肉瘤1例
女,64岁,因发现左乳肿块1个月余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左乳肿块,大小1.5 cm×1.5 cm,无明显红肿热痛,未予重视及治疗,肿块未见明显增大。2个月前,左乳被撞击后,疼痛剧烈,1个月前发现左乳肿块增大明显伴疼痛,皮肤无红肿,乳腺超声示:左乳乳晕后方混合性回声占位性病变(大小44 mm×25 mm)。口服及外敷中药1个月后,未见明显效果,肿块渐渐增大。再次超声检查示:左乳内见大小75 mm×25 mm ×65 mm混合性回声,边缘增厚不规则,边界不清,形态局部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内见条状及点状强回声,后方回声衰减,肿块周边见条状血流信号。超声拟诊:左乳乳晕后方混合性回声占位性病变伴钙化,超声影像数据系统(BI-RADS) IVB类(图1,2)。乳腺增强MRI提示:左乳后方炎症,累及乳后间隙(图3)。 CT及X线检查全身未见骨组织病变。
-
不全性Kartagener’s综合征伴脑积水1例
男,45岁,以“间断咳嗽、咳痰、咯血,加重伴发热1 d”主诉入院。7年前间断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伴咯血,于外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陈旧性肺结核”,经抗感染、止血等治疗后症状缓解。6年前因头痛、头晕就诊于外院,诊断为脑积水,手术治疗后,丧失劳动能力。1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寒战、咳嗽、咳痰加重、不易咳出并胸闷气短,自行口服“感冒药”无效后,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但有先天性右位心,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父母非近亲婚配。
-
成年型尼曼-匹克病1例
女,38岁,因头晕、乏力7年就诊,2012年行卵巢囊肿剥离术。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贫血貌,心肺正常,腹壁平软,脾肋下4 cm。血常规:WBC 1.43×109/L,RBC 2.80×1012/L, HGB 86 g/L,PLT 43×109/L。影像学:超声示脾门处厚6.0 cm,脾长20 cm,肋下及边,脾内见1.1 cm×1.2 cm 的强回声,界限清;CT示(图1)脾外缘占10个肋单元,实质内见1.1 cm×1.2 cm的类圆形低密度影,界尚清。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形态分析:骨髓有核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与红细胞之比为0.7∶1,杆状核及以下阶段比例均低,其余阶段比例基本正常;红系增生,各阶段均比例增高,形态学染色基本正常;全片1500只巨核细胞伴成熟障碍,散在血小板易见;尼曼-匹克细胞占1.6%。腹腔镜下行脾切除术以改善患者症状,术中见:脾质韧,暗红色,大小20 cm×15 cm,与周围组织无黏连,腹腔其他组织未见异常。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脾组织内见胞浆透亮的尼曼-匹克细胞(图2)。后诊断:成年型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NPD)并继发脾功能亢进。
-
大师风采,薪火相传--国医大师尚德俊教授学术成就简述
尚德俊教授是我国著名周围血管疾病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1956年参加天津市全国第一批西医离职系统学习中医班,以优异成绩结束三年的学习,并被评为优秀学员(第一名),获卫生部金质奖章和奖状。1962年调到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78年以来,相继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山东省卫生厅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及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78年被评为全国医学科研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2014年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