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중화필뇨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02
- 国内刊号: 11-233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一例报告
患者,男,70岁,因“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Ⅳ期 B 组7年、发现右小腿包块并疼痛3个月”于2011年10月7日我院血液科复诊。查体:右小腿前内侧一质硬包块,边界欠清,移动度差,压痛;余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未见异常;ANA、ANCA及GBM等自身抗体检测均阴性。右胫骨X线片:右胫骨中上段骨质破坏伴骨膜反应;CT平扫+二、三维重建:骨质破坏,骨皮质不完整,髓腔内见软组织影;全身骨显像:右胫骨上段转移性骨肿瘤;腹部CT平扫+增强:左肾包块、性质待查。行右小腿包块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示:透明细胞癌骨转移,原发病灶考虑来自左肾,未见恶性淋巴瘤。遂转入我科治疗,择期在全麻下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中极一大小约4.5 cm ×3.5 cm ×3.0 cm肿瘤,肾上极见大小不等结节4枚,肾门、主动脉旁未见肿大淋巴结。病理检查证实为左肾透明细胞癌,左肾上腺、输尿管未见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0、KSp-cadherin、LCK均阳性,CD56、HCK均阴性。术后患者于外院行放、化疗,治疗情况不详,19个月后死于全身多处转移。
关键词: -
凝血因子Ⅸ缺乏引起前列腺电切术后反复出血一例报告
患者,63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0年,加重4 d,于2012年11月15日入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3年,胰岛素治疗,血糖平稳;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0年;肺结核30年。专科检查:前列腺双侧叶增生明显、上极不清、中央沟消失,表面光滑、质韧、无压痛,退指无染血。于2012年11月19日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术后第1天患者膀胱冲洗液色红,血压偏低,心率快。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输血补液不能纠正,考虑活动性出血。急诊行膀胱探查+血块清除术,手术顺利,术后冲洗淡红。术后1周再次出现血尿,考虑膀胱痉挛频发,予以止血、膀胱冲洗等处理,效果欠佳,超声检查提示膀胱内血凝块,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下降。于2012年12月4日在局麻下行选择性髂内动脉血管栓塞术,术后血尿减轻,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稳定于80 g/L左右。2012年12月10日患者再次出现肉眼血尿,色鲜红,伴血凝块,予以对症处理后无好转。急查B超示膀胱内多发血凝块,考虑前列腺术区再出血可能,急诊行膀胱镜下膀胱内血块清除术。术后患者血尿明显好转。病情平稳后于2012年12月19日出院。出院次日患者再次出现血尿,色鲜红,入院后再次行髂内动脉栓塞。请血液科会诊,建议复查凝血功能,并检查Ⅷ因子、Ⅸ因子活力。凝血常规基本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延长,未超过10 s,Ⅷ因子正常,Ⅸ因子明显低于正常,为10(参考值60~150)。
关键词: -
精索奇异性平滑肌瘤一例报告
患者,56岁。因发现左侧阴囊肿物3年于2014年10月25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阴囊肿物,无明显疼痛,无肉眼血尿,无寒战、高热,未予特殊治疗;肿物逐渐增大,稍有坠胀感,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超声检查示:①左侧精索区域可见一5.4 cm ×2.5 cm实性低回声肿物,界清,内回声欠均匀,与左侧睾丸及附睾距离远(图1),肿瘤内部血流信号丰富。②左侧睾丸内可探及大小约5 mm ×4 mm囊性回声,内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右侧睾丸及双侧附睾内部回声均匀,未见局限性病灶。睾丸内囊性回声为孤立病变,与精索占位无关,门诊以“左侧精索肿物”收入院。查体:左侧阴囊精索区可触及一大小约5 cm ×3 cm肿物,质韧,与睾丸、附睾分界较清楚,无明显粘连,无明显触痛,右侧阴囊及内容物未见明显异常。术前考虑左侧精索良性肿瘤,局麻下行左侧精索肿物切除术。术中探查见左精索区一圆形肿物,大小约4 cm ×3 cm,与周围组织界限清,钝性分离肿物并完整切除。
关键词: -
泌尿内镜虚拟模拟培训系统对初学者软性输尿管镜检查训练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泌尿内镜虚拟模拟培训系统对初学者软性输尿管镜检查操作的训练作用。方法软性输尿管镜初学者51名,先进行Uromentor泌尿内镜虚拟模拟培训系统基本操作训练1 h,然后进行软性输尿管镜肾内探查专项训练3h。在专项训练前、后,运用软性输尿管镜右肾内探查项目对学员进行初评、复评各一次,分别记录操作总时间、组织损伤次数(软性输尿管镜镜体+器械)、肾盂肾盏被完整检查面积并进行GRS评分,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软性输尿管镜肾内探查专项训练后,51名学员软性输尿管镜操作水平均显著提高。操作总时间、组织损伤次数、肾盂肾盏被完整检查面积和 GRS 评分在初评时分别为(14.63±1.01) min、(8.62±2.67)次、(51.05±20.79)%、(10.31±2.53)分,复评时分别为(7.71±1.13) min、(1.67±1.23)次、(98.04±5.42)%、(29.14±3.01)分,训练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泌尿内镜虚拟模拟培训系统是初学者进行软性输尿管镜检查操作训练的良好工具,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训练者的软性输尿管镜操作水平。
-
男性重复尿道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男性重复尿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及2014年4月收治的2例男性重复尿道患者的临床资料。例1,男,5岁,发现阴茎头排尿时两条尿线3个月就诊。例2,男,15岁,主诉阴茎勃起时背曲,阴茎背侧冠状沟处窦道并间断性尿样分泌物排出10余年。2例均行逆行尿道造影提示重复尿道,Effman分型为ⅡA2型。均在全麻下行阴茎背侧重复尿道切除术。结果2例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镜下可见鳞状上皮单纯性增生及尿路上皮黏膜组织。例1随访1年,术后排尿通畅,单股排尿。例2随访6个月,仍有部分阴茎背曲,副尿道切除后无窦道分泌物。结论男性重复尿道罕见,临床表现和重复尿道的解剖分型相关,应根据解剖类型采用相应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
带蒂环形包皮瓣尿道成形术一期修复复杂性前尿道狭窄37例报告
目的:探讨带蒂环形包皮瓣尿道成形一期修复复杂性前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带蒂环形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37例复杂性前尿道狭窄患者,年龄22~71岁,平均41岁。病因:尿道损伤13例,医源性13例,淋病反复发作2例,不明原因9例。尿道狭窄部位:尿道悬垂部22例,球部9例,狭窄从尿道悬垂部延伸到后尿道6例。狭窄尿道长度5.0~14.0 cm,平均8.1 cm。采用筋膜瓣解剖技术切取带血管蒂的环形岛状包皮瓣;该血管蒂包括Buck筋膜及肉膜两层组织结构;皮瓣在阴茎腹侧或背侧无血管区纵行剖开形成直皮瓣用以尿道成形。其中背腹侧镶嵌成形术27例;管状替代成形术10例。结果37例手术时间2.5~3.5 h,平均3.1 h。环形包皮瓣长度9.0~14.0 cm,平均10.4 cm。随访3~51个月,平均22个月。排尿通畅32例,大尿流率15.0~29.0 ml/s,平均22.3 ml/s。一期成功率为86.5%(32/37)。尿道狭窄复发4例,尿道口狭窄1例。均再次手术,4例治愈,1例排尿欠通畅,现在定期尿道扩张。总成功率97.3%(36/37)。结论带蒂环形包皮瓣具有血供丰富、尿道成形材料天然的优点,是一期修复复杂性前尿道狭窄(≥5 cm)较理想方法。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20μg/L 以下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20μg/L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43例PSA<20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资料。年龄51~88岁,平均71岁。患者诊断时PSA为0.05~19.97μg/L,平均9.80μg/L,中位值10.72μg/L。将患者依据PSA分为<4.0μg/L、4.0~9.9μg/L、10.0~19.9μg/L三组,依据Gleason评分分为≤6、7、≥8三组,依据临床T分期分为≤T2或≥T3期两组,依据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分为<33%、33%~66%、>66%三组,分别比较与核素骨扫描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 Gleason评分≤6、7、≥8分组骨扫描阳性结果分别为6例(9.5%)、8例(16.0%)、7例(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25);临床分期≤T2或≥T3期各组骨扫描阳性结果分别为6例(7.1%)、15例(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SA<4.0μg/L、4.0~9.9μg/L、10.0~19.9μg/L各组阳性结果分别为2例(18.2%)、9例(13.0%)、10例(1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33%、33%~66%、>66%各组阳性结果为6例(8.8%)、9例(19.1%)、6例(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结论在PSA<20μg/L前列腺癌患者中,Gleason评分及临床肿瘤局部分期与患者骨转移发生率有相关性,而PSA及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与骨转移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
-
热缺血时间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不同热缺血时间对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明确肾脏热缺血安全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76例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不同热缺血时间分成3组:A 组(28例),热缺血时间<20 min;B组34例,20 min≤热缺血时间<30 min;C组14例,热缺血时间≥30 min。术中所有患者均行单独肾动脉阻断。采用99 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肾动态显像检测手术前后分肾肾小球滤过率( GFR)值的变化。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GFR值,明确安全的肾脏热缺血时间,并观察早期肾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 C组患侧肾脏GFR[数据以M(Q1,Q3)表示]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较术前下降了19.43(17.70,22.06)、17.04(13.94,20.70)、13.82(10.72,18.73) ml/min, A 组分别为12.07(10.91,13.42)、10.04(9.16,11.75)、8.44(7.07,9.72) ml/min,B 组分别为13.64(12.48,16.72)、10.29(9.17,14.27)、9.63(7.85,12.59) ml/min。 C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组总肾GFR术后3个月较术前下降(10.70±4.93) ml/min, A、B 两组为(5.64±4.12)、(6.37±4.32) ml/min,C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术后1周、1个月总肾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热缺血时间是术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子( P<0.001)。结论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缺血时间,术中应尽量将热缺血时间控制在30 min内。热缺血时间≥30 min对术后肾功能损害程度大,并且早期总肾功能恢复缓慢。
-
斜仰低拱位和俯卧位时肾和结肠位移变化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目的:测量斜仰低拱位和俯卧位下肾与结肠的解剖位置变化及相对位移,为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体位选择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对46例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前进行斜仰低拱位和俯卧位下64层螺旋CT检查,测量两种体位下的肾水平距离、结肠水平距离、结肠距模拟穿刺线距离和肾结肠距离,并进行比较。结果斜仰低拱位和俯卧位下结肠到模拟穿刺线距离分别为:左侧[(26.56±15.36) mm 和(12.25±13.16) mm,t =3.527,P <0.05],右侧[(25.85±14.26) mm和(13.57±12.53) mm,t=3.234,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斜仰低拱位和俯卧位下左右两侧肾水平距离、结肠水平距离、肾结肠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斜仰低拱位下结肠向腹侧移位,结肠距模拟穿刺线距离增大,此体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有可能降低结肠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
新疆地区762例上尿路结石患儿结石成分分析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上尿路结石患儿结石成分分布的民族、性别及年龄差异,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对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入院治疗的762例患儿的上尿路结石标本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①762例患儿尿路结石的主要类型为含钙结石,占79.0%,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患儿年龄以0~5岁为主,占48.7%。不同年龄组患儿的性别分布差异显著,11~15岁患儿中女性占比显著高于男性患儿,其他年龄组男性占比高于女性( P<0.05)。③含钙结石和尿酸结石分布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 P<0.05)。维吾尔族患儿中含钙结石和尿酸结石的比重显著高于汉族和哈萨克族,分别为82.5%、62.1%、65.8%和51.1%、28.8%、30.4%。不同民族之间感染性结石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同年龄组尿酸结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1~15岁患儿尿酸结石的比重显著小于其他年龄段患儿;但含钙结石和感染性结石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上尿路结石患儿结石成分以含钙结石为主,其次为尿酸结石,维吾尔族男性占比高。此类患儿的治疗应以外科干预和药物溶石并重。
-
Wunderlich 综合征的临床分类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Wunderlich综合征( Wunderlich syndrome, WS)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5例W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主要临床表现有突发性腰背部或腹部疼痛(15/15)、低血容量性休克(5/15)、肉眼血尿(4/15)和肾区叩击痛(15/15)。实验室检查异常:贫血(9/15)、凝血功能异常(5/15)。15例中5例危重患者,表现为中、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伴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 g/L)和凝血功能障碍。结果急性出血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CT检查对WS的确诊比例为11/15、15/15,诊断WS原发病因的确诊比例分别为4/15和10/15,增强CT均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P<0.05)。5例同时行增强MRI,诊断结果与增强CT检查一致。根据急诊影像学病因诊断结果,危重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探查或肾动脉造影+选择性动脉栓塞术,非危重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或急诊手术探查或肾动脉造影+选择性动脉栓塞术。15例患者的原发病因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肾细胞癌(3例)、肺癌肾转移瘤(1例)、肾囊肿(3例)。15例随访13~78个月,平均34个月,除1例危重患者死亡外,其他患者均获治愈或缓解。结论 WS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增强CT或MRI检查是确诊WS和诊断原发病因的主要方法,诊断价值优于超声。 WS治疗方法应依据病情危重程度和影像学病因诊断结果进行选择。
-
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评价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12月采用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466例肾结石患者的资料。结石大径为(23±16) mm。评估结石清除率( stone free rate,SFR)、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重复治疗率。结果466例手术时间(33.5±18.8) min,住院天数(2.3±2.0) d。一次软性输尿管镜术后SFR为67.6%(315/466)。20例(4.3%)接受了≥2次治疗,466例共行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493次,平均1.06次/人。术后3个月总SFR为69.5%(324/466)。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4%(67/466),其中输尿管假道形成5例,输尿管穿孔3例,石街形成9例,肾周血肿1例,术后发热50例(10.7%),其中尿脓毒血症16例(3.4%)。当结石大径≤10、11~20、21~30、31~40、>40 mm时,一次软性输尿管镜术后 SFR 分别为97.0%(65/67)、84.2%(160/190)、63.1%(70/111)、29.2%(14/48)、12.0%(6/50)(P <0.001),术后发热率分别为1.5%(1/67)、9.5%(18/190)、13.5%(15/111)、14.6%(7/48)、18.0%(9/50)(P=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尿白细胞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术后发热率分别为19.3%(27/140)和7.1%(23/326)(P<0.001),术前尿培养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术后发热率分别为22.0%(22/100)和7.7%(28/36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逆行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但随着结石直径增大,SFR降低,术后发热率增高。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后并发原发性纤溶亢进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bipolar plasmakinetic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BP-TURP)后继发获得性原发性纤溶亢进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14日收治的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资料。患者88岁,因反复尿潴留10年,再发并留置导尿20 d入院。血压101/59 mmHg(1 mmHg=0.133 kPa)。直肠指检前列腺Ⅱ度增大,表面光滑无结节,质韧。血常规:白细胞4.6×109/L、中性粒细胞0.62,红细胞3.30×1012/L,血红蛋白108 g/L,血小板90×109/L。术前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2.8 s(10~1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4.8 s(21~37),纤维蛋白原2.38 g/L(2~4),D-二聚体0.50 mg/L(0~0.5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2.0 mg/L(<5.0)。超声检查示前列腺增生,大小约52 mm ×46 mm ×37 mm,纵切突入膀胱范围约20 mm。腹部CT平扫:膀胱憩室并结石,前列腺增生并钙化。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BP-TURP术,手术时间90 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清亮。结果术后4 h开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呈鲜红色,术后7 h 血压83/56 mmHg,复查血常规:白细胞8.1×109/L、中性粒细胞0.92、红细胞2.93×1012/L、血红蛋白95 g/L、血小板67×109/L;输红细胞悬液4.5 U,考虑前列腺窝出血,调整导尿管,出血不缓解。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窝电凝止血术,见膀胱颈部明显渗血,无静脉窦出血,膀胱内无明显血凝块,彻底止血,开始持续膀胱冲洗。4h后持续膀胱冲洗引流呈浅粉色,保守治疗无缓解。复查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6.9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3.5 s,纤维蛋白原0.34 g/L,D-二聚体1.70 m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57.4 mg/L。考虑术后继发获得性原发性纤溶亢进,反复输血浆、红细胞悬液,并予以氨甲环酸治疗后,持续膀胱冲洗引流逐渐变清亮,24 h后完全变清亮;凝血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术后第10天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尿液清亮。尿常规:红细胞(镜检)4~5/HPF。结论 BP-TURP术后可继发获得性原发性纤溶亢进,及时诊断及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纤溶亢进 -
专家点评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是泌尿外科的常见手术,这一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出血,出血的常见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底,前列腺包膜穿孔或腺体残留都会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
关键词: -
肾肿瘤磁共振多 b 值扩散加权成像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高磁场强度下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结合双指数模型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24例肾肿瘤患者及13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及多b值(0、20、50、100、200、400、600、800、1000 s/mm2)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利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理论的双指数模型计算单纯扩散系数(slow ADC,Dslow)、假性扩散系数(fast ADC,Dfast )以及灌注分数( fraction of fast ADC,f),利用单指数模型计算表观扩散系数( standard ADC,ADCtot )。运用t检验及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正常组肾实质、肿瘤同侧肾实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组(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以及非透明细胞癌组( non CCRCC, NCCRCC)各参数的差异,对CCRCC与NCCRCC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并计算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CCRCC组的ADCtot、Dfast、Dslow分别为(1.73±0.43)×10-3、(14.75±14.73)×10-3、(1.34±0.38)×10-3 mm2/s, NCCRCC组分别为(1.23±0.26)×10-3、(9.47±5.27)×10-3、(0.58±0.15)×10-3 mm2/s,ADCtot及Dslow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01)。正常肾实质的ADCtot及Dslow分别为(2.25±0.11)×10-3、(1.74±0.17)×10-3 mm2/s,与CCRC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P=0.001)。各组间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各参数在肿瘤同侧肾实质与正常肾脏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Dslow鉴别CCRCC与NCCRCC组的敏感性(95%)及特异性(100%)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88。结论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结合IVIM双指数模型有助于CCRCC与NCCRCC的鉴别诊断,其中Dslow的鉴别价值大。
-
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青少年及幼儿睾丸扭转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睾丸扭转患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至2014年5月8例以急性腹痛为主要首发症状,且早期无明显阴囊疼痛的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3~16岁,平均12岁。均以急性下腹痛为主要首发症状,其中伴有呕吐4例,腹股沟区疼痛2例,发热1例。外生殖器检查患侧阴囊皮肤红肿,睾丸呈横位并触痛,牵拉睾丸时腹痛加剧。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睾丸血运减少或消失。结果8例患者中5例首诊未查外生殖器,复诊怀疑睾丸扭转,手术探查见睾丸坏死,行睾丸切除;3例首诊行外生殖器检查发现阴囊及睾丸异常,急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睾丸血运异常,手术探查见睾丸扭转,复位后观察睾丸血运恢复,保留了睾丸。睾丸保留组自症状发作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4 h,睾丸切除组为28 h。随访10~36个月,平均18个月。睾丸保留组患者1例睾丸萎缩,2例睾丸血运良好。5例睾丸切除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青少年及幼儿男性急性下腹疼痛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睾丸扭转,应将外生殖器检查列入常规检查。
-
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清石率的多因素分析及清石指数模型建立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影响软性输尿镜碎石术( 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RL)清石率的相关因素,初步建立清石指数( stone free index,SFI)模型来评估和预测FUR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393例行FURL的患者资料,以体质指数、肾积水程度、有无菌尿、肾功能不全、结石部位、数目、结石累计大径( cumulative stone diameter,CSD)、结石密度、平均CT值、结石所在盏长轴与肾盂输尿管长轴小夹角、结石所在盏平均盏颈长度、结石所在盏颈宽度与肾盏横径小比值等所有的患者及结石特征为研究对象,同时统计一期术后结石清除率。对结石的术前特征和结石清除率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本组术后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2.4%(363/393)。多因素分析发现是否鹿角形结石、菌尿、CSD、结石平均CT值、结石所在盏颈平均长度、结石所在盏颈宽度与肾盏横径的小比值这6项因素对于影响术后SFR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由4个自变量即是否鹿角形结石、CSD、结石所在盏平均盏颈长度、盏颈宽度与肾盏横径小比值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据此建立SFI分值系统。对于预测一期术后清石效果,SF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达0.867。 SFI值>7.5分预示FURL具有较高的清石率( SFR>85%)。结论在FURL手术中存在对清石效果有临床意义的影响因素,应用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初步建立了预测FURL术后疗效的清石指数模型来评估一期手术的清石率,该模型尚需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
全程隧道式尿道下裂修复术10年经验总结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其诊断较易,自出生时就表现为尿道口位于正常尿道口与会阴部之间,多数合并阴茎下弯,即异位尿道开口和/或无阴茎下弯,凭此外观特点即可确诊。目前尿道下裂的手术方式种类繁多,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尿道下裂手术的复杂性及难度。我科2003年2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107例尿道下裂患者,其中72例采用膀胱黏膜代尿道、阴茎腹侧全程隧道修复,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软性输尿管镜的常见故障和预防
在泌尿外科领域,软性输尿管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面,软性输尿管镜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软性输尿管镜以成像方式分为纤维软镜和电子软镜,纤维软镜以导像素成像,电子软镜以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成像。软性输尿管镜的主要组成包括插入部、操作手柄部、导光软管和电子连接部(电子软镜)。软性输尿管镜是非常精细和昂贵的医疗器械,使用不当极易出现故障。我们发现软性输尿管镜使用10~20次就可能需要维护一次,特别是在软镜操作不熟练时更容易出现故障。软性输尿管镜的维修成本非常高,纤维软镜的每次维修费用为4万~5万元,电子软镜达7万~8万元。如何预防和处理软性输尿管镜故障也是临床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Multescu等[1]认为使用软性输尿管镜鞘以及处理肾下盏结石时不要过度用力弯曲镜体可以明显提高软性输尿管镜的使用寿命。Sooriakumaran和Buchholz[2]对软性输尿管镜的损坏原因、维修费用及损耗进行了调查,发现28%的软镜损耗是由于手术医师术中使用方法不当而引起,72%的软镜损耗发生在软性输尿管镜的储存、清洗、消毒、包装和运送过程中。我们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4年4月659例软性输尿管镜手术的相关资料,发现软性输尿管镜常见故障包括镜体漏水(72%)、图像模糊或黑点(13%)、角度钢丝损坏(15%),常见的配件更换为弯曲橡皮、角度钢丝、插入管、导光束、CCD。现将软性输尿管镜手术中常见的几种故障及其预防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 -
睾丸横过异位诊治体会
例14岁,2012年4月6日因右侧阴囊空虚4年,左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4年余入院。专科查体:腹压增加时左侧腹股沟可扪及一鸡蛋大质软肿物,质软肿物还纳后左侧腹股沟可及一质地中等类似睾丸肿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侧腹股沟处可探及一睾丸样回声,左侧腹股沟斜疝。全麻腹腔镜下探查可见右侧睾丸位于膀胱左后方,表面光滑,无滤泡,睾丸上方有一类似输卵管伞样结构覆盖右侧睾丸,未见典型附睾结构,输卵管伞样结构逐渐变细为输精管与左侧输精管并行至一条索状结构,延伸至膀胱后下方,切取部分条索状结构送病理检查,将右侧睾丸与条索状结构小心游离,充分延长右侧输精管,在右侧腹壁下动脉内侧向右侧阴囊做一隧道,将右侧睾丸固定至右侧阴囊,左侧内环口横断疝囊并连续缝合结扎。病理结果:子宫样结构。术后6个月随访,双侧睾丸形态位置及血流均正常。
关键词: -
评估膀胱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单纯手术相比,术前使用铂类药物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可将5年生存率提高5%~7%,远处转移率降低5%[1]。 Petrelli等[2]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出现病理完全缓解( complete response,CR)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均优于没有CR的患者,其复发风险降低81%,死亡风险也降低55%。近期文章也证实,新辅助化疗CR可以明显让患者得到获益[3]。然而哪些患者的肿瘤会对化疗药物敏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生物标志物是与细胞生长、增殖有关的标志物。本文对评估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
晚期前列腺癌治疗及其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男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占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1]。虽然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随着国民生活饮食习惯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PSA筛查普及,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也正逐年增高[2]。目前如何治疗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仍然是一个重大难题,例如如何针对患者选择有效化疗药物,实现个体化用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命质量。目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前列腺癌分子特征的发现和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有利于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分子分层和选择个体化治疗[3]。本文将对前列腺癌的分子特点及其转化医学研究以及实现前列腺癌个体化治疗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综述。
关键词: -
长链非编码 RNA 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筛选出与肾透明细胞癌密切相关的lncRNA,探讨lncRNA在肾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集4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rizol试剂提取总RNA,用Nanodrop 1000及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RNA检测。通过Arraystar Human LncRNA Microarray芯片筛选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lnc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验证所筛选的lncRNA在40对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验证所筛选lncRNA的诊断效率。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lncRNA有1787个,其中941个表达上调、846个表达下调。实时定量PCR测定NR_034095、NR_038974、ENST00000571724及ENST00000566575的表达水平与基因芯片分析结果一致。 NR_034095、NR_038974、ENST00000571724及ENST00000566575诊断肾透明细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8(95%CI 0.873~0.984)、0.759(95%CI 0.647~0.871)、0.833(95%CI 0.747~0.919)及0.887(95%CI 0.815~0.959)。结论 NR_034095、NR_038974、ENST00000571724及ENST0000056657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显著,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肾透明细胞癌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肿瘤导向肽介导荧光分子探针诊断膀胱肿瘤的临床前期研究
目的:研究膀胱肿瘤导向肽CSNRDARRC多肽序列与异硫氰酸荧光素(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制备的荧光分子,在体外内标记膀胱肿瘤细胞、肿瘤组织的光学分子影像学特征,为内镜光学分子影像诊断膀胱肿瘤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固相合成法制备 FITC-CSNRDARRC荧光分子探针,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微成像技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活体光学分子荧光成像技术以及常规内镜摄像技术,分别在细胞、组织和活体水平,研究FITC-CSNRDARRC荧光分子探针标记膀胱肿瘤细胞的结合位点、影响结合率的因素、组织结合的特异性,及其活体体内器官分布和靶向性的研究。研究材料包括BIU-87膀胱肿瘤细胞株及其裸鼠移植瘤模型、人体膀胱肿瘤组织石蜡标本68例、人体腺性膀胱炎组织石蜡标本16例、人体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石蜡标本43例、人体胃腺癌石蜡标本68例以及膀胱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29例。结果 FITC-CSNRDARRC荧光分子探针靶向结合于膀胱肿瘤细胞的细胞核,随着探针剂量的增加,细胞荧光强度也增加,探针与细胞的结合率与探针剂量线性相关。在组织水平探针与膀胱肿瘤组织的结合率为92.5%,与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胃腺癌组织、腺性膀胱炎性组织的结合率分别为9.5%、8.8%和12.5%,其中Ⅰ、Ⅱ、Ⅲ级膀胱肿瘤的荧光强度分别为435.55±10.07、664.42±16.19、881.67±10.35,探针与膀胱肿瘤的结合率与肿瘤恶性程度成正比( P<0.05),离体和活体研究表明该探针能够与膀胱肿瘤组织靶向特异性结合。FITC-CSNRDARRC分子探针标记离体细胞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细胞核为亮绿色斑点,石蜡组织标本和尿脱落细胞中的癌变细胞,使用荧光显微镜可根据亮绿色斑点影像识别,活体肿瘤组织的荧光分子影像采用常规内镜摄像系统不能摄取,必须使用高灵敏电子倍增成像设备。结论 FITC-CSNRDARRC分子探针能够靶向特异性标记膀胱肿瘤细胞,标记位点位于细胞核,分子影像为亮绿色斑点。成像效果与成像系统的灵敏度密切相关,现有常规医学内镜摄像机不能呈现肿瘤光学分子影像。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关键词: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地址临时变更的通知
关键词: -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
关键词: -
关于不法分子冒用我刊名义建网站并征稿行骗的说明
关键词: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年第3次定稿会成功召开
2015年5月23日,《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年度第3次定稿会,亦是西部编委定稿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本次定稿会主要邀请西南、西北的编委参加,魏强、靳风烁、王剑松、王坤杰、种铁、周占松、李龙坤、许克新教授出席定稿会。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